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兼谈教师的使命和职责一、学校德育的承担者是全体教职员工 1、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具有下列义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
2、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一、学校德育的承担者是全体教职员工 2、现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规定 现代教学论和教材论规定:一套教材由三个层面组成:最外层的知识体系;第二层的能力体系;最里面的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体系。(钟启泉2008年上海教育科研第1期)学科文化,就是由以上三部分构建的完整的体系。教师的学科素养,就是在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知识的、能力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等的全面的教育,并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文明礼仪和基本行为规范的榜样。教师能否成为德育工作者,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能否依据教育目标,履行教师职责,按照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内在要求,对学生
3、进行包括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一、学校德育的承担者是全体教职员工 3、党和政府关于“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具体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一、学校德育的承担者是全体
4、教职员工 教书育人的要求:教书育人的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摘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德育为先的要求:德育为先的要求:强化全员育人,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育德全员育人,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育德。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
5、用,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结合课程改革,推进学科德推进学科德育,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情感、育,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态度和价值观。摘自(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德育问题的呼唤:学校德育是德育问题的呼唤:学校德育是“一平方公里宽一平方公里宽”,但人们对它的,但人们对它的认识是认识是“一厘米深一厘米深”。这也是实践中的德育问题多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实践中的德育问题多的重要原因。二、德育与教学分离的探究 1、对学校德育定位的误区 (1)“德”是“目标”还是“工作”?我国的教育目标:“培养德、
6、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目标的德、智、体是所有学校、所有从教人员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教育走了一条由“目标”到“工作”的曲折道路: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把教把教育划分为育划分为德、智、体、美诸育又具体化又具体化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工作和美育工作最后还把教师分成最后还把教师分成德育工作者,教学工作者、体育工作者和美育工作者。二、德育与教学分离的探究 (2)“目标”到“工作”引发的教育问题 目的是为了强化,结果却“南辕北辙”,使学校德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作为“教育目标”范畴的德育,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承担的教育责任和义务
7、,但作为“工作”层面的德育,则由班主任、团队干部和德育教导等德育工作者承担。我国教育以文载道,潜移默化的德育传统逐渐蜕变为中国化的特殊教育现象:教育教学两张皮;重智育轻德育;重说教轻实践。二、德育与教学分离的探究 (3)重新确立德育的地位实践和思考 为了解决教育与教学分离,学校重智轻德和学生成长中各种问题问题,党和政府提出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和对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上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二期课改“三维目标”的强化;“两纲进课堂”的探究;温馨教室的创建;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训;全员、全面和全程育德策略提出等等。二、德育与教学分离的探究 2、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1)班主任工
8、作在我国已有60多年的历史,历尽风险,百折不饶,成为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2)1988年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首次规定班主任实施津贴制。(3)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与全员有人的关系(以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决定为例)A、“作为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关系?B、“班主任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确保“教育形成合力”的制度和形式是怎样的?C、“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对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的素养要求是怎么样的?二、德育与教学分
9、离的历史探究 3、教育(教学)评价的片面化 (1)重视结果的评价。中小学教育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教育结果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吕型伟讲的一个案例)(2)重视学习成绩的评价。学习成绩的简单化获取,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素养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理想、动力和兴趣等)提升,而且会影响学生道德的发展(重智轻德)。(3)重视主要学科学习成绩评价。对其他学科教育价值和劳动的不公正对待。三、教学与德育能否分离 1、德育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1)教育与教唆的区别 (2)德育是教学的本来之意 (3)德育与教学合一 我国四十年代训育纲要:训育与教学合一,实践道德,好学、力行和知耻。上海市教委领导寄希望于德
10、育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理想动力和理想。老市长徐匡迪在名师的教诲和点拨,令我受益终身回忆:“我读过的小学、中学都是当时、当地最好的中小学。学校弘扬的都是奋发、求实、简朴的治学精神治学精神。”(新民晚报2011/2/19)三、教学与德育能否分离 2、几个教育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1)教师要守住德育的底线:教师要守住德育的底线:“范跑跑”事件教育部的回应,教师可以不高尚,但教师不教师不能无耻能无耻;“杨不管”给我们的教训;不能因为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安不能因为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安全。全。“挣大钱、娶美女”教师的过失:你可以自己的孩子说,但不能在课堂中对学生这样说。教师需要坚守教育的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流价
11、值观体系体系。(2)教学中不能忽视的其它德育底线:)教学中不能忽视的其它德育底线:A、不能让学生获得消极的期望。B、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C、不能让学生不相信老师的教育。国外教育学者的见解:作为一个,教师在德育中,知道不应该做什么,比知道做什么更重要。三、教学与德育能否分离3、国外教学与教育关系检索 (1)教育的四根支柱)教育的四根支柱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人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因此,教育要围绕四种学习四种学习进行安排: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的知识。学会做事以便使自己对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
12、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发现他人,能够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学会生存就是要求教育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这四种学习是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发展、道德和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三、教学与德育能否分离2、国外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检索(2)以“美国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为例 美国学校要求,教师从三个方面扮演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第一,他们可以非常直接进行道德教育。“教师都努力把强烈的价值观融入到他们的全部的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在教室里和运动场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民主价值观”。第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与道德有关的内
13、容:教师还要借助班级里的管理技巧,通过适当行为的模仿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第三,教师要以身作则。(美国“蓝带学校”的品行教育)三、教学与德育能否分离 (3)“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2005年提出了“最有效地完成品德教育”的项基本原则:首先,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都必须成为道德方面的行为榜样。第二,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提倡诚实、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和勤奋等核心道德标准。第三,学校必须成为友善而且互相关心的集体,逐步成为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所追求的文明、友好而公正的社会的缩影。第四,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日常交往中,必须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机会运用责任感和公正等道德标准。三、教学与德育能否分离 第五,有效的品
14、德教育包括学习方面的高标准,要求所有学生确定高目标,为达到目标刻苦学习,并在困难面前锲而不舍。第六,教师应该通过语言艺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研究等学科讲授核心道德标准;并通过阅读、写作和讨论促使学生进行道德思考。第七,教师应该实行道德管束,通过制订并执行规定使学生讲道理、尊重他人。第八,每所学校都必须对品德教育和学习方面的进步进行评估。第九,校长及全体教员都应利用总的学校环境来维护并扩展课堂上教的价值观。第十,父母、教会、企业,甚至所有成年人都应加入进来,成为品性培养的正式伙伴。四、在全员德育中我们应该做什么 1、重视两纲进课堂 有待克服的突出问题,不了解学生。这是两纲落实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教
15、育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我们难以把握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困惑,因此我们的教育往往会脱离学生的实际,缺少实效性和针对性。不了解学科。在教学中,两纲落实不仅粗糙,而且简单化。青年教师的突出现象;教师培训中人文素养和学科文化素养的关注。不能将学校的文化、学校的传统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科的教育目标。四、在全员德育中我们应该做什么 2、两纲进课堂需要突破的 (1)、教师需要提高学科文化素养,使教育有艺术 学科发展的历史,学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学科中的人文精神(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科中的著名人物的社会贡献和人格魅力 (2)、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和关心学生,使教育有针对性 学生现有的道德
16、水平(比了解学生的学科水平困难的多)学生的学习困惑和需求 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理想 使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多一点自觉性,多一些说服力,多一点针对性。四、在全员德育中我们应该做什么 3、积极参与温馨教室的创建 “温馨教室”是市教委在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背景下的一种教育探究和实践。既有理念的突破,又有实践的创新。1、教育理念的突破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人文关怀,心理辅导;公平、公正,学生的和谐发展;学生合理需求的满足、人格尊重等等。2、班级建设内涵的扩大 构建学生愉悦的学习环境:人际环境、物质环境,课堂教学环境和心理环境。3、班级管理机制的改革 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建,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集体。四、在全员德育中
17、我们应该做什么 4、努力实现由“经师”向“人师”的自觉转变 (1)用学校文化教育、影响学生 学校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多少年来师生的共同创造,凝聚着师生的智慧和才智。学校文化具有同理性、情境性的教育功能,具有激发学生的潜意识,使学生潜移默化。教师要了解学校文化,重视文化育人。(2)利用学科资源教育学生 学科中有着丰富的科学人文知识,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作为教师需要用心去感悟,用情感去解读,努力实现教学的最大化和最优化。(3)在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习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学生会有困难和挑战,有竞争和失败,也有成功和喜悦。需要教师关心、引导学生。A、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习惯的训练、态度的教育
18、和志向的提升。B、运用教师的经验、班级的精神、同伴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C、运用教育情感、强化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行为的激励和不良行为的矫治。四、在全员德育中我们应该做什么日本“指导力不足”教师评价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对教师指导力的评价内容:学习指导力,学生指导力,班级管理指导力,校内外的协调能力,奉献能力。学生指导力不足:发生问题时,不从自身找原因,将责任转嫁于家长;用粗暴的言辞对待学生,用居高临下的言辞教训学生,高压式,感情冲动的言行举动多,使学生产生恐惧感;不能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不能和学生沟通;不听取学生的意见,只会进行单方面的指导。班级管理不力:无法应付学生中的欺负和逃学等现象;面对学生
19、的家长的愿望和需求反映冷淡。协调能力不足:经常和学生、家长和同事发生纠纷,以致失去他们的信赖。(1)师德建设和育德能力并不是一种抽象。日本对教师评价指标的价值取向,值得我们关注。(2)我们应该完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具体的教育行为,坚守自身教育的底线。四、在全员德育中我们应该做什么5、积极进行探索、研究,努力进行制度性创新(1)浙江进行的围绕班主任制度进行的制度关注的教育创新实践:班级“打包制”和班级“导师制”。n教师“打包制”是学校在每班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两名任课教师为“打包”教师,分别担任生活指导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接受班主任的领导和考核。教师“打包制”具有三大成效:首先,它推进了班主任队伍
20、的专业发展。其次,它促进了学生集体的成长,有利于学生的自主管理。第三,它推动了班级集体建设的科学发展使班级集体建设更具方向性和针对性,推动班级的科学发展。n德育导师制是在“整合、合作、优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学校德育部分目标和任务分解至担任德育导师的任课教师和聘请的校外专业人员身上。它是班主任制度的有效补充,两者有效配合可优化班级教师管理团队,是一种德育管理模式。18导师的身份既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又是家长、朋友,真诚相待,平等交流,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达至教育目标;全员化,践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19。这一制度是目前破解当前德育实效性
21、不高这一德育困境的较好机制之一。n德育导师制其成效在于,一是加强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联系,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有利于育人目标的达成;二是实现教学和育人的有机整合,弥补班主任制的不足,充分调动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有助于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及改革活动,使得更多教师更为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四是它丰富了德育的方式,引入心理辅导中的宣泄法、疏导法、角色扮演法等,改变简单粗暴的德育方式,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如此等等。(2)我区一些学校进行的有益的创新实践:莘庄中学的“学科主题班会”;交大二附中的“辅导员制”;七宝中学的“特殊学生的协作制”等。(3)其它值得探究的形式:问题学生的教育诊断和教育协
22、作制;任课教师的家访制度等等。四、在全员德育中我们应该做什么 德育导师制其成效在于,一是加强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联系,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有利于育人目标的达成;二是实现教学和育人的有机整合,弥补班主任制的不足,充分调动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有助于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及改革活动,使得更多教师更为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四是它丰富了德育的方式,引入心理辅导中的宣泄法、疏导法、角色扮演法等,改变简单粗暴的德育方式,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如此等等。(2)我区一些学校进行的有益的创新实践:莘庄中学的“学科主题班会”;交大二附中的“辅导员制”;七宝中学的“特殊学生的协作制”等。(3)其它值得探究的形式:问题学生的教育诊断和教育协作制;任课教师的家访制度等等。结束语 希望每一个教师都在希望每一个教师都在 “为了每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新目标下,的新目标下,努力继承,积极创新,不断提高育德努力继承,积极创新,不断提高育德责任感和育德能力,做一个有所作为责任感和育德能力,做一个有所作为的教师。的教师。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