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火迹地恢复策略及案例1森林生态系统概述林火迹地恢复策略324林火迹地恢复案例火干扰对森林的影响目录01森林生态系统概述一、森林生态系统概述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1.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义一、森林生态系统概述2.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转化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信息传递 生态服务功能产品生产、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一、森林生态系统概述3.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按照森林自然带的种类,全球主要可以分为热带(季
2、)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森林资源在全球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受当地气候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受到水分条件的制约,所以其在全球的分布是极不均匀。二、火干扰对森林的影响1.森林火灾的概念广义讲: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都称为森林火灾。狭义讲: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2017年10月初美国加州森林火灾1.1 森林火灾的定义二、火干扰对森林的影响1.森林火灾的概念按过火面积划分:(一)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二)较大森林火
3、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按成火原因划分:(一)自然火灾:雷击火、火山爆发和陨石降落起火等(二)人为火灾:人为用火不慎而引起1.2 森林火灾的分类二、火干扰对森林的影响2.我国森林火灾的分布及特点区域省份林火发生季节主要火源一般火源林火发生月份(月)火灾严重月份(月)南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1-411-122-3烧垦、烧荒烧灰积肥、炼山吸烟、上坟烧纸、入山搞副业、烧山驱兽中西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甘肃、
4、青海2-411-122-3烧垦、烧荒、烧灰积肥、烧牧场吸烟、上坟烧纸、入山搞副业、烧山驱兽东北及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3-69-114-510烧荒、吸烟、机车喷漏火、上坟烧纸野外弄火、烧牧场、入山搞副业、雷击火新疆新疆4-97-9烧牧场吸烟、野外用火我国森林火灾分布特点:集中在我国东部 次数南方多北方少 面积北方多南方少二、火干扰对森林的影响2.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可燃物(物资基础)2、火险天气(重要条件)3、火源(主导因素)1987年5月6日,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4个林区发生特大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21天,过火森林面积达56万公顷,投入灭火人
5、员共约3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人民币。2.1 森林火灾的发生条件二、火干扰对森林的影响2.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森林火灾带来的危害:烧毁林木烧毁林下植物资源危害野生动物引起水土流失引起空气污染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森林有益火的作用:烧除减少林地可燃物控制病虫、鼠害促进森林天然更新促进灌木生长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2.2 森林火灾产生的影响03林火迹地恢复策略三、林火迹地的恢复策略1.火烧迹地概况起因:大兴安岭北坡林区是火灾发生的高频区,“6.5”火灾烧毁了大量森林资源,造成经济重大损失,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尽快恢复森林资源,在火烧迹地进行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主要树种为:兴安落
6、叶松、樟子松、白桦、山杨等树种;林下灌木以兴安杜鹃、杜香等为主。研究区概况:地处我国最北部,地形多中山、低山和丘陵,海拔大多400800m,山体浑圆,坡度平缓。属寒温带气候,冬季漫长,春秋季短,夏季更短或无夏,年温差较大。三、林火迹地的恢复策略1.火烧迹地概况森林火烧迹地分类:轻度火烧迹地(烧死木占蓄积 30%以下)中度火烧迹地(烧死木占蓄积 31%60%)重度火烧迹地(烧死木占蓄积61%90%)轻度火烧轻度火烧中度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重度火烧由于火烧强度、地形等因素的不同,根据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并重的恢复方式。三、林火迹地的恢复策略2.轻度火烧区恢复概
7、况轻度火烧区自然恢复与未过火区镶嵌分布,林冠存活,土壤有机质基本未受干扰,只有林下地被层(草本层)发生改变,使地被层覆盖率降低,增加了针叶树种种子与土壤接触的机会,有利于针叶林的更新。轻度火烧后针叶林中植物物种尤其是主要物种不仅在种类、多度等方面变化不太大,且使林内环境变得更好,经过一段时间后能恢复到以前。三、林火迹地的恢复策略3.中度火烧区恢复概况中度火烧区自然恢复林冠稀疏,地表少量种子存活,草本层被烧尽。由于郁闭度较低,阳性草本以及灌木首先侵入,另外出现大量先锋树种萌生,还有少量针叶树种幼苗,随后形成针阔混交林。最终针叶林在林分内占据主导地位,少量杨桦伴生在内。三、林火迹地的恢复策略3.中
8、度火烧区恢复概况 中度火烧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指采取人工辅助更新措施,使幼苗根系扎到土壤中,战胜草类、灌木,为森林的自身繁育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的更新方式。人促更新分手工促进和机械促进。与天然更新相比在开始形成的杨桦林中,针叶林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三、林火迹地的恢复策略4.重度火烧区恢复概况重度火烧区天然更新乔木、灌木和草本基本死亡,土壤有机质几乎全部烧掉,上层林木消失,郁闭度降低,首先侵入旱生和固氮的草本植被,后喜阴地被物增多。在火前有杨桦的林地上定量的杨桦等萌生枝条,后形成杨桦为主的阔叶林。最终环境趋向原貌稳定。三、林火迹地的恢复策略4.重度火烧区恢复概况重度火烧人工更新恢复通过人工直播和人工
9、造林的方法加快森林更新,通过有目的的调查,选择最佳时期,采取飞机播种更新。目前以人工植苗造林为主,并采取定期的人为抚育更新缩短恢复时间。火后人工更新下的植被状况明显好于自然更新,其植被恢复所需的时间短于自然恢复。04林火迹地恢复案例四、林 火 迹 地 恢 复 案 例1.研究区域概况十八站林业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地处大兴安岭东坡。属低山丘陵地貌,平均海拔370m左右。处寒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森林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成分占优势,是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森林植物群落,伴生树种有白桦、樟子松、山杨等。火烧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过火面积518961397843894130402占总过火面积百
10、分比21.6l5.8218.2854.294.1 研究区域介绍四、林火迹地恢复案例1.研究区域概况火烧林区的恢复,可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恢复和增加森林的生态功能,社会效益明显。l 优 使公益林的林分结构得到优化,混交林的比例增大l 保 保护生物多样性l 增 增加林区职工就业机,提高了收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l 调 调节江河水库水量,保持水土,释放氧气、缓解“温室效应”4.2 森林烧区恢复意义四、林火迹地恢复案例2.火烧区森林植被恢复的依据l依据过火有林地的受灾程度轻度林地采取天然更新;受灾中度的有林地具备天然更新下种的条件;重度和极重度受灾的有林地主要采取人工更新方式进行森林植被恢
11、复。l依据主要更新树种及其天然更新能力白桦结实量大,飞散距离远,天然更新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萌生力,加快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为针叶树种的森林植被恢复,减少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森林生态效益。四、林火迹地恢复案例2.火烧区森林植被恢复的依据l依据林地立地条件类型和生产能力立地质量高的重度、极重度人工更新立地质量较低、具备天然更新能力天然更新;立地质量高阔叶树作为伴生树种;立地质量低阔叶树做为更新树种。四、林火迹地恢复案例2.火烧区森林植被恢复的依据l依据十八站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人工更新方式进行森林植被恢复立地质量较高的林地、交通方便、好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立地质量较高的林地、交通不便、不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过火林地、具有比较好的经济条件;封山育林恢复交通不便、不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经济条件不好。四、林火迹地恢复案例3.火烧区恢复现状摘自大兴安岭日报/2017年/5月/14日扩大森林生态效益 保住职工“金饭碗”十八站林业局筑牢林区生态屏障“2016年完成中幼林抚育32万亩,完成计划的100%;完成补植补造生产任务3.5万亩,人工造林9000亩。”大兴安岭十八站全景航拍视频(时间:2017年)THANKS FOR ATTENTION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中国知网文献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