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三下七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单元主题奇妙的世界教材解读与建议围绕单元主题,教材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三篇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展现世界的奇妙与活力;海底世界从不同方面进行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火烧云一文按照火烧云出现到消失的顺序,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展现了火烧云的变化之快之多。大自然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把无穷无尽的奥秘隐藏在天地间,吸引无数人探索、寻找、发现。本单元语文要素有二。一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为了达成这一语文要素,课后题的编排独具匠心:我们奇妙的世界课后编排
2、了“说说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一题;海底世界课后编排了“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火烧云课后编排了“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的”。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也编排了类似练习。在教学时,一定要牢牢把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把目标装在心中。在每一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找方面,更要形成可视化板书,让学生根据板书说说课文是怎么写清楚某个事物的。静默知识与实践表达相结合,才能够让语文要素落到实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针对习作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认知习作,也就是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与以往习作最大的不同有二:一是对象感,二是语言表
3、达的风格。这次习作明确是向别人介绍国宝大熊猫,学生在习作中就要有明确的对象感,可以在介绍时融合“词句段运用”的开头语,增强与听众的互动;要在内容中说清楚别人想了解的信息,而不要自说自话。语言表达的风格也是需要注意的,以往的描述性语言不适合大篇幅地运用,而要在掌握准确的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让听者愿意听,听得进去。在指导中,同样要鼓励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从多个方面把国宝大熊猫介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本单元的习作偏说明性,是不是意味着就不能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呢?当然不是。本单元的课文语言优美,在“交流平台”中也有意识地编排了积累、运用优美词句的板块。因此,在介绍的过程中,可以
4、鼓励学生在适当的地方运用恰当的优美语句,充当介绍的调和剂,力求做到精准与浪漫的平衡。设计思路及课时安排单元情境:参观自然博物馆任务一:参观自然博物馆活动1 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 2课时活动2 学习海底世界 2课时活动3 学习火烧云 2课时任务二:我是文明参观者 1课时任务三:竞聘熊猫馆讲解员 3课时单元目标1.认识本单元生字词,会写本单元生字词。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好处,感受大自然的奇妙。3.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4.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并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教
5、学设计任务一:参观自然博物馆活动1 读自然博物馆导语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呈、雕”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会写“奇妙、呈现”等1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奇妙的。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4.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板块一 提问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2.理解“奇妙”。(奇特、美妙)思考:你觉得世界有什么奇妙之处?3.小结:大自然的很多事物就是这样让人感到奇妙。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彼得西摩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
6、世界。板块二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要求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要求2:边读边思考:“我们奇妙的世界”究竟“奇妙”在何处?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世界的奇妙?2.学生交流自读课文情况。(1)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以下生字、词语:“呈、芒、型”是后鼻音;“幻”是前鼻音。“蜡烛”的“蜡”是虫字旁,“烛”是火字旁。(2)交流“我们奇妙的世界”究竟“奇妙”在何处。预设:这个世界是奇妙的,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点拨: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先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有生命的(3)交流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天空、大地两个方面)(4)提问:课文哪
7、几个自然段写了天空是有生命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大地是有生命的?(天空:第二至八自然段;大地:第九至十六自然段)板块三 学习第二至八自然段,了解天空的奇妙1.提问:这一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天空的?点拨:抓住“清晨、落日、黑夜”等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这部分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来写的。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作者说这些事物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预设1:云彩在天空中飞行,呈现不同的形状,告诉我们奇妙的故事。预设2:雨后地上的水洼,能映射出我们的脸(好像在和我们玩耍)。预设3:落日的余晖好像在给天空涂上颜色。3.全班交流,品读文本。(1)品读作者对“太阳”的描写。提问:清晨的太阳和落日有什么不同?
8、预设:太阳升起时,天空从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落日的余晖让天空不断地变换颜色,金色、红色、紫色。展示图片,请学生观赏朝阳和夕阳的景象。小结:作者通过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天空变幻的颜色,让我们感受到了多彩的天空是那么美好。(2)品读作者对“云彩”的描写。提问:晴空的云彩和下雨前的云彩有什么不同?预设:晴空时,云彩在蓝天中飞行,呈现各种奇妙的形状;下雨前,云彩变得又黑又重。展示图片,请学生观赏云彩奇妙的形状。请学生用“有的云彩像 ,它在讲 的故事”的句式想象说话。小结:这部分作者主要抓住了云彩变化的形状、颜色来写。云彩是极其普通的,但细心观察,我们就能欣喜地发现,它们千变万化,常常能引发我们许多美
9、妙的浮想。(3)品读作者对“雨点”的描写。引导:“噼噼啪啪”写了雨点发出的声音。写雨点的声音特点,与其他景物的特点不重复。小结:作者通过听觉上的体验,来展现雨点从云彩到落地的神奇过程,也引发了读者的无限想象。(4)品读作者对“水洼”“群星”的描写。出示课后“小练笔”中的例句: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追问:“水洼”和“群星”都是极普通的事物,但经过作者的联想,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预设:美丽、有趣4.课件出示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天空的变化。依次播放清晨太阳升起、云彩在空中飞行、雨点降落在
10、地上、水洼映射脸庞、落日的余晖变幻着颜色、夜空中群星闪耀等画面。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至八自然段,表现事物的形、色、声的变化。6.小结: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作者抓住与天空密切相关的事物,描写了天空在一天中的变化。通过表现它们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事物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那么,大地的奇妙之处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板块四 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11个字,请学生观察,并说说书写注意点。2.重点指导“幻、诱、剑”。幻:左半部分是撇折、撇折、点,不要写成绞丝旁。诱:右下部分“乃”字先写横折折折钩,要一笔写成。剑:左边最后一笔是提。1.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反馈评价。第二课时板块一
11、 复习导入1.出示一组动词(第1课时所学的词语):升起 呈现 降落 映射 变幻 闪烁引导学生结合画面,运用这组词语,说说文中描写天空的内容。2.小结:作者抓住与天空密切相关的事物,通过表现它们的动态,呈现天空在一天里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事物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写“大地”的这部分内容,继续领略这奇妙的世界。板块二 学习第九至十六自然段,了解大地的奇妙1.启发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读者的视线从“天空”转向“大地”的呢?预设:第九自然段“再看大地的珍藏”将描写的对象转向大地。2.提问:大地这部分内容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预设: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3.思考:文中明确写了夏日
12、、秋天和冬天,春天在哪里呢?没有直接点明“春天”,但第十自然段写了植物生长的奇迹,体现了春的生机,这就是在写春天。4.小组交流,抓住重点词句品读。预设1: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以这种方式写落叶?预设:作者抓住的是落叶的色泽,因为金色的落叶是秋天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样写,承接了上文的内容(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到来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落叶的神奇。预设2: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描写小动物的?预设:写的都是小动物的动作。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小动物的生命力。小结: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
13、受到了动态之美。预设3: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楼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网,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1)引导学生结合画面,理解“房檐、冰柱”。(2)引导:“垂下的冰柱”和“锋利的刀剑”有什么共同点?“落下的小水滴”和“珍珠”有什么共同点?(3)小结:冬天,房檐上结冰是常见的景象,可通过作者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不管是冰冻三尺时还是积雪融化时,都是那样美,那样具有生命力。(4)请学生结合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5.总结:课文第九至十六自然段,作者抓住大地上春、夏、秋、冬四季中最有特点的事物,大到四季轮回,小至播种到开花、结冰与融化的变化,都表现出
14、世界的奇妙和生命的活力。6.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板块三 学习第十七、十八自然段1.出示第十七、十八自然段,提问:你发现作者强调了什么?预设:我们要善于观察、寻找。2.提问:第十七自然段列举了几样极普通的事物:卵石、模型、羽毛,它们美在何处?预设1:卵石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石面光滑.预设2:模型结构独特、设计巧妙(学生对三桅小船的模型比较陌生,可以出示图片或实物帮助了解)预设3:羽毛轻盈、顺滑、有光泽小结: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获得美的发现,只有坚持观察、寻找,我们才能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更好地体验奇妙的世界。活动2 学
15、习海洋馆解说词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会写“海底、宁静”等16个词语,理解“窃窃私语、依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并体会相关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3.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板块一 导入课文,揭示课题1.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学生交流观看感受。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句子: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请学生朗读句子,提醒句子末尾是
16、个问号,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2.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寻找答案,要求读通课文,并在读中自学生字。板块二 师生交流,了解学生自学情况1.交流生字词语的学习。(1)出示生字,请学生朗读。指导读准多音字“差”:“差别、差异”的“差”读第一声,“差不多”的“差”读第四声。提醒注意“章、储、属”是翘舌音,“私、藻”是平舌音,“警”是后鼻音。(2)出示词语,指导理解词义。结合图片和声音理解“波涛澎湃”。提示:像这样海面上波浪相互拍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就是“波涛澎湃”。通过近义词比较,并结合语境理解“蕴藏”和“储藏”。提示:“蕴藏”可用于大自然天然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的东西。文中指海底蓄积着煤、铁
17、、石油和天然气,等着人们去发现。“储藏”本意是指把一样东西长久地保管起来。文中指陆地上被人工藏起来,很难被发现的稀有金属,海底还能找到。通过动作演示,理解“窃窃私语”。提示:教师可以指名学生合作表演两人窃窃私语的样子,从而理解这个词指的是“私下里小声交谈”。(3)提问:课文哪一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大海深处是怎样 的?”(4)请学生说说“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两个词语的意思。2.小结:课文开头提出疑问,结尾给出回答,首尾呼应。板块三 梳理内容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2.指名回答,随机板书。预设: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水越深光线
18、越暗,深海里有光点。海底有动物在窃窃私语。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里植物的差异很大。海底的资源很丰富。板块四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出示第二、三自然段,提问:海底的光线怎么样?那里有声音吗?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交流回答。预设:在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只有一些会发光的深水鱼在游动。海底的动物也会发出各种声音,只是要用水中听音器才能听见。3.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从海面到海底的光线变化,进一步体会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4.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1)过渡:正当我们认为海底一片宁静的
19、时候,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开头提出这样的问题“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2)师生配合朗读这句话。(3)讲解:作者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这就是设问。(4)提问:联系上文,谁能说说作者提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预设:因为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海底很宁静。(5)追问:他自己回答说“不是”又是因为什么?预设:因为第三自然段介绍了海底动物会窃窃私语。(6)小结:这句话承上启下,起到了过渡的作用。5.思考:第三自然段哪句话写出了动物声音的特点?预设: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1)追问:“窃窃私语”说明了什么特点?(声音很小)(2)追问:海底动物的声音除了“轻”,还有什么特点?预设1:声音很多。预设2:声
20、音很有趣。(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提示:读好“啾啾、嗡嗡、汪汪”这些象声词,感受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而且都很有趣。总结:本节课大家了解了课文的大意,初步感受了海底的景色奇异,下一节课继续学习,进一步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板块五 指导书写,交流评价1.将生字归类。上下结构:宁、官、参;左右结构:汪、险、攻、推、煤、铁;半包围结构:迅、速、退。2.学生观察后交流:写好这些字需要注意什么?教师随机提示:“迅、速、退”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笔顺都是先内后外。写“官、宁”的时候注意上宽下窄,写“参”字的时候则要注意上窄下宽。“汪、险、攻、推、铁”都是左窄右宽。3.学生练写,教师
21、提醒做到书写正确、端正,注意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4.展示学生的书写,师生互相交流评价。第二课时板块一 复习引入,梳理全文1.指名回答:(1)海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2)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2.师生配合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板块二 学习第四自然段1.小组合作填写表格,说说海里的动物都有什么活动方法。(1)提问:海参的活动方法是什么?预设: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速度很慢。(2)小组合作,仿照上面的交流方式,完成表格填写。动物活动方法2.组织小组汇报。(1)启发思考:文中没有直接介绍身子像梭子的鱼的活动方式,你能结合“梭子”一词来猜一猜吗?出示梭子的图片,教师介绍:梭子是在
22、织布机上用来织布的一种机件,织布时它工作速度、频率极快。请学生做做身体像梭子的鱼游动前行的动作。小结:原来身体像梭子的鱼是穿梭前行的。难怪它每小时可以前行几十千米。在表格中,我们可填写“穿梭着快速前行”。(2)学生交流:有些贝类又是怎样活动的?出示句子: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指名读句子,请学生注意加点的部分,思考:作者这样写,让你感受到什么?小结:作者将贝类当作人来写,将贝类的活动方式写得非常形象,很有趣。3.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了解写作方法。(1)提问:第四自然段是怎样把“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的意思写清楚的?预设:抓住有特点的海底动物,将它们不同的
23、活动方法写清楚。(2)追问:那么多的海底动物,作者为什么就列举了这几样呢?预设:因为这些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很有特点,有速度很快的梭子鱼,有速度很慢的海参,有被动行进的,很具有代表性。(3)小结:作者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出了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板块三 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说说“差异”的意思。(不同之处)2.学生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清楚“海底植物差异也很大”这个特点的?预设1:海底植物的颜色各异。3.出示描写海底植物色彩的句子,指名说说“差异”的具体表现。预设:通过列举一些植物的色彩,告诉我们海底植物色彩多种多样。4.出示描写海藻的句子,指名说说“差异”的具体表现。讲解
24、:课文列举了最小的单细胞海藻和最大的海藻,还列出了具体的数字,借助“最小”和“最大”来体现海底植物大小差异很大。5.小结:作者主要是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方式,抓住特点来介绍海底植物差异大。6.师生合作朗读第五自然段。板块四 总结学习1.完成填空: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大海深处是这样 的:海底(),深处有()的声音;海底动物(),海底植物();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2.请学生借助板书,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海底世界。学习火烧云解说词火烧云【教学目标】1.认识“檀、喂”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2个字,会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
25、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3.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板块一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火烧云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火烧云吗?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吗?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萧红去看看神奇瑰丽的火烧云。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4.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预设:“盈”是后鼻音,“红彤彤”中的“彤”读第二声,“一模一 样”中的“模”读m。板块二 把握课文内容,感受火烧云的特点1.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1)火烧云因何得名?(2)火烧云上来时,地上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3)火
26、烧云有什么特点?2.学生交流,讨论明确。(1)了解得名原因。预设: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2)了解景物变化。预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一下子就把各种景物都变成金红色的了。(3)体会人们的心情。预设1:人们是很开心的。喂猪的老头儿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老头儿脸上“笑盈盈”的,说明他很开心。预设2:从旁边走来的乘凉的人对老人家说的话里,也能看出人们是很开心的。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很开心,老人家听了这话,也一定会很开心的。(4)明确火烧云的特点。预设:火烧云的特点是变化极多。追问: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
27、极多这一特点的?预设:课文是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的。第三自然段写的是颜色,第四、五、六自然段写的是形状。板块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1.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变化?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2.组织学生交流。预设: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引导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多。(1)出示课后练习提问:这些词语被分成了三列,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2)组织学生交流。预设1:第一列的词语都是ABB式叠词。“红彤彤”是很红很红,“金灿灿”是金光耀眼,感觉这些颜色又浓又明亮。预设2:“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这
28、两种颜色是由不同的颜色糅合在一起的。预设3:第二列的词语是用某种典型的事物来形容颜色:“葡萄灰”,像葡萄一样的灰;“茄子紫”,像茄子一样的紫。读着这些词语,我马上就能想象到这些颜色是什么样的。小结:同学们,作者的用词是多么丰富啊!这些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火烧云色彩明媚,惹人喜爱。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看着火烧云颜色变化时内心的那份喜悦、兴奋。(3)拓展表示颜色的词语。提问: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这些颜色呢?点拨:不是只有这些颜色,课文中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追问:你们觉得还会有什么颜色呢?能再说几个类似的词吗?预设1:红艳艳、黄澄澄预设2:半红半黄、半蓝半紫预设3:葡萄紫、柠檬
29、黄(4)小结:你们说的这些颜色,在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中可能都会出现。这么多颜色交织在一起,简直是瑰丽无比呀!作者在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时候,用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让我们感受到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的特点。4.引导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快。(1)提问: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连用了几次,是哪一个呢?预设:“一会儿”(2)追问:从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火烧云颜色的变化还有什么特点呢?预设:连用四个“一会儿”,让我感受到火烧云颜色变化的速度很快。(3)追问:(PPT将“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一句画线标出)后面的句子为什么不用“一会儿”?预设:可能是因为颜色变得太快了,都来不及看了。(4)小结:是
30、啊,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极多,而且极快,令人目不暇接。这就是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5.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1)指导朗读: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想象火烧云一连串颜色的变化,多美啊!读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读清楚,还可以适当加快一点语速,把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特点表现出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6.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火烧云,知道了课文是从颜色和形状这两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还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极快,色彩斑斓,令人心驰神往。第二课时板块一 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火烧云,知道了课文是从颜色和形状这两方
31、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我们还重点学习了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个部分的内容,知道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极多、极快。2.导入新课:伴随着颜色的变化,火烧云的形状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后半部分的内容。板块二 学习第四至七自然段,体会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第四至六自然段是从形状这一方面来写火烧云的。1.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1)学生自读,思考:火烧云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2)组织学生交流。预设:火烧云像一匹马,先是跪着,然后站起来,接着这匹马开始变化,最后变模糊了。提问:火烧云形状的变化过程带给你怎样的感觉?预设:我觉得火
32、烧云的形状变得很快。追问: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启发:除了刚才说到的这两个词,还有哪些地方也让我们感受到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呢?听老师来读读这个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预设:我发现这里用的都是短句,字数很少,而且用了好几个“了”,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能感觉到火烧云的变化速度很快。(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引导学生想象,体会人们看火烧云时的心情变化。提问:如果当时你也在场,当看到天空出现了这样一匹马,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组织学生交流。预设:很好奇,很开心。追问:当你看到这匹马不断变化,你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预设:会很激动。追
33、问:正当你继续看下去时,可那匹马却模糊了。你的心情又会有什么变化?预设:我会觉得好可惜,好失望!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看火烧云的人,他们的心情和你们一定是差不多的。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段话。2.引导学生学习第五、六自然段,继续体会火烧云变化快的特点。过渡:我们还没看够那马,转眼间,火烧云的形状又变了,变成什么了呢?变的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人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1)引导学生体会火烧云变化的过程。提问:火烧云变成了什么?变的程又是怎样的?预设1:第五自然段,火烧云变成了大狗的形状。一开始出现了一条大狗,然后这条狗开始发生变化,随之
34、还出现了好几条小狗,到了最后,小狗和大狗都不见了。预设2:到了第六自然段,火烧云变成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很大,很威武,可一转眼就找不着了。追问:多神奇的火烧云呀,居然跟我们见过的庙门口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读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课文在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2)引导学生体会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提问:从第五、六自然段中,你感受到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着怎样的特点?预设:我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的“忽然”“接着”“一转眼”这些词中,感受到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速度很快。追问:结合刚刚学过的第四自然段,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速度快。除了速度快,火烧云的
35、形状变化还有什么特点?预设:我觉得是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很多,一会儿变成一匹马,一会儿变成一条狗,一会儿又变成一头大狮子,可能还会变成别的各种形状。追问:现在谁来说一说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怎样的特点?预设: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也是极多、极快的。(3)引导学生体会人们看火烧云时的心情变化。提问:随着火烧云的变化,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发生变化。谁来说说第五、六自然段中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1:当人们忽然看到出现了一条大狗,一定会很开心。看着这条狗向前跑,后面还跟着好几条小狗,会越来越开心,当小狗大狗都不见了时,人们可能会有些失落呢。 预设2:当语的时候,人们又看见出现了一头大狮子,可能一下子就会兴奋起来。
36、可一转眼找不到这头狮子了,心里会感到遗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人们的心情是随着火烧云形状的变化而变化的。带着这样的体会,自己再读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3.学习第七自然段。(1)出示第七自然段,提问:火烧云一会儿变成这个,一会儿变成那个,变得又快又多,让人目不暇接,一时间都“恍恍惚惚”了。“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预设:是看不真切,看不清楚的意思。(2)提问:读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为什么会恍恍惚惚?预设1:看不清楚,觉得既像这个,又像那个,不知道像什么,就恍恍惚惚了。预设2:一开始还像这个,一转眼就变了,变化太快,来不及看清楚像什么,就恍恍惚惚了。(3)小结:孩子们想再看看清楚,可是
37、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写的就是火烧云下去了的情景。(4)抓住“可是”,引导学生体会人们的心情。提问:这里的“可是”让你感受到火烧云下去的时候,人们是一种怎样的情绪?预设:从“可是”这个词,可以看出人们对火烧云是那样地依依不舍。(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带着这种体会,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板块三 总结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作者按照火烧云“上来了变化中下去了”这样的顺序,从颜和形状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极多、极快,为我们展示了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火云,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 板块四 指导书写任务二 做文明游客口语交际:劝告【教学目标】1.能根据
38、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教学流程】板块一 谈话引入,揭示话题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交流什么是“劝告”。预设:别人正在做一件错误的事,你用道理去说服他,以使他改正错误。这就是“劝告”。2.导入:平时,你有没有劝告过别人?能不能与大家分享你的经历?3.引出话题:有的同学劝告成功了,有的同学的劝告暂时没有达到效果,那么怎样劝告才能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板块二 根据情境,归纳要点情境一: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1.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展开想象:你正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玩得正高兴时,有几位高年级的同学走过来了2.播放几位高
39、年级同学劝告的录音。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小同学,别这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3.组织学生讨论,总结交际要点。(1)学生选一选:你最愿意听谁的劝告?(2)学生交流不选第二位同学的理由。预设1:第二位同学语气生硬,我不想听。预设2:第二位同学是在批评我,没有在劝告我。教师归纳:她不但语气严厉,还在指责对方,我们可不能学她。(3)再次比较第一、三位同学,学生交流更愿意听谁的劝告,为什么。预设:第一位同学说了会撞到别人,而第三位同学说我会摔伤,这样的后果我更听得进去。教师归纳:同样是说这件事的后果,如果能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别人会
40、更容易接受。4.师生共同总结劝告小窍门:在劝告他人时要采用合适的语气,注意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的劝告更容易被接受。板块三 创设情境,学习劝告情境二:有个同学正在抄别人的作业。1.播放情境视频。2.启发思考:如果你看到了这一幕,会怎样劝告他呢?3.同桌合作练习。4.指名一组同桌表演,组织学生点评。提示:根据“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展开点评,提出改进建议。预设1:学生说清了抄作业的后果。点评:你在劝告时,从对方的角度着想,讲了一个道理,非常好。板书:讲道理预设2:学生建议对方去请教老师或自己教他。5.同桌互换角色,运用方法再次练习。情境三:在
41、校门口执勤时,看到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1.小组内轮流练习劝告,并选派代表准备上台表演。2.指名代表上台表演,劝告的学生戴上执勤卡牌。通过“对横穿马路的学生说悄悄话”的方法,给劝告的学生设置临时障碍:预设1:(被劝者回应)校门口一辆车也没有,我这样穿马路很安全。预设2:(被劝者回应)今天我起床晚了,再不快点会迟到的,老师要批评我的,所以我只好闯一次红灯了。考虑到对方着急的心情,此时劝告的语言要简洁。3.小结: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多为对方着想,这样劝告的话就更容易被别人接受了。4.提供多个情境,学生尝试练习。(1)在课间执勤时,看见某同学在走廊上奔跑。(2)在课间执勤时,
42、看见某同学在教室里乱扔垃圾。(3)放学后检查班级卫生,看见值日生在教室内打闹。5.全班交流后,教师引导辨析:哪些劝告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劝告是不成功的?可以做哪些改进?6.小结:劝告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以情动人。情境四: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1.小组讨论。2.指名表演。3.教师戴上帽子、眼镜,扮演表哥加入表演,进行情境升级,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角度,反复耐心地进行劝告。预设1:学生劝告时说玩电脑游戏会影响视力。教师扮演表哥回应:戴眼镜也很不错。学生尝试换一个角度继续劝告。预设2:学生劝告时说玩电脑游戏会影响学习。教师扮演表哥,接受劝告,但
43、过一会儿又忍不住想玩。学生反复进行劝告。3.小结:其实在和家人、朋友的相处中,我们也会遇到刚才这样的情况,当一次劝告没有效果时,希望同学们能多点耐心,保持微笑,再次进行劝告,相信会起到作用。板块四 回顾提升,课堂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不成功的劝告经历,说说可以怎么改进。2.指名交流。3.结语:今天,我们一起尝试了在具体的情境中劝告别人,知道了劝告别人时要采用合适的语气,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更容易被接受。希望同学们把课堂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任务三:竞聘熊猫馆解说员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目标】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2.对
44、习作进行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板块一 导入课题,创设情境1.创设情境:动物园大熊猫馆负责人刘老师打来了电话。播放录音:贾老师,您好!我是上海动物园大熊猫馆的负责人刘老师。最近我们动物园新增了两只国宝大熊猫,有不少小学生前来参,现,他们都想详细地了解大熊猫。您能不能挑选一些学生来动物园做大熊猫馆讲解员?要求是能从几方面介绍清楚大熊猫。2.明确要求:刘老师需要我们帮他做点什么呢?预设:(1)从学校中挑选一些同学成为大熊猫馆讲解员。(2)挑选出的讲解员要能从几个方面介绍清楚大熊猫。3.提问:作为大熊猫馆讲解员,你会如何来介绍大熊猫?4.学生交流
45、。预设:(1)我们可以介绍大熊猫的习性、爱吃的食物(2)我们可以介绍大熊猫的外貌。追问:作为游客,我们看到大熊猫的模样了,还需要详细地介绍它的外貌吗?板块二 围绕问题,指导整合信息1.围绕问题,整合教材提供的信息,初步感知介绍。(1)出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和表格,引导学生先整合信息,练习介绍。预设:大熊猫是哺乳动物,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它生活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大熊猫生活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它是哺乳动物,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2)小结:刚才我们结合表格的信息,介绍了大熊猫,但是这样的介绍还不够清楚,关于第一和第三个问题都没有回答。所以,还要增加一些关于大熊猫其他方面的
46、信息。2.补充信息,拓展介绍的思路。(1)出示预习单的资料汇总表,指导学生归纳、梳理信息。点拨:汇总表里的信息,有些可以合并。学生交流哪些信息可以合并。预设1:“外形”“颜色”“头躯长,尾长”介绍的都是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可以合并。预设2:“数量”和“国宝”中有一些信息是重复的,可以合并在一起。教师补充:“寿命”可以合并在基本信息中。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出示学生整合后的信息。启发:我看到表格中,同学们收集了很多关于大熊猫被视为中国国宝原因的信息,如果要介绍,哪些信息必须要说到?预设1: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必须要说到,这能表示大熊预设2:“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动物,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必须要说到,这能表示大熊猫在中国的地位很高。预设3:“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这个信息一定要计。预设4:有的内容,如科目、别称,可能大家不感兴趣,可以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