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美模式拉美模式VSVS东亚模式东亚模式第一节、形成与特征第一节、形成与特征1950s1950s以进口替以进口替代、工业化战代、工业化战略启动经济略启动经济1960s1960s以进口替以进口替代及随后的出代及随后的出口导向战略启口导向战略启动经济动经济一、形成一、形成1 1、拉美地区:、拉美地区:2 2、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二、基本特征二、基本特征1 1、经济、经济增长的增长的时间长、时间长、速度快速度快2 2、出口贸易、出口贸易迅速增长迅速增长3 3、产业、产业结构升结构升级迅速级迅速4 4、政府高、政府高度干预度干预世界经济平均增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1960s-1990s1960s-1
2、990s,3%3%;拉美地;拉美地区:区:1950s-1980s1950s-1980s,10%10%;东亚地区:东亚地区:19601960s-1990ss-1990s,9%.9%.1 1、经济增长的时间长、速度快、经济增长的时间长、速度快拉美地区:拉美地区:1980s1980s后转为开后转为开放型经济;放型经济;东亚地区:东亚地区:1960s1960s即为开放即为开放型经济型经济2 2、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对外依赖度高、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对外依赖度高拉美地区拉美地区资源开发型资源开发型初级轻工业初级轻工业重化工业重化工业技术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加工制造业工业内部的升工业
3、内部的升级换代级换代升级更为迅速、升级更为迅速、适应能力更强适应能力更强3 3、产业结构升级迅速、产业结构升级迅速东亚地区东亚地区拉美地区:庇隆主义;拉美地区:庇隆主义;东亚地区:日本模式的扩东亚地区:日本模式的扩散。散。4 4、政府高度干预、政府高度干预第二节第二节 拉美经济发展拉美经济发展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包括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包括北美洲(墨西墨西哥哥)、中美洲、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包、中美洲、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包括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哥伦比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古巴等亚、委内瑞拉、智利、古巴等3333个独立国个独立国家和家和1212个
4、未独立地区。个未独立地区。从从1515世纪开始,先世纪开始,先后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后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1919世纪世纪以后,陆续获得独立。以后,陆续获得独立。一、拉美经济一、拉美经济概况概况二、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二、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初级产品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出口战略进口替代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战略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外向型战略外向型战略断裂式发展断裂式发展1870-19301870-1930年年1930-19821930-1982年年19821982年后年后发展了资源发展了资源加工、日用加工、日用品制造业品制造业从落后的农业从落后的农业经济过渡为先经济过渡为先进的工
5、业经济进的工业经济自由化、国有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企业私有化和市场化市场化三、近年来拉美经济形势三、近年来拉美经济形势1980失失去去的的十十年年经经济济恢恢复复经经济济衰衰退退经经济济上上升升19901999200320032003年后拉美经济开始走出衰退的阴影,年后拉美经济开始走出衰退的阴影,20032003年增长率年增长率1.9%1.9%;20042004年年5.8%5.8%;20052005年年4.5%4.5%;20062006年年5%5%。3宏观经济稳定宏观经济稳定4出口贸易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增长迅速1良好的国际环境良好的国际环境2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有较大改善第三节、拉美经
6、济发展模式及问题第三节、拉美经济发展模式及问题(一)理论基础(一)理论基础劳尔劳尔普雷维什普雷维什发展主义发展主义“中心外围中心外围”论论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由普通工业消费品过渡到耐用消费品和中间产由普通工业消费品过渡到耐用消费品和中间产品、最后实现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品、最后实现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一、进口替代模式一、进口替代模式(二)(二)政策体系政策体系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建立庞大的国有经济体系;建立庞大的国有经济体系;强化国家干预强化国家干预(三)弊端(三)弊端属于内向型战略;属于内向型战略;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的产业竞争力不
7、足;形成的产业竞争力不足;易形成国际收支失衡易形成国际收支失衡大力引进外资大力引进外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制度改革金融体金融体制改革制改革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国有企业私国有企业私有化有化减少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干预改革改革措施措施二、二、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模式评价评价作用显著作用显著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转换作用较小作用较小宏观经济失衡恢复;宏观经济失衡恢复;对对经济增长无显著经济增长无显著作用作用制度制度经济经济中小城镇和农村边中小城镇和农村边缘化缘化城市贫民区现象普遍城市贫民区现象普遍存在存在三、城市化模式三、城市化模式城市化城市化速度快速度快1
8、 1、农业现代化模式、农业现代化模式资本主资本主义经营义经营方式方式技术技术变革变革农业农业改革改革规模化规模化程度高程度高保持传保持传统大地统大地产制产制中小农业中小农业生产者破生产者破产,集中产,集中到少数大到少数大中城市中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城市化化”“贫困城市贫困城市化化”2 2、进口替代模式、进口替代模式农业资金向工业转移,农业边缘化农业资金向工业转移,农业边缘化国家资国家资源向大源向大农业倾农业倾斜,小斜,小农经济农经济边缘化边缘化国家资国家资源向少源向少数中心数中心城市倾城市倾斜,农斜,农村边缘村边缘化化巴西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 巴西全称是巴西联邦共和国,其货币为雷亚尔。在19
9、84年前其货币为克鲁塞罗,后改为克鲁扎多,1994年又改为雷亚尔。巴西在16世纪初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直到1882年独立。巴西位于南美洲的中部和东部,面积为854.7平方公里,为世界第5大国。除了厄瓜多尔和智利外,巴西与所有的南美洲国家相邻,北部与法属圭那亚,苏里南,圭拉亚,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接壤;西部与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接壤;南部与阿根廷,乌拉圭接壤,东临大西洋。巴西人口为1.7亿,居世界第五位。其人口中主要是白人(约占54%)和混血人种(约占40%)。巴西城市人口比重大,约占80%,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相当高的了。(我国为34%)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北部是圭拉亚高原,南部是巴西
10、高原(500万平方公里),两高原间则是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流),巴拉那河(伊泰普水电站),圣弗朗西斯科河。巴西主要资源:森林和铁矿(世界第三)以及其他稀有金属;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三大河流上。二、巴西经济概况二、巴西经济概况 巴西在16世纪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到现在经过了400多年的经济发展,但大部分时间里以“单一经济”闻名于世的。巴西经济总体来讲经过了几个阶段,二战前的单一经济时期。二战前的单一经济时期。蔗糖(十六世纪30年代)金矿(十七世纪末)咖啡(十九世纪50年代)橡胶 (十九世纪80年代与咖啡并重)二战后的高速发展时期(二战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19481979)在这段时间内,巴西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7.2%,被称为“巴西奇迹”。人均GDP达1000多美元.(这时期的代表)80年代的债务危机时期年代的债务危机时期 进入80年代,巴西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逐步显现出来。巴西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量举债,借助外债来发展本国经济,至1982年,经常项目赤字已高达163亿美元,国际储备减少到40亿美元,外债总额达701亿美元。另外由于70年代后期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发达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当中,巴西经济增长缓慢,每年出口创汇的基本用来还本付息,终于在1987年爆发了前面的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爆发至使巴西经济全面的下
12、滑。(拉美病-拉美陷阱)西班牙改革十六周刊今年8月19日一期发表题为破产中的拉丁美洲一文中指出,美洲大陆南锥体国家正在震颤。文章指出,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欠下的债款正在大口大口地吞噬着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据阿根廷有关部门今年7月份的统计,在这36个月期间,巴西的外债总额已经从相当于的53%上升到71.9%;乌拉圭从34.2%上升到55.6%;阿根廷从42%上升到61.2%。经济调整时期经济调整时期雷亚尔计划雷亚尔计划 为了缓解债务危机和减轻通货膨胀(1993年通货膨胀为2567),巴西进行了经济调整,其中以1993年卡多索总统的“雷亚尔计划”效果明显。该计
13、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底开始,主要任务是平衡国家预算,消除赤字;第二阶段从1994年3月1日起,时间为4个月,是新货币雷亚尔出台前的过渡期,在这个阶段,政府在国家货币体系内引入一个新指数LRV(意为“实际货币单位”);第三阶段从1994年7月1日起,新货币雷亚尔正式取代旧货币克鲁塞罗,雷亚尔与美元等值,但美元仍不能自由兑换或在流通中使用。雷亚尔计划给巴西经济带来了转机,它有效地遏制了不断攀升的通货膨胀率,同时国民经济也得到了发展。1999年的金融危机年的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巴西金融动荡,外汇大量流失,资金外逃,雷亚尔急剧贬值,为了维持汇率,巴西动用了国际储
14、备,导致国际储备下降,引起了国际金融机构的恐慌,爆发了巴西金融危机,1998年,国内生产中值仅比上年增长0.1%。直到现在巴西经济仍进行调整。市场市场规模规模自然自然资源资源人口人口资源资源地理地理位置位置资源资源四、阿根廷经济四、阿根廷经济(一)资源条件良好(一)资源条件良好(二)政治环境欠佳(二)政治环境欠佳无稳定的政治环境无稳定的政治环境无连续的经济政治政策无连续的经济政治政策。背景背景19461946年,庇隆亲手创立的年,庇隆亲手创立的“正正义党义党”赢得大选,庇隆登上总赢得大选,庇隆登上总统宝座。庇隆式的民粹主义实统宝座。庇隆式的民粹主义实践,以激情的表白、对美好未践,以激情的表白、
15、对美好未来的简单勾勒和画饼充饥式的来的简单勾勒和画饼充饥式的许诺打动听惯了坏消息的普通许诺打动听惯了坏消息的普通民众,使其获得了阿根廷中下民众,使其获得了阿根廷中下层层人民的狂热支持。人民的狂热支持。(三)庇隆主义的形成及影响(三)庇隆主义的形成及影响特点特点强调政府干预强调政府干预以赤字刺激需求以赤字刺激需求借债发展借债发展1 1、国有化运动:大规模收购、国有化运动:大规模收购收购后政府无管理能力收购后政府无管理能力b b收购成本过高收购成本过高a a政府补贴维持以保证大量就业政府补贴维持以保证大量就业。c c2 2、限制私营经济发展、限制私营经济发展对私人产权保护不利,对私对私人产权保护不
16、利,对私营企业长期歧视营企业长期歧视a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私营企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私营企业逃税和资本外流业逃税和资本外流b5 5不切实际的高福利高工资不切实际的高福利高工资推行进口替代战略推行进口替代战略3 3国内矛盾向外转移国内矛盾向外转移6 6大力发展公共事业,营造全民就业大力发展公共事业,营造全民就业4 4 19801980s s:高通胀:高通胀 19901990s s:经济改革,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新自由主义 19991999:新自由主义改革陷入困境:新自由主义改革陷入困境(四)债务危机及其后的经济发展(四)债务危机及其后的经济发展 20022002:金融危机后经济改革:金融危机后经济
17、改革 20012001:金融危机:金融危机1 1、1980s1980s:高通胀:高通胀财政财政政策政策失误失误政府发行货币弥补赤字,形成政府发行货币弥补赤字,形成恶性通胀恶性通胀2 2、1990s1990s:经济改革,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新自由主义主要措施主要措施汇率改革汇率改革国企私有化国企私有化减少政府补减少政府补贴,提高企贴,提高企业效率业效率兑换计划,兑换计划,强制性停强制性停止滥印货止滥印货币币经济复苏经济复苏通胀率下降通胀率下降政府赤字政府赤字引资困难引资困难金融金融危机危机出口下降出口下降3 3、19991999:新自由主义改革陷入困境:新自由主义改革陷入困境汇率政策的影响,汇
18、率政策的影响,19971997、19991999年东亚年东亚和巴西金融危机的和巴西金融危机的冲击冲击无 法 以无 法 以发 行 货发 行 货币弥补币弥补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恶化的恶化4 4、20012001: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经济持续衰退经济持续衰退财政极财政极端恶化端恶化危机爆发危机爆发与与IMFIMF谈谈判失败判失败银行挤提和资本外逃银行挤提和资本外逃20012001年年1212月月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严厉的金融管制严厉的金融管制削减公共支出,削减公共支出,加大税收力度加大税收力度大规模的骚乱和抢夺事件,政局混乱大规模的骚乱和抢夺事件,政局混乱暂停支付所暂停支付所有外债有外债改革措施改革措施5
19、5、20022002:金融危机后经济改革:金融危机后经济改革较缓和的金融管制较缓和的金融管制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压缩政府开支压缩政府开支出口导向出口导向寻求外援,债务重组寻求外援,债务重组放弃联系汇率制放弃联系汇率制,推行推行浮动利率浮动利率私有化改造私有化改造的失误的失误未达成反危未达成反危机共识机共识外债政策的外债政策的失误失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失误的失误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的失误失误6 6、对阿根、对阿根廷危机的廷危机的反思反思“拉美陷阱拉美陷阱”所谓的“拉美陷阱”,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以后,由于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畸形的消费结构,
20、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一边是现代化,一边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严峻现实,从而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一种现象。政府政策政府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重点和优先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本向制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奇迹奇迹: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到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全面“起飞”,除个别国家外,拉美主要国家人均GD
21、P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有的国家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左右。在短短的十多年内,拉美国家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均GDP从400多美元一下提升到1000多美元,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结果结果:然而,“拉美奇迹”背后,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1)最突出的是经济与社会的畸形发展,城乡二元矛盾突出;(2)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严重;(3)大量的城市贫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村移民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之中,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动荡;(4)以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外债危机,使拉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进入80年代出现了持续的衰退。以致被称为“失去的10年”,出
22、现了世界经济的“拉美陷阱”。在人均GDP登上1000美元的台阶之后,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可能是一个矛盾突显的时期,中国在发展经济过程当中要避免因社会矛盾浮现而出现“拉美病”。讨论:我们国家从”拉美病”吸取那些教训?1.改善收入分配。改善收入分配。2.防止区域发展严重失衡和城市化无序扩张防止区域发展严重失衡和城市化无序扩张3.正确地认识和合理利用外资正确地认识和合理利用外资4.完善的市场机制,需要完善的政府监管完善的市场机制,需要完善的政府监管 南美南美VS东亚,谁更值得学习?东亚,谁更值得学习?东亚(不包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没有拉美丰富,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东
23、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拉美。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发生变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成为拉美“失去的10年”,而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世界银行称为“东亚奇迹”。“东亚发展模式东亚发展模式”PK“拉美发展模式拉美发展模式”两个地区都利用外资。但是区别在于:(1)东亚重视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外债所占比重较低,特别是严格控制短期债务。(2)在利用外资和内资的关系上,立足于内部积累资金,集中表现在储蓄率长期大大高于拉美。1993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报告认为,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高度积累和较好地配置各种资源。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一些东亚国家大举借债,特别是短期债务急剧增加,这也成为1997年东亚爆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线。这说明,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需从拉美债务问题中吸取教训。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