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节第一节 了解神经系统组成了解神经系统组成组成组成:脑脑、脊髓脊髓、神经节神经节和分布全身的和分布全身的神经神经 2023-1-222 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脊髓脊髓(位于椎管)(位于椎管)脑神经脑神经脊神经脊神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外周神经外周神经脑脑(位于颅腔)(位于颅腔)2023-1-22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由位于脑、脊髓内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组成,因新鲜标本呈暗灰色。脑表面灰质成层分布,称为皮质。白质:由位于脑、脊髓内神经纤维集聚而成。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称为髓质。2023-1-22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脊神经按发出部位分为:分类(后天性认识障碍):应用功能性活动和真
2、实环境。一侧大脑半球萎缩(中枢运动通路重组和功能代偿研究)等。脱髓鞘疾病的CT表现即内脏运动神经,是指分布到内脏器官、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上的传出神经。荐神经感觉纤维:目的导向活动,结合促进技术,用来促进步行的生活自理学习。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等功能。及颞下回后部病变引起。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言语功能区发生的基因治疗中较常用的是基因修6脑外伤的MRI表现4神经核:脑、脊髓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成的灰质团块。神经节:周围神经中,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脊神经节、脑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2023-1-225神经纤维
3、:神经元突起神经元突起(主要为轴突主要为轴突)+髓鞘髓鞘+神经膜神经膜神经纤维束:脑、脊髓内,行程和功能基:脑、脊髓内,行程和功能基 本相同的神经纤维积聚而成。本相同的神经纤维积聚而成。神经:周围神经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周围神经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2023-1-2261 1 脊髓脊髓(spinal cord)(spinal cord)椎管椎管内,呈背、腹稍扁的内,呈背、腹稍扁的圆柱状圆柱状 前:与前:与延髓延髓相连。相连。后:延伸至后:延伸至荐骨中部荐骨中部。一、中枢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包括脑脑和和脊髓脊髓2023-1-227感觉神经纤维感觉神感觉神经元胞经元胞体体运动神运动神经
4、纤维经纤维感觉神经元发出上行纤维束运动神经元发出下行纤维束背侧柱联络神经元上行纤维束大脑、脑干中间神经元下行纤维束2023-1-228脊髓的功能脊髓的功能:传导功能传导功能:感觉神经冲动感觉神经冲动 脊髓白质脊髓白质 脑(产生感觉);脑(产生感觉);运动神经冲动运动神经冲动(脑)(脑)脊髓白质脊髓白质 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反射功能反射功能:脊髓灰质内存在:脊髓灰质内存在低级反射中枢低级反射中枢 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立毛反射、膝跳反射。立毛反射、膝跳反射。2023-1-2292 脑脑(brain):颅腔颅腔内,高级中内,高级中枢,后接脊髓。枢,后接
5、脊髓。大脑大脑 小脑小脑 间脑间脑 脑干脑干2023-1-22101 1)脑干)脑干 延髓延髓 脑桥脑桥 中脑中脑 生命中枢生命中枢,控制呼吸、心跳等,控制呼吸、心跳等,有唾液分泌、吞咽、呕吐等中有唾液分泌、吞咽、呕吐等中枢。枢。脑室为脑室为中脑导水管,中脑导水管,连接连接3,4脑室脑室。背侧背侧:四叠体:四叠体腹侧腹侧:大脑脚:大脑脚背侧面背侧面:第第4脑脑室底壁前部室底壁前部2对圆丘对圆丘 前丘前丘:接受视束纤维:接受视束纤维 后丘后丘:接受耳蜗神经核纤维:接受耳蜗神经核纤维2023-1-22112)间脑间脑内有内有第第3脑室脑室 丘脑:丘脑:卵圆形灰质团块,与四叠体间有卵圆形灰质团块,与
6、四叠体间有松果体松果体 下丘脑:下丘脑:内分泌器官内分泌器官视交叉视交叉视束视束灰结节灰结节漏斗漏斗垂体垂体乳头体乳头体视上核视上核:分泌: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室旁核室旁核:分泌:分泌催产素催产素2023-1-22123)小脑小脑(cerebellum)略呈球形,略呈球形,皮质(表面);髓质皮质(表面);髓质/树(深部)树(深部)两条近平行纵沟,将小脑分为两条近平行纵沟,将小脑分为3部分:部分:蚓部蚓部:中央,主管:中央,主管平衡和调节肌紧张平衡和调节肌紧张。脑半球脑半球:两侧,参与:两侧,参与调节随意运动调节随意运动。2023-1-22134)大脑大脑(cerebrum)亦称亦称端脑端脑
7、 后端:后端:大脑横裂大脑横裂,与小脑分开,与小脑分开 背侧:背侧:大脑纵裂,大脑纵裂,左、右大脑半球左、右大脑半球由胼胝体相连由胼胝体相连 两侧各有一两侧各有一侧脑室侧脑室,经室间孔与第经室间孔与第3脑室相通。脑室相通。2023-1-2214皮质:皮质:表面灰质层表面灰质层背外侧面可分为四叶:背外侧面可分为四叶:额叶额叶(运动区)(运动区)枕叶枕叶(视觉区)(视觉区)颞叶颞叶(听觉区)(听觉区)顶叶顶叶(一般感觉区)(一般感觉区)大脑组成大脑组成表面凹凸不平(表面凹凸不平(沟沟、回)回),以增加皮质面积。以增加皮质面积。2023-1-2215白质:皮质深面联络纤维:同侧半球各部间的神经纤维连
8、合纤维:主要为胼胝体投射纤维: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相联系的神经纤维(包括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都集中通过内囊。2023-1-2216基底核:皮质下皮质下运动中枢 尾状核尾状核 内囊内囊 纹状体 豆状核豆状核 纹状体:维持肌紧张,协调肌肉运动。维持肌紧张,协调肌肉运动。肌紧张不全肌紧张不全:舞蹈病:舞蹈病 肌肌紧张过强紧张过强:帕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病嗅脑:大脑腹侧面:大脑腹侧面 包括包括嗅球、嗅束、嗅三角、嗅球、嗅束、嗅三角、海马、齿状回,其中有些海马、齿状回,其中有些与嗅觉有关。与嗅觉有关。2023-1-22092173 3 脑脊膜脑脊膜 保护、支持保护、支持硬膜硬膜:硬膜外腔硬膜外腔-
9、麻醉脊神经根(脊髓)麻醉脊神经根(脊髓)(静脉和脊神(静脉和脊神经)。经)。硬膜下腔硬膜下腔(淋巴液)(淋巴液)蛛网膜蛛网膜:薄而透明,:薄而透明,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脑脊液)。(脑脊液)。软膜软膜:紧贴脊髓。紧贴脊髓。富含血管,毛细血管突入富含血管,毛细血管突入脑室腔,形成脑室腔,形成脉络丛脉络丛,产生,产生脑脊液脑脊液2023-1-2218脑脊液:无色透明:无色透明充满充满脑室、脊髓中央管脑室、脊髓中央管和和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作用:脑组织渗透压、颅内压稳定 脑脊髓免受外力震荡 供给脑营养,运出代谢产物2023-1-22特点:弥漫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非点对点使肢体运动具有合适的强
10、度,保持运动的协调性。脑水肿 脑水肿枕叶(视觉区)功能相互对抗、相互统一椎间盘突出时,椎间盘后缘呈现凸面,后突者凸面自中央突向椎及颞下回后部病变引起。6脑外伤的MRI表现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3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1)硬膜外肿瘤和肿瘤样病变CT显示为等密度影,造影剂强化时无中心增强,但不能出现囊壁的环状增强。功能相互对抗、相互统一协调作用的障碍称为共济失调。通过检测判断神经缺损情况及神经成熟程度,以此推测预后。19 二、外周神经系统二、外周神经系统 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和和神经节神经节所组成,所组成,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神经呈白色
11、带(索)状结构。分为分为脑神经脑神经、脊神经脊神经和和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1 1、脑神经、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周围神经,共有共有12对对,多数从,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发出,经颅骨孔出颅腔。出颅腔。书:p159 表2-52023-1-2220按功能分:按功能分:感觉神经感觉神经嗅神经嗅神经 视神经、视神经、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听觉 运动神经运动神经 动眼神经:眼球动眼神经:眼球 滑车神经:眼球滑车神经:眼球 外展神经:眼球外展神经:眼球 副神经副神经 舌下神经舌下神经混合神经混合神经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 面神经面神经 舌咽神经舌咽神经 迷走
12、神经迷走神经1嗅2视3动眼,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10迷1副舌下全2023-1-22212023-1-22222 2、脊神经、脊神经 由背根(感觉)和腹根(运动)汇合而成,由背根(感觉)和腹根(运动)汇合而成,为混合为混合神经,包括神经,包括2种种纤维成份:纤维成份:感觉感觉纤维:纤维:运动运动纤维:纤维:脊神经按发出部位分为:脊神经按发出部位分为:颈颈神经:神经:8对对 胸胸神经神经 腰腰神经神经 与与椎骨椎骨数目一致数目一致 荐荐神经神经 尾尾神经:神经:5对对2023-1-2223分布于躯干的神经主要的有:分布于躯干的神经主要的有:每个节段的脊髓发出每个节段的脊髓发出1对脊神经
13、对脊神经由椎间孔伸出后分为:由椎间孔伸出后分为:背侧支:背侧支:细,脊柱背侧的皮肤和肌肉细,脊柱背侧的皮肤和肌肉 腹侧支腹侧支:粗,脊柱腹侧和四肢的皮肤和肌肉粗,脊柱腹侧和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名称组成位置躯干神经膈神经5、6、7颈神经隔肋间神经胸神经肋间肌、腹部肌肉皮肤、阴部、乳房髂下腹神经第一腰神经腹肌及皮肤髂腹股沟神经第二腰神经腹肌、腹壁和股内侧皮肤2023-1-2224组成分支分布臂臂神神经经丛丛6、7、8颈神经1、2胸神经胸肌神经胸肌神经背阔肌、下锯肌、胸肌、躯干皮肌、胸侧壁皮肤背阔肌、下锯肌、胸肌、躯干皮肌、胸侧壁皮肤肩胛上神经肩胛上神经冈上肌、冈下肌、肩臂部皮肌和皮肤冈上肌、冈下肌、肩
14、臂部皮肌和皮肤肩胛下神经肩胛下神经肩胛下肌和肩关节囊肩胛下肌和肩关节囊腋神经腋神经肩关节屈肌、臂头肌、臂部和前臂部背外侧皮肤肩关节屈肌、臂头肌、臂部和前臂部背外侧皮肤桡神经桡神经腕、指关节腕、指关节伸肌群伸肌群;前臂背外侧前臂背外侧皮肤皮肤尺神经尺神经腕、指关节的腕、指关节的屈肌群屈肌群正中神经正中神经腕桡侧屈肌,指浅、深屈肌以及前臂骨膜处。腕桡侧屈肌,指浅、深屈肌以及前臂骨膜处。最长最长分布于前肢的神经分布于前肢的神经2023-1-2209125组成分支分布腰腰荐荐神神经经丛丛第第4、5、6腰神经腰神经和第和第1、2荐神经荐神经股神经股神经髂腰肌、股四头肌髂腰肌、股四头肌、膝关节、小腿、跖内
15、侧皮肤。、膝关节、小腿、跖内侧皮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全身全身最粗大最粗大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股骨中部分为,股骨中部分为腓神腓神经经和和胫神经胫神经,分布于整个后肢,分布于整个后肢。跖内侧神经跖内侧神经跖外侧神经跖外侧神经分布于后肢的神经分布于后肢的神经2023-1-22263 3、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传出、传入传出、传入)即即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是指分布到内脏器官、,是指分布到内脏器官、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上的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上的传出传出神经。神经。也称也称自主神经自主神经。2023-1-2227 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区别 植物性神经躯体运动
16、神经支配的对象平滑肌、心肌、腺体骨骼肌发出的部位脑干、第1胸椎第3、4腰椎和荐部脊髓脑干和全长脊髓神经元个数2个1个神经纤维类型节前纤维:有髓纤维节后纤维:无髓纤维,常袢附在血管或脏器表面形成神经丛。有髓纤维,较粗,以干的形式分布到效应器意识支配程度一定程度上不受意识直接控制,有相对自主性。一般都受意识支配2023-1-2228植物性神经节有植物性神经节有3 3类:类:椎旁节椎旁节:椎骨:椎骨两侧两侧,如交,如交感神经干神经节;感神经干神经节;椎下节椎下节:脊柱:脊柱下方下方,如肠,如肠系膜前后神经节;系膜前后神经节;终末节终末节:内脏器官:内脏器官壁内壁内或或附近附近。2023-1-2229
17、根据形态和机能不同,分为根据形态和机能不同,分为交感神经,副交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神经,两者的差别:两者的差别: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节前神经元胞胞体体位置位置胸腰部胸腰部脊髓灰质外侧脊髓灰质外侧柱柱颅、荐部颅、荐部神经节位置神经节位置椎骨椎骨两侧两侧、下方下方内脏器官内脏器官壁内壁内或或附近附近节后纤维长度节后纤维长度长长短短支配范围支配范围广广头颈部大部分血管、四肢血管、头颈部大部分血管、四肢血管、汗汗腺、竖毛肌、肾上腺等处腺、竖毛肌、肾上腺等处无。无。功能功能相互对抗、相互对抗、相互统一相互统一相反相反心跳减心跳减弱弱、血压降、血压降低低、呼吸减、呼吸减慢慢,
18、支气管支气管收缩收缩、消化活动、消化活动加强加强;器官一般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器官一般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双重支配。2023-1-2230交感神经中枢:腰荐脊髓灰质外周:交感神经干、神经节和神经丛交感神经干:分颈、胸、腰、荐部交感干神经节:颈前神经节;星状神经节;肠系膜前、后神经节神经丛节后纤维: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血管、汗腺及竖毛肌等处。2023-1-2231实线:节前虚线:节后2023-1-22322023-1-222023-1-223334第二节 神经生理一、神经纤维生理一、神经纤维生理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神经纤维直径:直径
19、越大,传导速度越髓鞘:有髓鞘传导快。2023-1-22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传导动作电位完整性: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求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切割、撕裂、挤压或有害的理、化刺激(局麻)传导受阻。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内有无数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彼此绝缘,不能互相传导。双向性:冲动从刺激处,沿着纤维向两端传播。相对不疲劳性:连续电刺激神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仍能传导兴奋。原因-耗能少。不衰减性:在同一条纤维内,不论传导的距离多长,冲动的强度、频率和传导速度相对恒定。2023-1-2235突触前末梢兴奋(AP)突触前膜去极化,Ca 2+内流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
20、合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Na+内流,后膜去极化Cl-内流,后膜超极化EPSPIPSP二、反射中枢生理1、突触 突触传递 分为:分为:兴奋性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传递抑制性突触传递抑制性突触传递2023-1-2236神经递质及受体(一)神经递质 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导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二)受体 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配体配体受体部位受体部位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引起递
21、质释放的部位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胆碱能神经纤维:在周围神经系统,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包括:植物神经节前纤维多数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骨骼肌的纤维胆碱能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以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元胆碱能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肾上腺素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2、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1)单向传导:沿一个方向单向传导 2)传导延搁:突触传递时
22、间较长 3)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中枢兴奋的集中:不同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后集中传递到中枢比较局限的部位。中枢兴奋的扩散:某一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常常并不只局限于中枢的某个部位发生兴奋,而是兴奋在中枢内由近到远进行广泛传播。2023-1-22414)中枢兴奋的总和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总和。5)中枢兴奋的后作用 刺激作用停止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常常会延续一段时间。6)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长时间突触传递,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减少,而影响传递,产生疲劳2023-1-2242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丘脑是各种感
23、觉冲动进入大脑皮层前的汇集点 根据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把感觉投射系统分为两类:(一)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很高的点对点投射关系。功能:产生特定感觉;激发皮层发出冲动,引发相应的反应(骨骼肌活动、内脏反应和情绪反应)。2023-1-2243(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的神经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最后到达丘脑的另一些核群,再由这些核群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特点:弥漫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非点对点2023-1-2244四、中枢神经对躯体运动调节四、中枢神经对躯体运动调节 大脑皮层是调节骨骼
24、肌活动调节骨骼肌活动的最高最高中枢中枢,它是通过锥体系统锥体系统和和锥体外系锥体外系统来实现统来实现的。实验证明实验证明:皮质运动区支配对侧骨骼皮质运动区支配对侧骨骼肌,呈现左右交叉关系肌,呈现左右交叉关系。2023-1-2245(一一)锥体系统锥体系统一般是指由一般是指由皮质发出皮质发出经延髓锥体经延髓锥体后行到脊髓的后行到脊髓的传导束传导束(皮层脊髓束皮层脊髓束)。2023-1-2246功能功能:n发动肌肉收缩,调节精细运动;n使肢体运动具有合适的强度,保持运动的协调性。(二)锥体外系统(二)锥体外系统 在后行过程中均不经过延髓的锥体,故称为锥体外系锥体外系。主要功能:主要功能:n调节肌紧
25、张肌紧张,协调全身各肌肉群运动,以保持正常姿势正常姿势。家畜锥体外系发达,在协调运动中更为重要大脑皮层五、条件反射的形成非条件反射-喂食-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铃声-条件刺激。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大脑皮质中所引起的两个兴奋点之间发生了暂时性神经联系。如果只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消失。影响条件反射形成的因素1、刺激 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反复紧密结合 条件刺激必须在非条件刺激之前或同时出现 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经常用非条件刺激加强和巩固2、机体动物健康;大脑皮层清醒;无其它刺激干扰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一一)中枢神经
26、康复的理论基础中枢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 中枢神经的可塑性理论中枢神经的可塑性理论可塑性可塑性 中枢神经的中枢神经的修饰能力修饰能力其核心为:突触的可塑性其核心为:突触的可塑性1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a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神经轴突发芽神经轴突发芽 定义:定义:神经轴突发芽是神经系统适应性变化、再生的表神经轴突发芽是神经系统适应性变化、再生的表现。它是指当神经元的轴突损伤后,受损轴突的现。它是指当神经元的轴突损伤后,受损轴突的残端向靶组织或神经元延伸,或损伤区邻近的正残端向靶组织或神经元延伸,或损伤区邻近的正常神经元轴突侧支芽,向靶组织或
27、其他神经元延常神经元轴突侧支芽,向靶组织或其他神经元延伸,形成新的突触。伸,形成新的突触。意义:意义:神经轴突发芽是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重要形态神经轴突发芽是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重要形态学基础。一般在学基础。一般在2 26 6个月完成,但要出现较理想个月完成,但要出现较理想的功能恢复,则需数月或一年以上时间。的功能恢复,则需数月或一年以上时间。研究表研究表明:长期运动训练可以促进神经轴突发芽的进行明:长期运动训练可以促进神经轴突发芽的进行。b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潜伏通路的启用潜伏通路的启用 定义:(备用通路)定义:(备用通路)潜伏通路是指在动物或人发育过程中潜伏通路是指在动物或
28、人发育过程中已经形成并存在的,但在机体正常情况下已经形成并存在的,但在机体正常情况下对某一功能不起主要作用或没有发挥作用,对某一功能不起主要作用或没有发挥作用,处于处于备用状态备用状态,而一旦主要通路无效时才,而一旦主要通路无效时才承担主要功能的神经通路。承担主要功能的神经通路。c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失神经过敏失神经过敏 定义:定义:是中枢神经损伤后机体通过突触传递有效性是中枢神经损伤后机体通过突触传递有效性改变而代偿丧失功能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神经损改变而代偿丧失功能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神经损伤后,失去神经支配的组织或细胞对相应递质敏伤后,失去神经支配的组织或细胞对相应递质敏感性
29、增加的现象,这种敏感性增加的现象与乙酰感性增加的现象,这种敏感性增加的现象与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布有关。胆碱受体的分布有关。作用:作用:使失神经后的组织保持一定的兴奋性;使失神经后的组织保持一定的兴奋性;使局部对将来的神经再支配易于发生反应;使局部对将来的神经再支配易于发生反应;引起组织的自发性活动,减少失神经组织的变引起组织的自发性活动,减少失神经组织的变性和萎缩。性和萎缩。d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 学习:学习:是指人和动物获得关于外界知识的神是指人和动物获得关于外界知识的神经过程,是对经验作出反应而改变行为的经过程,是对经验作出反应而改变行为的能力。能力。记忆
30、: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知识储存并读出的神经则是将获得的知识储存并读出的神经过程,是把学习所得的信息加以保存的能过程,是把学习所得的信息加以保存的能力。力。e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均需大脑皮层参与均需大脑皮层参与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实现: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实现:学习和记忆过程是通过神经回路中突触的变学习和记忆过程是通过神经回路中突触的变化而实现的。化而实现的。HebbHebb最早提出最早提出突触修饰学说突触修饰学说,即:两个相互,即:两个相互连接的神经元同步活动导致它们联系的加强。连接的神经元同步活动导致它们联系的加强。
31、基本神经机制:基本神经机制:突触效率的增强或减弱、数目的增加或减少。突触效率的增强或减弱、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成年神经发生成年神经发生 定义:成年神经发生指哺乳动物中枢神经损伤后,其前脑室下层(SVI)和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GI)的神经发生增加,内源性的神经祖/干细胞向损伤区迁移,并产生新的神经细胞,使功能得以部分恢复。成年神经发生是神经干细胞内源性修复的一种。f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细胞移植细胞移植 g 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神经生长因子和免疫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免疫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上的受体细胞上的受体 神经元
32、神经元 神神 免疫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修复具有双向调节作免疫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修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用。h调控结合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药物药物 脑保护剂脑保护剂 轴突上离子通道的改变轴突上离子通道的改变 其他其他 损伤区周围组织水肿的消退,侧损伤区周围组织水肿的消退,侧 枝循环的建立枝循环的建立ijk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丰富的环境丰富的环境 定义定义:它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生存的单调环:它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生存的单调环境而言的。是指具有可操纵的多个物品,境而言的。是指具有可操纵的多个物品,社会整合因素刺激与体力活动(或运动)社会整合因素刺激与体力活动(或运动)的联合体的
33、特征的环境。的联合体的特征的环境。2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运动控制理论运动控制理论 概述:三层控制概述:三层控制运动控制系统:包括神经系统中和运动有关的组织结与实运动控制系统:包括神经系统中和运动有关的组织结与实施运动的骨、关节、肌肉组织等。施运动的骨、关节、肌肉组织等。反射运动运动:运动:随意运动随意运动 中枢系统起主导作用中枢系统起主导作用 节律性运动节律性运动控制机构由低级到高级:脊髓控制机构由低级到高级:脊髓 脑干脑干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小脑小脑 基底节基底节3 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主要的四种运动控制理论主要的四种运动控制理论 反射理论反射理论:中枢神经系
34、统损伤后,患者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患者可通过反射刺激运动的产生。反射刺激运动的产生。局限性:局限性:它不是行为动作的主要成分。它不是行为动作的主要成分。它没能解释感觉刺激缺失时的运动。它没能解释感觉刺激缺失时的运动。它不能解释快速运动。它不能解释快速运动。它不能解释单一刺激引起的多个反应。它不能解释单一刺激引起的多个反应。意义:意义:为康复治疗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为康复治疗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1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分级理论分级理论 概述:概述:运动控制的三个水平结构虽有等级之分,但在一定程运动控制的三个水平结构虽有等级之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平行结构。度上也是平行结构。大
35、脑损伤后,大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能力,大脑损伤后,大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能力,而且,下位水平的结构也可以承担大脑的部分功能。此外,而且,下位水平的结构也可以承担大脑的部分功能。此外,小脑、脑干和脊髓都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小脑、脑干和脊髓都有学习和记忆能力。意义:意义:通过检测判断神经缺损情况及神经成熟程度,以此推通过检测判断神经缺损情况及神经成熟程度,以此推测预后。另外,还可以应用重建运动控制能力的治疗方法测预后。另外,还可以应用重建运动控制能力的治疗方法来促进患者功能的改善。来促进患者功能的改善。2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运动程序理论运动程序理论 概念概念:当由反射
36、引起某些固定的运动模式:当由反射引起某些固定的运动模式时,去掉刺激或传入冲动,此时仍有模式时,去掉刺激或传入冲动,此时仍有模式化的运动反应这种运动称为中枢性模式化化的运动反应这种运动称为中枢性模式化运动,也称为运动程序理论。运动,也称为运动程序理论。意义意义:根据运动程序理论,当患者运动障:根据运动程序理论,当患者运动障碍时,可帮助我们分析中枢模式发生器的碍时,可帮助我们分析中枢模式发生器的问题,还是高位运动程序的问题。问题,还是高位运动程序的问题。3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 要义:要义:系统理论要求我们在治疗和评价病系统理论要求我们在治疗和评价病人时,不仅要考虑单
37、个系统,而且要考虑人时,不仅要考虑单个系统,而且要考虑各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各个系统的相互作用。不足:不足:没有考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没有考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康复治疗的相关理论基础康复治疗的相关理论基础 BobathBobath神经发育疗法神经发育疗法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大脑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失去控制,低级中枢原始的反射失由于大脑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失去控制,低级中枢原始的反射失去抑制而所致,表现为异常的肌张力、姿势控制的减弱或丧失、去抑制而所致,表现为异常的肌张力
38、、姿势控制的减弱或丧失、异常的协调、异常的运动模式和异常的功能行为。异常的协调、异常的运动模式和异常的功能行为。治疗的重点治疗的重点:改变患者的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模式。:改变患者的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模式。Bobath Bobath技术的主要方法:技术的主要方法:反射性抑制反射性抑制(RIP)(RIP)、平衡反应训练和本、平衡反应训练和本体感受器的刺激等。体感受器的刺激等。41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BrunnstromBrunnstrom运动疗法运动疗法 Brunnstrom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的运动功能恢复的七个运动功能恢复阶段:七个运动功能恢复阶段:急性发病期,受累
39、肢体软瘫,无主动运动,反射也不急性发病期,受累肢体软瘫,无主动运动,反射也不 能引起运动;能引起运动;运动功能开始恢复,肢体基本的共同运动或共同运动的运动功能开始恢复,肢体基本的共同运动或共同运动的某些成分以联合反应的形出现;某些成分以联合反应的形出现;患者能随意引起共同运动,但痉挛达到高峰;患者能随意引起共同运动,但痉挛达到高峰;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运动组合,开始很困难,逐渐容易,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运动组合,开始很困难,逐渐容易,痉挛开始减轻;痉挛开始减轻;以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轻;以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轻;单关节活动成为可能,协调性接近正常,随着痉挛的消单关节活动成为可能,协调性接近
40、正常,随着痉挛的消失,患者能进行所有的运动模式;失,患者能进行所有的运动模式;正常的运动功能。正常的运动功能。2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BrunnstromBrunnstrom运动疗法的中心运动疗法的中心:促进患者沿着运动功能恢复顺序达到正常促进患者沿着运动功能恢复顺序达到正常运动功能。运动功能。治疗常用的方法治疗常用的方法:本体感觉刺激、皮肤刺激诱发肌肉活动等。本体感觉刺激、皮肤刺激诱发肌肉活动等。特点:特点:强调目的性和反复联系。强调目的性和反复联系。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RoodRood感觉刺激疗法感觉刺激疗法 -神经发育学治疗方法中最早的方法神经发育学治疗方法
41、中最早的方法四个理论原则四个理论原则:正确使用某种感觉刺激,可以使张力正常化和引出可取正确使用某种感觉刺激,可以使张力正常化和引出可取的肌肉反应,强调控制性感觉输入;的肌肉反应,强调控制性感觉输入;感觉运动控制是以发育为基础的,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目感觉运动控制是以发育为基础的,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目前所处的发育水平,逐渐地到更高一级的水平;前所处的发育水平,逐渐地到更高一级的水平;运动是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有目的性的活动引出无意识运动是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有目的性的活动引出无意识的希望出现的活动;的希望出现的活动;重复,即练习是运动学习所必须的。重复,即练习是运动学习所必须的。RoodRood治疗方法有
42、三治疗方法有三部分组成,即调控性感觉刺激,应用运动控制的发育顺序部分组成,即调控性感觉刺激,应用运动控制的发育顺序和有目的性的活动。和有目的性的活动。基本技术:基本技术:触觉刺激、温度刺激、本体感觉刺激、特殊的感觉刺激等。触觉刺激、温度刺激、本体感觉刺激、特殊的感觉刺激等。3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Facilitation,PNFPNF)又称为又称为KabatKnottVossKabatKno
43、ttVoss技术,技术,概述:概述:PNFPNF技术是一种种通过治疗性锻炼达到改技术是一种种通过治疗性锻炼达到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功能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功能的方法。的方法。技术要点:技术要点:多关节、多肌群参与;多关节、多肌群参与;对角线、螺旋式运动;对角线、螺旋式运动;治疗人员的言语刺激和患者的主动抗阻运动。治疗人员的言语刺激和患者的主动抗阻运动。4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PNFPNF技术的理论原则有:技术的理论原则有:任何人都有尚未开发的潜能任何人都有尚未开发的潜能 正常的运动发育顺序是由头到尾,由近端到远端正常的运动发育顺序是由头到尾,由
44、近端到远端 早期的运动行为是受反射活动所控制的,成熟的运动行为通过姿势发早期的运动行为是受反射活动所控制的,成熟的运动行为通过姿势发射机制得到巩固和维持射机制得到巩固和维持 运动行为的成长最具有循环趋势,具有以屈肌为主导和以伸肌为主导运动行为的成长最具有循环趋势,具有以屈肌为主导和以伸肌为主导的交替过程的交替过程 目的导向活动由来回运动组成目的导向活动由来回运动组成 正常的运动和姿势取决于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与协作正常的运动和姿势取决于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与协作 运动行为的发展表现为运动姿势的总体模式的有次序的发展过程运动行为的发展表现为运动姿势的总体模式的有次序的发展过程 正常的运动
45、发展是有次序的,但并非按部就班,交叉情况时有存在正常的运动发展是有次序的,但并非按部就班,交叉情况时有存在 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待于运动学习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待于运动学习 利用刺激的频率与动作的重复来促进运动学习,增加肌力与耐力利用刺激的频率与动作的重复来促进运动学习,增加肌力与耐力;目的导向活动,结合促进技术,用来促进步行的生活自理学习。目的导向活动,结合促进技术,用来促进步行的生活自理学习。基本治疗方法:基本治疗方法:节律性启动、主动肌逆转、拮抗肌逆转、反复牵伸、收缩节律性启动、主动肌逆转、拮抗肌逆转、反复牵伸、收缩放松、保放松、保持持放松等。放松等。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运动再学
46、习方法(运动再学习方法(Motor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Relearning Program,MRP)观点:观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是患者重新学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是患者重新学习运动功能的过程。运动功能的过程。重心:重心:MRP MRP强调患者的认知能力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训练强调患者的认知能力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训练中中应用功能性活动和真实环境。应用功能性活动和真实环境。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上肢功能、口腔颜面功能、坐位功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上肢功能、口腔颜面功能、坐位功能、站位功能、起立、坐下
47、和行走七个部分进行相应的训练。能、站位功能、起立、坐下和行走七个部分进行相应的训练。5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抗痉挛理论抗痉挛理论 控制痉挛的方法主要集中在通过神经控制痉挛的方法主要集中在通过神经生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神经生理学方法上。生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神经生理学方法上。如:持续缓慢牵拉痉挛肌、抑制联合反应如:持续缓慢牵拉痉挛肌、抑制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强化等。和共同运动强化等。6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运动想象(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otor Imagery)疗法)疗法 概念:概念:是指运动活动在内心反复地模拟、训练,是指运动活动在内心反复地模拟、训练,而不
48、伴有明显地身体活动。而不伴有明显地身体活动。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心理心理神经神经肌肉理论肌肉理论(Psychoneuromuscular theory,PM(Psychoneuromuscular theory,PM理论理论)”7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部分减重步行训练疗法部分减重步行训练疗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 治疗措施治疗措施在健侧使用连指手套并训练瘫痪侧手;在健侧使用连指手套并训练瘫痪侧手;只训练瘫痪侧手;只训练瘫痪侧手;对患侧手进行强化的物理治疗(包括水疗、对患侧手进行强化的物理治疗(包括水疗、神经生理学促进技术和任务实践)每天进神经生理学促进技术和任务实践)每
49、天进行行5 5小时,连续小时,连续1010天。天。98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主动性(操作性)肌电生物主动性(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反馈疗法(activeoperative activeoperative EMGBFEMGBF)10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功能性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FESFES)概念:是指用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丧失功能的器官或肢体,以代替或纠正其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功能性电刺激疗法。适用范围:它主要应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下运动神经元是完好并且通路存在、有应急功能,但因失去上运动神经元的信号,不能产生肌肉的正常运动,这时给予适当的电刺激即可产生
50、相应的肌肉收缩,补偿丧失的肢体运动,同时也刺激传入神经,经脊髓投射到高级中枢,促进肢体功能及心理状态的恢复。11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 双侧训练双侧训练 概念:通过双侧肢体协调匹配效应,同时概念:通过双侧肢体协调匹配效应,同时使用健肢,从而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使用健肢,从而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传统疗法传统疗法 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1213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返回主目录(二)周围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二)周围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概述:概述:终末再生终末再生神经膜细胞神经膜细胞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功能失用;神经功能失用;轴索断裂;轴索断裂;神经断裂。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