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 税收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的产税收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二是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和发展。生和存在;二是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和发展。u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取得再分配来源的一种方式。规定的形式,取得再分配来源的一种方式。u“无商无税,无税无国无商无税,无税无国”。u 税收自产生以来,一直是国家取得财政收税收自产生以来,一直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入的主要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u(一)强制性(一)强
2、制性u(二)无偿性(二)无偿性u(三)固定性(三)固定性u 税收的税收的“三性三性”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使其与利润、信贷、利息、折旧、离的,使其与利润、信贷、利息、折旧、罚没、规费、摊派等分配形式有明显的区罚没、规费、摊派等分配形式有明显的区别,成为一个特殊的分配范畴。税收的三别,成为一个特殊的分配范畴。税收的三个特征也是区别税与非税的根本标志。个特征也是区别税与非税的根本标志。u 税收是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税收是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u 税收的作用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社会环境、税收的作用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下具体体现的效果。
3、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下具体体现的效果。u 强有力的政府,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强有力的政府,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都是靠税收支撑的。只有不断完善税品,都是靠税收支撑的。只有不断完善税制,做到依法治税,才能充分发挥税收的制,做到依法治税,才能充分发挥税收的重要作用。重要作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u税收制度,尤其是作为实体法的各个税税收制度,尤其是作为实体法的各个税种,它是由诸要素构成的。一般包括总种,它是由诸要素构成的。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人、纳税对象、税目、税率、则、纳税人、纳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
4、、附则等。免税、罚则、附则等。u 纳税权利义务人简称纳税人。纳税人可以是纳税权利义务人简称纳税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u 自然人是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自然人是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法人是依法成立、能够独立支配务的公民。法人是依法成立、能够独立支配财产并能以其名义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财产并能以其名义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义务的社会组织。u 在纳税实务中,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还有:在纳税实务中,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还有:1.代扣(收、付)代缴义务人。代扣(收、付)代缴义务人。2.代征人。代征人。3.纳税单位。纳税单位。u
5、 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收负担的人。某种税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收负担的人。某种税的纳税人可能同时也是其负税人,但也可的纳税人可能同时也是其负税人,但也可能不承担税负,即不是其负税人。因此,能不承担税负,即不是其负税人。因此,两者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关两者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关键看税负能否转嫁。如果税负能够转嫁,键看税负能否转嫁。如果税负能够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分离的;否则,两者就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分离的;否则,两者就是合一的。是合一的。u 纳税对象亦称征税对象。它是征税的目的纳税对象亦称征税对象。它是征税的目的物,也是缴纳税款的客体。物,也是缴纳税款的客体。u 纳税对象的计量标准
6、是计税依据,即课税纳税对象的计量标准是计税依据,即课税依据。以纳税对象的价值单位计算时,其依据。以纳税对象的价值单位计算时,其计税依据为从价计税;以纳税对象的数量计税依据为从价计税;以纳税对象的数量单位计算时,其计税依据为从量计税。既单位计算时,其计税依据为从量计税。既以价值、又以数量为依据计税时,为复合以价值、又以数量为依据计税时,为复合计税。计税。u u 税目是纳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目是纳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体现每个税种的征税广度。税范围,体现每个税种的征税广度。u 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税目,对那些纳税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税目,对那些纳税对象简单明确的税种,如增值
7、税、房产税对象简单明确的税种,如增值税、房产税等,就不必另行规定税目。对那些征税对等,就不必另行规定税目。对那些征税对象比较复杂的税种,在税种内部不同纳税象比较复杂的税种,在税种内部不同纳税对象又需要采用不同档次的税率进行调节对象又需要采用不同档次的税率进行调节时,就需要对税种的纳税对象作进一步的时,就需要对税种的纳税对象作进一步的划分,其划分类别就是税目。划分,其划分类别就是税目。u u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或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或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课税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课税的深度。的深度。u 税率可以分为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两种。税率可
8、以分为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两种。名义税率就是税法上规定的税率;实际税名义税率就是税法上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就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与其全部收率就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与其全部收益额的比例(比重)。在一般情况下,同益额的比例(比重)。在一般情况下,同种税的实际税率可能低于其名义税率。种税的实际税率可能低于其名义税率。u 税率可以分为以绝对量形式表示的税率和税率可以分为以绝对量形式表示的税率和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的税率。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的税率。u 按纳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的税按纳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的税额,而不是规定纳税比例,因此又称额,而不是规定纳税比例,因此又称“固固定税额定税额”。
9、它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一。它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适用于从量征收的某些税种、税目。在般适用于从量征收的某些税种、税目。在具体运用上,又分为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具体运用上,又分为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分类分级定额税率等不同幅度定额税率、分类分级定额税率等不同形式。形式。u 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金额大小,都按同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金额大小,都按同一比例纳税。税额与纳税对象之间的比例一比例纳税。税额与纳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是固定的。u 比例税率的优点是:对同一纳税对象的不比例税率的优点是:对同一纳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税收负担相同,有利于企业在大同纳税人税收负担相同,有利于企业在大体
10、相同的条件下展开竞争,促进企业加强体相同的条件下展开竞争,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计算方便,也便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计算方便,也便于税收稽征管理。税收稽征管理。u 主要缺点是:不分纳税人的环境、条件差主要缺点是:不分纳税人的环境、条件差异及收入多少等,都按同一税率征税,这异及收入多少等,都按同一税率征税,这与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不完全相符,在与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不完全相符,在调节企业利润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调节企业利润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u(1)全额累进税率。对纳税对象的全部数)全额累进税率。对纳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均按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额,均按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的
11、累进税率计算纳税。纳税。u(2)超额累进税率。把纳税对象按数额大)超额累进税率。把纳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从低到高对每个等级分小划分为若干等级,从低到高对每个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一定数额的纳税对象可别规定相应的税率,一定数额的纳税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的税率,每超过一级,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的税率,每超过一级,超过部分则按提高一级的税率计税,这样分超过部分则按提高一级的税率计税,这样分别计算税额,各等级应纳税额之和,就是纳别计算税额,各等级应纳税额之和,就是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税人的应纳税额。u(3)超率累进税率。它与超额累进税率在)超率累进税率。它与超额累进税率在原理上是相同的,
12、不过税率累进的依据不是原理上是相同的,不过税率累进的依据不是绝对数,而是相对数绝对数,而是相对数u 纳税环节是指对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纳税对纳税环节是指对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纳税对象选定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象选定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u 税法对每一种税都要确定纳税环节,有的税法对每一种税都要确定纳税环节,有的税种纳税环节单一,有的税种则需要在许税种纳税环节单一,有的税种则需要在许多流转环节中选择和确定。多流转环节中选择和确定。u u 纳税申报期限是指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纳税申报期限是指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应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起止时间。后,应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起止时间。u 它是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
13、在时间上的体它是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一般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两种形现。一般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两种形式。式。u 每种税都明确规定了应纳税额的具体计算每种税都明确规定了应纳税额的具体计算公式,但其基本计算方法相同,即:公式,但其基本计算方法相同,即:应纳税额计税依据应纳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单位税额)适用税率(单位税额)u 公式中公式中“计税依据计税依据”在具体运用时,又涉在具体运用时,又涉及两个概念:一是计税单位,亦称计税标及两个概念:一是计税单位,亦称计税标准、课税单位。二是计税价格。对从价计准、课税单位。二是计税价格。对从价计征的税种、税率一经确定,应纳税额的多征的税种
14、、税率一经确定,应纳税额的多少就取决于计税价格,按计税价格是否包少就取决于计税价格,按计税价格是否包含税款划分,计税价格又分为含税计税价含税款划分,计税价格又分为含税计税价格和不含税计税价格两种。格和不含税计税价格两种。u 税收减兔是减税和免税的合称,是对某些纳税人税收减兔是减税和免税的合称,是对某些纳税人或特定纳税对象、应税行为给予鼓励或照顾的一或特定纳税对象、应税行为给予鼓励或照顾的一种特别规定。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种特别规定。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而免税则是对应税额全部免征税款。而免税则是对应税额全部免征税款。u 除税法另有规定外,一般减税、免税都属于定期除税法另有
15、规定外,一般减税、免税都属于定期减免性质,期满后要恢复征税。减税、免税体现减免性质,期满后要恢复征税。减税、免税体现税收在原则性基础上的灵活性,是构成税收优惠税收在原则性基础上的灵活性,是构成税收优惠的主要内容,但它存在扭曲资源配置的缺点。的主要内容,但它存在扭曲资源配置的缺点。u 减免税分为报批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两减免税分为报批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两种类型:种类型:是指应由税务机关审是指应由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批的减免税项目。是指取消审批手续的是指取消审批手续的减免税项目和不需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减免税项目和不需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目。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通过打一定折对纳税
16、人的应纳税额通过打一定折扣,少征一部分税款或通过降低法定税率而扣,少征一部分税款或通过降低法定税率而减轻纳税人的一部分负担。减轻纳税人的一部分负担。对纳税人的某一项或某几项计税对对纳税人的某一项或某几项计税对象免予征税。象免予征税。它是计税依据达到国家规定数额它是计税依据达到国家规定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计税依据的数额未达到起开始征税的界限,计税依据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就超过部分征税。全部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就超过部分征税。免征额是在计税依据总额中免予免征额是在计税依据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
17、从计税依据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计税依据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u 1.地方附加,简称附加。地方政府按照国地方附加,简称附加。地方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随同正税一起征收的作为家规定的比例,随同正税一起征收的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款项。地方财政收入的款项。u 2.加成征收。在按法定税率计算出应纳税加成征收。在按法定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后,再加征一定额后,再加征一定“成数成数”的税额。的税额。u 3.加倍征收。在按法定税率计算出税额后,加倍征收。在按法定税率计算出税额后,再加征一定倍数的税额。加倍征税是累进再加征一定倍数的税额。加倍征税是累进税率的一种特别补充,其延伸程度远
18、远大税率的一种特别补充,其延伸程度远远大于加成征税。于加成征税。u 2001年年4月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税收征管法),),同年同年5月月1日起实施。日起实施。2002年年10月月15日,国务日,国务院以第院以第362号令颁布了号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于公布之日起施行。,于公布之日起施行。u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事项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事项变动以及生产
19、经营范围等实行法定登记的变动以及生产经营范围等实行法定登记的一项管理制度,是纳税人接受税务机关监一项管理制度,是纳税人接受税务机关监督,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必要程序。督,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必要程序。u 设立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或其他业务的设立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或其他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单位或个人,在获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在获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或其他主管机关批准后的一定期间内准或其他主管机关批准后的一定期间内,向税务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活动。向税务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活动。u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向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原税务登记机关
20、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u 1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更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登记之日起30日内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如,向原税务登记机关如实提供下列证件、资料,申报办理变更税实提供下列证件、资料,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务登记:(1)工商登记变更表及工商营)工商登记变更表及工商营业执照;(业执照;(2)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关证明文件;(3)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证件;(务登记证件;(4)其他有关资料。)其他有关资料。u 2纳税人按照规定
21、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纳税人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其变更登记的内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其变更登记的内容与工商登记内容无关的,应当自税务登容与工商登记内容无关的,应当自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或者日内,或者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日内,持下列证件到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内,持下列证件到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理变更税务登记:(1)纳税人变更登记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2)税务机关发)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证件;(放的原税务登记证件;(3)
22、其他有关资)其他有关资料。料。u 4纳税人提交的有关变更登记的证件、纳税人提交的有关变更登记的证件、资料齐全的,应如实填写税务登记变更表,资料齐全的,应如实填写税务登记变更表,经税务机关审核,符合规定的,税务机关经税务机关审核,符合规定的,税务机关应予以受理;不符合规定的,税务机关应应予以受理;不符合规定的,税务机关应通知其补正。通知其补正。u 5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日内,审核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纳税人税务登记审核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纳税人税务登记表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都发生变更的,表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都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按变更后的内容重新核发税务登税务机
23、关按变更后的内容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纳税人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发生变记证件;纳税人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发生变更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未发生变更的,更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未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不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税务机关不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u 1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需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理停业登记。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一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年。u 2纳税人在申报办理停业登记时,应如实纳税人在申报办理停业登记时,应如实填写停业申请登记表,说明停业理由、停业填写停业申请登记
24、表,说明停业理由、停业期限、停业前的纳税情况和发票的领、用、期限、停业前的纳税情况和发票的领、用、存情况,并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存情况,并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u 3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报缴纳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报缴纳税款。税款。u 4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复业登记,如实填写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复业登记,如实填写停、复业报告书停、复业报告书,领回并启用税务登,领回并启用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及其停业前领购的发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及其停业
25、前领购的发票。票。u 5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向税务机关提出营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延长停业登记申请,并如实填写延长停业登记申请,并如实填写停、复停、复业报告书业报告书。u 1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他情形。u 2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u 3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u 4纳税人纳税人先先办理注
26、销税务办理注销税务,再去工商部,再去工商部门注销门注销。u 1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以下简称外管证外管证)。)。u 2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的有效期限一般为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天。u 3纳税人应当在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外管证注明地进行生注明地进行生产经营
27、前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并提交产经营前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并提交下列证件、资料:税务登记证件副本、下列证件、资料:税务登记证件副本、外外管证管证。u 4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应当向经营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表,并结清税款、缴销发票。,并结清税款、缴销发票。u 5纳税人应当在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有效期届满后10日内,持日内,持外管证外管证回原税务登记地税务回原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办理机关办理外管证外管证缴销手续。缴销手续。u 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
28、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u 2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登记证件的。u 3纳税人通过提供虚假的证明资料等手纳税人通过提供虚假的证明资料等手段,骗取税务登记证的。段,骗取税务登记证的。u 4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办理扣缴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登记的。u 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税务登记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理办法规定,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u u 会计管理制度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29、、行政会计管理制度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对纳税人会计凭证、账簿设置和管理要求对纳税人会计凭证、账簿设置和管理要求的制度。的制度。u(一)会计账簿、凭证的设置和管理(一)会计账簿、凭证的设置和管理u(二)会计制度、会计处理方法的管理(二)会计制度、会计处理方法的管理u 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国家有关法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税务机关的具体要求,律、行政法规规定和税务机关的具体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如实申报有关纳税事项及向主管税务机关如实申报有关纳税事项及应缴税款时,应履行法定手续的制度。
30、应缴税款时,应履行法定手续的制度。u 我国目前的纳税申报方式主要有三种:我国目前的纳税申报方式主要有三种:u1.直接申报。直接申报。u2.邮寄申报。邮寄申报。u 3.数据电文申报。数据电文申报。u 凡是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论当期是凡是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论当期是否有应纳税款,都应办理纳税申报。否有应纳税款,都应办理纳税申报。此外,此外,下列单位和个人,也应办理纳税申报:下列单位和个人,也应办理纳税申报:u 1经税务机关批准,实行经税务机关批准,实行“自行核税、自行自行核税、自行开票、自行缴库开票、自行缴库”的纳税人的纳税人u 2采取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采取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
31、人u 3经税务机关批准减免税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批准减免税的纳税人u 4扣缴义务人须定期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须定期办理纳税申报,以防以防止不扣或少扣等情况的发生。止不扣或少扣等情况的发生。u 纳税申报的期限分为两类:纳税申报的期限分为两类:u1.税收实体法。根据各税种的单项法律、行税收实体法。根据各税种的单项法律、行政法规确定各税种的纳税期限,如企业所得政法规确定各税种的纳税期限,如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税税法规定“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后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日内”、“年度终了后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个月内”申报纳税。申报纳税。u2.具体确定法。税务机关根据具体纳税人的具体确定法。税务机关根据具体纳
32、税人的实际情况核定纳税期限,如流转税的纳税期实际情况核定纳税期限,如流转税的纳税期限可以是按日或按月。限可以是按日或按月。u 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期最后一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期最后一日为法定休假日的,日为法定休假日的,应顺延至第应顺延至第1个工作日,个工作日,在纳税申报期若遇在纳税申报期若遇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可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可以顺延。以顺延。u 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申报时,所填纳税申报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申报时,所填纳税申报表中应将税种、税目、计税依据、适用税表中应将税种、税目、计税依据、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应纳税额、税款所属期限、率或单位税额、应纳税额、税款所属期限
33、、计算机代码、单位名称等逐项填写清楚,计算机代码、单位名称等逐项填写清楚,并加盖有关印章。并加盖有关印章。u 应当履行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在应当履行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在填写纳税申报表时应将税种、税目、计税填写纳税申报表时应将税种、税目、计税依据、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应代扣代缴、依据、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额、税款所属期限、计算机代代收代缴税额、税款所属期限、计算机代码、单位名称等填写清楚,并加盖有关印码、单位名称等填写清楚,并加盖有关印章。章。u 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和报送财务会计报表,不得编制提定编制
34、和报送财务会计报表,不得编制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表。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表。u 纳税人应当在规定期间,按照现行税收征纳税人应当在规定期间,按照现行税收征管范围的划分,分别向主管国家税务局、管范围的划分,分别向主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地方税务局报送财务会计报表。u u 纳税申报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延期:一种是纳税申报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延期:一种是法定延期。当纳税申报期限的最后一天是法定延期。当纳税申报期限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天或法定节假日时,可以顺延到实际星期天或法定节假日时,可以顺延到实际休假日的次日;一种是核准延期。纳税人、休假日的次日;一种是核准延期。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
35、纳税申报,经税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但应按上期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但应按上期实际缴纳的税款或税务机关核定的税款预实际缴纳的税款或税务机关核定的税款预缴,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缴,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u 税款缴纳制度是指纳税人根据国家有关法税款缴纳制度是指纳税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按一定程序缴纳税款的律、行政法规规定按一定程序缴纳税款的制度。制度。u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纳税人确有特殊困难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纳税人确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时,要经省级税
36、务局批不能按期缴纳税款时,要经省级税务局批准,方可延期缴纳税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准,方可延期缴纳税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税款滞个月。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滞纳金。u 根据有关规定,纳税人的税款缴纳方式根据有关规定,纳税人的税款缴纳方式(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即为税款征收方(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即为税款征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式)主要有以下几种:u 1查账征收查账征收(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完整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完整)。u 2核定征收。核定征收。u(1)查定征收。)查定征收。u(2)查验征收。)
37、查验征收。u(3)定期定额征收。)定期定额征收。u(4)核定应税所得率。)核定应税所得率。u 3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前者指持有纳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前者指持有纳税人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人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缴其应纳税款并向税务机关解缴的方式;中扣缴其应纳税款并向税务机关解缴的方式;后者指与纳税人有经济往来关系的单位和个后者指与纳税人有经济往来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借助经济往来关系向纳税人收取其应纳人,借助经济往来关系向纳税人收取其应纳税款并向税务机关解缴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税款并向税务机关解缴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适用于税源零星分散、不易控管的纳税人。适用于税源零星
38、分散、不易控管的纳税人。u 4除以上几种主要方式外,还有委托纳税、除以上几种主要方式外,还有委托纳税、邮寄申报纳税等方式。邮寄申报纳税等方式。u 完税凭证是税务机关依法完税凭证是税务机关依法向纳税人收取税款所开具的专用凭证,是纳税人向纳税人收取税款所开具的专用凭证,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合法证明。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合法证明。u u(1)完税证:税务机关自收,委托代收使用)完税证:税务机关自收,委托代收使用u(2)印花税票:书立领受凭证)印花税票:书立领受凭证u(3)税收专用缴款书)税收专用缴款书:纳税人直接向国库经纳税人直接向国库经收处缴税,经收处使用收处缴税,经收处使用u(4)一般缴款书
39、:纳税人缴纳教育费附加和)一般缴款书:纳税人缴纳教育费附加和税务机关汇总缴税,经收处使用税务机关汇总缴税,经收处使用u(5)涉外税收凭证(代缴款书)涉外税收凭证(代缴款书):涉外税收涉外税收u(1)纳税人部分。)纳税人部分。u(2)税源部分。)税源部分。u(3)税收部分。)税收部分。u(4)征收管理部分。)征收管理部分。u(5)其他部分。)其他部分。u(1)专票专用。)专票专用。u(2)按凭证先后顺序填开,不得跳号使)按凭证先后顺序填开,不得跳号使用;填写齐全,字迹端正、清晰。用;填写齐全,字迹端正、清晰。u(3)按程序收款开票。)按程序收款开票。u(4)一税一票,避免税种、科目之间不)一税一
40、票,避免税种、科目之间不清。清。u(5)复写或涂改完税凭证要一次全份填)复写或涂改完税凭证要一次全份填写,不准分次填写。写,不准分次填写。u(6)填写所得税完税凭证时,要在税)填写所得税完税凭证时,要在税票上反映应缴税额,经核准减征或免征票上反映应缴税额,经核准减征或免征的,要反映计算的全过程。的,要反映计算的全过程。u(7)因计算有误而少缴的税款,应填)因计算有误而少缴的税款,应填开补税凭证,只填补缴税额,并注明原开补税凭证,只填补缴税额,并注明原票证的填开日期和编号,不得在原票上票证的填开日期和编号,不得在原票上涂改、挖补等。涂改、挖补等。u(8)作废的完税凭证应全份保存,各)作废的完税凭
41、证应全份保存,各联均应注明联均应注明“作废作废”字样,严禁自行销字样,严禁自行销毁。毁。u(一)知情权(一)知情权u(二)保密权(二)保密权u(三)税收监督权(三)税收监督权u(四)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四)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u(五)申请延期申报权(五)申请延期申报权u(六)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六)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u(七)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七)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u(八)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八)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u(九)委托税务代理权(九)委托税务代理权u(十)陈述与申辩权(十)陈述与申辩权u(十一)对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十一)对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拒绝检查权的拒绝
42、检查权u(十二)税收法律救济权(十二)税收法律救济权u(十三)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力(十三)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力u(十四)索取有关税收凭证的权力(十四)索取有关税收凭证的权力u(一)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义务(一)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义务u(二)依法设置账簿、保管账簿和有关资料(二)依法设置账簿、保管账簿和有关资料及依法开具、使用、取得和保管发票的义务及依法开具、使用、取得和保管发票的义务u(三)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软件备案的(三)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软件备案的义务义务u(四)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义务(四)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义务u(五)按时、如实申报的义务(五)按时、如实申报的义务u(六)按时缴纳税款的义务(六)按时缴纳税款的义务u(七)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七)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u(八)接受依法检查的义务(八)接受依法检查的义务u(九)及时提供信息的义务(九)及时提供信息的义务u(十)报告其他涉税信息的义务(十)报告其他涉税信息的义务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