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 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q 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q 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等。q 生态规划的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q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q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总结了希腊、伊达拉里亚和罗马城市的建设经验,对城市选址、总结了希腊、伊达拉里亚和罗马城市的建设经验,对城市选址、城市形态与规划布局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把对健康、生活的考城市形态与规划布局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把对健康、生活的考虑融汇到对自然条件
2、的选择与建筑物的设计中虑融汇到对自然条件的选择与建筑物的设计中 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14521452)、费拉锐特、斯卡莫齐师承维特)、费拉锐特、斯卡莫齐师承维特鲁威,发展了鲁威,发展了“理想城市理想城市”理论理论q 摩尔(16世纪)的“乌托邦”,傅立叶(18世纪)的“法郎基”,欧文(1852)的“新协和村”,索里亚(1882)的“线状城”q 以上设想中都蕴含有一定的生态城市规划哲理q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创始人Park提出城市生态学qGeddes(1915)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的环境、市政、卫生等综合规划研究中。其目标是将自然引入城市,强调在规划过程中,通
3、过充分认识与了解自然环境条件,根据自然的潜力与制约制定与自然和谐的规划方案。q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qUnwin在1922年提出了“卫星城镇”的概念q 英国田园城市运动q 1893 年芝加哥“城市美化运动”q 美国区域规划协会:城乡最优单元,相互作用及自然保护q 在规划方法上,创立了地图叠和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q 20世纪60年代起环境保护运动和生态系统理论发展q 生态城市规划走向第二个发展高潮q 美国McHarg在1969年出版Design With Nature提出了城市与区域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的基本思路,并通过案例研究,对生态规划的工作流程及应用方法作了较全面的探讨。q 7
4、0年代以后的许多规划工作遵循“McHarg”方法q 其中生态产业代谢是生态城市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也是城市规划学科无法涉足的技术领域。q 城市与自然系统的互动关系和“接口技术”是生态城市得到实现和持续运行的根本和基础。q 生态哲学:生态城市实质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价值取向所在;q 生态经济学:生态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q 生态社会学: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q 城市生态学:生态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q 系统学:生态城市是与周围市郊及有关区域紧密联系的开放系统,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
5、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q 孙铁珩(2005)王祥荣(2004)黄光宇(2002)胡希军(2005)。q 环境优雅、整洁、开阔、和谐,集中体现于净化、绿化、美化,自然资源在整个生态环境体系中可循环再生和利用。q 经济经济结构为“三、二、一”的理想经济结构模式:生态型农业高效持续,生态工业布局科学合理,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高效运行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体系。q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提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消费方式,公众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q具有现代化、高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发达的交通体系;迅捷的信息网络;可持续的能
6、源、资源利用体系;发达的污染处理设施和技术;完善的市政服务系统等等。q 自然生态原则:通过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以及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维护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的方案;依据城市发展总目标及阶段战略,制订不同阶段的生态规划方案。q 经济生态原则:生态规划要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经济计划目标又要受环境生态目标的制约,绝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q 社会生态原则:以人类对生态的需求为出发点,规划方案应被公众所接受和支持。q 复合生态原则:将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体,并把城市各小系统视为城市生态系统内相互联系的单元,综合加以规划。q 使人口的增殖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
7、猛的人口增长,减轻环境负荷;使土地利用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使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总比例更加协调。q 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活性,增强其在区域环境中的稳定性,使城市人工环境与区域自然环境更加和谐。q 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还要使城市的经济、社会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在人类生存不受威胁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为城市生态系统质量的提高提供动力,促进城市整体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各行业场所等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各行业场所等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各项环境
8、质量指标均应达到国家先进城市的最高标准,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应达到国家先进城市的最高标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包括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运输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包括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运输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资供应系统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资供应系统(主副食品、蔬菜、材料、水电、燃料等主副食品、蔬菜、材料、水电、燃料等)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和污水废物的排放、处理系统等。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和污水废物的排放、处理系统等。包括人口控制、
9、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都应有高水平的管理,以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环境整治等都应有高水平的管理,以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而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而且还应合理布局,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且还应合理布局,点线面有机结合
10、,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统。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智力条件。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智力条件。q 城市环境宏观规划城市环境宏观规划,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资源需求分析,预测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污染物的总量宏观控制要求,提出城市环境与发展的宏观战略。q 城市环境专项规划城市环境专项规划,即包括大气、水、固废等具体的环境综合保护和整治规划。由此可知,城市环境规划主
11、要关注的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以寻求对人类生存的良好的环境支撑。q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关注城市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消耗对城市居民生存状态的影响,而且关注城市功能、结构等城市内在机理的变化和发展对城市生态变化的影响。q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考虑自然环境因子,而且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因子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项目项目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理论指导理论指导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研究内容研究内容调控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调控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预防和控制城市环境对城市人类预防和控制城市环境对城市人类的负效应的负效应规划要素规划要
12、素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的高效循环、社会关系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的高效循环、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也是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的和谐稳定,也是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以大气、水、土壤、噪声、固废以大气、水、土壤、噪声、固废等自然基质环境为主等自然基质环境为主规划目标规划目标创造高效、和谐的城市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创造高效、和谐的城市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共生环境效益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共生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对对“城市城市”的概念理解的概念理解将城市作为由经济、社会、环境构成的人工将城市作为由经济、社会、环境构成的人工-自自然然复合生态系统复合
13、生态系统将城市作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将城市作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物质个体和影响的物质个体对对“环境环境”的概念理解的概念理解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人工环境)基本指自然环境基本指自然环境q 生态要素调查、评价和预测q 规划设计阶段q 规划目标q 规划对策q 评审阶段q 实施阶段q 玛希(George Marsh,1864),鲍威尔(John Powell,1897)和格迪斯(Patrick Geddes,1915)q George Marsh(1864)首次提出合理规划人类活动,使之与自然环境协调而不是破坏自然q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
14、”和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q 生态规划理论尚未成形,但生态思想开始渗入到城市规划领域生态规划理论尚未成形,但生态思想开始渗入到城市规划领域 q 美国区域规划协会成立(1923)。认为区域规划就是生态学,尤其是人类生态学。q 欧姆斯特德(Olmsted)“城市公园”、芝加哥“城市美化运动”、“公园建设和自然保护运动”q 生态规划的复苏与蓬勃发展,生态规划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明确生态规划的复苏与蓬勃发展,生态规划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明确q 20世纪60年代持续高涨的环境保护运动q 克罗(D.S.Crowe,1969)提出景观规划概念;奥德姆(H.T.Odum)进一步提出生态系统模式,q McHarg发表了
15、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了规划结合生态思想的概念和方法。q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委员会通过斯德哥尔摩宣言q 全球生态环境观念逐步形成全球生态环境观念逐步形成q“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模式”的概念深人人心,生态城市规划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q 1984年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等(1984)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q 在此基础上,王如松对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泛目标生态规划方法。q 孔繁德等(2001)、薛兆瑞(1993)、王祥荣(1995)、钱学森(1994)的“山水城市”、黄光宇等(2002)、宋永昌(2000),盛学良等(2000,2001)都作出各自的研究。q
16、 中国的生态城市方法反映了最需解决的两个方面经济和生态,目的是为寻求经济和社会利益,长期的生态健康和资源管理之间的协调发展。社会问题会在生态城市的讨论中变得越来越来重要。q 欧阳志云、马世骏和王如松等在方法学上都有研究。q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生态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大学等一些科研院所与高校在己经基本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法与思路,分别为广州、佛山、扬州、长沙、绍兴、哈尔滨、厦门等主要城市作了生态城市规划q 2003年5月国家环保局颁布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标志着生态城市规划在中国进入全面发展和逐步推广的阶段。q美国
17、加州伯克莱生态城市计划(1992)。q巴西的库里蒂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革新与垃圾循环回收项目、能源保护项目。q澳大利亚哈里法克斯生态城开展社区和建筑的物质循环规划,走出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q日本的九州市提出“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q德国的埃尔兰根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的有关决议,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生态规划。q新加坡的公园及娱乐区采用城乡结合的思想,在城郊建设“原始公园”,将农田和森林及其他一些景观揉进“田园城市”的建设。q弗
18、莱堡是一座科学和文化之城;q具有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研究院;研究利用太阳能制冷、制热、发电研究利用太阳能制冷、制热、发电 研究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建筑研究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建筑q有强烈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市民;q医学、生物工程和环保产业是该城市的主要产业;q1997年沃邦新区落成 该区所有住房均符合低能耗建筑标准,广泛使用太阳能设该区所有住房均符合低能耗建筑标准,广泛使用太阳能设备,该区成为高效节能建筑模范区;备,该区成为高效节能建筑模范区;q2003年生态补助方案 少排放少排放1 1吨二氧化碳可获得吨二氧化碳可获得5050欧元生态补助;欧元生态补助;q2009年 维多利亚旅馆是德国最生态环保的旅馆,所有
19、能源均来自维多利亚旅馆是德国最生态环保的旅馆,所有能源均来自太阳能、木屑颗粒燃烧、地热和风能;太阳能、木屑颗粒燃烧、地热和风能;q环保人士聚会活动、向公众宣传环保理念、组织各类环保体验活动的场所,如组织学生建立小规模污水处理厂,全年举办环保研讨会等;q该建筑根据太阳的方向旋转,夏季墙体转向南,冬季玻璃窗朝南,以减少采暖和空调能耗;q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电板,自动跟踪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q“旋转别墅”不设停车位,居民骑自行车上下班;q 欧洲第一座CO2零排放工厂;q 南侧外墙由玻璃和遮阳板组成,遮阳板角度经设计使夏季遮阳效率最高,冬季得热最多;q 办公楼内采用了地道风技术,新
20、鲜空气由采风口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室内;q 建筑四周建有生态水池湿地景观;q对6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群进行保护;q社区推行共用车库,实行冰箱、汽车和洗衣机共用;q 行人、自行车和电车有交通优先权;q 小区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高能木质颗粒燃料等;q 社区周围保留森林带;q 小区设置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q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q如生物质能利用方面,住宅区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通过马尔默市政处理站可以将生产的电力和热力回用于小区;q设计雨水排放系统,雨水经过屋顶绿化系统过滤处理,补充绿化系统水分,其余的雨水经过排水道汇集,经简单过滤后再利用;q设计先进的住宅,达到
21、节约建筑材料的目的,如,明确列出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材料清单,要求所有工程承包商必须遵循该指南;q在小区公共部分使用寿命长、可再生利用的材料;q明日之城项目启动前,由当地的环保和科研机构对住宅示范区进行物种搜索和土壤和水文测试,对那些曾在当地出现的物种进行移植和保护,并在后期进行景观设计时再移植回来;q明日之城住宅小区鼓励采用植被屋顶,有助于保温隔热,减少建筑能耗,改善建筑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对雨水有净化作用;q生活垃圾分为食物类和其它类干燥垃圾,食物垃圾通过市政生物质能反应器,转化为甲烷和有机肥;其它干燥垃圾经焚化产生热能和电能;q污水处理系统将收集的污水发酵处理从而产生沼气,同时对
22、污水中的磷等营养化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制造化肥,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q垃圾处理后的沼气发电可用于小区内电瓶车充电;q将建筑垃圾分为17类,提高垃圾回收利用效率;q生态省: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和广东等q生态城市:扬州、广州、长沙、杭州和济南市等q重点城市。上海市(2000),北京市(2001),深圳市(2003)。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与广东省共同开展了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提出生态区域的概念。q地区中心城市。长沙和马鞍山分别提出要在2014和2015年建成国家生态城市;都江堰市(2004提出,西部首个);厦门(2004年提出,海湾型生态城市)。q小城市、
23、县。辽宁省葫芦岛市、江苏省盱眙县、山东莱西。q上级领导部门重视,投入巨大。q重视规划,近远期规划建设目标明确。按近期、中期、远期制定时间表。分为环境治理、产业结按近期、中期、远期制定时间表。分为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市民生态意识培养等构调整、市民生态意识培养等。q重视对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对高污染企业的监控。普遍意识到城市境内主要河流对城市生态系统保持的意义,普遍意识到城市境内主要河流对城市生态系统保持的意义,提出了具体的水质达标时间表和水体保育措施。提出了具体的水质达标时间表和水体保育措施。q重视环境保护与其他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农业的结合。q意识到生态规划与区域规划结合的重要性。q城市领
24、导者普遍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类似于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的概念,忽略“生态”概念的丰富内涵,无视实现目标任务的艰巨性。q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忽视自然规律、短期内高强度、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起到负面影响。如人工造林急功近利,忽视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急剧变化对其他物种会造成危害。q加强近岸海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岛礁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促进海岛自然生态良性循环;q生产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减少地貌植被破坏和可能的水土流失。矛盾q生态城市建设近期内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某些城市无视自身发展阶段,动辄百十亿元投资。q城市规划对近期环境保护提出了具体可实施的计划。
25、但对远期目标定义含糊,没有评判规划完成效果的尺度标准。生态城市建设的紧迫任务之一,就是关于判断生态规划远期建设成效的研究。q目前国外对生态城市研究和实践已深入专项规划阶段,强调用生态学观点解决城市发展遇到的困难。q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脱离了广大市民进行的。将生态教育放在远期规划实施。q 上海计划在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q 云南、河北、浙江、山东等省份也已经启动生态省建设。绿色GDP、生态足迹、“循环经济”等术语出现在省长市长讲话当中。q 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有4亿新增人口进入城市,加上消费水平增长,将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压力。q 厦门海湾的海流循环已被高集海堤切断,海水不能形成环流
26、,泥沙淤积严重,海水的自净能力减弱,污染加剧,美丽的海边沙滩大面积减少;q 如果海水是污水、臭水,海湾不断淤积、被蚕食,那么,海湾型生态城市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q海岸带兴建海湾森林公园,同时在浅海滩涂种植红树林,大幅度地提高整个厦门海湾的森林绿地覆盖率;q环海湾的绿化应以本地物种和适应于本地条件的物种为主,并考虑到生物的多样性;q生态城市的特征之一就是建立完善、便利和清洁的公共交通系统。国外,生态环境良好的大城市都有着很好的公交系统,并约束私人汽车,恢复自行车道,提倡骑自行车;q生态住宅的比例,是评价城市是否堪称生态城市的重要指标,生态住宅需具备清洁能源和污水处理技术标准;q步行区也是评价生态
27、城市的指标,厦门有个步行岛;q 加州伯克利大学曾组织召开了多次地区和国际学术会议。从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陆续召开了六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q 其中第五届2002年在中国深圳召开,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q1984年12月在上海召开第一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方法。q198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与发展学术讨论会。q1997年12月,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专题讨论会在深圳和香港的相继召开,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q协调各国城市生态研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