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49 ,大小:2.15MB ,
文档编号:5199760      下载积分:32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199760.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精选人文地理学多媒体案资料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选人文地理学多媒体案资料课件.ppt

1、人 文 地 理 学电子教案郭恒亮郭恒亮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第一节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 对象和特性对象和特性地理学学科分类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概念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

2、传统。三大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人文地理研究对象: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人地关系 地理学的学科分类:1、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2、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3、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技术 第二节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n人文地理学的产生n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n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

3、基意义。洪堡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创造了因果关系、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方法,使地理学由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的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李特尔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他和洪堡不同的是,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主张从自然条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区阐明地理学的人文方向。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近代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德国流派德国流派:拉采尔(环境学派)、赫特纳(区域学派)、施吕特尔(景观学派),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

4、思想的研究。法国流派法国流派:白兰士(人地相关论)、白吕纳(人地相关论),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英国流派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美国流派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索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俄国流派俄国流派:地理学派,代表巴郎斯基、萨乌什金。主张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经济学派:代表费根、康斯坦丁诺夫,认为经济地理属于纯粹的经济科学,研究生产力布局的规律。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2.

5、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与发展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知识极为丰富,但没有形成科学的人文地理学。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的贡献有:1、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如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等。2、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比西方国家晚半个世纪。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是张相文、竺可桢等。前者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创办了地理学会和地学杂志。后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创

6、建了我国第一个地理学系。新中国成立后,早期主要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人文地理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80年代后才恢复。第四节第四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学科建设任务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应用价值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今后人文地理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任务: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2、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文化与人文地理学n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n文化的形成与特点n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n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文化概念与

7、文化结构n文化概念n文化结构 文化概念 (1)泰勒泰勒:就文化的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克罗伯和克鲁克洪: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文化结构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三种文化是相互联系的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

8、其所表现的文化。具有物质性、基础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特点。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他包括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又包括基础意识形态和上层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根据不同层面将其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独立性强,非但不随物质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制度文化虽然没有物质文化变化快,但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文化结构虽然有三种划分形式,

9、但实际上却是相互联系的有时很难分开。第二节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n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n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n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n文化整合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n文化景观人文的空间现象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文化区n形式文化区n功能文化区n乡土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形式文化区形式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

10、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乡土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文化扩散n扩展扩散n迁移扩散 一、扩展扩散:一、扩展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

11、向四周,不断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有三种类型:1 1、接触扩散、接触扩散 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2 2、等级扩散、等级扩散 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3 3、刺激扩散、刺激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二、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

12、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本身的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与环境的关系n核心观点 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n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可能论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还有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及和谐论等观点。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文化各特

13、质之间的协调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系统实现了整合,就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社会或国家的改革,实际是在文化系统中消除其不协调的部分,扭转其负向功能,使之实现新的整合。文化景观文化景观n文化景观的概念n文化景观的分类n文化景观的差异性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学科对人地其他学科对人地 关系的探索关系的探索n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n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n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n文化

14、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形式文化区、扩展扩散、接触扩散、刺激扩散。二、简答题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有那些?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各学派的代表人物?3、文化结构有那三个层次组成?4、文化区主要分为那几类?第三章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与迁移n人口分布 n人口移动 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n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n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n中国人口分布n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一、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

15、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测量人口密度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算术密度、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比较密度等。二、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1、分布不平衡、分布不平衡(1 1)世界上90%的人口居住在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2)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3)从海岸线向内200千米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4)世界人口在各大洲分布极不平衡。(5)另外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2、邦奇的人类大陆图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世界上有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紧占陆地面积的14%,集中了2/3的世界人口。2020世纪世纪909

16、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图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图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年代世界人口分布三、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1.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提出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自黑龙江瑷珲(黑河市)到云南腾冲。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有研究表明,我国距海岸200 km、500 km、1 000 km范围内的人口分别占35.9%、60.2%、90.6%。人口密度分别为100、48.8、35、5.2。3.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我国

17、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分布不平衡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500米以下占79.7%,2000米以上只有2.1%。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人口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气候: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影响。地形:通过气温气压和高度的影响。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和政治

18、因素:历史因素:居住历史和开发长短的影响。政治因素:短时间内可影响人口分布。、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的影响因素。、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的影响因素。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移动人口移动n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n人口迁移的形式n人口迁移的机制1.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2.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1、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前者称人口流动人口流动,后者称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可以用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来衡量。2、重要性:3、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1.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人口迁移的空间

19、形式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居现象。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 2.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居住历史分析 随机方法1919世纪人口迁移状况世纪人口迁移状况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人口算术密度、人口比较密度、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二、简答题:1、邦奇人类大陆图中,世界上的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什么?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有那些?3、对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那几个方面?4、近现代人口的主要迁移流向是什么?第四章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人口与发展n人口增长过程n人口转变模式n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n人口与发展第

20、一节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人口增长过程n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n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n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n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4.人口迁移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出生率和死亡率呈不断波动状态2.出现定居的村落3.出现劳动分工、手工制作业及社会阶层分化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特征之一,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共卫生、个人卫生改善等因素。一些传染病得到控制。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工业化早期出生率增加。19世纪后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今天。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

21、增长: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就开始加速,到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而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降到14,而出生率下降到22,发展中地区死亡率下降到30以下,而出生率则高大404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1个10亿,所用时间逐渐缩短。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至1987年突破5

22、0个亿.到1999年,仅用了12年时间就突破了60亿。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和减退阶段。3.寇尔的人口转

23、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给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这种转变类型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n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n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加速增长阶段 2.负增长阶段 3.高速增长阶段 4.减速增长阶段 5.

24、波动增长阶段 6.持续增长阶段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计划生育政策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的成因:两次社会大变革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n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n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n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土地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在农业产生之初及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由农业所导致的对土地的开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但土地资源也日益遭到破坏,最终导致耕地面积锐减,为人口良性发展设置了障碍。(2)淡水资源与

25、人口增长)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淡水充足之地,居住的人往往倍增,但人口的增长使淡水资源日益紧张。(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森林为经济建设提供原料和林副产品,同时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大气、降低噪声、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功能,使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随着人口增长,开垦荒地,建筑屋舍,取得燃料及发展工农业,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4)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但人口

26、增长过快造成了对能源的过度需求,从而与有限的能源总量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了人类的能源危机。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1.人口构成及其分类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人口构成可分为自然构成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社会经济构成两大类。自然构成主要包括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社会经济构成主要包括职业构成、文化教育构成、婚姻家庭构成、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和种族构成等。2.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1)人口性别构成对婚姻和家庭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人口的增长、移动和其他人口构成。(2)人口的年龄构成对人口发展动

27、态有很大的影响:年龄构成较轻,儿童比重大,则将来相继进入婚龄、育龄的人数必然大,出生率高;反之亦然。(3)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对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少生、优生”等现代生育观逐渐深入人心,而且文化素质的提高就延长了劳动者的受教育时间,相对推迟了人口的结婚年龄;另一方面,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世界上妇女平均生孩子的数量与其文化程度呈反比。1.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第

28、四节第四节 人口与发展人口与发展n人口因素的两重性n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n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的意义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突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财富、政治势力、分配不公平、管理和组织不善、资源浪费以及军事活动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发展,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以上因素产生的问题更加恶化,更激化了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1.适度人口的概念适度人口的概念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

29、在人口容量概念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n2.探求适度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探求适度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n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n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

30、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n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进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人口转变、人口构成、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容量二、简答题1、农业革命时期的人口增长

31、特征?2、简述布莱克“五阶段”人口转变模式?3、简述我国的人口转变模式?第五章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的起源与发展n农业的起源n农业的发展与类型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农业的形成:(1)从驯化的野谷终于发展成农业其意义在于人类从依靠大自然的食物来源为主,转向利用生物资源创造符合人类需求的食物来源。(2)人类为了发展农业改善生活,有一系列的创造和发明。2.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人类原来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与采集活动要

32、不断地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这些差异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促进了家庭的发展,村落的出现,农业的发展导致文明的出现。3.人类文明的出现:工具的改进、生产力提高、农业产量有剩余,出现了财产人类文明的出现:工具的改进、生产力提高、农业产量有剩余,出现了财产私有、商品交换、出现了阶级、法律、文字、城市与国家,人类到高级阶段私有、商品交换、出现了阶级、法律、文字、城市与国家,人类到高级阶段文明。文明。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墨西哥、玛雅和印加。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宴享说。人口压力

33、说是以博塞洛普为代表的。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加、狩猎强度的加大,技术的进步导致动物数量下降,为了增加新的食物来源。宴享说是由海登提出的。在农业出现的起始时期,生产量不大,在人类原来的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可能很大。所以驯化植物种类,不是为了补充食物短缺,而是为了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类。(一)C.O.索尔的推论的依据:1、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2、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地形和气候要多样化。3、驯化不可能首先出现在大河的河谷内。4、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5、最早的农民必须已经掌握了某些倾向于耕种的技能。6、原始驯化者应该是定居的。由此推论出植物驯化的最

34、初中心在东南亚。(二)考古学目前证据:西亚两河流域的新月地区被认为是动植物的一个驯化地。(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与传播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与传播埃及 在公元前3000年,位于尼罗河下游,他的第二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该地气候有旱季和雨季。610月的雨季给埃及带来营养丰富的淤泥,有利于小麦的种植。第一:平水期满足小麦的11月播种,5月收获,既无洪水之灾,又有充足的水源供灌溉。第二:洪水期为小麦生长留下营养丰富的肥料。第三:埃及终年无雨,但不缺灌溉水,对小麦生长极为有利。这些为埃及文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埃及又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航运条件,形成了埃及著名的金字塔文明

35、。巴比伦 在公元前3000年,位于东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气候冬季降水的地中海气候,河水冬季来自降水,夏季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河流两岸秋种、初夏收获的小麦比较高产。但小麦生长的后期,河流洪水易于受灾,另外易于形成盐碱地。外部条件是三面居住的游牧民族经常侵袭,王朝更替频繁。印度 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生长期降水少,只能依靠灌溉保证其生长,夏汛洪水虽大,但小麦已经收获,不受威胁,并为两岸带来沉积物,为冬小麦的生长供给肥料.因此该地的水文、气候条件的配合十分有利于小麦的种植与高产,这是印度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原因.中国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出现我国的文明起源主要

36、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黄河的各支流上。主要集中在从河南安阳,经郑州、洛阳到陕西渭河流域的西安这个马蹄形的地区。这里高温条件与雨季相结合,十分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条件是春天的干旱。主要的农作物是黍、稷、粟、稻。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墨西哥文明出现在墨西哥的首都周围地区,玛雅文明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里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一带。印加是指现在南美的厄瓜多尔和秘鲁。其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玉米的习性是需要高温、多雨和通气。而三地都有适宜于玉米生长的自然条件。世界早期的农业中心世界早期的农业中心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农业的发展与类型n原始农业迁移农业n传统农业n现代农业原始农业它是农业起

37、始阶段的类型,又称迁移农业.特点是: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方法:刀耕火种。这种生活方式能持续的原因:1、它是一种节省劳力的生产。2、热带雨林特殊的生态环境,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不足维持作物生长。传统农业传统农业 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2.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2)欧洲中世纪的农业。(3)美国的殖民农业。3.传统农业的类型传统农业的类型 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业四种类型。(1)旱作农业: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

38、丘陵,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2)水稻农业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农业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4)游牧业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条件不利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现

39、代农业n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n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n现代农业的类型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的一些国家和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1 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2 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

40、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3 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4 4)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大得多,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单位的规模大得多,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5 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1、种植园:起源于葡萄牙,后来发展的美洲。主要种植甘蔗、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等。2、谷物农

41、业:主要是生产小麦、玉米、水稻等。3、牲畜育肥农业:是种植业与饲养业结合的农业。最终产品是牲畜。主要种植玉米和大豆。产品主要是小牛和小猪。4、乳品业:多在市郊生产。饲料是多汁新鲜的青饲料和含蛋白质的精饲料。5、市场园艺农业: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和花卉等。6、大牧场:现代农业的类型思考题1、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那两类?2、世界上常见的动、植物可能的起源地区有那些?3、世界几大文明的发源地分别与那些农作物的生产有关,并形成了相应的文明形式?4、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分别有那些?5、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那些?第六章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工业的出现与发展n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n工业生产的扩散

42、和继续发展n产业类型和工业区n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n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n科学前提与基础n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n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科学前提与基础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促使在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

43、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登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党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纺织工业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工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第二节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n工业生产的扩散n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

44、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扩散方向是欧洲与北美。(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2)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第一次革命

45、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而第二次工业生产革命的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第三节第三节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产业类型和工业区n第一产业中的工业n第二产业及其分布n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1.伐木业2.捕捞业3.采矿业第二产业及其分布n北美工业区n欧洲工业带n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n日本工业区n其他国家的工业区1.新英格兰区2.中大西洋工业区3.摩霍克河谷区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5.大湖西岸工业区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7.东南工业

46、区8.海湾工业区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10.西海岸工业区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主要包括:1.英国工业区 2.莱茵-鲁尔工业区 3.莱茵中部工业区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1.中央工业区 2.伏尔加工业区 3.乌克兰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二战后,日本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工业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消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

47、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1.京滨工业区 2.阪神工业区 3.中京工业区 4.北九州工业区1.拉美工业区2.亚洲工业区3.非洲工业区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原来对产业的划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只有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1)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2)第四产业: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3)第五产业: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第四

48、节第四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及其新变化及其新变化n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n工业分布的新变化1.自然条件2.资源条件3.能源条件4.市场条件5.劳动力条件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1.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2.汽车制造业的变化3.微电子工业4.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第五节第五节 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 对社会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n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n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n需求不旺n生产能力过剩n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n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

49、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影响需求的提高;另外,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此外,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一些国家往往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

50、,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超过了人类过去的发展历史,所以人们称我们的时代为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为工业社会,我们的文化为工业文化。第七章第七章 种族种族 民族民族 民俗民俗n种族与地理人种n民族n民俗与文化第一节第一节 种族与地理人种种族与地理人种n种族的起源n种族的划分n地理人种n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一)种族的起源(一)种族的起源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