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深度体验量感一、量感的内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版)相较于2011版新增了一个数学核心概念“量感”。那什么是量感呢?2021课标对此进行了说明:量感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和直观感知。量感的内容: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受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量感的意义: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二、培养学生量感的原因课标中既然已经有了
2、核心概念数感,为什么又需要新增量感呢?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史宁中教授说:“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量是度量的结果,数学的本质在于度量。”数感可以去掉后缀名词,然后抽象出数;而“量感”是不可以去掉后缀名词的,如,1米、1厘米、1小时、1秒、1千克、1平方米等这样的后缀名词是不可以去掉的,如果去掉了,就让人不明白所表达的意思,这就是量感精准表达的重要性。列如有了对重量的敏感,生活中就可以知道多少人买多少菜。有了对长度时间的敏感,可以知道多远的路需要多长时间,有力对空间大小的敏感,可以知道房间有多大可以摆放合适的东西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量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量的理解以及对量的实际应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
3、估算、估测能力,对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额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三、培养量感的策略(一)在情境体验中让量感生长量与计量和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不同,它不是借助逻辑推理、思辨去解决问题,而要依靠学生的具身体验去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将量与计量的教学与学生常见的生活素材、事物联系起来。如“1千米有多长”的内容,我曾经让学生去感受100米跑道有多长并记录自己的步数,然后推断出1千米有10个这个的跑道的长度。当提问到为什么以步数感知1千米不尽相同呢?学生的回答是步伐大小不一致,标准不统一。然后我们进行了定标准,取平均值,三年级的学生100米的平均步伐为180步。这之后再让他们
4、推算出1千米需要1800步,并利用上放学路上记录自己的步数感受家到学校的路程。再结合信息化技术-地图导航来精准给与答案。如此将教室内的想象、推理延伸到了现实生活的体验中,实现知识与生活的互化,从而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概念。(二)在操作体验中让量感可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最先接触的就是单位量,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等。教师应该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单位量的概念,形成量感。如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设计从使用称,称出1g的物品有哪些有多少,并记住“1g”的单位量感,再到掂一掂估出2-3粒花生、3根吸管、3张便利贴、一块橡皮等物品的重量是1g到几克,再用
5、称验证。然后拿一些绿豆,让学生经历掂-猜-称-掂感受并记住,建构10g,再以10g为标准,经过掂-猜-称-掂多感官体验,确定50g,100g,500g,直到1千克的量感落实,最到最后不用称估一估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多维度地感受多样物品的重量,克和千克这两个计量单位就在学生“量”与“物”的对应中实现量感的表象认知走向内化,实现量感的可触。(三)在深度估测中多层次感悟量感对于量感的建立,不能停留在感知体验上,还需要有深度的感悟,内化为直觉。而这种感悟需要合乎情理的估测做支撑。如在学习完“长度单位”后,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老师想测量教室桌子的长度,没带尺子,怎么办”。学生采用先估测,再借用手指一乍进行叠加测量,估测出桌子的长度,可以看出学生有强烈的估测意识。通过借助参照物,叠加量的反复实验和估测,需求准确值。如在让学生估测“我们教学楼有多高”时,多数学生知道用“米”来做单位,但回答数值有较大的随意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先估一层教学楼的高度是多少?大约三个小朋友那么高,参照一个小朋友约1.3米,估计一层大约4米,再运用类比估测出4层的高度,更容易估出准确的数字。总之,量感的培养要关注概念与表象,关注经验建构和度量经历,关注单位运用以及对度量结果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