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院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第九章 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方式理论第一节 基于目标实现途径的制度变迁分类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过程及主要现象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方式第四节 国家、意识形态等与制度变迁第一节 基于目标实现途径的制度变迁分类 一、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二、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变迁三、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四、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 一、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是指通过改变人类行为的选择集选择集以提高生产效率使净国民收入无可争议地得到增加的制度变迁。布罗姆利布罗姆利:制度交易通过对社会某些成员的鼓励和对某些成员的限制来修改选择集。对消费者来说,新产品能扩大消费集(X*X
2、),就像新技术能扩大企业的生产集(Z*Z)。同样的,如果发现X*中的一个新的化学制品是致癌的,现在必须禁止生产,这将会产生一个新的生产集(ZZ*)。制度作为限制、解放、扩展个人行为的集体行为,是界定消费集和生产集的根本因素。制度对人类行为选择集的限制、解放、扩展等显然会影响生产效率。Q*Q AB 其他物矿产 图9-1二、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变迁 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变迁类似于“仅仅是重新分割一块大小固定的馅饼”的活动。富人穷人xyD*DUrUpWrWp图9-2图9-3三、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三、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 这种制度变迁与以下活动相关:一些矿工组织起来进行游说疏通以增加矿井安全
3、。如果成功(即产生新的安全法或体制),会导致有利于矿工的经济机会的重新配置。1I 0I 煤 安全 M N N M 图9-4说明提高采煤的安全度意味着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有一个不同的结构。如果矿井的工作条件并不会引起多少社会反响,那么相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可能如图中I0描绘的那样。当有关这些事情的态度发生变化后,对安全和人道的工作条件的偏好就会改变,它或许就会被描绘成I1那样。社会无差异曲线是根据社会效用函数得到的,其形式如下:U=U(x,y,m)。(x,y,m)反映了社会中可得到的物品和服务。物品不仅包括煤炭、食物和其他在商品交易中购买的私人物品,而且包括公共物品,诸如环境质量以及工厂、
4、矿山的工作条件等。图9-4 cUBU BW cW*M*N N M 图9-4中M和N的两种组合在交换空间内都有与它们相联系的契约曲线,有可能为两个个人描述出他们对煤炭可得到的数量和矿井的一般安全条件的各个满足水平。这两条契约曲线都会在效用空间内映射出一条效用可能性边界。图9-5中N曲线是根据图9-4中的产出组合N得出的,而曲线M是根据组合M得出的。图9-5图9-5中的两个人对煤炭的产量和矿井的工作条件有不同的偏好。吝啬的人的偏好(UC)显示出煤炭的产量和价格比工作条件重要得多。好心肠的人的偏好(UB)表明更重要的是采煤的工作条件。经济机会的重新分配被看作是由整个社会中的态度和偏好的本质的变化驱动
5、的。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制度结构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有无限多个生产效率点,但经济机会的重新分配并不因为这个简单的原因而受对生产效率执着追求的驱动;而且还存在着无限多个制度可能性。分析的唯一起点是相关社会福利函数背后的社会观念看法。当采取了集体行动(发生了制度变迁)以对新的社会偏好作出反应,那么这就与改变的相关社会福利函数背后的观念看法相一致。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是对新的经济条件进行的重新调整,这种调整与有关谁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新的看法相一致。四、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四、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 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与以下活动相关:一些制鞋者组织起来进行游说疏通以对便宜的外国鞋实行
6、进口限制。(寻租)限制进口(寻租)模型的假设限制进口(寻租)模型的假设 假设一种情形,其中劳动是唯一可得的数量固定的稀缺要素(L*)。一种物品按照生产函数Y=aL进行生产,其中a是劳动的平均和边际产出。第二种物品按固定价格P(以Y计算)进口。个人消费者有相同的口味,它由一个无差异曲线集表示,因此它也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偏好。进口Y的生产MM*MM0U1CFN U2DDHL KG JU3BDD图9-6 限制进口与寻租消费可能性曲线实际消费可能性曲线进口限制社会效率点国产鞋 外国鞋 F R FI RI 导致对进口加以强行限制的制度变迁把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从F变为R,并导致这两种物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和社
7、会效用的相应损失。图图9-7 进口限制进口限制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过程及主要现象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主要现象一、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一)诺思等对制度变迁一般过程的分析(二)黄少安对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三)研究制度变迁一般过程的意义(一)诺思等对制度变迁一般过程的分析 形成“初级行动团体”。初级行动团体提出制度变迁方案。在有了若干可供选择的制度变迁方案之后,初级行动团体对预期纯收益为正值的几种制度变迁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形成“次级行动团体”。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一起努力使新的制度方案得以通过并付诸实施。(二)黄少安对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认识变迁条件、发现变迁机会。这也
8、是制度变迁的启动或开始。组织变迁集团。确定变迁目标。也就是确立新制度的目标模式。设计和选择变迁方案。这是确定了目标之后的事情。实施制度变迁。完成、检验变迁,修补和完善新制度。这是制度变迁的最后阶段。(三)研究制度变迁一般过程的意义 可以降低每一阶段的变迁成本,从而减少整个制度变迁过程的成本。可以尽量缩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加速制度变迁。虽然制度变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总的情况是:新制度一般比旧制度更有效。但是制度变迁的过程毕竟是不稳定的。尽快地完成变迁,实现制度均衡,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制度变迁过程的研究,可增强变迁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对目标确定、方案选择和如何实施变迁的研究。二、制度变迁
9、过程中的主要现象(一)时滞 制度非均衡意味着制度变迁潜在利润的存在,从而产生了制度变迁的可能性。但是从认知制度非均衡、发现潜在利润的存在到实际发生制度变迁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和过程,这就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时滞现象。制度变迁中时滞的构成 认知和组织的时滞。这是指从辨识潜在利润的存在到组织初级行动团体所需要的时间。发明时滞。菜单选择时滞。菜单选择时滞是指搜寻已知的可替换的单子和从中选定一个能满足初级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安排的时间。启动时滞。启动时滞是指选择最佳的制度变迁方案和实际进行的制度变迁之间的时间间隔。影响制度变迁时滞的因素 不管什么时候,现存法律(普通法和成文法)限制着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
10、。同时,居先的法律和其他安排结构的存在,不仅影响安排创新的形态,而且还影响安排创新需要酝酿的时间。现存的制度安排可能还有残存价值,这种价值越大,抛弃它就越觉可惜,制度变迁就越慢。发明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如果变迁必须等新安排形式的发明,那么,新制度安排的供给时滞一定很长。然而,如果在一种情况下被证明可行的安排形式稍作变动后也能适用于另一种情况,安排供给的时滞可能被缩短。(二)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思想最早是从技术变迁分析中产生的,由大卫大卫和阿瑟阿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先后提出。大卫大卫1985年以QWERTY
11、键盘的历史发展为例(尽管QWERTY键盘与Dvorak于1936年发明的DSK键盘相比效率较低,但仍在市场上占据了支配地位),用三种机制解释了技术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它们是:技术的相关性,技术的相关性与键盘技术和打字者的能力之间的相容性需要有关:按QWERTY顺序安装的键盘越多,学会按QWERTY键盘打字的人就越多,拥有这种能力的打字者就越多,购买这种技术的雇员就越多;规模经济,或采用这种技术的报酬递增,来自于使用QWERTY键盘的成本递减,这种技术增加了打字者拥有所需能力的可能性;投资的准不可逆性,重新训练打字者使他们由一种标准转向另一种标准的成本过于高昂,导致了在专用键盘技术上的投资的准不可
12、逆性。由于技术不是根据效率选择,而是由递增报酬和偶然事件决定的,因此缺乏效率的技术可能流行。阿瑟阿瑟1989年提出:一种技术的市场份额不是依赖偏好和技术的可能性,而是由于报酬递增导致“锁住”的历史小事件(指“那些在观察者的事前知识之外的事件或条件”,它们决定几种可互相替代的方案中哪一种可能产生。某些小的事件可能会使一种技术比另一种技术更有优势。因此,一种技术将获胜并维持一种垄断地位,尽管它的成功同被废弃的可选技术相比处于劣势)。他论述了四种自我强化机制:大量的初始组织成本或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会出现单位成本下降的优势。学习效应。协作效应。适应性预期。这些自我加强机制会导致四种特性:多重均
13、衡。锁定。可能非高效率。路径依赖性。诺思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观 诺思指出,有两种力量对制度变迁的路径起规范作用:一种是报酬递增,另一种是由显著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在一个不存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的世界,制度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报酬递减和市场竞争会使制度选择上的初始错误得到纠正。在存在报酬递增时,制度是重要的,阿瑟所说的四个自我增强机制也适用于制度变迁:当制度的创立是重新开始的时候,初始建立的成本就很高,而随着这项制度的推行,会使这种成本逐渐下降。学习效应,对制度的学习效应使得制度的适应变得容易,产生了适应效应。协调效应,一项制度的实施将会产生一些与此制度相适应的大量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形成
14、新的制度联接体,最终形成统一的、具有互补性的制度体系。适应性预期,随着某一制度不断居于支配地位,人们对制度会持续下去的预期普遍化,反过来会强化对制度的预期。简单地说,这种制度矩阵的相互依赖的构造会产生巨大的报酬递增,而报酬递增又成为阻碍制度框架变革的保守力量。如果相应的市场是竞争性的,即政治市场是竞争性的,或即便是大致接近于零交易费用,报酬递增造成的对低效率路径的依赖,是容易得到较正的。这时,制度变迁的轨迹将是有效的,经济长期运行的轨迹也是有效的,即经济总会保持增长的势头,也就不会出现发散的轨迹和持久的贫困。但是一旦市场是不完全的,信息的反馈又是分割的,且交易费用也是十分显著的,那么,当事人根
15、据不完全的信息建立的主观模型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而会使制度变迁的轨迹呈现发散的状态,并使无效的制度保持下去,从而贫困不可避免。历史上的路径依赖成功的路径依赖。特点:增加了资本流动性;减少了信息成本;分散了风险;有一个稳定的政府并致力于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法律制度的建设。持续失败的路径依赖。特点:市场交换依赖于社会关系,是人治不是法治。有大量的小型企业,存在大量的小额交易,存在的是一种以人情为纽带的贸易关系,缺乏普通的竞争和法律准则。产权没有正式的法律制度的保护,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带有个人偏好的性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政府,政府财力不足,无力从事法律建设。路径依赖理论的意义路径依
16、赖是对长期经济变化作分析性理解的关键。路径依赖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发展的差异。路径依赖理论对于处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来说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连锁效应 连锁效应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机制。产业部门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分为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两种形式。前向连锁是指一个产业部门同以它的产出为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钢铁工业的前向连锁指向的是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部门。后向连锁是指一个产业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品的上游部门之间的联系,如钢铁工业的后向连锁指向的是采矿业。制度变迁的前向连锁,就是指一项制度的变迁将对以该项制度为基础和依托
17、的其他制度安排产生促进或制约的影响。制度变迁的后向连锁则是指一项制度的变迁对该项制度赖以产生的其他制度安排的创新所产生的拉动或限制的影响。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两者的作用往往是难以明确区分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任何前向连锁效应的发生往往都是有关后向连锁效应累积起来导致的,而后向连锁的效应之所以现实地存在总是要以隐含的某种事实上的前向连锁效应为依据的。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方式 一、渐进式制度变迁与突进式制度变迁二、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一、渐进式制度变迁与突进式制度变迁 渐进式制度变迁渐进式制度变迁,就是变迁过程相对平稳、没有引起较大的社会振荡、新旧制度之间的轨迹平滑、衔接较好的制度变迁。突进式
18、制度变迁突进式制度变迁,被比喻为“休克疗法”。就是在短时间内、不顾及各种关系的协调、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制度变迁的方式。不能把突进式制度变迁简单地理解为制度变迁的全部任务都在极短的时间完成。突进式制度变迁意在变迁的果断性。渐进式制度变迁和突进式制度变迁都有被采用的价渐进式制度变迁和突进式制度变迁都有被采用的价值值。渐进式变迁所需时间长,新旧制度对峙、摩擦大,而且,本来为了缓和或不激化矛盾,协调好各方关系,却也可能使矛盾悬而未决,而且,还可能增加新矛盾。但是,它毕竟不会引起大的社会动荡,见效虽然慢一些,但成功率较高,风险也较小。突进式制度变迁确实可能短时间解决关键性问题,但是风险大,不成功就是失败,
19、就会造成大的社会震动,如果缺乏较强的社会承受力,就会引发社会动乱。所以,人们应该从实际出发,谨慎选择,要充分考虑两种方式的预期成本、收益和风险。二、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区分是新制度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变迁方式分类。(一)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它的发生必须要有某些来自制度非均衡带来的获利机会。诱致性制度变迁变为现实取决于个别创新者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比较。对于创新者而言,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安排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是不同的,而这反过来会深刻地影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
20、。正式制度安排的变动需要得到其行为受这一制度管束的一群人的准许。故正式的制度安排变迁需要变迁者花时间、精力去组织、谈判并得到这群人的一致性意见。这就涉及组织和谈判成本。其次,正式制度变迁会碰到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前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创新的制度并不能获得专利。当一种制度被创造出来后,其他人可模仿这种创新并大大降低他们的组织和设计新制度的费用。创新者的报酬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报酬。“搭便车”问题是指一旦制度被创新,每一个受这个制度管束的个人,不管是否承担了创新和初期的困难,他都能得到同样的服务。制度变迁中的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导致的一个后果是,正式制度创新的密度和频率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
21、最佳量。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变动和修改纯粹由个人完成,它用不着也不可能由群体行动完成。起初,个别创新者将被其他人认为是违犯了现行规则。只有当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放弃了原来的制度安排并接受新制度安排时,制度安排才发生转换。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创新不包含集体行动,所以尽管它还有外部效果,但却没有“搭便车”问题。新规则的接受完全取决于创新所带来的效益和成本的计算。个人认为新规则对自己有利就接受,否则就不接受。因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执行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相互作用,所以创新者的费用主要来自围绕着他的社会压力。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一系列原因,非正式制度安排显示出一种比正式制度安排更难以变迁的趋势。即使有政府行动,
22、发生这种变迁也不容易。但是,当制度非均衡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大到足以抵消潜在成本时,个人便会努力接受新的价值观、伦理规范和习惯等。(二)强制性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及其政府。需要国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理由:弥补制度供给不足。国家的基本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并保护产权以换取税收。制度是一种公共品,而公共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主体的国家在供给制度时也必须遵循经济原则。即:只要统治者的预期收益高于他强制推行制度变迁的预期成本,他将采取行动来消除制度非均衡。在制度变迁问题上,国家的成本收益计算与个人或团体的成本收益
23、计算是有差别的。国家预期效用函数毕竟不同于个人预期效用函数,国家的成本收益计算比个人的成本收益计算更复杂。这是因为,在国家的预期效用函数中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非经济因素。(三)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比较 制度变迁的主体不同。制度变迁的主体不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个人或一群人,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或其政府。制度变迁的优势不同。制度变迁的优势不同。诱致性制度变迁主要依据的是一致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故诱致性制度的变迁的遵从率较高。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优势在于能以较短的时间和速度推进制度变迁,还能以自己的强制力降低制度变迁成本。制度变迁面临的问题不同。制度变迁面临的问题不同。诱致性
24、制度变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强制性制度变迁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违背了一致性同意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讲,一致性同意原则是经济效率的基础。某一制度尽管在强制运作,但它可能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可能并不按这些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故这类制度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第四节 国家、意识形态等与制度变迁 一、国家与制度变迁二、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三、组织、学习与制度变迁 一、国家与制度变迁 诺思认为,在解释长期制度变迁方面,国家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是国家界定产权结构,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这一悖论使国家成为经济史研究的核心
25、,在任何关于长期变迁的分析中,国家模型都将占据显要的一席。”(一)国家的性质 诺思的国家性质观是建立在对以下问题的回答的基础上产生的:国家为什么是制度变迁的主要供给者?国家为什么是制度变迁的主要供给者?或者说,国家与其他制度变迁供给主体相比有何优势?诺思认为,主要在于国家与其他制度变迁主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国家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此即诺思的国家性质观。诺思的国家观是在对其前人的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诺思之前主要有两种国家理论诺思之前主要有两种国家理论:一是契约理论。契约论认为,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它要为公民服务。由于契约限定着每个人相对他人的活动,因而它对经济增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契约
26、理论方法对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发展作出了解释。二是掠夺或剥削理论。国家掠夺论或剥削论则认为国家是某一集团或阶级的代理者,它的作用是代表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向其他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掠夺性的国家将界定一套产权制度,使权力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诺思认为,国家的契约论与掠夺论都是片面的。诺思认为,国家的契约论与掠夺论都是片面的。因为,国家的契约理论国家的契约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家提供一个经济地使用资源的框架,从而促进福利的增加。然而,国家既作为每一个契约的第三者,又是强制力的最终来源,它成为为控制其决策权而争斗的战场。各方都希望能按有利于自己集团的方式再分配福
27、利和收入。尽管契约论解释了最初签订契约的得利,但未说明不同利益成员其后的最大化行为。而掠夺论掠夺论忽略了契约最初签订的得利而着眼于掌握国家控制权的人从其选民中榨取租金。诺思的诺思的“暴力潜能暴力潜能”分配论国家理论。分配论国家理论。“正是暴力潜能分配理论使两者(即国家的契约理论和掠夺或剥削理论)统一起来。契约论假定主体间暴力潜能的平等分配,而掠夺论假定不平等的分配。”这里,“暴力暴力”即包括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暴力工具,也包括权威、特权、垄断权等。“暴力”显然是一种对付非法暴力的合法暴力。暴力与制度的关系:暴力与制度的关系:暴力是保证正式制度实施的基础。非正式制度一般可以通过人们的相互作用
28、而自觉实施,正式制度则不同,它是离不开强制实施机制的,而强制实施则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暴力的。在国家未产生以前,进行制度实施的暴力都分散在“社区”或“庄园”之类组织中。“暴力暴力”是分散配置在许多社团组织中好,还是由是分散配置在许多社团组织中好,还是由国家集中掌握好?国家集中掌握好?诺思:就制度的供给而言,国家集中掌握暴力比许多社团分散掌握暴力好。在许多社团分散掌握暴力的情况下,这些社团在提供制度时难免“搭便车”问题。如果改由国家统一提供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由国家统一掌握暴力进行制度提供还有一个好处,即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正是由于国家在提供制度时可解决“搭便车”问题和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使得国家
29、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暴力,成为在暴力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并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供给者。(二)国家的基本特征 一是国家为获取收入,以一组被称之为“保护”与“公正”的服务作交换。由于提供这些服务存在着规模经济,因而作为一个专门从事这些服务的组织,它的社会总收入要高于每一个社会个体自己保护自己拥有的产权的收入。二是国家试图像一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那样活动,为使国家收入最大化,它将选民分为各个集团,并为每一个集团设计产权。三是由于总是存在着能提供同样服务的潜在竞争对手,国家受制于其选民的机会成本。它的对手是其他国家,以及在现存政治经济单位中可能成为潜在统治者的个人。因而,统治者垄断权力的程度是各个不同选民
30、集团替代度的函数。(三)国家的目标及其冲突 国家提供博弈的基本规则有两个目的国家提供博弈的基本规则有两个目的:界定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即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界定所有权结构),以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在第一个目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这第二个目的将导致一系列公共(或半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以便降低界定、谈判和实施作为经济交换基础的契约所引起的费用。国家通过一套制度的供给能否既使自己的租金最国家通过一套制度的供给能否既使自己的租金最大化又使社会产出最大化呢?大化又使社会产出最大化呢?诺思认为,这两个目的常常是不一致的。国家提供一套制度要想保证自己的租金
31、最大化,就不能实现社会产出的最大化,而要实现社会的产出最大化,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租金最大化。其原因在于:第二个目的即要使社会产出最大化就要求国家提供的是完全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即只有在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基础上才能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而第一个目的即保证统治者自己收入的最大化常常可能相伴的是一套低效的产权制度。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的产权制度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制度之间的冲突图示 AB0租金最大化产出最大化国家两个目标冲突的根源在于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确立与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之间存在着冲突。建立有效率的产权可能并不有利于统治者利益(租金)最大化。在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的产权制度与降低交易费在使统
32、治者租金最大化的产权制度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制度之间存在矛盾的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制度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为什么统治者不愿意改变低效的产权制情况下,为什么统治者不愿意改变低效的产权制度呢?度呢?首先,改变低效的产权制度,建立高效的产权制度需要高昂首先,改变低效的产权制度,建立高效的产权制度需要高昂的交易费用,这往往会损害统治者的短期利益,而统治者由的交易费用,这往往会损害统治者的短期利益,而统治者由于某些原因更偏爱短期利益,这使得低效的产权制度难以得于某些原因更偏爱短期利益,这使得低效的产权制度难以得到改变。到改变。由统治者重新界定产权,建立高效的产权制度,至少会产生两方
33、面的交易费用:一个经济总是包含着不同集团的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不同的生产函数,统治者要通过界定产权来确保它对每一个不同的经济实体的垄断租金最大化,就必须监督与测量经济实体每个环节的投入与产出,这需要很高的交易费用。由于统治者是通过国家基础结构来界定和实施产权的,它离不开作为其权力代表的代理人各级官员。由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与统治者并不一致,统治者要设立一套规则以图迫使他的代理人与自己的利益一致。然而,代理人并不完全受统治者约束,他们的利益并不完全与统治者一致,其结果是,统治者在其代理人头上或多或少要耗费一些垄断租金。这种垄断租金就是统治者雇用代理人必须付出的交易费用。其次,由于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
34、其次,由于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集团的集合体。统治者就是这些不同集团利益的均衡者。制度安排的变迁经常在不同选民中重新分配财富、权力和收入。如果变迁中受损者得不到补偿,他们将明确地反对这一变迁。因此,如果制度变迁中受损失者是统治者依赖其支持的那些集团,那么统治者会因为害怕自己的政治支持受到侵蚀而情愿不进行这种制度变迁。这里,制度安排的选择显然并不完全取决于效率原则,它们还取决于不同利益集团的规模、地位以及与统治者的关系。人类历史上无效率的产权制度之所以成为“常态”,其根源主要就在于此。二、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 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主要在于能够减少诱致性制度变迁中的“搭便车
35、”行为,提高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率。(一)诺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诺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大量观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制度变迁现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诺思认为,个人效用函数远比新古典理论迄今为止体现的简单假定复杂。社会科学家的任务是拓展理论以便能预言人们什么时候像搭便车那样行动和什么时候他们不那样。理论不扩展,我们就无法说明由大团体行为所导致的大量现实的变化。如果没有一种明确的意识形态理论,那么我们在说明历史的制度变迁的能力上就存在着无数的困境。1.关于意识形态的特征 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从而使决策过程简化。意识形态同个人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相互交织在一
36、起,需要在相互对立的理性和意识形态中选择。意识形态会随着人们的经验的变化而变化。当然,人们在改变其意识形态之前,其经验与意识之间的矛盾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关于意识形态变化特征的进一步说明诺思认为,每个人的意识形态的一个固有部分是关于制度的公平的评判。当这个评判超出个人所面临的交换的特定条件时,这些条件在评价这个制度的公平性方面就是至为关键的。他提出了有关相对价格的四种选择,并认为这些相对价格会改变个人对制度公平性的原有看法,导致他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改变:产权的改变,即否定了个人对其过去一直拥有的资源的权利,而这些权利已被人们作为习惯或公正予以承认;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交换的条件偏离了已为人们认
37、为是公平交换的比率;在劳动力中,一个特殊的集团的相对收入状况发生了偏离;信息成本降低的结果是,人们相信不同的或更优惠的交换条件可能在别处占优势。2.成功意识形态的三个特点 第一第一,因为意识形态是由相互关联的、包罗万象的世界观构成,它必须解释现存的产权结构和交换条件是如何成为更大的体制的组成部分。第二第二,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是灵活的。这意味着它要能够得到新的团体的忠诚拥护,或者能够作为外在条件变化的结果而得到旧的团体的忠诚拥护。也就是说,意识形态要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现实情况,才能够继续生存和发挥作用。第三第三,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克服“搭便车”问题,其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一些群体不再按照有关的成本与收
38、益的简单的、享乐主义的和个人的计算来行事。诺思认为,成功意识形态的最后一个特点即它必须克服“搭便车”问题是意识形态的中心问题,因为它不管是对维持现存制度还是对推翻现有的秩序都是不可或缺的。维持一个现存制度离不开人们对它合理性的正面评价。在人们相信这个制度是合理公平的时候,即使个体可以从违反规则中受益,也可能不会违反规则或侵犯产权。社会规则和产权的执行费用大大降低,秩序就相对稳定。如果人人都坚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那么我们就不需要防盗措施。成功的反意识形态就是要让人们相信现行的制度是不公正的,缺乏正义和公平。并且,要人们确信只有改变现行制度才会得到一个公正的体制。它们还提供了没有这些不公正的备
39、选制度和实现它的道路。(二)林毅夫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林毅夫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是揭示了意识形态减少“搭便车”行为的机制。林毅夫将意识形态界定为“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们倾向于从道德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意识形态的制度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信息费用的工具;成功的意识形态能有效地克服“搭便车”问题;意识形态能减少强制执行法律和法院决议以及实施其他制度的费用。意识形态减少“搭便车”行为的机制 林毅夫认为,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给个人提供有选择性的激励来实现这些功能。贝克尔指出,个人用市场货品及服务、自己的时间、人力资本以及其他投入品来生产一整套被定义为
40、生活的基本方面的商品,其目的在于使他的偏好最大化。虔诚也是进入个人偏好函数的商品之一。生产虔诚这种商品的能力,尤其依赖于个人的意识形态资本。个人意识形态的信念强,说明他的意识形态资本大,因而生产虔诚的影子价格低。他配置到虔诚上的时间的边际效用高,为此他会配置较多的时间来消费虔诚。诺思认为,大多数人投票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林毅夫指出,诺思没有认识到投票是一种生产个人消费品的活动。个人投票是因为投票能产生他所看重的某种虔诚商品。因此,只有在他的收益超过费用时,他才去投票。这正是为什么下雨时投票人数大大减少的原因。三、组织、学习与制度变迁(一)组织与制度变迁(二)学习与制度变迁(一)组织与制度变迁
41、 诺思认为,组织是一种有目的的实体,实体中的创新者用它来使由社会制度结构赋予的机会所确定的财富、收入或其他目标最大化。在追逐这些目标的过程中,组织会逐渐改变制度结构。组织的最大化行为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规范和影响制组织的最大化行为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规范和影响制度变迁的度变迁的:首先,制度变迁是组织对所有类型知识进行投资的派生需求。任何组织都是在资源稀缺的背景下追求最大化目标的,因而各种组织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竞争迫使各个组织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投资在获取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投资,以求生存。所有的一切将不断地、渐进地改变着我们的制度。其次,制度变迁是有组织的经济活动、知识存量及制度框架之间相互影响
42、的结果。诺思认为,一个组织中的成员可以获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及学习机制,将反映内含于制度制约中的报酬支付激励形式。组织对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投资以及它们在一个经济中的应用表明,该经济的动态演进必须要有一系列特定的制度特征。为此,他提出了“适应性效率适应性效率”概念。一个使组织具有适应性效率的制度结构要在促进探索、实验与创新的程度上起关键作用。诺思认为,有效的竞争性市场、激励人们分散决策、低成本地衡量产权以及破产法对组织的“适应性效率”十分关键。具有适应性效率的制度结构不仅会使组织更有效,同时也会随着组织对适应性效率的要求的变迁而变迁。第三,非正式制度的渐进变迁是组织的最大化活第三,非正式制度的渐进变迁是组织的最大化活动的副产品。动的副产品。组织的最大化活动会通过以上途径引起正式规则的变迁。而正式规则的变迁会导致制度结构处于非均衡状态,因为构成一个稳定选择理论逻辑的是正式与非正式规则及实施方面的总和。其中一种制度的变迁,会改变交易成本,并引发演化新的习俗和准则以有效地解决将要出现的新问题。一种新的非正规均衡将在正式规则变迁后逐渐演化。(二)学习与制度变迁 首先,制度是人通过学习形成的思维模型和信仰结构的外化。其次,经验和学习的差异是形成不同社会和文明(从而不同制度结构)的重要原因。最后,经济和制度变迁的速度是学习速度的函数。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