1、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2.能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对圆周长、直径变化时圆周率保持不变的探索,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获得成功,从而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会求圆的周长。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引出新课。1.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图形,让学生说说它的特征,
2、回忆一下,他们的周长各指什么?怎样计算他们的周长?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线段组成的图形,他们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平面图形的几条线段的和,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那么圆作为曲线围成的图形,它的周长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探讨的内容。)2.板书课题:圆的周长二、 动手操作,探索研究。1.圆周长的意义请同学们拿出圆的模具,摸一摸具圆一周,体会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点拨:围成圆的曲线的总长,叫做圆的周长,可以字母“C”来表示。2.圆周率的意义(1)教师质疑要想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该怎么办?(2)学生解疑生1:用一根线来量。生2
3、: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来测。3.教师点拨引导同学的测量方法非常棒,下面大家用课前准配好的硬纸板自己制作直径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圆各一个,然后利用上述测量方法量出他们的周长,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汇报上来。4.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直径 周长1厘米 3.14厘米2厘米 6.28厘米3厘米 9.42厘米5.师生共同探究师:根据上面的数据,请同学们说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究竟有何关系?生: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6.教师总结对,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也就是说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即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用字母“”来表示。“”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的
4、比值,这个比知识一个固定的数,大约是3,具体是多少呢?约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它的这项伟大的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随着科技进步,用计算机可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即=3.141592653我们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3.14.7.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1)让学生说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生: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2)教师点拨同学能根据“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这句
5、话说出一个关系式吗?生: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8.师生共同探究这位同学说得好,因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所以“圆的周长=直径”,用字母表示c=d或c=(2r)=2r,即c=2r,今后凡是知道圆的直径或半径时,我们均可以用以上的公式求出圆的周长。9.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1)让学生完成课本例1.(2)完成课本第97页上面的做一做。(3)实地测量教学楼边的圆形花圃的直径或半径,计算出花圃的周长。三、 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d或c=2r,若知道一个圆的半径或直径求周长,我们利用公式就可以求出。四、 布置作业课本练习二十三1-6题。五、 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C=dC=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