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0 ,大小:908KB ,
文档编号:5182379      下载积分:28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182379.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课件.ppt

1、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教育学试卷题目类型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 15%填空题 20%判断题 10%简答题 35%论述题 20%认知层次比例:识记 30%理解 50%应用 20%课程内容介绍123宏观教育理论中观教育系统微观教育实践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结构图教育学知识点结构图宏观教育理论中观教育系统微观教育实践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学生与教师课程教学德育班级管理宏观教育理论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发展过程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教育学教育起源是什么教育发展过程是什么当代中国教育特点是什么社会对教育

2、作用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有独立性人的发展有什么规律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对社会作用是什么学校如何影响人发展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结构图中观教育系统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什么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是什么什么是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如何形成什么是义务教育教师的特点是什么师生关系是什么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设计课程学生的特点是什么课程发展趋势是什么什么是终生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结构图什么是教学教学原则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微观教育实践教学德育有哪些教学思想和理论教学过程是什么教学的环节是什么德育是什么有哪些德育思想和理论德育原则组织形式

3、方法手段学校班级学校与班级德育过程是什么如何做班主任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结构图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本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教育概念的内涵;第二部分从教育制度的视角简要介绍了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按照时间的跨度简述了教育的发展过程。一、教育的词源educationeducation源于拉丁语。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 而教育之,三乐也。最早对教育作出说明的是许慎,“教,上所施,下所 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美生活作准备。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卢梭认为:“教育应当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 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 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 概念道德包括。”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是准备完善的生活过程,“教 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二、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 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 途径。教育的本质培养人教育的属性社会活动教育的内容传承社会文化 传递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 教育的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的概念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

5、直接目标的社 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 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 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 化的活动。教育的概念学校教育的教育者要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来进行;学校教育的“三有”特性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影响的对象是受教育者的身心生理与 心理的各方面;学校教育的目的与结果是要促使受教育者 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变化。教育的概念 对学校教育的界定重点掌握四个点:三、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

6、等。三者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依据,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用图示表示如下: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 1 1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 而发展。教育的产生有两个重要条件:一 是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二是语言的形成。2 2教育起源说:有多种观点,但历史唯物主 义者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 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有着 本质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四、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宗教观点,非科学的。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教育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

7、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教育的概念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 英国的沛西能 主要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 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观点评价:生物起源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 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 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问 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教育的概念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著名教育史专家孟禄。基本观点:从心理学的观点去解释教育 起源问题,认为教起源于无 意识的模仿。观点评价: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 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 目的性。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特点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劳动起源说教育的概念形成背景:劳动

8、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 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 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 名论断的直接运用。代表人物:前苏联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 我国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人类教育起源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 的需要。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 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教育产生于劳动适宜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 为条件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 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劳动起源说教育的概念思考:动物界中也有教育现象,比如老鹰教 雏鹰学飞行和学觅食。这样看来,人 的教育在本质上其实是与动物的教育 相同

9、的。这种论断正确吗?请用教育 的劳动起源理论对此进行分析。教育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定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 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各级: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 各类:除普通学校外还有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 校、业余学校等不同类型。具体内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 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两个基本方面:一、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系统;二、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 则。如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影响因素)学校教育制度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学 制是随着生产

10、力和科学技术由低到高的发展不断完 善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受教育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各级 各类学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入学年龄、修业年限 等等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情况。本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外国的合理部分。非正式教育-正式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以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时间:17世纪到19世纪,严格意义的学校教 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基本形成。定义: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即具 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

11、育制度,它从 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 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制职业技术训练的 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的“废科举,兴学校”运动1902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只颁布未实行。1903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中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学校教育制度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制度化非制度化并非一 个简单的循环。制度化教育之后的非制度 化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理念,推崇“教育不 应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充分尊重受 教育者、实施个性化教育。学习化社会的建构 学校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

12、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学校教育制度由低到高相互交流义务教育定义: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也称强迫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学校教育制度1619年,德国(普鲁士)颁布的魏玛教育章程是世界上第一部的义务教育法规。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教育

13、发展的过程中国夏代:学校形态的出现西周: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私学大兴,百家争鸣,儒、墨两家成为当时的显学。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教政策。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学习内容:四书、五经 教育方法:死记硬背、棍棒教育 隋唐:科举制度盛行。一、古代教育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 佛教:关心大众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 职官学校:贵族 文士学校:奴隶主(最多)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希腊、罗马雅典:文化修养,政

14、治家,商人。重商主义斯巴达: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培养军人一、古代教育教育发展的过程(1)阶级性。主要表现在受教育权上。(2)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 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 人道往往合二为一。(3)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 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4)刻板性。教与学的方法刻板。(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受教育 权象征着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不是 为获得实用的知识。教育发展的过程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培根基本特征: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和力量,强调尊 重儿童天性。古典主义:以复兴古希腊文化为由改革当 时社会。世俗性:反对神学

15、。贵族性:受教育权仍掌握在上层社会手里,教育目的是培养君主、侍臣、绅士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二、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的教育变化有: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 学校崛起从教育管理者而言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从受教育 而言3教育的世俗化从教育目的与内容而言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从教育 的保障而言的教育发展的过程三、近代教育四、20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 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 展,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五化:终 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1 1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 持

16、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 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 、终身发展的一生。2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化:顾名思义,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的 教育。包括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入学,降低辍学率,是所有中青年都脱除文盲。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发展的过程四、20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 3 3教育的民主化主要有两层含义:(1)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为达到机会均等,就必须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2)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主要指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包括办学的自主性、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的

17、灵活性,以及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4 4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5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发展的过程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一、定义: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二、教育学的发展历史1、教育学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一、教育学萌芽阶段(一)特点:1、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2、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二)主要的著作和名人:1、国内:孔子、墨子、朱熹等,论语孟

18、子大学中庸2、国外: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三)主要的教育思想1 1、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1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教育对国家稳定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要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 2)对教育对象的观点:提出“有教无类”的观点;不包括社会底层 的劳动人民。教育学萌芽阶段(3 3)教育目的的观点: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 完善的人格为教育首要目的。(4)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5)教学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6)教学原则与方法:A、因材施教原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B、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

19、不悱不发C、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育学萌芽阶段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2 2、学记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教育著作,是 中国“教育学的雏形”,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教育思 想如下:()教育的作用:、教育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化民为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其必由学“。()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提出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制度()教学原则:、课内处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教学相长原则:学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循序渐进原则:学不躐等 E、启

20、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4 4)论教师:师严然后道尊教育学萌芽阶段苏格拉底:产婆术 三步骤-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 理性-智慧-哲学家 意志-勇敢-军人 情感-节制-劳动者柏拉图教育思想: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哲学王;2、重视教育,主张国家办教育;3、儿童接受教育越早越好;4、学前教育以游戏为主(寓学习于游戏)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 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教育学萌芽阶段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灵魂说:灵魂分为植物的(生理方面)动物的(感觉和欲望方面)理性的(认识与思维)、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高目的追求理性、提倡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教育学

21、萌芽阶段二、教育学创立阶段(一)特点:、教育学从哲学、伦理学中分化出来,走向学科和内容的独立;、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二)主要教育家与著作:、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英国洛克教育漫话;、法国卢梭爱弥儿;、瑞士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学创立阶段(三)主要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 作萌芽()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最早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提倡泛智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2 2、卢梭:爱弥儿 自然教育思想3 3、

22、康德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 到自我完善。教育学创立阶段 4 4、裴斯泰洛齐:教育目的:发展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人尽 其才,在社会上达到就有的地位;要素教育的思想:教育要从最简单、最基本、并能为儿童接受的要素开始循序渐进地发展儿 童的各方面。主张教育心理化。(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 学化口号的教育家)5 5、洛克:白板说 绅士教育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育学创立阶段 、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科学的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理论的代表 教育学科建立的标志: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第一次作为课程在大学里讲

23、授,最早 始于康德。第一次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以伦理 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育学创立阶段7、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在做中学”,三中心: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三论断:教育即生活 教育及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改造教育学创立阶段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 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特别是马克思提出了人 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将社会劳动与教育相结合。193

24、9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 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最早的一本以马克思主 义的教育著作。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学越来越呈现 多元化的格局。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内容简要:本章主要从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教育 对社会的作用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三 个视角介绍了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共 四部分内容:教育与政治 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与科技 教育与文化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说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 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教育的一切问题。具体表现:1 1、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 2、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 3、决

25、定着教育目的 4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有自身的规律 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过程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平衡性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培养人才主要途径 (2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并由此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政治民主 教育民主(3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总之,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伟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的一直为转移的

26、客观规律。教育与政治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1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 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物质基础 劳动力需求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通常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 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 合和比例构成,以及不同性质的专业之间的比例构成。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非同步)教育与生产力(一)两个途径: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1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1)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是潜在的 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

27、力。(2)教育提升人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 改变劳动力的形态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2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1)教育对已有科学知识的继承性(2)教育对生产科学知识的扩展性(3)教育对生产科学知识的高效性(4)教育对生产科学知识的创造性教育与生产力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思考: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教育先行?(1)教育虽然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但可以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3)教育的周期性长和滞后性,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教育与生产力(二)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 舒尔茨1960年12月,美国经

28、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 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 本理论创立的“宪章”。核心概念: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 可以影响其生产工作效率、质量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投资内容: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信息搜寻教育与生产力 通过计算美国1957年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舒尔茨推算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教育基本储量概念: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用 来分析教育

29、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主要观点:(1)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2)人力投资的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投资的总量 必须不断增加 (4)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教育与生产力(二)人力资本理论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主要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主要指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总体:为教育提供动力和指明方向具体:(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影响教育内容 (4)影响教育技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 教育发展的水平;同时,教育也对科学技 术的发展起着

30、重要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继承与创新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在生产的主要途径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教育与科学三、信息技术(ITIT)与教育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知识的数量和质量2、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的智能化 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 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教育与科学三、信息技术(ITIT)与教育网络教育: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 网络学校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区别 传统学校教育 网络教育 等级制教育 开放

31、式教育 筛选制度 兴趣选择 年龄段教育 无年龄段教育 时空限制 跨时空教育与科学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概念: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概念: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如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的复合体。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双重属性)从广义上讲,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 狭义上讲,教育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工具。而从严格意义上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 化现象。因而,文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更 为密切的相互交融的本质联系。教育与文化2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32、的关系总体:文化与教育之间不是一种封闭的循环关系,而是二者既有相互依存、制约的一面,又有变化与发展的一面。具体:(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传递与保存功能、选择与整理功能、交融与创新功能(2)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内容、教育的实施、教育特色的形成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与文化三、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界说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 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1、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守的观念和行为2、有积极的,也有阻碍作用的3、核心是个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最 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教育与文化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环

33、境、构成、历史传统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很强的文化 整体性、整合作用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教材、储存、教师4、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教育与文化学校文化的类型1、学校物质文化学校文化的有形部分 表现形式: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2、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管理的依据 表现形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3、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基本成分:认知、情感、价值、理想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教育与文化三、学生文化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身心特征(年龄段)(2)同伴群体的影响(形成共同的价值观)(3)师生的交互作用(主动、被动)(4)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 多样性、互补性教育与文化谢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