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38 ,大小:737.80KB ,
文档编号:5205482      下载积分:2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205482.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救助制度现状与发展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救助制度现状与发展课件.ppt

1、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现状及发展趋势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左会斌左会斌目录目录v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一、社会救助的概念 v二、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二、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v三三、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解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解读v四、社会救助四、社会救助发展方向及发展方向及重点工作重点工作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一、社会救助的概念v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中得到立法保障的基本公民权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中得到立法保障的基本公民权利之一。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利之一。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其最低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

2、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是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一项最基础的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中一项最基础的制度。v三个内涵:三个内涵: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克服现实中的贫困。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克服现实中的贫困。社会救助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社会救助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或实物。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救助: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救助:v中国古代的济贫思想及实践:礼记则曰:中国古代的济贫思想及实践:礼记则曰

3、:“以保息养万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六曰安富”。儒家的。儒家的“民本民本”、“仁政仁政”和和“大同大同”思想。思想。v以灾害救助为主,以粮食为主要救助形式。汉代的以灾害救助为主,以粮食为主要救助形式。汉代的“常平常平仓仓”、南宋的、南宋的“社仓社仓”。v 近代受西方福利国家影响的近代受西方福利国家影响的“济贫思想。济贫思想。19431943年社会救年社会救济法公布实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济贫大法。济法公布实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济贫大法。v典型的典型的“施舍施舍”色彩,目标是社会

4、控制。色彩,目标是社会控制。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救助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救助制度:v建国初期的社会救济(建国初期的社会救济(1949-19551949-1955):紧急救助、生存为主、):紧急救助、生存为主、涉及城乡。涉及城乡。v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救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救济(1957-19771957-1977):农村建):农村建立五保供养,集体经济承担救助责任;在城市主要是普及单立五保供养,集体经济承担救助责任;在城市主要是普及单位保障,对一些无单位孤老病死人员提供救济。位保障,对一些无单位孤老病死人员提供救济。v 改革开放前期的社会救济制度(改革开放前期的社会救济制度(

5、1978-19921978-1992):):农村特困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城市按照不同救助人员社会身份不同提供差异户定期定量、城市按照不同救助人员社会身份不同提供差异化救助。化救助。v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制度建立(1992-)v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社会救助事业上最重大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社会救助事业上最重大的制度创新,它突破了传统社会救济资源分散、效的制度创新,它突破了传统社会救济资源分散、效率不高、缺乏公平、水平较低等弱点。基于家庭收率不高、缺乏公平、水平较低等弱点。基于家庭收入调查的现金转移支付救助模式不仅符合国际通行入调查的现金转移支付救助模式不仅符合国际通行的社会救

6、助理念,而且体现了政府在保障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理念,而且体现了政府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上所承担的责任,满足了我国建立健基本生活问题上所承担的责任,满足了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为我国新型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为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 v 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城市新贫困群体出现,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城市新贫困群体出现,且规模巨大;且规模巨大;v社会相对收入差距拉大,迫切需要国家通过财政社会相对收入差距拉大,迫切需要国家通过财政手段加大对困难人群的现金转移

7、;手段加大对困难人群的现金转移;v传统救济方式无法维持困难群众最低生活水平。传统救济方式无法维持困难群众最低生活水平。v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 v 全国:全国:19931993年上海试点;年上海试点;1997199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全国建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9991999年颁布城年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v安徽省:安徽省:我省城市低保开始于我省城市低保开始于19951995年,合肥市试点,随后迅速在全年,合肥市试点,随后迅速在全省推开。到省推开。到19981998年

8、底,全省全部建立。年底,全省全部建立。20022002出台了安徽出台了安徽省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实施办法,全省城市低保工作步入省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实施办法,全省城市低保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了法制化轨道。20052005年,我省在淮南开展建立农村低保试点工作。年,我省在淮南开展建立农村低保试点工作。20072007年年全面全面建立建立,同年省委、省政府实施民生工程,将农村居民,同年省委、省政府实施民生工程,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放在了民生工程之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放在了民生工程之首。2008年到年到2013年,全省平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年,全省平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15.43元元/人人

9、月月提高到提高到382元元/人人月,增长了月,增长了77.3%;月人均补助水平从;月人均补助水平从130元提高到元提高到311元,元,增长了增长了164.2%。2008年到年到2013年,全省平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年,全省平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86.33元元/人人月提月提高到高到209元元/人人月,增长了月,增长了142%;人均补助水平从;人均补助水平从45.86元提高到元提高到138元,元,增长了增长了200.9%。最低生活保障发展为现代社会救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发展为现代社会救助体系:v基本生活保障:基本生活保障:v专项救助制度;专项救助制度;v急难性临时生活救助制度;急难性临时生

10、活救助制度;v社会帮扶。社会帮扶。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性突破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性突破 v由单项制度转向体系建设;由单项制度转向体系建设;v由单一性生活救助转向综合性救助;由单一性生活救助转向综合性救助;v由临时随意救助转向经常性制度救助;由临时随意救助转向经常性制度救助;v由注重城市转向城乡统筹;由注重城市转向城乡统筹;v救助对象由传统民政对象转向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对象由传统民政对象转向低收入困难群众。v标志着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发展现状发展现状 v社会救助理念深入人心;社会救助理念深入人心;v基本形成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制

11、度体系;v探索建立了新型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了新型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v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明确政府的主体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责任;v新型社会救助的日常管理日益规范;新型社会救助的日常管理日益规范;v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初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初步保障。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 v法律法规建设较为滞后;法律法规建设较为滞后;v制度间有效衔接不够,低保人群成为所有救助项目的目标人制度间有效衔接不够,低保人群成为所有救助项目的目标人群;群;v支出型贫困家庭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救助;支出型贫困家庭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救助;

12、v城乡低保制度尚未完全统一,流动人口无救助制度保障;城乡低保制度尚未完全统一,流动人口无救助制度保障;v相关部门、机构合力不够,跨部门家庭收入财产信息查询机相关部门、机构合力不够,跨部门家庭收入财产信息查询机制尚未建立;制尚未建立;v救助事业发展不平衡,对特殊困难低保人群的救助机制未完救助事业发展不平衡,对特殊困难低保人群的救助机制未完全建立起来;全建立起来;v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足,困难群众收入水平较低;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足,困难群众收入水平较低;v救助政策监督执行力不够。救助政策监督执行力不够。三、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解读三、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解读今年今年5月月1日,国务院正式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日

13、,国务院正式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标志着社会救助工作进入法治化轨道,行政法规,标志着社会救助工作进入法治化轨道,对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将产生重要影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将产生重要影响。v(一)以法治保民生:办法彰显执政新理念(一)以法治保民生:办法彰显执政新理念 、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办法将事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办法将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的最低生活保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

14、、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八项救助制度,统一到一部行政法规之中,使八项救助制度,统一到一部行政法规之中,使之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兼顾了群众困难之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兼顾了群众困难的各个方面,覆盖了群众关切的各个领域,将的各个方面,覆盖了群众关切的各个领域,将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同时,八项救助制度也将给全社会以稳定、可同时,八项救助制度也将给全社会以稳定、可靠的民生保障预期,让人民群众减少不安和焦靠的民生保障

15、预期,让人民群众减少不安和焦虑,消除后顾之忧,安心创业就业,为推进各虑,消除后顾之忧,安心创业就业,为推进各项改革保驾护航,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项改革保驾护航,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果。办法的出台,实现了社会救助办法的出台,实现了社会救助权利法定、程序法定、责任法定,权利法定、程序法定、责任法定,使获得社会救助成为符合条件困难使获得社会救助成为符合条件困难群众的法定权利,提供社会救助成群众的法定权利,提供社会救助成为政府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不可推卸为政府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不可推卸的法定职责,为规范救助行为提供的法定职责,为规范救助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必将有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16、必将有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习总书记习总书记在依法治国方面有重要的在依法治国方面有重要的阐述,特别提到阐述,特别提到“两个坚持两个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以法治方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以法治方式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发展。式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发展。(二)完善救助体系:办法建立制度新格局(二)完善救助体系:办法建立制度新格局 1.1.实现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坚持统筹城市和农实现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坚持统筹城市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办法的一大亮点。办村社会救助制度,是办法的一大亮点。办法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7、基础上,将最法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础上,将最低生活保障扩大到农村家庭低生活保障扩大到农村家庭;在农村五保供养制在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基础上,将城市度基础上,将城市“三无三无”人员供养与农村五保人员供养与农村五保供养合并为特困人员供养供养合并为特困人员供养;其他社会各项救助也其他社会各项救助也从制度上消除了城乡差异,确保社会救助的温暖从制度上消除了城乡差异,确保社会救助的温暖和关怀惠及城乡所有居民。和关怀惠及城乡所有居民。v2.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社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社会救助的基础性制度,是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会救助的基础性制度,是国家对共同生活的

18、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进行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进行的补差型救助。办法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了的补差型救助。办法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了两项重大调整。一是增加规定财产标准,过去只规两项重大调整。一是增加规定财产标准,过去只规定了低保家庭人均收入标准,导致一些财产较多、定了低保家庭人均收入标准,导致一些财产较多、收入较低的家庭也能够享受低保待遇,有违社会公收入较低的家庭也能够享受低保待遇,有违社会公平。办法明确了低保家庭还应当符合当地最低平。办法明确了低保家庭还应当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弥补了制度漏洞。二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弥补了制度漏

19、洞。二是增加规定分类施保,办法首次明确对获得最是增加规定分类施保,办法首次明确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活保障。v3.3.明确医、教、住、就业救助制度。办法是我国第一部明确医、教、住、就业救助制度。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在医疗救助方面,明确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在医疗救助方面,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采取补贴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采取补贴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

20、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补助符合规定的基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补助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等救助措施本医疗自付费用等救助措施;明确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明确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疾病应急救助。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疾病应急救助。在教育救助方面,明确对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在教育救助方面,明确对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含中含中等职业教育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困难人员,采取减、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困难人员,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

21、助学等方式实施救助,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在方式实施救助,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在住房救助方面,明确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生活困难标准的住房救助方面,明确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生活困难标准的家庭,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家庭,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救助。在就业救助方面,明确对有劳动能房改造等方式实施救助。在就业救助方面,明确对有劳动能力、处于失业状态困难家庭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力、处于失业状态困难家庭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

22、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办法给予就业救助。v4.4.确立临时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的托底确立临时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的托底措施,临时救助是托底中的措施,临时救助是托底中的“托底托底”。当群众遇到。当群众遇到临时性、突发性困难,或者在穷尽其他社会救助措临时性、突发性困难,或者在穷尽其他社会救助措施后,仍然不能保障其基本生活时,就需要通过临施后,仍然不能保障其基本生活时,就需要通过临时救助措施解决其面临的困难。办法明确,对时救助措施解决其面临的困难。办法明确,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

23、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救助。v(三)(三)确保求助有门:办法明确便民新举措确保求助有门:办法明确便民新举措v要将各项社会救助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困难群众及要将各项社会救助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救助,必须健全困难群众发现机制,畅通申时获得救助,必须健全困难群众发现机制

24、,畅通申请、受理渠道。办法明确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请、受理渠道。办法明确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制定了多项方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制定了多项方便求助措施,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受助。便求助措施,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受助。v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明确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有困难的,可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明确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v在特困户人员供养方面,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了解掌在特困户人员供养方面,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

25、困供养条件的人员,应当主动为其依握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人员,应当主动为其依法办理供养。法办理供养。v在受灾人员救助方面,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在受灾人员救助方面,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根据情况紧急疏散、转移、安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根据情况紧急疏散、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置受灾人员,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v在医疗救助方面,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与基在医

26、疗救助方面,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医疗救助对象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便捷服务。提供便捷服务。v在临时救助方面,规定对情况紧急的临时救助申请,可以按照规定简在临时救助方面,规定对情况紧急的临时救助申请,可以按照规定简化审批手续化审批手续。v在受理渠道方面,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统一受理在受理渠道方面,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v(四)(四)用好救助资源:办法强化保障新

27、机制用好救助资源:办法强化保障新机制v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既要尽力而为,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又要量力而行;既要防止救助不力的既要防止救助不力的“冷漠病冷漠病”,又,又要杜绝盲目攀比和要杜绝盲目攀比和“养懒汉养懒汉”现象,防止现象,防止“错助、错助、骗助骗助”行为,确保使宝贵的社会救助资源真正用于行为,确保使宝贵的社会救助资源真正用于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v办法突出强调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办法突出强调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明确要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当地经平相适应,明确要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当地经济社会

28、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v办法还强调要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办法还强调要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费纳入财政预算,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账核算,专款专用。v办法要求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害特点、居民人办法要求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保障自然灾害发生后救助物资的紧急供应。库,保障自然灾害发生后救

29、助物资的紧急供应。v办法明确民政部门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各办法明确民政部门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办法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办法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在信息联通方面,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机制。在信息联通方面,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

30、源共享。v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v(五)(五)社会共伸援手:办法引入救助新力量社会共伸援手:办法引入救助新力量v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社会力量在社会救助中发挥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社会力量在社会救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办法明确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着重要作用。办法明确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捐赠、设立帮扶项目、

31、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有关部门应当有关部门应当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v办法首次明确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办法首次明确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入法,将推动社会救助由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入法,将推动社会救助由单纯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纯的物质救助,向物质

32、救助、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的综合救助服务转变,具有划时代意义。升的综合救助服务转变,具有划时代意义。v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得到快速发展,具备服务部署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得到快速发展,具备服务社会救助工作的能力和条件。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结合,社会救助工作的能力和条件。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结合,将形成双赢局面。将形成双赢局面。四、社会救助发展方向及重点工作四、社会救助发展方向及重点工作v(一)从点状救助到网状救助(一)从点状救助到网状救助 解决制度解决制度“碎片化碎片化

33、”、缺乏统筹、救助遗漏、重复救助、缺乏统筹、救助遗漏、重复救助等问题。等问题。以以8+18+1制度安排为主要内容,形成一张基本民生安全网。制度安排为主要内容,形成一张基本民生安全网。(二)从物质救助到综合救助(二)从物质救助到综合救助 将社会服务引入社会救助,要求专业社工为救助对象提将社会服务引入社会救助,要求专业社工为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三)从常态救助到急难救助(三)从常态救助到急难救助 除救灾外,以前的救助主要关注常态贫困;此次将突发除救灾外,以前的救助主要关注常态贫困;此次将突发性的急难贫困纳入救助范畴,并明确建

34、立临时救助制度。性的急难贫困纳入救助范畴,并明确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四)从被动救助到主动救助(四)从被动救助到主动救助 重点解决重点解决“求助有门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问题;强调社会力、受助及时的问题;强调社会力量参与,要求基层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受理窗口。量参与,要求基层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受理窗口。社会救助重点工作社会救助重点工作v(一)健全制度编好(一)健全制度编好“网网”。1 1、低保、低保、五保等、五保等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2 2、临时救助、临时救助等等制度具体化制度具体化、规范化。规范化。3 3、社会力量参与等社会力量参与等制度亟待建立制度亟待建立。v(二)

35、提升水平筑牢(二)提升水平筑牢“网网”。1、提高救助水平。提高救助水平。根据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科学确定根据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科学确定各类社会救助标准各类社会救助标准和水平和水平,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状况逐步提高。状况逐步提高。2、提、提升升敬老院、福利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供养水平。敬老院、福利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供养水平。3.提升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水平。提升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水平。4、提升基层工作和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工作和服务水平。建设一支专职、懂业务、敬业、稳定的队伍。乡镇要建设一支专职、懂业务、敬业、稳定的队伍。乡镇要建立受理窗口,要有人员保

36、障等必要条件,开展建立受理窗口,要有人员保障等必要条件,开展“一门受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理,协同办理”。v(三三)依法救助兜住依法救助兜住“网网”。对符合条件的对象依法依规实施救助,不符合条对符合条件的对象依法依规实施救助,不符合条件的对象不能错保,更不能件的对象不能错保,更不能“优亲厚友优亲厚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保尽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保尽保,将此将此作为当前民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今年实现应保尽保要求今年实现应保尽保。兜住兜住“网网”的关键是省、市、县都要加大投入,完的关键是省、市、县都要加大投入,完善救助资金各级合理分担机制。善救助资金各级合理分担机制

37、。v(四)协同推进互联(四)协同推进互联“网网”。1、通过各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各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协调会议,召开协调会议,明确分工,明确分工,共同推进共同推进。2、积极协调相关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共同制订、积极协调相关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和完善政策和完善政策,出台详细的实施细则,出台详细的实施细则。3、实现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共享。、实现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共享。加强加强协调,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机制。协调,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机制。v(五)阳光救助晒好(五)阳光救助晒好“网网”。1、把政策交给群众。、把政策交给群众。v广泛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

38、媒体,采用设置宣广泛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采用设置宣传点、上门宣讲等多种形式,宣传社会救助新政策。传点、上门宣讲等多种形式,宣传社会救助新政策。2、把权力还给群众。、把权力还给群众。v民主评议的权利。民主评议的权利。v进一步规范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明确由乡镇(街道)进一步规范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明确由乡镇(街道)主持,邀请村(居)主持,邀请村(居)“两委两委”成员、党员代表、村(居)成员、党员代表、村(居)民代表、困难户代表以及驻村(社区)人大代表、政民代表、困难户代表以及驻村(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协委员参加。v监督的权利。监督的权利。v群众可以通过固定公示栏、网络等载体,对救助工作群众可以通过固定公示栏、网络等载体,对救助工作进行监督;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等形式,向社会救助进行监督;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等形式,向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反映情况。管理部门反映情况。3、把利益让给群众。、把利益让给群众。v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对不符合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及时予以取消。救助条件的对象,及时予以取消。4、把结果亮给群众。、把结果亮给群众。v社会救助审核审批全程公开,让社会救助审核审批全程公开,让“阳光阳光”照进社会救照进社会救助工作的每一个助工作的每一个“角落角落”,使群众真真切切地看到结,使群众真真切切地看到结果。果。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