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空坐标学法指导时空坐标学法指导1.抓住两条线索:(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价值;(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两大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2.明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及规律:梳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先秦到民国初年的曲折发展历程;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内涵到特点再到价值的逻辑规律;理解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在开放中外传的基本规律等。3.掌握四个学习要点:(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的丰富内涵;(2)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独特的特点;(3)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4)从
2、人类文明发展和当今世界发展两个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时空坐标学法指导4.重点理解两个难点:一是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特点可从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等角度来分析;价值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来分析,如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对形成和巩固中国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二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
3、的世界意义。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科技发明等,都在历史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今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标定位素养解读(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通过本课教材的图文材料,立足于时空观念,探究中华文化从勃兴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发展历程,继而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重大影响(2)通过史料实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的基本内涵并理解其影响(3)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全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培养家国情怀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特征时间 表现中华文化的勃兴与奠基远古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与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春秋战国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共同的血缘和文化认同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特征 时间 表现中华文化的形成与繁盛秦汉
5、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 玄学盛行隋唐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宋元宋代,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特征 时间 表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明清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6、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的衰落与复兴近代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解析荀子强调通过礼法并用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同时注重爱民,是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故A项正确;汉代董仲舒将君权神授的思想融入儒家学说中,排除B项;荀子提倡礼法并用,强调社会秩序,没有提倡君民平等,排除
7、C项;荀子的思想体现了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不等同于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排除D项。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提示(1)丰富:“仁”成为礼乐精神的内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读史技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而“礼”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仍然从先秦典籍中获取养分,不能体现这一时期统一的趋势,排除C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下图所示是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五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
8、现象)利中国”护臂。中华文化自成一种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而且将个体融入集体,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根据材料“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祭祀天地,体现了崇尚自然,尊奉君、亲、师,体现了以人为本(不以鬼神为尊奉对象),故C项正确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材料一他(孔子)以“仁”作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先秦诸子皆从“六经”中获取养料,不能反映先秦时期价值观念日益趋同,儒家重视伦理道
9、德,法家重视法治、变革,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等,排除A项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独自创发、逐渐形成的,在其开创和形成的过程中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创新: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将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继承先秦以来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坚持学术的不断创新,使儒学更具思辨化、哲学化。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知识归纳在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兼容别派学说的几次大发展分别是什么?提示第一次是战国时期的荀子,将儒家和法家相结合,提出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的主张;第二次是西汉的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说相糅合,提出了新儒学;第三次是宋明时期的朱熹和王守仁等人,
10、将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相融合,提出并发展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将儒学发展到哲学化阶段。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角度内涵表现影响核心思想理念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民本思想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战国时期,孟子
11、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角度内涵 表现影响核心思想理念天人合一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他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角度 内涵表现影响传统美德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的“天下
12、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角度内涵 表现影响传统美德崇德尚贤,天下为公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战国时期,墨子认为“
13、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角度 内涵 表现影响传统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战国时期,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提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
14、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对比说史你知道从“天地君亲师”到“天地国亲师”的变化缘由吗?提示“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尊奉的对象,充分表现出民众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和对长辈的怀念之情。民国后,君主专制制度被废除,民间遂将“君”字改为“国”字,成为“天地国亲师”。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特点(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
15、的凝聚性。(5)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2.价值(1)历史价值: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现实价值: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史料实证材料一他(孔子)以“仁”作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
16、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摘编自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材料二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摘编自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例题1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材料二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1)通过本课教材的图文材料,立足于时空观念,探究中华文化从勃兴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发展历程,继而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
17、产生的重大影响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五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可知将天文现象与国家兴衰结合起来,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B项正确;该蜀锦在新疆被发现,可能是丝绸之路上的货物,无法证实丝织技术西传,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蜀锦的工艺流程,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长途贩运兴盛,而非东汉时期,排
18、除D项。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的内涵的,并归纳“礼”的价值追求。先秦诸子皆从“六经”中获取养料,不能反映先秦时期价值观念日益趋同,儒家重视伦理道德,法家重视法治、变革,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等,排除A项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在生活理念上,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特点: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解析从汉代到明清,儒家思想经
19、过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人的发展,适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始终是主流思想,故A项正确。价值观念日益趋同 B.其核心理念主要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尊师重道、和而不同等。(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5)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价值追求:“克己复礼”,完善道德;“仁者爱人”,和谐社会关系。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读史技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
20、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而“礼”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材料一中的体现了孔子将“仁”作为礼乐精神的内核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创新;则阐释了礼乐精神对个体和群体各自的重要意义。材料二中的指出了宋明理学对“礼”的发展将“礼”等同于天理;则阐释了这种发展对君主统治和儒家思想的两方面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提示“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尊奉的对象,充分表现出民众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和对长辈的怀念之情。(1)通过本课教材的图文材料,立足于时空观念,探究中华文化从勃兴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发展历程,继
21、而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重大影响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一是不同地域形成了各自的区域文化;二是这些文化通过兼容、渗透和互补,汇合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三是中华文化还包容吸收乃至同化国外文化依据材料“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守护与传承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可知先秦时期著作所蕴含的价值观仍然得到先秦诸子的重视,所以这一现象反映了文明的发展具有延续性,故B项正确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该护臂工艺精美、文字激扬、意蕴丰富,它()解
22、析荀子强调通过礼法并用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同时注重爱民,是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故A项正确;汉代董仲舒将君权神授的思想融入儒家学说中,排除B项;荀子提倡礼法并用,强调社会秩序,没有提倡君民平等,排除C项;荀子的思想体现了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不等同于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排除D项。展示了汉代蜀锦的工艺流程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认为人性恶,需要外力教化。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统一成为时代潮流D.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在处世方式上,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理学家在
23、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反求诸六经”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的内涵的,并归纳“礼”的价值追求。(2)材料二中的宋明理学家是如何解释“礼”的?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提示(1)丰富:“仁”成为礼乐精神的内核。价值追求:“克己复礼”,完善道德;“仁者爱人”,和谐社会关系。(2)解释:将“礼”等同于天理,认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目的:为君主专制提供合理性,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巩固儒学的正
24、统地位,加强思想控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历史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1)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的历史中,将自身的丰富经验凝聚成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理论思维的理念,它们是民族文化精华的写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其核心理念主要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尊师重道、和而不同等。(2)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应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具体包括以下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3)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人
25、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在处世方式上,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在教化思想上,主张“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在美学追求上,要求“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在生活理念上,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典例剖析例题1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A.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B.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C.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D.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题目立意本题从中国古代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语句入手,旨在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同时也考查了唯物史观
26、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解题指导 选项分析A美美与共,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排除A项B材料没有体现天下为公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C根据材料“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祭祀天地,体现了崇尚自然,尊奉君、亲、师,体现了以人为本(不以鬼神为尊奉对象),故C项正确D“天地君亲师”体现了古代的祭祀和尊奉对象,与和谐共生无关,排除D项答案C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史料实证材料一董仲舒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
27、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摘编自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材料二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由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摘编自李乾夫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读史技巧材料一中的体现了董仲舒通过杂糅其他学派学说,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阐释了董仲舒的新儒学对巩固
28、汉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和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起到的重大作用。材料二中的体现了理学将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进而形成独特的哲学理论体系;则指明了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哲学形而上学。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互动探究(1)材料一是如何分析评价董仲舒新儒学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和宋代儒学发展的共同特征。提示(1)评价:董仲舒开创新儒学,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心理特征的形成。(2)特点: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29、;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3)共同特征:杂糅其他学派学说,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历史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独创性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独自创发、逐渐形成的,在其开创和形成的过程中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绵延性人类文明诞生后的数千年间,诸文明民族创造的文化,生灭消长,此起彼伏。唯独东亚大陆的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未曾中断,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与那些时有中断的“突破性文化”迥然有别兼容性首先表现在对诸家学说采取兼容并蓄的学术主张;其次是儒、释、道三者长期并存,同时还以宽厚的心态容纳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
30、多元性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一是不同地域形成了各自的区域文化;二是这些文化通过兼容、渗透和互补,汇合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三是中华文化还包容吸收乃至同化国外文化伦理性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体现了惩恶扬善、仁爱忠孝、尊君重民等伦理性观念,相比之下,法律的作用和威力显得不那么突出人文性中华文化自成一种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而且将个体融入集体,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统一性数千年来,中国维持统一之局而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华文化的统一性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凝聚性中华文化的凝聚性包括自然凝聚性和社会凝聚性两个方面,其中在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基础上升华的民
31、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维护独立和统一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整体性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把人、社会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同时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结构也具有整体性,如儒、释、道的融合,书画同源等;中华传统文化还注重从整体上看问题,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含有朴素辩证法的要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典例剖析例题2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守护与传承“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价值观念日益趋同 B.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C.统一成为时代潮流D.儒学影响力不断扩大题目立意本题以中华元典“六经”对先
32、秦时期儒家学者的影响的角度入手,旨在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性特点,同时也考查了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A先秦诸子皆从“六经”中获取养料,不能反映先秦时期价值观念日益趋同,儒家重视伦理道德,法家重视法治、变革,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等,排除A项B依据材料“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守护与传承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可知先秦时期著作所蕴含的价值观仍然得到先秦诸子的重视,所以这一现象反映了文明的发展具有延续性,故B项正确C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仍然从先秦典籍中获取养分,不能体现这一时期统一的趋势,
33、排除C项D材料反映先秦典籍“六经”对诸子思想的影响,而非儒学影响力的扩大,排除D项答案B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1.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求助外在的传统礼仪,主张“克己复礼”。这表明孔子的思想()A.重视宣传三代成就B.具有浓厚传统色彩C.注重借鉴外来成果D.形成完整系统体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中孔子思想“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并且主张“克己复礼(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周礼的要求)”,可知孔子思想有比较浓厚的传统色彩,故B项正确;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不等同于其重视宣传夏、商、周的
34、成就,排除A项;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外来成果,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思想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体系,排除D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2.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认为人性恶,需要外力教化。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民本思想得以丰富B.君权神授思想遭到批判C.君民平等成为儒家共识D.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答案A解析荀子强调通过礼法并用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同时注重爱民,是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故A项正确;汉代董仲舒将君权神授的思想融入儒家学说中,排除B项;荀子提倡礼法并用,强调社会秩序,
35、没有提倡君民平等,排除C项;荀子的思想体现了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不等同于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排除D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3.宋代张载力主恢复三代政治,尤以井田、封建和制度复古为主要手段;朱熹在奏议中经常提及要“变科举、均田产、振纲纪、罢和议”。宋代知识分子的这些主张()A.力图弘扬儒学强化伦理的传统B.成为解决时代弊政的有力武器C.深化了民本思想中的平等观念D.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提出挑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答案C解析题干提及张载、朱熹主张“均田产”、复古井田等,蕴含爱民、平等等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儒学加强伦理关系,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主张有些是不符合时代的,如
36、复古井田、实行分封制等,排除B项;张载、朱熹的思想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排除D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4.下图所示是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五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护臂。该护臂工艺精美、文字激扬、意蕴丰富,它()A.证实了汉代丝织技术的西传B.体现了汉代的天人感应思想C.展示了汉代蜀锦的工艺流程D.反映了汉代长途贩运的兴盛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五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可知将天文现象与国家兴衰结合起来,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B项正确;该蜀锦在新疆被发现,可能是丝绸之路上的货物,无法证
37、实丝织技术西传,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蜀锦的工艺流程,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长途贩运兴盛,而非东汉时期,排除D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5.从汉代到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A.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B.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C.根植自然经济,重视科技发展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答案A解析从汉代到明清,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人的发展,适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始终是主流思想,故A项正确。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中就含有民生的观念,故B项错误;儒家思想重视的是人文社会,不重视科技发展,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已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故
38、D项错误。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6.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明清小说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的公正性B.自身较强的适应性C.对传统文化的包容D.君主专制的强制性答案B解析题干中提到明清小说通过包容传统文化精华,进行世俗化图解,从而走进千家万户,说明明清小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科举考试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是明清小说对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的包容,而不是包容整个传统文化,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
39、明清小说经过世俗化图解后走进千家万户,与君主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7.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说明()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答案C解析材料“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为了适应近代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不得不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出了适应时代潮流与历史使命的改变
40、,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并没有提及西方思想、政治变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A、B两项均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在获得新的诠释之前,不仅没能指导中国近代的革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近代改革与革命的阻力,故D项错误。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8.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
41、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材料二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反求诸六经”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史革新主编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
42、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参考答案(1)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2)包容:融合先秦以来中国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佛道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包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术观点不同的流派。创新: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将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继承先秦以来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坚持学术的不断创新,使儒学更具思辨化、哲学化。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然后能为之”能够概括出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依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概括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依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可以概括出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第(2)问,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家吸收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实现了儒学的理论化、思辨化和哲学化。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