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届新高考历史复习备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课程标准素养解读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1.从时空观念角度出发,理清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及演变脉络。2.从家国情怀角度出发,认识边疆民族内迁及北方人民南迁对促进民族交融与江南地区开发的重要作用以及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3.从史料实证角度出发,分析唐朝前期鼎盛局面出现的原因和表现以及唐朝后期衰落的因素和表现。4.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出发
2、,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枢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等的发展趋势、特点和意义。5.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以及家国情怀角度出发,理解儒学、佛教、道教的发展,梳理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成果。魏晋至隋唐时期(220907年)是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政治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局面形成,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不断完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逐渐成熟;唐朝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唐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经济封建经济由遭到破坏到繁荣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南
3、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农耕经济繁荣发展,对外交往空前繁荣思想文化封建思想文化繁荣发展,兼容并蓄。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佛教、道教冲击;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特立独行的士人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民族关系民族交融不断加强。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交融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发展主干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主干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交融必备知识核心拓展 一、三国与西
4、晋一、三国与西晋1.从公元220年到229年,魏、蜀、吴三国分别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266年,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西晋的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名师点拨名师点拨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地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逐步从游牧生活转入农耕生活,内迁各族的生活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促进了民族交融。二、东晋与南朝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南朝更替:317年东晋建立,420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
5、、梁、陈四个王朝,合称。2.士族的崛起: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南朝士大夫家族3.江南的开发背景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资源表现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影响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劳动力知识拓展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的门阀政治(1)含义:门阀政治是指中国东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权共治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
6、权的集团。它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逐渐衰落。(2)兴起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3)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职位。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上:士族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4)评价:虽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缩小了选官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整体素质,不利于长远的统治。三、十六国与北朝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1)东晋统治南方时,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合称“十六国”。(
7、2)民族关系: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仍然广泛存在。2.北朝(1)北魏改革成汉民族隔阂孝文帝时间5世纪后期内容迁都都城从平城迁到改籍贯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易服装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讲汉话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定门第等级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通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洛阳民族矛盾(2)北魏的分
8、裂: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五个王朝合称北朝。(3)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轻识巧记轻识巧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北方战乱频繁,民族交融加强;士族制度形成,佛教日渐盛行探究点一江南地区的开发与经济探究点一江南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发展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史料经过劳动人民数百年的辛勤垦辟,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其中会稽郡(今江南地区)被称为“晋之关中”东晋至梁各朝都修建有水利设施,几乎遍及各地,从而使
9、灌溉面积大为增加。这一切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进而使南方粮食总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加,南朝时期,南方稻米产量已经超过北方。史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摘编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素养剖析素养剖析史料摘自现代学者论文,通过历史解释说明了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史料运用史料运用根据史料,概括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提示提示土地开垦面积迅速增加;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提能升华提能升华江南经济发展的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生产力的
10、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经济建设中及时引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3)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我们应注意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探究点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探究点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史料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交融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特
11、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 史料史料2 下图为考古发现的北朝壁画和砖画内容。素养剖析素养剖析史料1摘自现代学者著作,从历史解释角度说明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和所带来的影响史料2通过选取图片,呈现了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史料运用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1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和影响。提示提示特点:民族交融具有双向性。影响: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2)根据史料2论证史料1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提示提示北朝时期少数民族采桑明
12、显受汉族生活的影响,北朝的汉族受少数民族生活的影响,制作烙饼。因此体现了民族交融的双向性。提能升华提能升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1)表现经济:魏晋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逐渐脱离了游牧生活和部落联系。而汉族人民也向少数民族学习畜牧经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等。政治:这一时期的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文化:西晋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胡”“汉”观念
13、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2)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总体上趋于和缓。(3)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的重要时期,因此要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角度理解这一部分内容。人口迁徙、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开发等都是考查的重点。考向预测模拟演练 (2020北京,2,3分)“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
14、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B解析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交融时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从材料信息可知,“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清乐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融合,到了隋文帝时期,经过重新整理后的清乐成为“华夏正声”。据此分析可知,在清乐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故选B项。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原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
15、交融,而非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清乐的发展,无法说明汉代礼乐制度的复原,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音乐的交融,不能说明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故D项错误。1.(2020山东济宁6月考试)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资治通鉴(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A.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B.赤壁之战导致疫病蔓延C.疫病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D.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C解析解析根据两部史书对赤壁之战
16、的记载可知,二者都在强调疫病的爆发对战争的影响,C正确。材料与加剧军阀混战无关,A排除;根据“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可知,赤壁之战前就已有疾疫,D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曹操借疫病推卸战败的责任,C错误。2.(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东晋时“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南朝(宋)刘裕代晋自立为帝后,开始整顿吏治,重用寒士。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门阀士族地位动摇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C.科举制度开始推行D.宦官外戚交替执政A解析解析 东晋皇帝由门阀士族拥立,导致“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南朝刘裕重用寒士,门阀士族地位动摇,A正确;题干主旨是门阀士族
17、的衰落,与地方割据势力无关,排除B;魏晋南北朝时期尚未实行科举制,排除C;题干中涉及的是门阀士族,与宦官外戚不同,D排除。3.(2020湖北荆州期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时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一是邺城,而洛阳是所谓“中夏正音”所在之地,故孝文帝迁都于此。由此可见,孝文帝选择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北魏政权粮食供应B.推动吸收汉族先进文化C.改变鲜卑贵族保守气息D.完成南下伐齐统一大业B解析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选择迁都洛阳的原因在于洛阳是所谓“中夏正音”所在之地,由此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推动吸收汉族先进文化,B正确。主干点二从隋唐盛世到主干点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五
18、代十国必备知识核心拓展 一、隋朝兴亡一、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2.隋朝的建设广设仓库在、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的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营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开通运河贯通南北,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长安南北经济3.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2)灭亡:618年隋朝灭亡。知识拓展知识拓展隋朝统一的原因(1)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为隋
19、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2)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南北方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3)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渴望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误区警示误区警示隋朝虽短命而亡,但不能误以为隋朝在历史上毫无建树。实际上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在政治制度方面多有创新,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前代相比也有长足进步。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2.唐朝的繁荣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武周政权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
20、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选贤任能3.唐朝的民族关系表现突厥(1)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2)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3)唐朝中央政权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吐蕃(1)7世纪前期,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2)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靺鞨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意义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天可汗文成公主三、安史之乱、黄巢
21、起义和五代十国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原因(1)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2)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概况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影响(1)唐朝由盛转衰;被削弱;边防空虚(2)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中央集权2.黄巢起义黄巢起义(1)原因:唐朝后期,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2)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3)影响: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宦官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藩镇割据的影响(1)藩镇割据造成了唐代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一定程
22、度上削弱了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2)唐末农民起义后,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藩镇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中,后演变为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3)藩镇割据,相互征战,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唐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但藩镇注重自身工商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五代十国(1)形成五代唐朝灭亡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五朝,称为“五代”十国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北方的北汉,称为“十国”(2)后周世宗改革内容后周世宗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影响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
23、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探究点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探究点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发展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史料1步辇图唐蕃会盟碑 史料史料2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的民族交融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交融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交融;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交融的主流。素养剖析素养剖析史料1通过选取图片,直观展示了唐与吐蕃的关系史料2从民族交融角度出发并通过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行比较,说明了隋唐时期民族交
24、融的特点史料运用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1,概括唐和吐蕃交往的主要方式和意义。提示提示方式:和亲、会盟。意义:密切了双方的友好关系,增进了互信和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根据史料2,概括隋唐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提示提示在统一政权下的自然交融;汉化是交融的主流。提能升华提能升华唐朝处理与周边各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和特点(1)方式设立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册封首领:唐玄宗先后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等。武力征服:唐朝初年,东突厥不断南下进攻,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
25、东突厥可汗,维护了北部边境安定。政治和亲: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会盟通好:唐与吐蕃会盟巩固了双方友好关系。经济文化交流。(2)特点政策开明。措施灵活,方式多样。加强民族间的联系与交流。考向预测模拟演练 隋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该部分可通过创设新情景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等角度考查大运河的兴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封建盛世及藩镇割据等知识。因此,在备考时要深挖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规律,建立起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2017课标,26,4分)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
26、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主编读题】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方式。基于同一历史事实,由于学者所处时代、所持立场以及学识等各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C解析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四则史料都记述了唐朝军队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唐军战败的事
27、实,故C项符合题意。旧唐书高祖本纪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均称李世民为“秦王”而非“皇帝”,故A项错误;四则记述中只有新唐书高祖本纪中提到刘文静,且其并非主帅,故B项错误;李世民患病只在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有记载,孤证不立,故D项错误。1.(2020广东佛山二模)隋朝时,朝廷在卫州、洛州、陕州、华州等建仓置粮,广招运米丁,并在各县建义仓。文帝还曾令各州寻便利之地,凿水通渠,官民船舶可快速通达。由此可见()A.隋朝粮食储运体系较完善B.隋文帝有重节俭的传统C.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D.江南地区产粮超过北方A解析解析隋朝在不同地区建立粮仓,并凿水通渠,这反映了当时粮食储运体系较为完善,A正确;题干与节俭关系
28、不大,排除B;材料未体现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排除C;题干未对南北方粮食产量进行对比,排除D。2.(2020福建厦门模拟)在帝范中,李世民数次引用荀子之语说明治道,如“君者,仪也;民者,景(影)也,仪正则景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据此可知,李世民()A.强调了令行禁止的集权理念B.凸显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反思了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D.实践了经世治民的辩证思想C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李世民强调君主要为百姓做好榜样,同时又强调如果君主欺诈臣民,臣民欺诈君主,会使上下离心离德,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认识到君主和百姓在维护统治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对隋亡教训的总结,C项符合题意。材
29、料未体现集权的理念,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君民两者的关系及两者在维护统治中的作用,不只是单纯的民本思想,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经世治民的辩证思想,D项错误。3.(2020甘肃兰州二模)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长安求婚,唐太宗同意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述材料表明唐朝()A.民族矛盾已经消除B.妇女没有人身自由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统治阶级内部团结C解析解析 唐朝将公主嫁到吐蕃,促进了民族交往,由此可见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C正确。A中“消除”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与题干无关且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主旨是民族交往,而非唐朝统治阶级内部问题,排除D
30、。4.(2020河南中原名校期末)784年,唐德宗削藩失败后下“罪己诏”,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宣布李希烈、田悦等人叛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他赦免了这些叛乱的藩镇,表示今后“一切待之如初”。这主要反映了()A.君主专制制度弊端显现B.安史之乱发生的必然性C.中央集权开始受到威胁D.唐政府统治力严重下降D解析解析 据材料“唐德宗削藩失败后下罪己诏赦免了这些叛乱的藩镇”可知,唐德宗削藩失败后痛下“罪己诏”,说明中央统治力严重下降,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君主专制的弊端,A错误;安史之乱发生在75576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B错误;“开始”说法错误,C排除。主干点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主干点三隋唐制度
31、的变化与创新创新必备知识核心拓展 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创立时间曹魏时期内容中央委任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沿革选官标准从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影响逐渐成为维护的工具中正官士族特权2.科举制形成(1)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发展(1)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和明经两科为主(2)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3)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意义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进士
32、中央集权易错提醒易错提醒 在唐代,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官吏产生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仍有很多人通过赏赐、战功、门第、恩荫等途径获得官位。科举制是隋唐以后的主要选官制度。二、三省六部制二、三省六部制1.历史沿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2.职能、运行机制:(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具体分工)。3.特点(1)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但又彼此制约。(2)群相制: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太宗时,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3)政事堂
33、: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4.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书省误区警示误区警示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二者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本质却不同。前者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后者的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三、赋税制度三、赋税制度1.租庸调制沿革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初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
34、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意义(1)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2)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庸生产时间2.两税法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目的解决财政困难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内容(1)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2)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意义(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均田制田亩深化理解深化理解 两税法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个税种中,主
35、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征税,开始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关系(1)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度,租庸调制则是赋税政策,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2)联系: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正是由于均田制在后期无法推行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被两税法取代。探究点一魏晋到隋唐选官制度的探究点一魏晋到隋唐选官制度的变迁变迁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史料1(汉代)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 史料史料2(西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
36、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 史料史料3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国史新论素养剖析素养剖析史料1利用史料实证呈现了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史料2摘自官修史书,利用史料实证说明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和特点史料3摘自近现代学者著作,以历史名家视角解读了科举制的积极意义史料运用史料运用(1)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提示提示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2)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面具
37、有怎样的优势。提示提示察举制强调品德,九品中正制强调家世、门第,二者具有较强的人为性、主观性;科举制看重才学、考试成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3)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科举制的实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观点?提示提示 在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下,选官权力基本在地方,而科举制实行公开考试,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提能升华提能升华辨析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巩固
38、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民族交融,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发展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的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重要性,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使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深远禁锢思想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中八股取士的方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探究点二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探究点二唐朝赋税制度的
39、变化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史料1 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宗籍属宗正者及诸亲,五品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悉免课役。唐六典 史料史料2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
40、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摘编自黄永年唐史十二讲素养剖析素养剖析史料1摘自古代文献,再现了唐代租庸调制的内容和特点史料2摘自现代学者著作,通过历史解释,说明了租庸调制解体的原因和两税法的实行史料运用史料运用(1)据史料1及所学知识,归纳这种赋税制度的主要特点。提示提示按丁征税;以实物税为主;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2)根据史料2,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分析“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对象上的新变化。提示提示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土地为主;增加纳税对象(贵族官僚也要交税)。提
41、能升华提能升华多角度认识唐朝的两税法(1)从实施原因上看,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2)从目的上看,唐朝政府是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而实施的两税法。(3)从特点上看,以资产和土地为主要纳税标准,一年分两次收税。(4)从评价上看,积极性: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转为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局限性: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使农民负担更加沉重。隋唐
42、时期是政治制度变化与创新的重要时期。该部分在考查时会从制度发展演变的角度设问,因此备考时不要孤立地复习某一知识点,要建立专题,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考向预测模拟演练 1.(2020山东,3,3分)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D【主编读题】此题属于“反映”类试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43、该类试题考查的不仅仅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还包括在此基础上对某一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反映”就是从现象透视到“本质”或者揭示其“特点”。解析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翰林学士从最初备君主顾问,到能参与决策事务,再到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这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学士可参与朝政决策,但这并不能表明翰林学士控制决策权,故A项错误。学士是文官的一种,但并不能代表整个文官集团,因此不能说明文官地位日益提高,故B项错误。翰林学士参与机密的诏令起草,不能说明三省六部制成熟,且材料也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故C项错误。2.(2020北京,3,3分)六部是中国古
44、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隶属于中书省隶属于尚书省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A.B.C.D.A解析解析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元朝时期,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六部隶属中书省;隋唐时期,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据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1.(2020山东肥城三模)由于东汉后期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中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创立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
45、行()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察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D.触犯了地主豪强利益B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征辟制由地方官员举荐人才,而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正确。察举征辟制重视对品行的考察,故A错误;“彻底解决”的说法绝对,故C错误;九品中正制适应了地主豪强势力的发展,故D说法错误。2.(2019江苏单科,3,3分)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
46、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D解析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唐代诗人刘得仁虽然是皇亲国戚,但参加科举考试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也是屡考不中。这说明在科举考试中,即使是皇室贵胄也不能凭借特殊地位被“破格”录取,反映了唐代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故选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仅凭材料中刘得仁与李洞的经历不能得出“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的结论,故C项错误。3.(2020黑龙江鹤岗一中开学考试)唐玄宗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5房分主政事,有行使权力的“中书门下之印”。中书令是大权独揽的宰相,中书门下成为中央的最高权
47、力机构,是货真价实的宰相府。门下省名存实亡,完全失去了它原本的审核封驳之权。据此推断这一时期()A.宰相专权趋势出现B.三省六部制被废除C.专制皇权有所削弱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A解析解析题干主要表明唐玄宗调整中央权力机构,中书门下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中书令职权扩大,成为独揽大权的宰相,而其他部门及官员权力减弱。因此,相权由分散走向集中,宰相专权趋势出现,故答案为A项;题干并未涉及尚书省,因此无法判断三省六部制是否被废除,且该项说法本身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调整中央权力机构,减弱门下省审核封驳之权,反映出专制皇权加强,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排除D项。4.(2020皖豫联盟体
48、毕业班考试)780年,唐朝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改行以资产和土地为主要标准的征税原则,为后世赋税制度奠定了基础。这一税制()A.弱化了人身依附关系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加剧了自耕农的破产D.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A解析解析 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改行以资产和土地为主要标准的征税原则,这样就减弱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弱化了人身依附关系,A正确;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有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而非抑制,B排除;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精耕细作农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主干点四三国至隋唐的主干点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文化必备知识核心拓展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一、儒学
49、、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儒、道、佛的融合(1)魏晋南北朝时期a.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b.佛教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c.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隋唐时期a.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b.唐朝:统治者奉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三教并行易错点拨易错点拨“三教合一”“三教合一”并不是指三教相互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正统地位虽受到挑战,但并未失去。“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2.反
50、佛斗争(1)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思想及作为a.南朝范缜对佛教进行抨击。b.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3.复兴儒学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主张用儒家的天命论和来反对佛教的观点作用巩固了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纲常二、文学艺术二、文学艺术1.文学魏晋南北朝先后出现了建安文学、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田园诗2.艺术书法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