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科技政策2标题添加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前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标题添加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3 第一节 科技与社会(STS)基本概述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及科技政策 第三节 技术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4第一节、科技与社会(STS)基本概述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二、现代科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三、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 四、科技与社会(STS)源起5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矛盾与统一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继承与创新的矛盾不同理论、观点和学派的争论矛盾 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技
2、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矛盾6二、现代科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物质科学继续揭示自然界更深、更广、更久远的层次和各种极限状态下的物质运动规律;系统科学与生命科学正逐步阐明与人类关系更密切的各类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律。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学科交叉与渗透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群不断涌现。7二、现代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以基础自然科学新成果为先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技术体系中的带头技术。各门类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在某些技术领域围绕一个大问题或大目标的解决与实现而形成庞大的综合性技术群。综合应用多种门类技术的复杂大系统的研制开发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以软科学为理论基础的多种社
3、会技术成为现代技术体系的新门类。8三、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 科学的技术化 技术的科学化 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形成9四、科技与社会(STS)源起福兮?祸兮?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到底是天堂之雷还是地域之火?费雷德里克费雷 对科学技术价值反思的众多表述之一,即科学技术到底是为人类造福还是人类造祸?科技乐观主义 VS 科技悲观主义10科技乐观主义 近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技术能将人类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所需的一切,甚至能化解一切社会矛盾,建立一个幸福富裕的社会。尤其是战后西方世界20年左右的经济繁荣,更使人们陶醉在利用科技征服自然的胜利中。科技乐观主义、科技救世主义、科技拜物教
4、十分流行。11 远古时代技术萌芽状态 陶器烧制、房屋建造、弓箭发明、丝麻纺织、人工取火等一系列技术的出现,使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初步满足了人类吃穿住行的生活需要。古代文明实用技术体系的黄金时代 为农业服务的天文学、力学、数学、农学、水利工程学等经验科学体系&手工冶炼铸造、简单机械制造技术等实用技术发展起来了;公元3世纪至13世纪,中国创造了以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为代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使用知识体系,达到了古代文化的高峰。不仅成为东方文明最为重要的知识中心,也成为了近代西方新社会产生的催化剂。12近现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全人类的命运第一次科学革命(1617世纪)
5、始于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中间经过伽利略惯性定律和开普勒的行星运行三定律的工作,直到牛顿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为止。第一次技术革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实用的蒸汽动力技术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以机器加工、蒸汽动力、机械制造、铁路运输和钢铁冶炼等技术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实现了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器生产的转化。13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以英国为例 英国在18世纪中叶开始发生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生产从棉纺织业,逐步扩展到采掘、冶金、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各个部门。在18世纪以前,英国
6、还落后于法国等欧洲国家,但从1770年到1840年的70年间,英国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00年英国的煤产量占整个欧洲产量的23;1860年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生产的工业品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5,并拥有世界出口总额的14和进口总额的13。到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14 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使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人类社会开始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跃进,以大机器生产、组织严密的工厂体系、产业工人大军和世界性的商业市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始取代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
7、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15第二次科学革命(19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以奥斯特、法拉第、麦克斯韦的工作创立的经典的电磁理论为代表。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以实用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为开端,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电气技术为主导技术,以电力技术、电信技术、热工技术、化工技术、石油技术、钢铁和有色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技术,以及公路、航空、海洋运输等技术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16 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第二次产业革命 以电气工业为中心的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出现,实现了工业电气化。内燃机的发明、石油的开采和加工,导致
8、了汽车、飞机制造业的产生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形成了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部门,如人造纤维、药品、电话、电报、收音机、照相胶卷、硝化甘油、水泥等等,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生产过程中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到电气化,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推进到更加集中化、大型化和连续化的新阶段。17 从1870年至1890年的二十年,世界的工业生产增长了2.2倍,尤其是钢产量增长50多倍,由52万吨猛增到2830万吨;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二十多年,世界年产汽车从几千辆猛增至50万辆以上;美国抓住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大力发
9、展新兴技术和产业,积极赶超英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在电灯、电话、发电机和电动机、机床等方面的技术上,超过了以蒸汽动力技术为主的英国。1895年后世界技术中心从英国转到美国。1905年后产业中心也转向美国。1945年后,科学中心也转移到了美国。18第三次科学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现在)1905年狭义相对论、1916年广义相对论,20年代量子力学,30年代原子结构理论、40年代基本粒子理论,50年代分子生物学,等等。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初到现在)以核能源、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及其产业为标志。核能源技术:1942年建成了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
10、、1945年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电子计算机技术: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制造成功;空间技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9年美国实现了登月飞行;19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人类史罕见的生产大发展 从1950年到1970年,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依次为:日本141,意大利8,联邦德国75,法国59,美国41,英国3;从1953年至1973年二十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后一个半世纪的工业总产量之和;科技进步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20世纪初的520增加到70年代的60,80年代后增加到了80以上;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及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委
11、内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较快地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20 近代特别是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人们认为科技进步毫无疑义地给人类带来幸福美好的生活,甚至能消除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和痛苦,因而竭力赞美科学技术。“在所有的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我发觉,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新贡献和新发明更加伟大的了。”F培根 科学技术的发展被看作是一种不受社会制约的独立自主的过程,似乎是必然会给人类造福的“天国福音”。21科技悲观主义“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
12、子天地22近代社会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一段血腥和野蛮的历史,其间科学技术即使不是直接也是间接的扮演着道德的敌人,罪恶的渊薮的角色。“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并且这一现象是在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都可以观察到的”“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之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卢梭,论科学与艺术2320世纪初以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发展,科技的负面影响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暴露得都更加明显和突出。主要表现在战争破坏与威胁、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短缺、人口危机等全球问题上。241战争的破坏和威胁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9)中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
13、术被用作制造各种武器,互相残杀。四年中30个国家,占世界75的人口卷入,7500万人被送上战场,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人,因战争死于饥饿和灾难者约10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2 70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的6年间,57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伤亡5 000多万人,经济损失以万亿美元计,德、日、法的工业生产仅及战前30、30%、40%;英国在战争期间损失了国民财富的14。251战争的破坏和威胁鉴于希特勒可能首先拥有原子弹,我签署了一封由西拉德起草给总统的信。要是我知道这种担忧是没有根据的,当初我就会同西拉德一样,不会插手去打开这只潘多拉盒子。因为我对各国政
14、府的不信任,不仅限于对德国政府。很遗憾,我没有参与反对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警告。这一荣誉应当归功于詹姆斯弗兰克。要是他们听了他的话,那就好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三卷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了两颗当量13万吨TNT的原子弹,造成了近30万人的直接或间接死伤,世界陷入核战争的恐慌之中。现在最大的核弹头,其摧毁力则达2 500万吨TNT,2000倍于曾用于实战的两枚原子弹。世界核大国现存数万枚核弹头,折合成TNT当量,65亿地球人人均数十吨,可重复毁灭地球千余次。26 2环境污染本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日至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因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一周
15、内死亡60多人;“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因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产物的污染,造成5511人患病,17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本世纪40年代初,洛杉矶市因汽车废气在日光下形成毒雾,威胁人类健康乃至造成死亡;27“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至8日,伦敦因燃煤产生的烟雾毒气,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4 000人,在毒雾事件后两个月内,还有8 000人陆续病死;“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因工业废气污染,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显著增多,死亡的有10多人。“水俣病事件”:1935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水体受甲基汞废水污染
16、,大量鱼类中毒,导致食用者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到1956年,有96名患者,死亡的有18人;“骨痛病事件”:1955年到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受到含镉废水污染,两岸居民中毒,仅五年间死亡128人;“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九州、四国等地因食用有毒米糠油,造成几十万只鸡的死亡,受害者达13000多人,死亡16人。28全球化环境污染全人类生存的威胁(1)温室效应:印尼海啸死伤人数超过20万(2)臭氧层空洞:美国每年皮肤癌患者达到50万人,死亡人数约5 000人。(3)酸雨:每年致死人数,德约4 000人、英5 000人、美25000人。29(4)核放射污染:三哩岛事件:1979年3月
17、28日,宾夕法尼亚州三哩岛核反应堆冷却系统溢出大量含放射性物质的水,使20万居民被迫迁离,经济损失20亿美元;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机组爆炸,大量外泄放射性物质,造成30余人死亡,13万居民疏散,直接经济损失逾29亿美元,放射性物质还随大气扩散到芬兰、丹麦、挪威等国 核垃圾污染:加利福尼亚北部沿海水域倾倒5万桶的放射性物质、德国在开采铀过程中遗留了48座铋废物堆放区,占地3.2万平米,成为欧洲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2011年3月11日发生被列为核事故7级最高,周围20千米范围内的居民被迫撤离。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在沿海的核泄
18、漏事件,对海洋生物影响暂时不明。303生态危机(1)森林毁坏:50年内热带雨林将消失,200年后森林不复存在。(2)物种灭绝:世界上已有25 000种植物和1 000多种脊椎动物及其亚种濒临绝种的危险。近50年我国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现处濒危或受威胁状态高等植物约4600种,野生动物400种。在最近100年间,估计已有50万100万种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占世界上现有物种的1020,其中大多数是未被人类发现的物种。(3)土地荒漠化:现在每年全球的土壤流失达270亿吨,每年有超过7万平米土地变为沙漠,相当于两个海南省。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区域已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 00万平米的速度
19、扩大。315人口危机(1)矿产资源匮乏;(2)能源危机;(3)水资源紧张。(1)人口膨胀:人类史上人口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加速增长。从25亿到5亿,经过了1 500年;5亿到10亿,338年;10亿到20亿,95年;20亿到40亿,50年;30亿到60亿,30年;(2)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和人的寿命延长的结果;(3)粮食短缺加剧。4资源短缺32 现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促使社会经济高速度增长,但结果并未带来一个完美的“新时代”,而是极大地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造成了一系列“全球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对科学技术持悲观主义的人们认为,科学技术不仅不是人类的福星,而是像潘多拉魔盒一样给人类带来的
20、是苦难和祸患。增长的极限呼唤零增长33解答疑问双刃剑不能搪塞一切 科学技术对社会之间的影响不仅仅是用简单的“好”、“坏”能够的回答的,这早已为我们所知,现代世界及其未来需要的不是仅停留在概念上的转向,更需要的是可操作的对策,即使只是最前线的尝试,因此,将不仅关注科学、技术内在发展机制,而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关注焦点的新的研究领域被作为现实的人类关切推上了学术舞台。34科技与社会各层面的互动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方式变革思维方式推进社会与人全面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消极影响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发展的“去技术化”环境与资源压力增大价值伦理观混乱35第二节
21、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有一个历史过程。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等科学技术体制是根本,各种组织机构及其科研组织运行是保证,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是导引。在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新阶段,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呈现出新特点,必须进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保证科学技术的良好运行。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二、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三、科技政策与科研体制36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一)科学活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科学认识总要采取一定的社会形式,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项基本内容。这表明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已经涉及到科学的社会建制问题。“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
22、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37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二)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内涵及形成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技术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和物质支撑四大要素,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建构环境、存在形式和发展条件。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从科学家创建科学学会而组成特殊的小社会开始逐渐形成壮大的。技术的社会建制与工程教育、工程师社会角色的确立有关。这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制度化过程。38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三)
23、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内涵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制度,旨在支持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科学技术的体制化以相应的职业化为核心,其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丰富。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包括:组织领导体制、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制、交流与传播体制、人才教育培养制度等等。39二、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一)科学技术组织机构的历史演化 在科学技术社会史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组织机构有:科学技术决策、管理与咨询机构;科学技术活动组织机构;科学技术传播机构;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机构,等等。(二)科研组织的特征 1大科学。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活动方
24、式,大科学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40二、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 2后学院科学。科学活动出现制度性分化,科学进入到后学院科学时代。在学院科学存在的同时,产业科学和政府科学出现了。它们分别在大学、产业组织和政府实验室中进行,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3官产学。科学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形成“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三螺旋发展,政府、企业与大学之间呈现出新关系。4虚拟科研组织。人类进入21世纪初,计算的数量和信息的范围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扩张,由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发展进程所推动,科研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人提出虚拟科研组织或e-科学的概念。避免科学技术组织活动的行政化对科研的不利影响,是当代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41二
25、、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三)科学技术共同体与科学分层 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科学范式和技术范式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工作者或技术工作专者群体,是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核心。在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内部,科学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按照职称、学术职务、学术声望等维度进行社会分层。这种分层呈金字塔形态,呈现“马太效应”和优势积累,在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也加剧科学体制内部不平等现象和学术不端行为。42二、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四)科学技术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互动 科学技术共同体通过学习、交流、合作、竞争与冲突等形式进行互动。良性互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良互动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共同体的交流方式有两
26、类:一类是正式的学术交流系统,包括正规的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学术专著、文献摘要和目录索引等;另外一类是非正式的学术交流系统,就是“无形学院”。技术共同体有一种重要的交流形式叫“创新者网络”,它提供创新者非正式直接互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现阶段,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成为科学技术的重要活动方式。43三、科技政策与科研体制(一)基本概念(二)政府是否应当介入科技发展?(三)科学政策 (四)技术政策 44一、基本概念 1、科技:科技就是具有转化的功能,可以把原料、能源及知识,从一级原始的状态转化成更具生产力、附加价值、节省时间、控制自然的状态(Street,附加价值、节省时间、控制自然的
27、状态(Street,史崔特)科技包括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三部分(吴大猷)科技是将一套有条理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活动中的系统化方法(Ayres,艾瑞斯)中的系统化方法(Ayres,艾瑞斯)45 2、政策 即公共政策,属政府决策范围,是政治系统的决策与行动,它规范政府与人民及对外的关系,影响所有国民的权利义务、个人生活。政府的功能是有限的 民众的期望是无穷的 政府的功能是有限的,民众的期望是无穷的 政策是混乱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合理的政策未必是正确的政策,更未必能够确保取得成功46 3、科技政策 广义:政治系统中有关科学、技术活动的管理与决策及行动。狭义:中央政府之科技机关针对科学、技术活动所
28、采取的决策及行动。47 4、科技政策的目标 经济发展:运用科技提高生产力(如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发展新产业等)社会发展:运用科技改善公共服务(如提高生活质 社会发展 运用科技改善公共服务(如提高生活质量、便利人际交流、协助了解人和人类社会、建立良好制度)科技发展:运用政策增长科技知识与技能,加速科技进步,甚至包括在特定情况下限制科技的发展48二、政府是否应该介入科技发展?49三、科学政策科学政策需要考虑的8个问题 教育和知识储备的重要性 科学政策与研究发展的关系 科学政策怎样与产业政策配合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国家必须要依靠输入科学知识,而不是国内自行创造 对
29、整个国家而言,最有利的是集中于某些重点的科学 研究,还是作广泛的科学研究 政府的科学政策的任务是什么 在一个国家中,科学活动是否要依地理状况予以集中 国外的科学协助与引进,对于经济发展是一种帮助还是一种阻碍50(一)教育和知识储备与科技政策 教育机构与产业界需要形成灵活的互动 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学应具有相对独立性51(二)研究发展与科学政策 基础研究:指在科学中直接引起知识增加的那些研究。研究者的基本目的是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更丰富知识或更充分的了解,而不同于应用研究和实际的应用。应用研究:指在新科学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这种研 研究有着特别的商业上的目的,或者希望在产品方面,或者希望在工艺方面取
30、得进展。发展研究:指同形成产品工艺时遇到的非常规问题相关的技术活动,即解决在把研究成果或者其它一般科学知识转化为产品或工艺方面时遇到的非常规问题,但不包括对顾客的常规的技术服务,也不包括不同于上述研究和发展定义中的其它项目。52 下述流行的观念是错误的:GDP成长的增加,必须依靠研究发展费用的增加 增加研究发展费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科研水平(数量与质量)更多的研发费用,可以改进低密集研发产业的成长和获利能力 研发费用在GDP中有一个对所有国家都一样的最佳比例53(三)产业政策与科学政策 各国研究与发展的投入重点方向是不同的(日本的经济Vs美国的非经济)创新不宜过快:并非创新速度越高经济上越有优势
31、技术进步并非总是有利的:在某些情况下,技术进步会减少一个国家的贸易收获 特定情况下,限制竞争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国家获利(如日本的阶段竞争)54四、技术政策 技术政策的六个问题 科学与产业技术发展究竟有多少联系?在科学知识的技术化上有哪些主要步骤?怎样通过市场竞争刺激创新?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创新?哪些因素影响产业中新技术的扩散速率,政府政策如何变动其速率?更换现有设备能引进新技术,以及改进技术效率,政府是否应当加速更换设备的过程?55(一)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关系 新技术的来源 科学 试错法 现有技术 三者结合56(二)新技术的扩散 一个社会从成功的技术创新中获益,跟创新扩散情形及速度相关 专利
32、制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创新的同事,也大大制约了创新的扩散57(三)国际技术转移 国际技术转移的正常方式不是通过政府间的合作,而是通过企业行为,其中,跨国公司是过技术转移的重要角色。(1)跨国公司可通过企业总部彼此合作,从而减少市场的分割(2)跨国公司人员的流动可以减少知识障碍(3)跨国公司大多具有较大的研发密集和创新性(4)一个国家可能通过跨国公司加速从国外引进技术(5)同时,本国雇员可以通过跨国公司学习技能,甚至进而成立自己的研发密集型企业58 跨国公司对国家创新的不利之处(1)使国内刚萌芽的研发密集型企业难以成长(2)导致本国的发明输出国外(3)本国的创新可能首先在他国经济社会中得到采
33、用,在一些情况下,反而会使本国的经济处于不利地位。59(四)技术进步与就业 技术进步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事,也会造成特定群体的失业 危险在于人数较多、技术较少的人永久失业 实际的政策往往无法排除短期利益优先的可能性60第三节 技术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技术创新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61一、技术创新:技术的社会实现 1、“创新理论”要点 2、技术创新类型 3、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 4、技术创新的基本环节 5、技术创新的模式 6、技术创新的主体62 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熊彼特(1883-1950,奥地利经济学家)的“创新理论”(
34、Innovation Theory):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即要有企业家精神;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而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631 1、“创新理论”要点 第一,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生产体系内部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二,创新是一种
35、“革命性”变化(强调突发性和间断性)。第三,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通过竞争加以消灭)第四,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创新是新工具新方法的应用,必须产生新的经济价值)第五,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发展不同于增长,是由于采用了新的组合而产生的自发的间断的变化)。第六,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新组合”的实现称之为“企业”,那么以实现这种“新组合”为职业的人们便是“企业家”)。642、技术创新类型从生产要素与条件组合角度可分为(1)产品创新。包括全新(如微处理器激光器)或改进性(双杠洗衣机无氟冰箱)的品种与产品结构创新,是创新的核心内容。(2)工艺创新。指设计并采用某种新加工方法,创造新工艺过程、
36、配方、参数,也包括改进或变革原有工艺条件(如以柔性FMSCIMS制造系统取代机械加工工艺,以“浮压法”取代碾压法制造平板玻璃等)。(3)新资源开发。即开辟新供应源、开发利用廉价材料、改造材质,以及新材料或半成品取而代之。(4)新市场开拓(通过企业活动创造需求和引导消费)。(5)生产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的时空组合)创新。65技术创新类型依其规模、深度及对经济影响分(1)渐进式技术创新(对现有技术改进组合);(2)根本性技术创新(在观念和技术上有根本突破,进而导致产品工艺市场和组织创新,主导产业形成,决定创新模式与竞争格局.如尼龙半导体晶体管技术等);(3)导致技术系统变革的技术创新(由众多相关联技
37、术创新组成的创新群,如合成材料石化全球通讯网络等领域的创新群具有普遍意义);(4)导致技术经济模式变革的技术创新(对整个经济有渗透效应: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创新,以及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66技术创新类型按创新来源分(1)模仿改进创新;(2)自主技术创新;(3)技术购买与引进消化(二次)技术创新。673、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 技术过程的创新 经济过程的创新 管理过程的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R&D活动市场创新组织创新684、技术创新的基本环节1 产生新设想新发明2 新设想向产品转化3 新产品走向市场69 5、技术创新的模式技术推动的线性模型市场拉动的线性模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市场需
38、求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生产经营706、技术创新的主体宏观主体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技术创新的激励结构政府的制度安排和企业的制度创新微观主体 创新决策主体-企业家 创新R&D主体-研发人员 生产技术创新主体-工程师技术工人 市场创新主体-营销人员 管理创新主体-管理人员 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与竞争71二、创新型国家建设 1、创新型国家的内涵 2、创新型国家的特征 3、国家创新体系 4、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5、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72 在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新情况下,社会是任何一个科学事实和技术人工物的准实验室,国家权力在科学技术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影响着科学技术的评价、生产和运行
39、。因此必须审视现代国家发展方向的职能转换,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实质是指通过国家社会职能的转变和发挥实现对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国家成为创新的人格化代表,从而使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得以实现。731、创新型国家的内涵 是指通过国家社会职能的转变和发挥实现对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国家成为创新的人格化代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和统一,从而使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得以实现。742、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创新型国家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特征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创新投入、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1)创新精神创新型国家的建
40、立的基础是全社会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其特征的创新精神表现为探索精神、服务精神、参与精神、学习精神、协调精神、合作精神等。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包括创新精神,反映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作用,创新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既是对科学精神的回归,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灵魂,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体的塑造。75(2)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指的是社会对创新活动的资源投入,主要内包括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反映创新投入最重要的指标是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指的是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工作者队伍,创新劳动者成为创新的人格化代表,能够使科学知识这种新的生产要素充分
41、发挥作用。创新型国家特征包括创新人才反映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打造新型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视。76(4)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创新型国家特征包括自主创新反映能量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掌握创新活动的主动权,形成和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有效解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77(5)创新产出 创新产出包括获得的专利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
42、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情况下,创新型国家特征包括创新产出反映了创新型国家的目的。创新型国家通过对创新活动的有效调控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智力,完善劳动工具和生产工艺,扩大劳动对象和提高其利用率,从而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因而科技劳动的成果通过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形成了科学技术由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转化。783、国家创新体系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赖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C.Freeman)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这个全新的概念。他在研究日本的产业政策以及通产省对日本创新效率和经济发展的
43、重要作用时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化大国。在对日本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弗里曼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79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公共和私有部门与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目的是为了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它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之间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而建设性地相互作用,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动力的系统。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国家的创新活动。80F
44、reeman国家创新体系弗里曼对政府政策的作用、企业及其研究与发展努力的作用、教育与培训的作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作用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并强调在剧烈的技术变革的情况下,将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和社会创新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创新的成败取决于国家调整其社会经济范式以适应技术经济范式的要求和可能性的能力。企业R&D政府产业结构教育培训81伦德瓦尔(Lundvall,丹麦)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系统由位于一个国家内部或植根于一个国家边界之内的一些要素和联系构成,这些要素和联系在新知识(经济意义上有用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系统,其中的中心活动是学习。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
45、系统,以正反馈和再生产为特征。企 业学习政府部门研发机构产业结构82OECD国家创新体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经合组织(OECD)。国家创新系统可以定义为公共和私营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着国家的创新业绩,强调国家创新系统中个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技术与信息流动。企业知识流动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大学与研发机构83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结构功能表)844、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1)指导思想 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46、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推崇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在科技投入方面,要实现统筹项目、人才、基地的安排。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工作的首位 加大创新产出85(2)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依据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使国家通过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打造和维护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环境。其一,实行有效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的需求。在所有制方面,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实行有效的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授予知识产权有限的排他权利来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同时要求创新者公开技术,使创新成果得到充分利用
47、。86 其二,打造和维护新的创新合作环境的需求。由于创新活动中新的协作关系的出现,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打造和维护一个有利于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互动的创新合作环境,使创新型劳动者协调工作,发挥创新团队效应,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其三,实行“以知为本”分配模式的需求。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情况下,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实行通过股权和职权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以知为本”分配模式,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防止两极分化。87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 在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新情况下,创新活动和现代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的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活动日益成为需要受到国家关注和体现国家
48、意志的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调控职能,对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提出了强大需求。表现在:第一,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打造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我国目前劳动生产率低,与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相差约622倍。从能源消耗来看,中国经济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需要通过创新型国家建设变人口压力为智能资源,实现工人阶级的知识化,加快创新劳动者队伍形成。88 第二,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新矛盾。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产生了新的矛盾,表现在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调控职能不够,对创新环境的培育不够,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够,对自主创新支持
49、的力度不够,对创新体系的扶植不够等。只有坚持走建设创新型国家道路,发挥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调控职能。895、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1)通过过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和有效路径,其作法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901)加大创新投入我国今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必须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大创新投入,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引导和动员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投入,从而保持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持续
50、高速增长。创新投入的目标选择。科技投入从目前的不足2提高到2一3之间,R&D投人应从0.5上升到1一2。必须使把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从占销售额的1提高到3,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资金结构应从目前的1:0.1调整到5:5,进而调整到1:10,即从简单的技术引进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明确保证科技研发经费在国家财政投入中的地位。确保国家财政用于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财政部将严格执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在年初预算编制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大力增加财政资金对科技支出的投入,争取到2010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达到8,研发投入占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