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747KB ,
文档编号:51231      下载积分:0.7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1231.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flying)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三)思想文化历程 人民版.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三)思想文化历程 人民版.doc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模块综合 (三 ) 思想文化历程 (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0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孟子主张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 ,后来又直接提出了 “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 ”的观点。孟子的这些观点 ( ) A.阐释了 “ 仁政 ” 思想的基本内容 B.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 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 D.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 解析 “ 仁政 ” 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民贵君轻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材料

2、并未涉及,故 A 项错误;秦朝时焚书坑儒,儒学没有成为指导思想,其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父子君臣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故 C 项错误;据材料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 ” 并结合儒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父子君臣的秩序和仁义观念,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汉代董仲舒提出了 “ 三纲 ” 原理和 “ 五常 ” 之道。南宋朱熹主张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理论范畴上是一致的 经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都以道德教化为目的 都从统治者角度阐述 A.

3、B. C. D. 解析 材料中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 表明已上升到理学的理论高度,故 错误;依据材料中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 的信息可知,故 正确; “ 三纲 ”“ 五常 ” 都是道德,故 正确;“ 三纲 ” 包括君为臣纲,两者都是正统思想,故 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3.唐宋时代,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又一 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他们的工作 ( ) A.强调 “ 天人感应 ” B.加速国内民族融合 C.推动理学

4、的形成 D.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 “ 天人感应 ” 思想是汉代儒学家董仲舒提倡的,故 A 项错误;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韩愈等儒家学者期望维护儒家文化的纯正性,是出于学术的目的,故 B 项错误;韩愈等提倡回归儒家经典,有利于推动儒学的复兴,故 C 项正确;韩愈等工作是出于学术的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铜活字印书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经盛极一时,这大体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高度一致的共识。但北京大学 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的紧张与铜原料的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

5、法难以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 B.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C.历史研究的结果无法达成共识 D.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 解析 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说法错误,因为历史研究要依据客观事实,故 A 项错误;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材料中中外学术界与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不存在立场不同问题,故 B 项错 误;历史研究的结果最终会达成共识,故 C 项错误;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对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提出不同意见,表明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5.下面是关于 “ 马 ” 字写法的发展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6、A.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经济文化交流需要 C.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D.文字书写工具不同 解析 图片显示出 “ 马 ” 字体不断演化的过程,体现出由繁到简的过程,适应了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故 B 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书法演变,不是书写材料变化,故 A 错误; C 属于现象【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不是原因;书写工具 不是书法演变的主要原因,故 D 错误。 答案 B 6.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 ( ) 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 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是小农经济发

7、展的现实反映 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 据材料 “ 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小说的繁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文化需求,故 A 项正确;小说并不是明朝社会文化的主流 ,故 B 项错误;明朝小说的繁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小农经济,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明末小说的大众化世俗化的特征,无法体现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7.下图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 1897 年的日记,由此可见 ( ) A.儒学逐步被清政府废弃 B.西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 C.废除科举遭到基层抵制 D.传统华夷思想

8、发生变化 解析 材料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对国家以西学洋务取士的担忧,但不能说明清政府此时已废弃儒学,且儒学一直是清政府的统治思想,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一位乡村知识分子认为这样会导致 “ 士风日下,伊于胡底 ” ,这就说明西学还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故 B 项错误; 1905 年清政府才废除科举,故 C 项错误;清政府以西学洋务取士,说明积极地向西方学习,传统华夷思想发生变化,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8.康有为 “ 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 大讲西学 ,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 。这反映了康有为 ( ) A.欲使儒家思想近

9、代化 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 C.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 D.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 解析 根据材料 “ 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 向 大讲西学 ,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 可知,康有为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调整,其目的就是力图使儒家思想实现近代化以挽救民族危机,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不难知道,康有为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仅仅是在 “ 从怀疑经典转向 大讲西学 ” 时期,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康有为 “ 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 可知,康有为并非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故 C 项错误;康有为并未实现中西文化矛盾的调和,故 D

10、项错误。 答案 A 9.1920 年 1 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 “ 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 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4 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 1922 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 ) 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B.表明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 D.是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 解析 “ 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 ” 表明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故 B 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文学革命,不是揭开思想变革序幕,故 A

11、 错误;材料中是新文化运动,不是民 族观念的产物,故 C 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思想宣传,故 D 错误。 答案 B 10.1924 年 1 月,孙中山说: “ 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 ” 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 “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 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 ) 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C.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世界弱小民族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解析 依据题干 “ 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 ” 可知

12、,反映的是反对帝国 主义;依据材料 “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 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可知,反映的是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 D 项正确; A 是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目标; B 只反映材料部分信息; C 与材料中民族主义内涵不符。 答案 D 11.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 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 材料旨在阐明 ( )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目标完全一致 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C.社会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必然结

13、果 D.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 材料从理论、领导权和目标等角度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故 B 正确; A 中完全一致说法绝对;材料没有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革命的联系,故 C 错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故 D 错误。 答案 B 12.下表据陈大伙近代以来中国 “ 民族复兴 ” 的思想理路相关内容编制。 时期 阶段 思想理路 思想内容 清末民初 萌芽 屈辱中觉醒 在屈辱中寻求民族自信: “ 师夷 ”“ 仿行 ”“ 爱国 ” , “ 中华民族 ” 观念正在形成 之中 抗战时期 成长 救亡中勃发 “ 民族复兴 ” 意识勃发,中共提出 “ 民族复兴 ” 的终极指向和道路选择 新中国时期 升华 奋进中超越 民族独立,社会变革,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科学发展,全面小康, “ 民族复兴 ” 空前自信 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 A. 思想主题完全一致 B. 都解决了中国问题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C. 目标任务完全相同 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解析 是旧民主主义,与 “ 中共 ” 不符,故 A 项错误;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 B 项错误; 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民主革命, 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故 C 项错误; D 项与材料中 “ 中共提出 ”“ 中国特色,科学发展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