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第二部 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作者作品作者作品内容全解内容全解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体验看法体验看法经典情节全练经典情节全练作作 者者 作作 品品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创作背景阅读指南阅读指南作品评价作品评价作者:埃德加作者:埃德加斯诺(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年4月到月到1935年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系讲师。1936年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月斯诺访问
2、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方记者。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是他的不朽名著,是他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种种不实的谣言,千方百计地严密封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一切消息,所以中国革命的真相,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也完全是一个难以猜测的“谜”。为了揭开这个举世之“谜”,斯诺决心秘密前往苏区。在得到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两家报纸的赞同支
3、持后,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组织的具体帮助和安排,斯诺于1936年6月满怀喜悦之情,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带着一封用隐显墨水写的致毛主席的介绍信,加上“两只照像机,二十四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极为秘密地从西安出发,开始了影响他一生的“陕北之行”。在斯诺访问期间,他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1937年10月,红
4、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但当时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后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阅读指南阅读指南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在阅读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阅读指南阅读指南1.了解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了解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全书共12篇,分别为: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又是白色世界。
5、主要内容包括:(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阅读指南阅读指南2.了解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了解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作品中运用了白描、对比、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生动描绘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精神风貌及性格魅力。阅读指南阅读指南3.品读抒情与议论相结合
6、的政论品读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政论读懂作者对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的高度肯定和赞誉,理解与正确评价作品的结论“尽管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会遭受挫折,但是它最终会获得胜利,原因在于产生于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作品评价作品评价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直到作者去世以后,它仍然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的通俗读物。它在全世界有亿万的读者,这是并不奇怪的。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胡愈之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白修德内容全解内容全解第一篇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一
7、些未获解答的问题斯诺在中国的七年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可是一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所以当1936年6月斯诺得到一个能够亲身进入红区、打破持续9年的新闻封锁的机会时,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他义无反顾地决定这次冒险。【人物形象】斯诺: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勇敢无畏的冒险精神。去西安的慢车去西安的慢车 一天午夜,斯诺登上了去西安的火车。当时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诺在出发前在臀部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的疫苗。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西安府,并在那拜访了杨虎城将军和省主席邵力子。汉代青铜 在北京一个红军指挥员用隐色墨水为斯诺写了一封介绍信给毛泽东,
8、但是除了这封介绍信以外,斯诺在西北要取得联系,就要到西安府某家旅馆去,等一个自称姓王的先生来访,这位王先生(真名董健吾)会设法给斯诺安排坐张学良的私人飞机去红区。因为情况有变,最后斯诺只能乘坐东北军到前线的卡车前往。在汉朝古城遗址等车时,斯诺见到了敌军悬赏五万元首级的共产党人邓发。【人物形象】邓发:热情活泼、勇敢大胆。通过红色的大门通过红色的大门 斯诺岔入一条据说是商贩偷运货物出入苏区的山道进入了无人地带,最后顺利到达延安附近的一个村落,正式进入了红色大门。在那里,斯诺见到了该地的贫民会主席刘龙火,刘龙火热情款待了他,给他找了一位年轻的向导和一个骡夫前往安塞,并给了他苏区的纸币以便使用。第二篇
9、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去红都的道路遭白匪追逐遭白匪追逐 为了躲避白匪,斯诺在破晓时提前出发,路上遇见了第一个红军战士一位在政治保卫局工作姓姚的青年。姚带领斯诺到了安塞。在见到安塞赤卫队队长后,斯诺才知道原来一群白匪跟随着斯诺过来,但被赤卫队的人包围攻击,并被俘获了几个人。而这时,一位清瘦的青年军官用英语向斯诺打招呼,他就是红军指挥员周恩来。造反者造反者 周恩来欢迎斯诺的到来,给予了斯诺自由活动的诚意,并且亲自替他起草了一个旅程,其中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斯诺心里对这旅程有所保留,可是,结果他花了更多的时间。斯诺还回顾了周恩来走上革命的历程:早年求学经历、参加学生运动、出国留学
10、、发动国民革命、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广州公社、转入地下活动,九死一生到达陕北的红色新根据地。在与周恩来的接触中,斯诺渐渐发觉,这位参加并组织过多起革命起义、书生出生的造反者并不是一个狂热分子,而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的人。【人物形象】周恩来: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从他为斯诺作的行程规划可以看出,他细心热情,善于计划。贺龙二三事贺龙二三事 在前往保安的路上,斯诺听一个红军指挥员李长林介绍了贺龙的革命经历。贺龙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贺龙在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
11、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贺龙还带领红军长征过雪山,与朱德会师。【人物形象】贺龙: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军事才能,急躁而又谦虚。红军旅伴红军旅伴 在路上,斯诺了解到与他同行的一批年轻红军投身革命的经历和缘由,对他们团结友爱、严守纪律、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感到钦佩。这些年轻红军几乎全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却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三篇第三篇 在保安在保安 苏维埃掌权人物苏维埃掌权人物 斯诺到达保安,终于见到了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在他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
12、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天生精明。他还精通中国旧学,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人物形象】毛泽东:质朴纯真,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人。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毛泽东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对外实行反帝政策、对内实行土地革命,实现中国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此外,毛泽东还回答了斯诺关于“苏维埃是否主张取消不平等条约”“中国是否可能与民
13、主资本主义国家结成反帝的联盟”等问题。对此,毛泽东表示,那些援助中国或者并不反对中国独立和解放战争的国家,应该请他们同中国保持密切的友好关系,要抗日成功,中国也必须得到其他国家的援助。论抗日战争论抗日战争在1936年7月16日晚上,斯诺围绕抗日战争的一系列问题采访了毛泽东。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的条件有三个: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抗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人物形象】毛泽东:杰出的军事战略,深刻的政治洞见。悬赏两百万的首级悬赏两百万的首级 斯诺参观了红军大学,红军大学校长林彪是一个28岁的指导员,
14、据说他从来没有吃过一次败仗。红军大学自称有一个班的学员全是老战士,平均年龄是27岁,平均每人有八年作战经验,受过三次伤。由于“纸荒”而不得不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做课堂笔记本使用。每个学员的教育费用,包括伙食、衣着、一切在校开支,每月不到15银洋,而把那些鼎鼎大名的学员的首级赏格加起来总共却超过200万元。斯诺被邀请作题为英美对华政策的讲话,学员提出了许多让斯诺难以回答的问题。随后,斯诺又参观了各个教室,了解了红军大学的招生情况。红军剧社红军剧社 斯诺观看了红军剧社的演出。节目有三小时,有短剧、舞蹈、歌唱、哑剧,共同的地方主要是两个中心主题:抗日和革命。这些表演一点也不精致,道具都很简单,但是题
15、材鲜活,演出生气勃勃,风趣幽默,演员和观众打成一片。演出结束后,斯诺在第二天访问了人民抗日剧社的社长危拱之女士,她把红军剧社的历史向我作了一些介绍。斯诺认为: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利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体验看法】红军剧社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的戏剧进行宣传,消除了人民对红军的疑虑,使他们对红军纲领有个基本的了解;大量传播革命思想,进行反帝国主义宣传;争取了人民的信任、唤起了他们的人权意识和反抗意识。第四篇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童年童年 斯诺交给毛泽东一大串有关他个人的问题要他回答,为了纠正种种不真实的传说,毛泽东决定将他的生平梗概告诉斯诺。
16、毛泽东于一八九三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里,父亲原是贫农,后来逐渐积累财富成了富农。毛泽东八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十三岁。由于老师态度粗暴,他十岁的时候曾经逃过学,体验到了抗议行动的效果。毛泽东的父亲性情暴躁、吝啬苛刻,由此家里分成了两个党:一党是他父亲,是执政党,一党由毛泽东、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在与父亲的矛盾对抗中,毛泽东总结出了斗争经验。在十三岁后毛泽东便离开了学堂,在家里帮父亲干活。尽管这样,他还是继续读书,盛世危言对其影响深远,也激起了他恢复学业的愿望,父亲不肯,他便离家读书。长沙暴乱、哥老会的反抗、激进派教师劝人改庙为校等事件的接连发生在毛泽
17、东已有的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影响。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他得以进入湘乡县的一个非常新式的学堂,能够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人物形象】毛泽东:从其成长经历中可见毛泽东从小富有反抗性,也善于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热爱读书,有质疑精神,善于思考,积极进步,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和家国意识。在长沙的日子在长沙的日子 毛泽东还和斯诺讲述了自己在长沙求学的经历。由于修筑川汉铁路而兴起了反对外国投资的运动,毛泽东和几位同学在学堂剪去了辫子,并强剪了十几个人的辫子。为了响应辛亥革命,毛泽东参加了正规军,半年后以为革命已经结束,便退出军队。毛泽东报名交费了几间学校,但最后都因不满意而离开
18、了。他决定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进行看书自修,就这样度过了极有价值的半年时间。后来,毛泽东进入了湖南师范学校就读,五年后顺利毕业。在师范学校,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开始形成,并逐渐团结了一批学生在他的周围,成立了新民学会。【人物形象】从毛泽东剪辫子、参军的情节可以看出他的革命性特点;从他选择学校及进行自修的情节可以看出他好学进取、富有恒心毅力;从团结周围人的情节可以看出他已经慢慢形成领袖气质。革命的前奏革命的前奏 师范毕业后,毛泽东到了北京,在老师杨昌济的帮助下,获得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并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思想也越来越激进。回到长沙后,毛泽东更加直接投身到政治中去,
19、成为学生报纸湘江评论的主笔、帮助创办文化书社、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组织反军阀运动、和陈独秀讨论“改造湖南联盟”的计划、领导了一次对军阀赵恒锡当政的省议会的冲击。从此,毛泽东越来越相信,只有经过群众行动取得群众政治权利,才能保证有力的改革实现。1920年,毛泽东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从而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体验看法】开卷有益。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进步书籍,对毛泽东的影响至大。红军的成长红军的成长 毛泽东的叙述,已经开始脱离“个人历史”的范畴,所叙述的不再是“我”,而是“我们”了。毛泽东介绍了红军的“三项纪律八大注意”及红军的游击战术。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成
20、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他在家乡的一些亲人遭到了杀害。毛泽东还谈了错误的“李立三主义”对苏维埃运动影响,五次反国民党围剿战役的始末。第五次反围剿过后,红军开始长征,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了陕北,扩大了当时在中国大西北的根据地。毛泽东总结了红军胜利的原因:首先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其次是由于苏维埃人民的基本干部的伟大才能、勇气、决心以及几乎是超人的吃苦耐劳和革命热情。【体验看法】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让毛泽东的革命经历为世人所知,使中国共产党领袖亮相于国际政治舞台,引起了西方的关注。第五篇第五篇 长征长征第五次围剿第五次围剿 蒋介石在第五次战役中对红军发动了大约九十万军队,红军在这里能够动员一共十八万
21、正规军,包括所有后备师,它还有大约二十万游击队和赤卫队,但是全部火力却只有不到十万支步枪。蒋介石采取了新战略,并充分发挥了资源优势、技术装备、现代化作战武器,对红军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让这次持续一年的战役成了消耗战。红军在作战中死伤严重。在瑞金举行的军事会议过后,红军从江西撤出,决定把主力转移到一个新的根据地去,因为进行得极为迅速秘密,在行军好几天后敌人才发现红军已经撤走。红军撤出江西后,农民赤卫队和游击队仍继续坚持抵抗到底,打后卫战,使主力能够突围远去。【体验看法】长征一篇,向世人描述了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红军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地、胜利会师西北的可歌可泣的壮举。
22、举国大迁移举国大迁移 红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四道防线后,挥师北上,深入湖南,开始直捣四川。蒋介石为了防止红军过长江进入四川,把大量部队从湖北、安徽、江西撤出,匆匆西运,要想切断红军的进军路线。蒋介石在川贵边境迅速集中兵力封锁去长江的捷径短道,把歼灭红军的主要希望寄托于防止红军渡江上面。蒋介石下令把所有的渡船撤至北岸焚毁,企图阻止红军渡江。一营红军悄悄地倒转过方向,强行军一天一夜,像奇迹一样走了80英里,走到了唯一一个没有被焚毁的渡口皎平渡。他们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悄悄地解除了国民党驻军的武装。为了弄到一条船到南岸,红军押着一村长到河边,谎称是国民党的军队到了,需要一只渡船,对岸没有起疑,派了船过
23、来,红军伪装成“南京”部队,不久就在北岸登陆,顺利进入四川境内,并俘虏了国民党的守军。与此同时,红军主力部队大举进行了反方向的进军,到第二天中午,先锋到达皎平渡,六条大船昼夜不停地运了九天,全军运到四川境内,没有损失一兵一卒。【人物形象】红军战士:出奇制胜,富有智慧。大渡河英雄大渡河英雄 渡过大渡河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红军从金沙江转移到四川境内,进入了独立的彝族区。在清楚阐明红军的政策主张后,彝族总首领与刘伯承歃血为盟,同意帮助红军顺利过境。一些彝族人还参加了红军。红军一个军团的一个先锋师到达了大渡河。他们发现三艘渡船中有一艘系在大渡河的南岸。原来这是四川军阀刘文辉一团兵力的团长到南岸来访亲
24、问友留下的。红军奇袭了安顺场,俘获了那个团长和他的渡船,确保了北渡的通道。由于河流越来越湍急,使得人员运输耗时较长。这时,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他们作出了一个决议,让红军战士占领泸定桥。红军的先锋部队将筋疲力尽的敌军甩在了身后,到达了泸定桥前。泸定桥,是一条铁索桥,当红军到达时,上面的木板已经被撬走了,而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敌军据守的阵地。为了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30个红军战士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紧紧抓住铁索,一步一抓地向前进。河上这些红军敢死队冒着敌人的炮火,枪林弹雨,爬上了桥板,向敌人的碉堡投掷手榴弹。为后面的红军开辟道路
25、,敌军在红军的强有力进攻下,纷纷窜逃,一两个小时之内,全军就渡过了大渡河。【体验看法】斯诺将红军长征描述得曲折紧张,波澜起伏,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气概。【人物形象】红军战士: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过大草地过大草地 红军在渡过大渡河之后,向北爬过大雪山,损伤严重。进入川藏边界的大草地后,红军遭遇到了许多困难。因为藏民对汉族的仇恨,红军找不到食物,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水草中失足,陷入了沼泽地中。但红军经受住考验,到达了甘肃边境。红军的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性撤退,而非溃败。而且共产党人认为,这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
26、到战略要地西北,也正是因为共产党预见了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作用。在斯诺看来,这是杰出的政治战略,是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体验看法】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各种艰险坎坷。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继续奋勇前进。【人物形象】红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百折不挠、乐观积极、信念坚定、忠诚爱国。第六篇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红星在西北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斯诺重点介绍了刘志丹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在陕西苏区开创和发展壮大的事迹。刘志丹于一九三一年举起一面红
27、旗,在保安着手组织了一支独立的军队,攻占了保安和中阳两县,在陕北迅速展开活动。刘志丹在一九三六年三月领导突击队袭击敌军工事时受了重伤,不幸牺牲,他葬在瓦窑堡,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个县份改名志丹县来纪念他。斯诺认为,虽然西北这些苏区是围绕着刘志丹这个人物发展壮大的,但不是刘志丹,而是生活条件本身产生了他的人民这个震天撼地的运动。【人物形象】刘志丹: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死亡和捐税死亡和捐税斯诺在1929年访问了绥远省的几个旱灾区,亲眼目睹了那里成千上万男女老幼活活饿死。而在城市里赈灾委员会收集的粮食却因为怕
28、被国民党和军阀扣留而无法抵达灾区。斯诺还引用了著名卫生专家斯坦普尔博士的研究数据报告,指出许多的土地被集中在地主官僚手中,农民的捐税也非常繁重。这里,肯定地说,存在着人们要起来反对的东西,即使他们还没有斗争的目标!因此,当红星在西北出现时,难怪有千千万万的人起来欢迎它,把它当作希望和自由的象征。苏维埃社会苏维埃社会 斯诺在这一章主要分析了共产主义得到农民拥护的原因。他介绍了西北苏维埃的种种政策措施,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而这也是农民拥护共产主义运动的经济基础。因为红军没有像其他军队那样对农民强加压迫和剥削,所以,农民对于共产主义都非常欢迎。斯诺认为,合作化运动的
29、大力推广也为集体化做了初步的教育工作。货币解剖货币解剖 斯诺介绍了苏区的货币流通情况及财政情况。据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林伯渠)介绍,政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对剥削阶级的税收以及人民的自愿捐献。苏区政府还发明了一种能防止舞弊的预算方法和收支方法。斯诺认为,苏区的真正问题是财政如何勉力维持,这在他看来很不乐观。而对此共产党的做法是“实际合并”。人生五十始人生五十始 斯诺采访了担任教育人民委员的徐特立,了解苏区的教育情况。徐特立是毛泽东在长沙师范的老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苏区教育的开展存在不少困难:文盲多且思想愚昧,物质资源非常匮乏
30、。苏区教育制度分三个部分:学校、军队、社会。第一部分是学校,都是苏维埃政府办的;第二部分是军队,是红军办的;第三部分是社会,是共产党各组织办的。苏区的教育重点都主要放在政治方面。苏区的教育使文盲大幅度降低,转变提高了人民的思想,培养了不同方面的人才,为红军供应干部。【人物形象】徐特立:富有革命理想,面对开展教育的各种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想方设法提高苏区的教育水平,徐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第七篇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去前线的路上同红色农民谈话同红色农民谈话 一位年轻共产党员傅锦魁陪同斯诺前往甘肃边境和前线。在一个叫周家的村子借宿时,斯诺和当地一些农民谈话。从谈话中,村民谈到了红军到来前后的
31、情况对比,发自内心地认同红军和共产党,而且抗战的理论也深入人心。【体验看法】斯诺通过与红色苏区的农民谈话,在红军与白军的对比描述中,侧面表现了共产党和红军深受百姓欢迎、爱戴。苏区工业苏区工业 斯诺访问了陕西苏区的一个“工业中心”吴起镇,对于在西北苏区看到机器运转他感到十分惊讶。在斯诺访问期间,苏区工业都是手工业,所有这些工厂都计划生产足够的商品供红色陕西和甘肃的四百家合作社销售,这个“工业计划”的目标是要使红色中国“经济上自足”。而苏区国营企业中最大最重要的是宁夏边境长城上的盐工业以及陕北的油井。而吴起镇则是红区工厂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他们唱得太多了”斯诺在吴起镇呆了三天,在工厂里访问工人
32、,考察他们的工作条件,观看他们的演出,出席他们的政治集会,阅读他们的墙报、他们的识字课本,同他们谈话还打了一场篮球比赛。斯诺发现,对于吴起镇的工人们来说,不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他们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一名叫朱作其的电气工程师为了实践祖父“把一生贡献给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的遗言,放弃了在上海电力公司的高薪工作,而到山西的这些荒山来,尽义务为共产党贡献他的力量。吴起镇这个工业中心充满了年轻气氛。【人物形象】朱作其:精通英语、德语,业务素质过硬的电力专家;很有才能、严肃认真、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的共产党员。第八篇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真正的真正的”红军红军 斯诺在吴亮平的劝
33、告下决定到红军作战的前线去,并通过完整的统计数据认识了真正的红军。首先,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第二,共产党没有高薪的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他们厉行节约。斯诺此行明白了红军不可战胜的声誉从何而来,了解了正规红军的年轻、精神、训练、纪律、出色的装备、特别是高度的政治觉悟,了解了红军是中国唯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彭德怀印象 斯诺访问前线时找到了彭德怀。彭德怀是行伍出身,因才能出众,迅获提升,二十八岁就已任旅长。一九二八年七月彭德怀举行平江起义,成立了湖南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两年以后,彭德怀以红军五军团攻占了湖南省会长沙,红军守城十日,抵御宁湘
34、联军的反攻,最后因受到日、英、美炮舰的轰击,才被迫撤出。南方红军长征时,彭德怀是打先锋的一军团司令员。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斯诺发现彭德怀是一个愉快爱笑,身体健康,率直爽朗的人,同时他还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吃苦耐劳,活泼且精力旺盛。彭德怀对参加革命的孩子十分关心和爱护。【人物形象】彭德怀:他是个率直爽朗、愉快爱笑、富有才智、善于驰骋,吃苦耐劳、精力过人、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红军领导。为什么当红军为什么当红军 彭德怀从小因为强烈的反抗意识遭到家人的斥责而被迫九岁就离开家,闯荡世界。他十七岁时曾
35、领导饥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后参加国民革命,跟随孙中山从事谍报工作。因为叛徒出卖,遭到逮捕,在逮捕期间他持续一个月每天遭到各种刑罚,但是依然不屈服,不招供,最后被释放。彭德怀读了共产党入门共产党宣言等书籍,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一九二八年七月,彭德怀举行起义,占领了平江,开始了他的红军生涯。【人物形象】彭德怀: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坚强不屈、热爱学习、关心时局。游击战术游击战术 斯诺采访了彭德怀,了解中国采用游击战的主要原因、具体任务、战术原则、成功的基本条件等问题。最后,彭德怀强调:游击战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最重要在于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的帮助。【体验看法】得人心者得天下
36、。红军战士的生活 斯诺经过参观和访问发现,中国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中国战士。中国农民占红军的大部分,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斯诺深入到了解红军战士的住宿条件简陋却清洁整齐,饮食简单、作息有规律。斯诺还参观了苏区的红军文化生活中心“列宁室”。从列宁室的布置,斯诺对于红军有组织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政治课政治课 斯诺找到了红军政治部的刘晓,希望去参加他们的政治课以便更好地了解红军战士。政治课题目是“抗日运动的发展”,在主讲人讲完后,战士们一个个站起来痛斥日本,慷慨激昂地发言。斯诺认为政治课的效果很大,它凝聚了士气。随后,斯诺向战士们提了两个问题:“红军在哪方面比中国军队好?”“你们怎么知道农民是真
37、的爱红军的呢?”战士们纷纷站起来回答,在后一个问题上,他们还举了大量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例。【人物形象】刘晓:思想最一本正经,工作最刻苦努力的青年之一。态度极其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对共产主义有一种宗教式狂热的纯粹感情。【艺术特色】本章节直接引用了战士们的回答,更显示出了其报道的真实性。第九篇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 红色窑工徐海东红色窑工徐海东 斯诺到彭德怀的司令部去时,见到了徐海东,并受邀请到预旺县城访问他的红军十五军团。徐海东向斯诺讲述了攻克县城的经过。斯诺认为徐海东是他所遇到的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人。斯诺还了解到了徐海东的一些生平事迹。徐海东出身于窑工家庭,由于聪明,
38、被送入学校,但在学堂时,却经常被地主家孩子和先生打,他从此相信,穷人的孩子是得不到公平的。后来徐海东去当了窑工,参加了反对克扣工资的罢工。这让他体会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是穷人自己的武器。在21岁时,徐海东参加了军队,但对军阀感到厌恶,后又参加了国民党军队,1927年春,他逃亡回家乡黄陂,在一些学生的宣传影响下成为共产党员,并在黄陂开始建立党支部。同年四月,他把窑厂工人几乎都组织了起来,再加上一些当地农民,成立了湖北省的第一支“工农军队”。【人物形象】徐海东:大胆无畏,强烈反抗精神、善良真诚。【体验看法】从徐海东刚开始组织队伍时只有十七个人,一支手枪,八发子弹,到后来发展成为有六万人的红四方面军的
39、核心,可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阶级斗争中国的阶级斗争 有三天之久,斯诺一直在向徐海东和他的部下提出关于他们的个人历史、他们的军队、前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他们目前在西北的情况等等的问题。从徐海东的口中,斯诺得知,他的远近亲人几乎都被国民党所杀害。在谈及阶级报复这一话题时,斯诺从徐海东及战友那里听到了国民党在鄂豫皖苏区所进行的种种惨绝人寰残杀当地百姓的罪行。斯诺从自己的实地访问经验得出:这些年国民党和外国报纸上发表的反共宣传,百分之九十纯属胡说八道。四大马四大马 斯诺介绍了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为首的回民家族在西北回民地区的势力分割情况及其实行的政策。共产党在好几年以前就在西北对回民进行
40、工作了,他们向回民提出的诺言是: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协助成立回民自治政府,取缔征兵,取消欠债。保护回族文化,保证各派宗教自由。协助创建和武装回民抗日军。这些政策得到了回民的认同,由此共产党成功创立了中国回民红军的核心。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 斯诺访问了十五军团所属的回民教导团,了解到共产党在进入回民地区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革命宣传,他们充分尊重回民的宗教信仰,成立村苏维埃,历史上的民族宿怨逐渐被蜕化成共同的阶级仇恨,建立了“回汉统一战线”。第十篇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再谈马再谈马 徐海东十五军团的三个师中有两个师准备转移,一支南下,为朱德开道,一支向西到黄河流域。大军离城
41、秩序井然,除了不停的军号,悄然无声,给人一个指挥若定的印象。出城没有几里路,突然下达了一个防空演习的命令,演习令人满意。斯诺还目睹了红军骑兵师的风采,这些战马高大强壮,毛滑膘肥。红军骑兵对战马也爱惜有加。红小鬼红小鬼 斯诺介绍了访问过程中遇见到一些红小鬼少年先锋队员,斯诺听取了他们参加红军的故事。少年先锋队员在红军里当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无线电报务员、挑水员、宣传员、演员、马夫、护士、秘书甚至教员!这些红小鬼大都是自己主动参加红军,他们虽然稚嫩但是刚毅坚韧、忠贞不贰、坚定如一。斯诺最喜欢的是保安一个当外交部交通处处长李克农通讯员的“小鬼”向季邦。精神极好,愉快而乐观,纳新、勤劳、聪明
42、、努力学习。斯诺认为他们是国家的希望。斯诺看到他们,从而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人物形象】红小鬼:精神极好、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寄托着中国的将来。【艺术特色】斯诺讲述“红小鬼”向季邦的故事非常幽默风趣,体现了其真实而生动的叙述特点。实践中的统一战线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为了联合国民党起来抗日,党发下了新的指示,要求部队在今后行动中遵守“统一战线策略”。斯诺用这个期间军队活动的逐日的记载,描述了红军实践统一战线的具体情况。一些战士和指导员违反了统一战线政策,对允许撤退的国民党军队开火,红军内部对之进行了教育。军团剧社还特地演出新戏,用发噱的方式表现和修正了指战员们在执行新政策过程中所犯
43、的错误。关于朱德关于朱德 斯诺认为朱德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他从采访对象的口中了解到,朱德是一个貌不惊人,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的红军将领。斯诺引用了会见过朱德的韦尔斯女士的采访材料,展示了朱德家庭出身、为民主政治奋斗,接着加入国民党,最后完全自发寻找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了解了朱德特殊的带兵战术:能跟战士共同生活,获得他们的信任;作战不管大小,都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细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坚持从一切角度了解敌人的阵地,跟民众也保持很好的关系。【人物形象】朱德: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的红军将领。【体验看法】从朱德远道跋涉
44、,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寻共产党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日后成为革命领袖所具备的自发精神和坚定目标。第十一篇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回到保安路上的邂逅路上的邂逅 斯诺在河连湾后勤部呆了三天,在那里他与一位看马的老红军以及红军药剂师贾河忠交谈,了解他们参加红军的故事。斯诺还注意到,在西北地区,共产党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河连湾附近发生过一系列民团的袭击,但是红军很快清除了这批匪徒。斯诺以为俘虏的两个匪首就要被枪毙了,但傅锦魁告诉他红军并不杀俘虏的民团,而是教育他们,给他们悔过的机会,后来这些人很多成了很好的红军战士。保安的生活保安的生活 回保安以后,我又在外交部安顿下来,从九月底一直住到十月半。我收集了足
45、够的传记材料可以编写一本红色中国名人录,每天早上都有一个新的指挥员或苏维埃官员来供我访问。但是我对如何离开的问题越来越感到不安,我焦灼地等待着他们给我做好动身的安排。在等待离开西北的同时,斯诺在保安过着平静而愉快的生活,他骑马,游泳,打网球,教会当地人打牌,试做巧克力蛋糕,和李德吃“西餐”等。【人物形象】蔡树藩:独臂将军,很有趣、很可爱、很英俊的青年,头脑机灵,容易冲动,善于辞令,妙趣横生。【体验看法】在紧张的战斗中,苏区人民依然过着井然有序、乐观积极的生活。俄国的影响俄国的影响 斯诺考察了俄国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的影响。在他看来,苏联的作用最有力量的地方是作为一种活榜样,一种产生希望和信
46、念的理想。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将民族偏见上升到不问国界的阶级对抗这种国家主义精神很大程度上与很多中共领导人在俄国所受教育有关。共产党所采用的方法和组织都讲严格的纪律,这有利于团结一致,也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免遭消灭。共产党基本上抛弃了中国的封建糟粕,同时在借鉴俄国的思想或制度时也会加以改动,使得它适应中国的具体环境。由于分享俄国革命的集体经验,由于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国无疑地得到了很大好处。但同样确实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其生长发育的痛苦过程中遭到严重的挫折,也可以归因于共产国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斯诺梳理和分析了中俄关系三个阶段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47、斯诺也提出,在这十年之中,莫斯科和共产国际给予中共的实际财政援助,看来是少得惊人,中国共产党打仗时所得到的外国物质援助比中国近代史上任何一支军队都要少。那个外国智囊团那个外国智囊团 斯诺分析了来自德国的顾问李德对中国共产党影响。对于江西红色共和国末期所犯的两个大错误,这个顾问委员会,同李德一起,都被认为是有责任的。第一个错误是十九路军在1933年秋天起义反宁时,红军没有同他们联合起来;第二个严重错误是在南京第五次围剿的战术防御计划中,李德坚持改变战术。但是斯诺认为,李德在江西应负的责任的实际程度可能被夸大了。同时斯诺也肯定了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体验看法】西方的作战方法在中国不一定总
48、是行得通,必须由中国人的心理和传统,由中国军事经验的特点来决定在一定的情况下采取什么主要战术。适合自己的往往才是正确的。别了,红色中国别了,红色中国 在离开保安之前,斯诺对毛泽东进行了一次访问。毛泽东第一次表示了共产党欢迎同国民党讲和,并提出了进行合作抗日的具体条件。这些条件之中,有一些已由共产党在八月间发表的宣言中公布。斯诺在访问时请毛泽东解释他提出新政策的原因。1936年10月,在红军中呆了四个月后,斯诺恋恋不舍离开了保安。到西安府时,斯诺发现自己装有此次采访所有重要材料的包不见了,说服司机立即返回寻找,幸亏赶在蒋介石进入西安道路封锁前找回了这些珍贵材料。第十二篇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又是
49、白色世界兵变前奏兵变前奏 张学良带领的东北军与杨虎城带领的西北军不愿与红军开战,私底下和红军达成休战协议。蒋介石不顾国内联合抗日的强烈呼声,无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犯的现实,坚持要对西北红军进行第六次围剿计划。张学良在12月11日晚上十点召开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师以上将领联席会议,决定发动兵变,逮捕蒋介石和他的僚属。总司令被捕总司令被捕 蒋介石在临潼被捕,成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阶下囚。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救国要求”及与红军联合抗日宣传遭到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与此同时,由国民党制造的不实谣言却在国内外疯传。但很快,谣言不攻自破,公众逐渐了解到真实情况。在蒋介石被俘的消息传来后,南京就开始了争夺政权的阴
50、谋活动。同时,总司令在被俘以后不久就开始认识到,他的最大“叛徒”也许不在西安,而是在南京。于是蒋介石立即开始以十分精明和现实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蒋、张和共产党蒋、张和共产党 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事变的消息后立即召开了联席会议,支持张学良的八点纲领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在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五日之间,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共产党举行了频繁的会谈。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甚至还主张让他回到南京去担任领导,这样实现抗日民族阵线才有希望。在会谈后,蒋介石亲自保证不再打内战,并达成协议,联合抗日。【体验看法】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共产党主动要求停止内战,主张联合抗日,并对国民党做出了退让,彰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