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15 ,大小:2.53MB ,
文档编号:5141961      下载积分:2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141961.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成考政治(专升本)大纲剖析及知识点讲解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成考政治(专升本)大纲剖析及知识点讲解课件.ppt

1、S2016年成人高考大纲剖析及知识点讲解政治S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

2、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2.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3.3.哲学的主要派别哲学的主要派别(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世界的伟大工具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什么?(1)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人都有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人都有世界观;理

3、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理论);方法论(行动)世界观(理论);方法论(行动)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S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S(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物质与意识)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物质与意识)(2)内容: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谁决定谁?)内容: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谁决定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能否被认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能否被认知?)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哲学派别哲学派别 判定标准:(判定标准:(1)第一性()第一性(2)同一性)同一

4、性(3)世界状态)世界状态 (1)第一性: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的)第一性: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的)(基本派别)(基本派别)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的)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的)(2)同一性:可知论(人可以认识世界)同一性:可知论(人可以认识世界)不可知论(人不可以认识不可知论(人不可以认识世界)世界)(3)世界的状态:辨证法(联系、变化、发展)世界的状态:辨证法(联系、变化、发展)形而上学(孤立、形而上学(孤立、静止、不变)静止、不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可知论、辨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可知论、辨证法唯物主义: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的物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的物质)

5、(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孤立、片面、精英论)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孤立、片面、精英论)(3)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辨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辨证法)唯心主义:唯心主义:(1)客观唯心(客观精神、理、道)客观唯心(客观精神、理、道)(2)主观唯心(个人的意志)主观唯心(个人的意志)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1)背景:社会矛盾激化、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壮大)背景:社会矛盾激化、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壮大(2)自然科学前提: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自然科学前提: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3)思想来源:德

6、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辨证法(唯)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辨证法(唯心)、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心)、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1)科学的)科学的(2)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3)无产阶级哲学)无产阶级哲学6.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工具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2.2.哲学的基本

7、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3.3.哲学的主要派别哲学的主要派别(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征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造世界的伟大工具二.物质和意识(唯物论)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运动、运动与静止、物本概念。理解物质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

8、一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物质和意识(唯物论)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范畴2.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在方式3.3.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1.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2.2.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3.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主观能动

9、性与客观规律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2.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物质和意识(唯物论)1.物质物质是什么?是什么?客观存在客观存在2.运动是物质存在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式物质一定是运动的,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物质一定是运动的,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只有运动才是物质只有运动才是物质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存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存在静止,但它是相对的)在静止,但它是相对的)二.物质和意识(唯物论)4.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物

10、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5.自然规律是完全无意识的,社会是有意识的,自然规律是完全无意识的,社会是有意识的,但二者都是客观的。但二者都是客观的。6.意识人脑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月亮)意识人脑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月亮)二.物质和意识(唯物论)7.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有条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有条件)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辩证统一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辩证统一9.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决定意识)(1)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多样的统一)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多样的统一(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1、方法论)二.物质和意识(唯物论)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识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范畴2.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在方式3.3.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1.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2.2.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3.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2、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2.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否定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

13、题。题。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1.世界的普遍联系世界的普遍联系2.2.世界的永恒发展世界的永恒发展(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2.2.质变互变规律质变互变规律3.3.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1.现象与本质现象与本质2.2.形式与内容形式与内容3.3.原因与结果原因与结果4.4.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5.5.可能性与现实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

14、规律(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1.总特征总特征:联系、发展:联系、发展(1)事物是普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6重关系可以找到世界上的任何重关系可以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蝴蝶效应一个人,蝴蝶效应)(2)事物是永恒)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 发展新事物(好的)产生、旧事物灭亡(新中国成发展新事物(好的)产生、旧事物灭亡(新中国成立)立)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方法论)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方法论)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基本规律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5、(1)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两口子)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两口子)(两点论)(两点论)(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因决定外因)根本动力(内因决定外因)(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时时处处都有矛盾普遍性:时时处处都有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重点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一刀切”,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方法论)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方法论)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6、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基本规律基本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1)度)度(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点)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点)(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为质变做准备)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为质变做准备;质变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引起新的质变量变的必然结果,引起新的质变要注重积累,更要注重善于抓住机遇,做事情要善于把要注重积累,更要注重善于抓住机遇,做事情要善于把握握“分寸分寸”,讲究适度原则(方法论),讲究适度原则(方法论)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基本规律基本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自我否定(

17、内部矛盾);发展的环节;联自我否定(内部矛盾);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系的环节;实质是实质是“扬弃扬弃”(2)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个否定,形成一个周期两个否定,形成一个周期(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波浪式前进,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旋式上升)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3.五对范畴(分清什么是什么、二者一定是辩证关系)五对范畴(分清什么是什么、二者一定是辩证关系)(1)现象与本质)现象与本质(2)形式与内容)形式与内容(3)原因与结果

18、)原因与结果(4)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5)可能性与现实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1.世界的普遍联系世界的普遍联系2.2.世界的永恒发展世界的永恒发展(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2.2.质变互变规律质变互变规律3.3.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1.现象与本质现象与本质2.2.形式与内容形式与内容3.3.原因

19、与结果原因与结果4.4.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5.5.可能性与现实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四.实践和认识(认识论)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基本概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一)认识的本质(一)认识的本质1.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实践及其基本形式2.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3.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1.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2.

2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3.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四.实践和认识(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1)实践:人能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三个基)实践:人能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三个基本形式:生产、处理社会关系、科学试验)本形式:生产、处理社会关系、科学试验)(2)认识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实践和认识(认识论)2.认识发展的过程(认识发

21、展的过程(两次飞跃两次飞跃)(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实践到认识实践到认识)(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到实践认识到实践)(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4)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实践和认识(认识论)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一)认识的本质(一)认识的本质1.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实践及其基本形式2.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3.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

22、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1.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3.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等基本概念。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生产关系、国家等基本概念。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掌握物质资料生产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掌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

23、物史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1.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3.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二)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二)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1.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24、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构1.1.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力和生产关系 2.2.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国家国家 3.3.社会意识的结构和相对社会意识的结构和相对独立性独立性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1)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基本问)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个根据个根据(2)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精英主义)社会意识)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精英主义)社会意识社会社会存在存在(3)唯物史观人民史观社会存在唯物史观人民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25、(马克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创)思主义哲学独创)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2)人口)人口(3)生产方式:生产力(人和自然)生产关系(人和人)生产方式:生产力(人和自然)生产关系(人和人)决定应用决定应用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3.人类社会基本结构人类社会基本结构(1)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中地位产品分配关系生产中地位产品分配关系(2)政治结构:国家(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器)政治结构:国家(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器)国体:阶级属性

26、;政体:国家形式国体:阶级属性;政体:国家形式(3)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不进入上层建筑不)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不进入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进入。反映。)反映经济基础进入。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1.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3.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二)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二)社会

27、存在发展的基础1.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构1.1.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力和生产关系 2.2.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国家国家 3.3.社会意识的结构和相对社会意识的结构和相对独立性独立性 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了解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了解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

28、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等基本概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等基本概念。理解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以念。理解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创造者的原理,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二)(二)阶级斗争、社

29、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2.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3.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科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科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2.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

30、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2.2.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3.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社会形态及其演化2.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1.1.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本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本质要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机统一2.2.坚持和完善中特社民主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特社民主政治制度(1)坚持和完善人民

31、民主专政(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3.3.依法治国依法治国 (1 1)含义)含义 (2 2)意义)意义 (3 3)加强法制:)加强法制:1.1.有法可依有法可依 2.2.执法(有

32、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4.法制宣传法制宣传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4.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1)目标、任务)目标、任务 (2 2)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科学内涵、发展道路)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科学内涵、发展道路(四个必须)(四个必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扩大公民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扩大公民参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积极稳妥进行政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积极稳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治体制改革)六.社会发展的

33、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二)(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2.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3.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

34、展中的作用(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科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科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2.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2.2.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3.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社会形态及其演化2.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毛

35、泽东思想和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大纲要求大纲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程,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大纲要求大纲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2.

3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 1.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1)提出: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论新的阶论新的阶段段报告报告

37、。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阐述。七。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阐述。七大。刘少奇进一步阐述大。刘少奇进一步阐述(2)科学内涵:马原)科学内涵:马原+中国实际中国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经验总结丰富理论实践经验总结丰富理论用马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国经验总结成理论;马克思主用马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国经验总结成理论;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两次飞跃,两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两次飞跃,两大成果)(1)第一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马原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第一次中国化马原同

38、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第一次中国化(2)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中特(邓、三、科)中特(邓、三、科)三件大事:三件大事:1.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2.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胡锦涛在中共成立胡锦涛在中共成立90年大会:年大会:90年来成就:中特道路;中年来成就:中特道路;中特理论体系;中特制度)特理论体系;中特制度)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3.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1)形成)形成:萌芽(大革命时期)萌芽(大革命时期)形成(土地革命时形成(土地革命时期)期)成熟(科学阐述新民主义义革命基本理论、基本路成熟(科学阐述新民主义义革命基本理论、

39、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线和基本纲领)写入党章(七大)写入党章(七大)继续发展(建国继续发展(建国后)后)(2)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军建、国防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军建、国防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建理论;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理论;党建理论;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4.中特理论体系中特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12大提出大提出“中特社中特社”命题,命题,13大提出社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

40、阶段理论;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4大提出大提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15大写入大写入党章党章(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16大写入党章大写入党章(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3)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18大写入党章大写入党章(实现什么样的发(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展?怎样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

41、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延安整风和七大后确立,出,延安整风和七大后确立,57年后逐渐丧失,十一年后逐渐丧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再次确立届三中全会后再次确立(2)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1)指引成功)指引成功(2)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

42、神支柱(3)体现对待马义的科学态度并开拓马义在中国发展)体现对待马义的科学态度并开拓马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的新境界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请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 1.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43、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大纲要求大纲要求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准确掌握新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准确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殊性和基本经验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殊性和基本经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

44、主义革命理论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2.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3.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前-土地革命土地革

45、命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战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总路线:毛泽东。总路线: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话。完整表述: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完整表述: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革命革命革命对象:三座大山革命对象:三座大山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半封建半殖)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性质和推翻帝

46、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民的社会性质和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2)前途:社会主义前途:社会主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4.基本纲领基本纲领(1)政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政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的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人民民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人民代表

47、大会制度)(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本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商业(3)文化纲领。)文化纲领。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必要性:)必要性:内无民主而受封建压迫,外无独立而受内无民主而受封建压迫,外无独立而受侵略的侵略的国情;农民占多数且是革命同盟军主力军;敌人国情;农民占多数且是革命同盟军主力军;敌人强大且在城市强大且在城

48、市(2)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6.三大法宝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三大作风:毛泽东。)党的建设:三大作风:毛泽东。论联合政论联合政府府。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评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社会(1)主要经济成分:五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主要经济成分:五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半社会主

49、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2)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8.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社会主义工业化;个体农业、手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社会主义工业化;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农业:互助组)农业:互助组初级社初级社高级社高级社(2)手工业: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手工业供销

50、合作社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资方红利)积金、工人福利、资方红利)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5%定息)定息)双重改造:企业和资本家个人的双重改造,资本家成为劳动双重改造:企业和资本家个人的双重改造,资本家成为劳动者者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9.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