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96 ,大小:20MB ,
文档编号:5181671      下载积分:2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181671.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美学概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美学概论》课件.ppt

1、“美学概论美学概论”教案教案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一、为什么学习美学?1 1、时代的需要;、时代的需要;2 2、发展文艺的需要;、发展文艺的需要;3 3、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二、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美学:古老:从历史上看,人类发现美、欣赏美以至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在实践中创造美,是由来已久的。从对于具体的美的事物的欣赏到凝聚为一种较抽象的美的观念,无疑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人们对于美的事物之所以为美,在观念上进行概括和辨析,标志着人类对美进行理论研究的开始。年轻: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敦(哈列大学与法兰克福大学教授)的 Aesthetica 一书(第一卷)出版,标志着一门

2、新学科的诞生。鲍姆嘉敦“美学之父”美学学科成立时间较短鲍姆嘉敦“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努力,美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使这门学科获得了更为严密的理论形态。三、美学的研究对象五种对象论1、研究感性认识:鲍姆嘉通2、研究艺术美:黑格尔3、研究艺术:车尔尼雪夫斯基4、研究审美心理:立普斯5、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自然的人化”“化”,改造,加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聪明才智、勇敢、坚韧等优良品质外现“劳动创造了美”“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四、美学研究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学的研究方法基本

3、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这主要适用于19世纪中叶以前,另一类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多见于19世纪中叶以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 又称哲学思辨,是一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柏拉图、康德、黑格尔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这种方法把审美现象作为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加以探讨,从某种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审美现象作哲学分析。“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 又称经验描述,是19世纪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把美的现象作为一种经验事实,或者侧重于外在现象的描述,或者侧重于主体内在经验的分析,注重事物的外在和表面,强调吸收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对审美对象进行实证的考察。但是,不管

4、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有其内在的缺陷和不足,美学研究方法的真正出路在于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运用。这一根本方法,可以细化为两个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a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能物化保存。b通过艺术研究审美观念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艺术作品能充分显现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美学思想。c艺术作品蕴含的艺术美是现实美的集中和概括,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美,因此通过艺术去研究其它审美对象,就更容易深刻揭示它们的审美特征和审美物质。d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一种不涉及直接功利性的审美行为。五、几种具体的美学研究方法社会学方法社会学方法。从人类

5、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探讨美的起源、本质和特征等。把审美现象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习俗风气等联系起来考察,从中探讨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的变迁等问题。理论代表人,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学家丹纳(泰纳),他将审美现象放在社会的三大要素下加以考察,认为人和审美现象都必然会受到种族、时代和环境的制约。他写了艺术哲学一本书,对此详加探讨,很有说服力。心理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自近代以来,心理学的日益发达基础之上的。他强调把审美作为心理过程来观察和分析,把研究的重心从传统的审美本质,转到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和审美经验上。心理学本身就有不少流派,美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精神分析心理学方法、格式塔心理美学方法、

6、实验心理学美学方法等。当然,我们要注意,审美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单纯的心理过程和现象,它还是一种精神现象。现象学方法。现象学方法。是现代西方现象学哲学提出来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主张排除一切先入之见,向着“事象本身”逼近。这一方方法被认为是解决“自上而下”的方法与“自下而上”的方法的有效途径。对于这一方法,代表人法国的胡塞尔提出过“三步还原法”,即所谓的现象还原、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现象学方法在后来的波兰美学家英加登、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等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六、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途径六、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途径美学研究对象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

7、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为什么?(1)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是美学研究的基本材料和出发点。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对象,涵盖了美学研究的全部内容。(2)美学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既可以了解人类审美观念历史发展的轨迹,为今天的美学研究提供出发点,又会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上存在的种种审美现象。(3)美学之所以要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因为艺术在美学研究诸对象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艺术具有的一些重要特点决定了通过艺术去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和审美观念等会更有效、更深刻。这些重要特点是:七、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美学是跨界的边缘学科,同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理论

8、和自然科学都有密切的关系。第二章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的本质是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美学研究中许多分歧的产生,不同美学学派的形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于对美的本质和特性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研究美的本质的困难主要不在于说明“什么是美的?”(对个别事物作审美判断或经验描述)。困难在于回答“美是什么?”(在各种美的事物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质或者在和其他事物比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质)。黑格尔曾经说过,“咋看起来,美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观念,但是不久我们就会发现,美可以有许多方面,这个人抓住的是这一方面那个人抓住的是那一个方面;纵然都是从一个观点去看,究竟哪一方面是本质的

9、,也还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一、美和美的事物的差异(1)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如,漂亮小姐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却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如上海东方明珠塔或广西桂林山水的美就会因气候条件和人的心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美。(3)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红颜与白发,大海与小溪,都各自有着独特的美。(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美虽然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美却不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我们不能用某种固定的东西、

10、固定的味或色或声来说明美,因此,美不是美的东西。(5)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还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而美虽然与可欲有某种联系,但仅仅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美是难的。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的论美的著作,用的是对话的形式,中间有句话很能说明现状“美是难的”。二、美的奥秘何以如此难解?从审美客体来看,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美的事物的无限多样性和差异性掩盖了美本质的一般性与共同性。从审美主体来看,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条件下,往往也会有不同的审美评价。由于人对美的事物现象的感受具有相对性与差异性,从而掩盖了美本质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三、不同的途径(一)从客观

11、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1、柏拉图 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理式”是客观世界的根源,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理式世界才是真实世界。所以,美的理式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而且这种“美本身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是绝对的;而现实事物的美是由于它来源于美的理式,是美的理式的影子,所以时而生,时而灭,变幻无常、相对的。床的“理式”个别的床 画家摹仿个别的床所画的床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着三层”)评价:缺陷:缺陷:否认了美的客观现实的根源和基础,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把人对美的事物的认识绝对化。“美的理式”是脱离个

12、别美的事物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普遍性都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离开个别也就无所谓一般。所以柏拉图的理式是空洞而抽象的概念。优点:优点:柏拉图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这两个概念,从具体事物上升到一般性的研究。黑格尔对此大加赞赏。他还讨论了当时时兴的美的各种定义,为后人提供宝贵的资料。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而感性的实在只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理念的客观性相。“美和真是有区别的,只有当理念(真)在感性的外在的存在中实现自己的时候,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他把理念打入客观存在内部去否定客观事物的美。认为真正的美是艺术美,在艺术美中所谓的“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

13、指作品的“意蕴”的显现。一切造型、色彩、线条、音调的运用,都是为了显示出一种内在精神。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 世界(自然)主观精神 人 客观精神(物质文化)理念的感性显现与柏拉图不同之处:他的理念不是与客观事物相对立,抽象的存在于客观事物之外,而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把美的理念看作发展过程。黑格尔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动与美的深刻联系,明确提出了把美的本质与“自然的人化”联系起来的思想。“只有在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只有通过这种实现了的活动,人在他的环境里才成为对自己是现实的,才觉得那环境是他可以安居的家”,又说“就在这种自我复现

14、中,把存在于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东西,为自己也为旁人,化成观照和认识的对象”,“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评价:优点:优点: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首先,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美就是理念借感性形式放出的光辉。其次,强调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再次,强调了人的精神劳动的外化的作用。缺陷:缺陷:他的这一切论断都是头足倒立的。因为所谓作为客体的自然,在黑格尔那里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所谓人的活动、劳动,在黑格尔那里也主要只是人的意识的活动、精神的劳动。因此,他的这种自然的人化、改变世界等等,实质上只是意味着一种意识的过程和思辨的产物,而不是真正感性现实的实践活动,不是客观物质的活动。

15、(客观唯心主义)(二)从主观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二)从主观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1、康德康德建立在经验论的基础上,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提出审美是种趣味判断或鉴赏判断。“如果说一个对象是美的,以此来证明我有鉴赏力,关键是系于我心里从这个表象上能看出什么,而不是系于这个事物的存在。”“(审美)趣味是以完全无利害的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表象方式加以判断的能力。这种快感的对象就称为美的”康德并不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本身,相反,只有当这种没有目的(无功利)而又合目的性(事物存在的理由)的形式,符合主观认识功能(想象力与理解力),引起它们的和谐活动,从而产生一种愉快,它才是美的。美就是那种不夹杂任何

16、厉害关系,没有概念的纯形式,而又必然为一切人所喜爱。评价:评价:趣味判断与厉害、概念无关。企图把真善美加以区分,(合理),但割裂并走向极端化。美是主观的,美作为合目的性形式,不存在于现实对象的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审美判断者的心境与快与不快的情感之中(对象的美不美,只有根据主观的快与不快为转移)。走向唯心主义。2、克罗齐、克罗齐认为美的根源在于心灵。“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美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艺术作品只是备忘工具,给人的直觉印象才是真正的艺术品。”评价:主观唯心主义者,认识到形象思维的重要性。3、叔本华、叔本华美是意志的暂时休息。艺术是

17、人生暂时“解脱”痛苦的结论。(三)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三)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1、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美在事物的形式、比例。认为“一般”不能脱离“个别”而单独存在,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在于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评价:“直观唯物主义者”。2、达芬奇:达芬奇: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在研究物体本身的美,特别是人的美的时候,为了达到真实的再现美,不但强调人的精神特征,而且很忠实比例和谐。蒙娜丽莎 3、荷迦兹:荷迦兹:“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评价:机械直观“曲线美”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著名画家

18、、美学家荷迦兹提出的,他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一切由所谓波浪线、蛇形线组成的物体都能给人的眼睛以一种变化无常的追逐,从而产生心理乐趣。”他认为,美最大限度的蕴藏在精确的曲线之中。美国著名美学家威廉也曾说过“美蕴藏于S状曲线之内”。4、博克、博克经验主义者。否认一切天赋和观念,一切只能从人的感觉和经验出发。以经验事实为出发点,承认美的客观性,肯定美是物体的某些属性。归纳美的特征为“七种”。5、狄德罗、狄德罗“美在关系美在关系”说说(1)孤立地就每一种事物的本身而言,也就是它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关系。从这种关系所产生的美,狄德罗称之为“真实的美”。(2)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这种

19、美或丑,是因与它物的关系而相对地美或丑,因此,狄德罗称之为“相对的美”。(3)事物与人的关系。它们所产生的美,狄德罗称之为“外在于我的美”。“我把凡是本身就含有某种因素可以在我们理解中唤醒关系这个观念的性质就叫做外在于我的美”(三)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三)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者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评价:体现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喜欢过的生活”“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美是生活”和“应当如此的生活”矛盾;第三章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20、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民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国语楚语“伍举论美”1、墨子(约前480前390)他认为自己是“贱人”,可能乃接近“农与工肆之人”的“士”。“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认为“目知其美,耳知其乐”,但“为乐非也”。因为“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万民之利”是美的标准。“仁”和“礼”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一般也被认为是儒家美学以及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美善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甚至是善的同义语。孔子不仅把“中庸”作为最高的品德,还将它应

21、用到审美活动之中,作为一种审美的批评尺度,提出了“过犹不及”的审美标准,直接导致“中和”审美观的产生。根据“中和”的审美标准,孔子在音乐艺术方面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美善”有区别:韶乐尽善尽美,武乐尽美不尽善。2、孔子 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 ,可 以 兴,可 以 观,可 以 群,可 以怨。”(论语阳货。)因而“不学诗,无以言”。(论语述而。)他对韶乐,赞不绝口,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甚至使他“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看到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联系,自觉地把审美教育列为他所开创的学校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

22、一个大力提倡审美教育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仁”的哲学伦理是依托于内在修养的主体改造论,其核心是用“爱人”之心和“恕”的原则,谋求“和而不同”的社会整体和谐关系;孔子把理想人格、理想社会和完善价值观的追求看作是使社会趋于稳定、均衡的内在力量。与孔子的“仁”学相对应,并能与之媲美的是古希腊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善”说。在欧洲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是用知识概念去思考“善”,并把善作为哲学伦理核心的第一人。“美德即知识”。仁、善的比较分析说明,尽管孔子之仁与苏格拉底之善都立足于人的主体改善,在某些地方不乏有相交之处和相似之点,但是,孔子之仁要求的是以爱求和,具有鲜明的人文社会性质;苏格拉底之善强调的则是

23、以智善我,具有强烈的科学追求精神。3、孟子 “充实之谓美”。“茂好于外”。美是有内容与形式的。4、荀子更进了一步,他提出了美善相乐的教育观点,指出教育具有“美政”“美人”“美俗”的社会功能。他在乐论中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他特别重视“乐”对人的心灵的感化作用。诗教与乐教,在我国古代一直受到重视。“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 从主客观关系上研究美从主客观关系上研究美。中国古代艺术家追求美的境界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的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因此,不

24、是纯客观的描写自然,而是化景物为情思、为意境。它能引起欣赏者的想象,具有深刻的感染力。“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_苏东坡 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艺术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王充“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既强调了美的内容的决定作用,也不能忽视形式的积极作用,而把二者看成有机的统一。从风格上研究美从风格上研究美 所谓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固性的创作个性与艺术特色。艺术风格既是一种个人风格,也可以是集体风格,如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流派风格、阶级风格等。如:从电影的文本世界出发,张艺谋的创作风格可归纳为两点:

25、一是浓郁,由最初的创作冲动生长晕染而成的一种氛围;二是朴拗,质朴而执拗的人物性格给影片带来的相应的表现形态.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最初担任摄影。他在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中的摄影,以追求画面造型的力度和象征性,而广受赞誉。1981年独立执导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张艺谋的作品的突出特点,是那种对中国传统封建意识的深刻认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内蕴其中的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是古朴民俗的奇特景观。张艺谋电影在风格和语言上不断探索、创新,代表了新的电影潮流的崛起。总之:反对以“文字入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区分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不同,主张诗要用形象思维,而不要用抽

26、象的说理破坏艺术形象的生动和美。反对斤斤计较对于事物的外形逼真的刻画,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力,达到高度集中概括,创造出真实、自然、含蓄的艺术形象;以少胜多,引人入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与美。反对“死法”,提倡活法。主张“无法是为至法”,把“无法”和“有法”“规矩”与“变化”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以便真实生动的反映出客观世界的美,自由的抒发艺术家的审美的思想情感。反对一味模仿古人,认为艺术家只有具备了真情实感,有了真正的创作冲动,获得了新的创作意图,才能创造出美。注意艺术技巧的训练。郑板桥三、结合现实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柳宗元刘禹

27、锡郭熙王夫之叶燮 中西方对美的本质的探索的出发点(哲学起 点不同)由于生产活动和神话的影响,使古希腊哲学家围绕宇宙整体的本源以及物和有关知识的关系进行思索,部分人形成了自然科学的探索思维,部分人形成了宗教神学的思辨阐释。不可忽视的是,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这样一个奴隶主民主制的社会环境中,这是形成西方源头哲学具体观点自由发散,并具论辩色彩的重要条件和原因。与欧洲哲学不同,中国哲学萌芽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哲学思维的出发点从一开始就不同于欧洲。以农业活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决定中国先人思索事理的立足点和主体内容是人际关系。农业活动的惰性和较少交往使得中国古人哲学

28、思维十分注重自身的感性体悟、经验和实用。以血缘宗法为生活底蕴的社会具有“家天下”的浓厚内向性使关系纽带以及现实“人际关系(生活伦理和人事关系)异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这种直接、现实而又长期发生作用的社会特征成为影响先秦哲学探索的重要因素。总之,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简陋性和重复性,导致了人们哲学思维基点,侧重于内部生活的圈圈及其圆满关系,也决定人们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的保守性、狭隘性。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必然使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伦理凸现在哲学思维中。因而与欧洲哲学不同,先秦哲学思维的出发点和重心是以人为核心的关于人伦、社会生活秩序和政治稳定等问题。它没有侧重于对自然物属性的探索

29、,也没有以回答“精神和自然界何者第一性”为立足点,而是围绕构建理想的、为统治者服务的社会规范和协调人事关系。这是一种以主客体一致为基点,以强化内在约束和内在自觉为主格调,寄托于主体修养和国家治理实践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伦理哲学。这从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可以得到证明。在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是在解放后才正式开始的。5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美学问题大讨论,中心议题之一就是美的本质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构成了我国早期美学的基本学派。一是主观说,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意识。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的观点,即美是主观的二是客观说,以蔡仪为代表。他提出,美是客观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事物本身,与我们的意识

30、作用无关。三是主客观统一说,以朱光潜为代表。他认为,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西方美学史四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以李泽厚为代表。他首先肯定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属性、形象、规律。它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社会存在是客观的,所以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美的历程第四章 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一、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1、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从实践、主体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二、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1、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就是由于里面包含了人类的一种最珍贵的特性实践中的自由创

31、造。所谓自由,并非毫无必然性,不受必然性的约束;也不是任何随便的意思。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把握,自由创造即按照人类认识到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物质活动。自由创造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2、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美产生于劳动;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三、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了美(一)说明:1、生产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在生产物上必然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表现着人的目的和人改造自然的创造力量。3、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美是什么?美就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

32、的生动表现。它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产生。(二)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美的。1、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能体现出人的自由创造。自由创造是有具体的历史的内容的。2、产品到达到美,除了自由创造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个自然形式问题。一方面在自然物的形式变化上要符合实用的目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形式美的产生以及它的相对独立性,人们在生产一件产品时不仅考虑到实用,还要体现出人对形式法则的自觉运用,以便满足人的进一步的审美需求。四、美和生活美只是那种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的活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的实现,人在其中能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的那种生活形象。马克思:正如只有音乐(客观条件)才能唤醒人的音乐

33、感觉,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主观因素),景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就不是它的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的表现。对美本质的理解(共性)1、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有对人和人类社会才有意义。2、美作为社会历史现象,不是物质的存在,而是由事物现象传递显露出来的,是种形象性信息,体现事物的存在方式以及它的运动状态或是对这方面的陈述。3、美作为形象性信息,存在于人类各方面各大领域,前提是“不离开与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审美关系。”4、美必然引起审美主体在心理上包括生理上的愉悦反应。第五章 真善美和丑一、真、善的定义 真,指各个物种自身的自然状况以及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善,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或有

34、益于人类的功利价值。注意:生活中真善美常常结合在一起,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美和善的区别1、美以善为前提。2、区别:A.与功利的关系B.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C.善是意志活动的对象 美是认识和观赏的对象 美和真的区别A.真可以脱离人的实践,主体独立存在,美不能离开主体的功利目的和生动形象。B.真是求知的对象,美是欣赏的对象。二、真善美的联系1、美以善为前提。因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一定社会集团或一定阶级的利益。区别(略)2、美的产生是人类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区别(略)3、总之,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灵魂,三者各有独特的内容,不能互相取代,但是在实

35、践中可以而且应该得到统一,“把符合客观规律的真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善,通过具体而又光辉的形象显现出来就是美了。”三、美和丑1、丑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一种对生活、对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1)丑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它使人厌恶、鄙弃,反感。(2)丑的事物是违背自身发展规律的,有碍人生的。(3)其外在组合形式往往是凌乱的,不能怡人的。2、丑恶有密切联系,但丑不等于恶。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长相的丑属于人的生理特征,并不一定和恶有必然联系。Eg.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36、http:/ 骨感=美感?骨感模特在化妆 丑的美学意义(1)丑是美的对立面,与美是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以丑衬美,可以使美更加突出。(2)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3)审丑历来是审美活动的重要方面。无论是原始艺术,还是古典主义,或现代主义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4)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为艺术中的美,即化丑为美。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1)艺术的美不美,不在于生活是丑或是美。(2)把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通过典型化的原则,揭示出丑的本质。这样,艺术便更美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

37、身便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罗丹 欧米哀尔 艺术丑(1)艺术丑是艺术美的对应面。(2)艺术丑不同于生活丑,生活丑是现实因素的丑,艺术丑是创造性因素的丑。(3)艺术作品中反映的丑的对象不同于艺术丑。(对象可以很美,但表现技巧拙劣。)(4)艺术丑是艺术作品中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5)有时艺术丑还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美。第六章 美的产生1、从石器造型看2、从“美”的含义看3、从彩陶造型和文饰看 美的产生在原始社会,人类把没有定型而粗糙的石头,逐步磨制为光滑锋利的斧、凿等劳动工具,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实用和生存斗争的需要,但也蕴含着质朴的美学原理。到了新石器晚期,开始出现各种类型的石器

38、装饰品。这种与实用内容相分离的形式,标志着美开始独立地存在了,表现出人类创造美的审美观念的初步形成。到了陶器时代,人类开始在陶器上设计颜色和制作纹饰,讲究造型美观,体现了在实用中渗进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念。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造型既简单又缺少变化。为了使用方便,人们在陶器上增加了口沿流,各式銴耳和各种器足。到仰韶文化后期,陶制日用生活器皿基本齐备后,人们又开始对器物的某一部分予以变化,形成一器多式。这种变化使器物有了一定的美感,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与追求,促进了陶器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器物造型的变化,就成为陶器鉴别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陶器的装饰艺术,最初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具体

39、说是在制陶的实践过程中萌发的。根据考古发现,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陶器表面,纹饰是交错排列着的粗乱绳纹。这些绳纹是某些带有绳索的制陶工具在修整器表时留下的痕迹。正是这些痕迹启发了人们的意识,使他们逐渐悟到可以通过装饰来达到美化陶器的目的。最早的陶器纹饰都是几何纹,如篮纹、席纹、菱形纹、网格纹等。除几何编织纹外,一些描绘自然景象的纹饰也在器物上大量出现,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纹饰多为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等,这是人类将观察到的自然景象在艺术创作中再现。另外,动植物纹样也极为丰富,这些纹样的形成,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周围的各种动植物观察认识的结果。随后人们把自己对社会、对环境的认识及渐渐

40、完善的审美意识应用在器物上,用装饰的方式表现出来。美美 形(1)(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2)同本义 delicious 美,甘也。说文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注:“谓甘露醴泉之类也。”食必珍美。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3)形貌好看,漂亮 beautiful;good-looking;handsome;pretty美孟姜也。诗鄘风桑中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记(4)美姬(美丽的女子);美眷(美丽的女眷;美人);美色(姣美的姿色);美劭(俊美,秀美)(5)美好 fair;good;nice;

41、fine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其民愿,其俗美。荀子王霸(6)芳草鲜美。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天下之美。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才美不外现。唐韩愈杂说 美美 动(1)称美;赞美 praise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2)又如:美言(嘉言);美刺(称美与讽恶。多用于诗文);美咏(赞美咏叹)(3)认为美;使事物变美,变好 beautify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齐民要术耕田(4)又如:美田(使田地肥沃);美政(使政治美善);美俗(使风俗淳美)新石器时代 陶质彩绘。器高14.1cm、口径29cm。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属马家窑文化马

42、家窑型,是当时彩陶中罕见的描绘人物形态的作品。石器时代、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新石器时代 陶质彩绘画 器高12cm 口径32cm。出土于陕西华县柳子镇泉护村,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钵图案于夸张变形中,极富装饰趣味,用笔简括生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陶质彩绘。彩陶纹饰除了一些象形纹样之外,大多数是几何纹饰

43、,最常见的有十余种纹样,马家窑文化中曲线构成的旋涡纹饰是结构最复杂、完美而又有典型意义的几何纹饰之一。作为器物纹样的几何装饰手法,这件作品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中高超的构图技巧。第七章 社会美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首先表现在那些作为革命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其次,表现在劳动产品上,主要指已经改变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的劳动产品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美和社会美往往交织在一起,很难分开。一、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1、理想要变成现实美必须通过实践。理想不仅根源于实践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形象。2、社会美与

44、社会实践的关系非常直接、明显。它不仅显示于静态的实践成果,也显示于动态的实践过程。3、社会美与社会功利性密切联系。美是通过愉悦人的情感,从而丰富人的生活活跃人的身心,提高人的情操,开拓人的视野等等。美的效用是在情感方面精神方面。4、社会美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联系。美都具有社会性,必须依存于社会,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二、社会美重在内容社会美主要指人的美。分为人的内美和外美。外美主要指形体美、服饰美。内美主要指人的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即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等。内在美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进步积极的人生观,是人格美的核心。人的内在品质总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得到表现,主要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

45、、语言等表现出来。人的内美和外美有时会有矛盾。注重内美。第八章 自然美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自然和自然美是不同的概念,分属两个范畴。自然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也不依赖于社会。自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发展、变化的。自然美对人而言,有了人,有了人的实践活动,形成了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才使自然物取得一定的社会意义,从而显示出美的价值来。但,自然美对自然有直接的依赖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一、一、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来看,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归根结底它是一定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的产物。随着社会

46、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多,自然对于人,一方面作为物质生活的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自然美产生于自然的“人化”。“化”是主体利用、改造客体,在客体中实现自身的本质力量的过程。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劳动而被“人化”的,人化的自然就成为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的对象化的自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写到“狩猎部落由自然界得来的话题,几乎绝对限于人物和动物的图形。他们只挑选那些对他们有极大实际利益的题材。”二、二、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一种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没有改变自然属性),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和生活的联系比较明显,使人们得

47、以从中直观自身。可以分为两种:1、自然被改造。2、自然被支配。a.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b.自然物作为人和人类生活的象征,显示审美意义。自然物的象征意义,是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也是随着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如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三、自然美的特征1、自然美的自然性。自然美依赖于自然存在,离不开自然的物质属性。自然美的自然性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另外,自然美的自然性在外在形式上应该符合人的审美要求,它的色彩、线条应该是人的

48、视觉能够把握的、悦目的;它的声音应该是人的听觉能够把握的、动听的,没有这些“天生”自然素质,也就谈不上自然美。2、侧重于形式美。自然美的内容模糊不确定,形式给人的感受确清晰鲜明,因此,色彩、声音、线条、形状、质料等形式美的因素,成为自然美整体构成的突出部分,居于侧重或压倒的地位。“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3、自然美的多面性。自然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自然物与人的社会生活的联系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因此,自然物的美在一定条件下,在与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定联系中,其不同侧面会得到不同的显示。自然物的美丑二重性,是自然物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特性,与自然美的多面性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四、自然美重在形式、自

49、然特征的审美意义四、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特征的审美意义由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感受到是美的事物的形式,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人们仅仅看见美的事物的样子,(形式)而不去考虑它的内容,便能引起美感。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美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形式美的问题。中国唯一无人登踏的梅理雪山中国唯一无人登踏的梅理雪山第九章 形式美一、形式美 形式美是事物外在形式的美,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形式美和事物的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事物的美的形式指个性,和美的内容有直接的密切联系;而形式美是指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具有共性,体现出的内容是间接

50、的、朦胧的。形式美体现了人类审美经验的历史发展。在人类创造美的长期活动中,逐渐发展了人对各种形式因素的敏感,例如对线条、色彩、形体、声音等等形式因素的敏感,并逐渐掌握了这些形式因素各自的特点。这些形式因素由于其他相联系的条件发生变化,它的特点和意义也相应的发生变化。Eg.色泽美色泽包括色彩和亮度。色彩是人的视觉神经系统对于光的频率所产生的色彩感。亮度是人的视觉神经系统对于光的振幅(强度)所产生的亮度感。(严格说来,黑白不算色彩。)色彩美的价值根据主要在于:(1)构造相同的事物,有色彩的比没有色彩的能提供更为丰富的刺激,从而满足人的神经系统要求得到适当刺激的需要;(2)对于具有色彩感受功能的人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