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陳瑞麟(2010),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台北:群學。p.7-11;p.35-51Godfrey-Smith,P.(2003).Theory and Reali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2發現的脈絡與證成的脈絡context of discovery v.s.context of justification由科學家J.Herschel(1792-1871)所提出,他區分了發現新理論的方法以及探究及確立新理論的方法,他認為如何發現一理論和接受且證明一理論為真
2、是不相干的,此為邏輯實證論所接受的科學哲學觀A.Kekul(1829-1896)在夢見一條蛇首尾相接之候發現了苯環結構Benzene(C6H6)科學哲學簡史科哲的二個歷史源頭:a.哲學的知識論(從亞里斯多德、柏拉圖到近代的休姆、康德),b.十九世紀的科學家及方法學家如J.Herschel、W.Whewell(1794-1866)、彌爾(J.S.Mill 1806-1873)科哲做為一專門領域奠基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邏輯實證論(或稱邏輯經驗論)是二十世紀第一個強勢的科學哲學,建立了一般大眾對科學的實證形象維也納學圈(Vienna Circle):建立者Moritz Schlick(1882-
3、1937)和Otto Neurath(1882-1945);核心主張:1.拒絶形上學,認為經驗是知識唯一可靠來源;2.只有透過邏輯分析方法才能解決傳統哲學問題首先對邏輯實證論觀點提出批判的是波柏(K.Popper 1902-1994),他反對歸納法,提出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1962年,科學家出身的科學史家孔恩(T.Kuhn 1922-1996)出版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開始了科哲發展的歷史轉向邏輯實證論強調科學證成的脈絡而忽絡科學發現的脈絡,Popper開始注意到科學的理論發展,而Kuhn之後科學發現
4、的脈絡(科學史)成為科學哲學不可或缺的一環邏輯經驗論二十世紀第一個科學哲學學派基本哲學立場:經驗主義(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前身為邏輯實證論,1930年代中期Carnap建議改為邏輯經驗論,但之前的經驗主義立場比之後要強,邏輯經驗論有時也用來合指二者,但二者常互換使用邏輯經驗論的科學觀邏輯是科學的基礎科學由科學方法來定義,科學方法是透過經驗證據的歸納而加以實證科學是實證的,所以科學是客觀的科學是累積的科學是統一的,所有科學學科都共享同一套科學方法(即歸納法、統計法、實證方法等等)科學是階層性的科學是客觀的,價值中立的邏輯經驗論的起源休姆(1711-1776)的經驗論:印象(impression
5、)為心靈中最初出現的一切直接感覺、激情及情緒(如被火燒到)觀念為印象的再現(日後回想被火燒到的經驗),一切觀念都可以還原到原初印象,原初印象仍人類知識一切觀念都可以還原到原初印象,原初印象仍人類知識的第一的第一來源來源 知識由語言表達,所有知識都被表達成命題,而命題是詞語的組合;有意義的命題需包含有意義的語詞,有意義的語詞須與一觀念對應,而觀念為印象的再現,故有意義的命題須含有經驗指涉的語詞(另有先驗的觀念關係之命題如數學則無須訴諸印象經驗)。有意義的經驗命題由參考經驗來決定真假 主張印象原子論並否定因果必然聯結;普遍定律如何被經驗證實?馬赫(E.Mach 1838-1916)的現象論:存在是
6、相對於觀察者之感覺現象的集合(如圖)現象(phenomena)是科學研究的對象也是構成自然的基本元素,由內在談現象稱為感覺(sensation)科學的目標在尋求現象間的數學函數,即定律 因果關係是感覺不到的,感覺得到的只有因果二事二十世紀初的邏輯主義:運用弗列格(G.Frege 1848-1925)的符號邏輯及羅素(B.Russell 1872-1970)的邏輯主義來分析科學定律。如同羅素及懷德海於數學原理中為邏輯建立一套嚴謹的形式系統並把數學化約成邏輯一般,邏輯經驗論者認為科學哲學的任務也是一樣,在於使用嚴謹邏輯系統來重建經驗科學知識 Frege:邏輯具客觀性,邏輯關係獨立於人心 F=ma;
7、所有烏鴉都是黑的;all s is p;(x)(SxPx);SaPa現象(感覺)印象 觀念 語言 知識 自然律 邏輯分析All that exists is a collection of observer-relative sensory phenomena like these.邏輯實證論(維也納學圈)反對什麼Hegel(1770-1831)(如絶對觀念論)Reason is substance,as well as infinite power,its own infinite material underlying all the natural and spiritual life;
8、as also the infinite form,that which sets the material in motion.(理性是實體,也是無限的力量,其自身的無限內容組成了所有自然及精神生命;它也是無限形式,推動該內容運動之物。)quoted by Reichenbach in The Rise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Heidegger接受啟蒙主義的價值,反對神秘主義、浪漫主義、民族主義維護清晰推理反對含糊不清,支持邏輯反對直覺邏輯實證論的核心想法真正的知識是直接從經驗中發現的以符號邏輯為工具二種研究形式:a.科學研究,b.關於科學之邏輯分析;前者為各種經驗
9、科學的任務;後者為哲學的任務,哲學的核心在分析、澄清與定義精確的概念,以分析並重建科學命題的邏輯結構一命題是否有意義比一命題是否是知識更優先有意義性的判準 檢證原則(the principle of verification):一個偶然命題(相對於必然命題套套邏輯和矛盾句)有意義,若且唯若,至少存在一個經驗方法可以決定它的真假值(無法檢證的句子便沒有意義),檢證在此意味著藉由觀察來檢證,testability或許是更恰當的用辭。語詞的意義可以被直接指出。感覺與料(sense-data)+邏輯連接詞(Ra;CaRa)無法直接檢證的問題(如天文學):實務與原則上可檢證的區分,要求後者 可檢驗命題必
10、須是特稱命題的問題:強與弱檢證原則,後者之後又被稱為可驗證原則(principle of conformability)(有多少特別例子可以支持一個通稱命題)邏輯實證論及邏輯經驗論的區分:用verification及confirmation來做區別邏輯實證論:基於語言理論的經驗主義 其語言理論的兩個主要觀點:分析-綜合的區分及檢證的意義理論(用於非分析命題)觀察語言與理論語言的區分(石里克:指涉到感覺的語詞為觀察語詞,其餘則為理論語詞;Neurath:許多指稱一般物理客體的詞項也是觀察詞項)接受演繹與歸納邏輯 關注證成的脈絡而非發現的脈絡(科學的邏輯結構而非科學的歷史及心理學面向)科學的目的:
11、在探知並預測存在於經驗中的模式(石里克:科學家只是在找尋主宰經驗關係的規則,由此科學家便可以做預測)邏輯經驗論邏輯實證論的温和版;始於Carnap的”testability and meaning”(1936/1937)一文Carnap的驗證(confirmation)原則 全稱命題在量化邏輯中為一條件句,無法決定性地檢證,但仍可驗證1.以逐漸增加的驗證取代檢證2.以觀察述詞(observational predicates)取代感覺與料,如所有鐵製品在潮濕環境都會生鏽3.須將不可觀察的存有物(unobservable entities)化約到觀察語詞,如所有通電電線都會產生磁場,磁場為理論詞
12、,須化約或翻譯成觀察詞邏輯經驗論的科哲核心問題:分析科學理論與觀察述句之間驗證關係,即驗證的邏輯(the logic of confirmation);可由假設演繹法顯示,如通則為(x)(PxQx),則驗證須滿足下列三條通則1.找到PaQa,PbQb 越多則驗證機率越越高2.找到PaQa則提出反例(counterexample)3.找到Pa則為不相干由意義的判準轉為 科學的邏輯澄清 透過鐵粉顯示出的磁場線問題與挑戰添加問題(對檢證原則的挑戰)若A可測試,則A和其他任何命題的結合也可測試 金屬遇熱會膨脹可測試的,則金屬遇熱會膨脹且絶對精神是完美的也可測試,因為若我們可經驗性地顯示金屬遇熱會膨脹是
13、錯的,則整個命題便是錯的(若A為假,則A&B亦為假)驗證悖論(烏鴉悖論)(對驗證原則的挑戰)無法用於存在命題:火星有生命存在(x(LxMx)驗證例可為LaMa,但LaMa無法否證此假說(x)(RxBx)(x)(BxRx)(x)(RxBx),則(據外延性條件及經驗內容條件)所有的烏鴉都是黑的的驗論例可為黑色的烏鴉、非黑色的非烏鴉(白帽子、紅蘋果)、非烏鴉或黑色事物歸納法的問題Holism:Quine(1953,two dogmas)Duhem-Quine thesis(underdetermination thesis):測試為整體論式的(HC1C2C3)T T (HC1C2C3)T HC1C2
14、C3 從測試的整體論到意義的整體論:分析-綜合區分不存在,分析命題可能因所涉及脈絡的改變而變(All bachelors are unmarried),即分析性並非無可修改可觀察物v.s.不可觀察物科學理論的目的似乎在於描述無法觀察的真實結構邏輯經驗主義者企圖擯棄現象背後存在一更真實而完美的世界這類柏拉圖式的劣質哲學,但對科學理論所假定之無法觀察之結構的追求,卻讓他們又回到了所謂劣質哲學的主張根據經驗主義,只有觀察得到的經驗客體才為真實存在,這項哲學主張迫使邏輯經驗論者否定無法觀察物(如電子、基因)的真實存在經驗主義的結論是:科學語言所能做的只是描述可觀察世界中的模式科學的目的為預測預測,而非描述世界所隱藏之真實結構邏輯經驗論的衰落1960年代中遭受理論威脅,1970年代中期後逐漸沒落原因1.對語言觀點的瓦解分析-綜合的區分及檢證的意義理論2.整體論的論證3.歸納邏輯的挫敗4.歷史與心理學取向的發展5.科學實在論的壓力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