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雀东南飞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1.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的特点。2.感知诗歌内容,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的写法。3.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4.把握本诗人物语言个性化这一突出的艺术成就。学习目标写作背景孔雀东南飞为乐府诗集,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相传是当时民间为纪念“焦刘”的爱情悲剧而创作的,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的修改。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2、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焦母便是典型的具有家庭最高权威的封建家长,焦仲卿敢于站在刘兰芝一边,表明与她“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相关知识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代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
3、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是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也是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相关知识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收录作品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玉台新咏中“玉台”一名的取义,从徐陵序文里“周王璧台让,汉帝舍屋之中”看,它的语意应是指说“后庭”,所谓玉台新咏,是说这是一部供给后庭歌咏的新诗集。识记字音自缢(y)箜篌(kng hu)公姥(m)伶俜(lng png)腰襦(r)葳蕤(wi ru)哽咽(y)遗施(wi)聘礼(pn)玳瑁(di mo)磐石
4、(pn)拊掌(f)赍钱(j)踯躅(zh zh)鲑珍(xi)摧藏(zng)蹑履(ni)明月珰(dng)便言(pin)否泰(p)鹄舫(h)青骢马(cng)通假字(1)吾今且报府(同“赴”,去、到)(2)箱帘六七十(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3)蒲苇纫如丝(同“韧”,坚韧)(4)谓言无誓违(同“諐”,过失)(5)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一词多义为仲卿母所遣(读wi,介词,被)十七为君妇(读wi,动词,做,作为,成为)为诗云尔(读wi,动词,作,写)非为织作迟(读wi,介词,因为,由于)阿母为汝求(读wi,介词,替,给)始尔未为久(读wi,动词,是)慎勿为妇死(读wi,连词,为了)为一词多义举
5、动自专由(名词,行动)莫令事不举(动词,成功)举言谓新妇(动词,提出)举手长劳劳(动词,举起,抬起)举举言谓新妇(名词,话)谓言无罪过(动词,以为)何言复来还(动词,讲,说)言一词多义大人故嫌迟(副词,仍旧)知是故人来(形容词,旧)故遣来贵门(连词,所以)故何意致不厚(动词,料到)吾意久怀忿(名词,心中,心里)处分适兄意(名词,主意)意一词多义始适还家门(动词,出嫁)处分适兄意(动词,顺从、依照)适得府君书(副词,刚才)适县令遣媒来(名词,官名)便言多令才(形容词,美好)莫令事不举(动词,让)令一词多义相见常日稀(动词,看见)君既若见录(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渐见愁煎迫(介词,被)见谢
6、家来贵门(动词,辞别)阿母谢媒人(动词,道歉)多谢后世人(动词,告诉,告知)谢一词多义汝可去应之(动词,答应)六合正相应(动词,合适)零泪应声落(动词,随着)以我应他人(动词,许配)应何意致不厚(疑问代词,哪里)隐隐何甸甸(助词,无实义)汝今何罪过(疑问代词,什么)作计何不量(疑问副词,为什么)何一词多义相见常日稀(副词,互相)儿已薄禄相(名词,相貌)誓不相隔卿(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及时相遣归(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好自相扶将(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还必相迎取(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不得便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相古今异义(1)鸡鸣外欲曙(古义: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早1时至3时。今义:鸡鸣叫。)(2)君家妇
7、难为(古义:难当。今义:表示使人为难,或客套话,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3)妾不堪驱使(古义:使唤。今义: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动。)(4)何乃太区区(古义:愚拙。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古今异义(5)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约束,不受限制。)(6)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与怜悯。)(7)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8)自可断来信(古义:派来的使者,指媒人。今义:寄来的书信。)古今异义(9)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处置。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作出决定。)(10)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迎着。今义:说好话巴结别
8、人。)(11)叶叶相交通(古义:交互相通。今义:运输事业。)(12)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告诉。今义:表示感谢。)词类活用(1)何敢助妇语(名词用作动词,说话)(2)交广市鲑珍(名词用作动词,买)(3)仕宦于台阁(名词用作动词,任官职,做官)(4)自名为鸳鸯(名词用作动词,叫,说)(5)黄泉共为友(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之下)(6)昼夜勤作息(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词类活用(7)中道还兄门(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8)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9)朝成绣夹裙(名词作状语,在早晨)(10)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11)夜夜不得息(名词作状语,每夜)(12)又非君所详(形容词用
9、作动词,了解,知悉)(13)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原指公公和婆婆,这里指婆婆)(2)昼夜勤作息(原指工作和休息,这里指工作)(3)我有亲父兄(原指父亲和兄长,这里指兄长)(4)我有亲父母(原指父亲和母亲,这里指母亲)(5)逼迫兼弟兄(原指弟弟和哥哥,这里指哥哥)(6)其日牛马嘶(原指牛和马,这里指马)特殊句式(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判断句,“非”表否定判断)(2)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为”表被动)(3)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句,“相”指代兰芝,做“负”的宾语)特殊句式(4)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句,“见”指代兰芝自己,做“录”的宾语)(5)亦自缢于
10、庭树(介词短语后置句,“于庭树”做“自缢”的状语)(6)仕宦于台阁(介词短语后置句,“于台阁”做“仕宦”的状语)任务一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理清诗歌的结构1.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是如何讲述的呢?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本文讲的是在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却因焦母的逼迫,不得已而选择离婚。但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哥哥却逼她再嫁,兰芝毅然投水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两人死后仿佛化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2.请按照“引子、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层次为我们梳理故事脉络,并用24个字概述每一层次的内容。引子:开端:发
11、展:再发展:高潮:结局:(1)托物起兴(26)被遣(712)誓别(1323)抗婚(2431)殉情(32)合葬3.本诗的叙事结构缜密紧凑,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请找到这两条线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第一次冲突:仲卿求母(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第二次冲突:兰芝辞婆(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第三次冲突:兰芝拒婚(兰芝的忠贞与其兄的虚荣)第四次冲突:仲卿别母(焦母的顽固与仲卿的守约)这四次冲突,实际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且演绎得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第二条线索围绕兰芝与仲卿矢志不渝的爱情展开,这条线索建立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第一次是仲卿求母失
12、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反映了两人浓厚深切的恋情。第二次是兰芝辞婆后,与仲卿的话别,抒写了他们真挚坚定的感情。第三次是兰芝拒婚后,与仲卿的诀别,刻画了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这两条线索,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及人物命运的交代。4.这首诗的哪些地方是前后照应的?(1)故事开头兰芝向仲卿自陈时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七为君妇”她被遣回娘家后,刘母也说:“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七遣汝嫁”这样重复使用铺排句,既与前面相呼应,表明此前兰芝所言非虚,也再次强调了兰芝的无辜与委屈。另外,在写兰芝做嫁衣时说:“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这几句突出了她心灵手巧,也照应了“
13、十四学裁衣”一句。(2)故事开头仲卿向焦母求情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结尾处仲卿自尽前拜别焦母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3)兰芝离开焦家时,诗中用充满赞叹的口气细致描绘她的装扮、容颜、体态,这为下文兰芝回到娘家后,官宦人家纷纷来求亲做了铺垫。(4)仲卿送兰芝回家,两人作别时,兰芝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后来仲卿误以为兰芝攀高枝时重提誓言,说:“磐石方且厚,;蒲苇一时纫”任务二赏析人物形象1.刘兰芝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你结合有关诗句分析。(1)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14、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多才多艺、美丽、聪明”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显出她的善良、懂礼。(2)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纫如丝”的“
15、蒲苇”,将仲卿比作“无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了。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3)头脑清醒,行动坚决。当兰芝意识到婆婆对她的态度不可能有所转圜时,她知道“徒留无所施”,主动提出了离开,对仲卿说:“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县令派来媒人,兰芝坚守与仲卿的誓言,拒绝再婚;太守派来媒人,面对兄长的逼嫁,兰芝最终选择了死亡。这两处例子表现出兰芝清醒、坚决的性格特征。2.焦仲卿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焦仲卿和刘兰芝有什么性格差异?(1)焦仲卿忠于爱情,“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但他又性格软弱,不敢直接
16、反抗破坏他爱情和幸福的母亲,只能不情愿地送走兰芝;他曾寄希望于“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幻想,但当听到兰芝的死讯后,他“自挂东南枝”,用自己的死亡表现对兰芝的忠贞不渝,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2)焦、刘两人的性格差异比较比较点刘兰芝焦仲卿对未来的预想别后重逢时 殉情场面总特点对命运、前途有清醒认识,有准确的预见力通情达理义无反顾、干净果决始终清醒、坚强等待、幻想讥讽、责难,且无所作为迟疑徘徊、拖泥带水期待、幻想,无所作为任务三探究诗歌主旨任务三探究诗歌主旨01.1.焦刘悲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如何理解这一悲剧?(1)从兰芝和仲卿两人的角度看,这是性格的悲剧。兰芝的性格其实是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
17、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仲卿是官宦世家,从小接受的是母亲的独断专行,养成了懦弱的性格,所以当他面对母亲的威逼时,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这样的结局其实是必然的。(2)从焦母和刘兄两人的角度看,这是社会的悲剧。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所以焦母能用高压政策对待儿媳,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兰芝,将他们双双推向了死亡。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它们不仅摧残了美满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杀了善良纯朴的天性。2.对结尾的“化鸟双飞”应如何理解?本诗结尾的“化鸟双飞”运用了浪漫主义的
18、表现手法。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这是对反抗精神的歌颂,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充分表现了仲卿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嘲弄。诗的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达了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任务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任务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02.1.本诗使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请你结合文本具体分析。(1)美妙的比兴。这首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分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了悲剧气氛,奠定了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以鸳鸯双飞作结,表达的是人们生不能相守,死也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的美好愿望。这种以
19、美禽比拟夫妇的手法,是民歌里常用的表现手法。(2)多处运用铺陈手法。诗歌开头兰芝自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儿媳妇的无理。兰芝离开焦家时也有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这是一种横向的铺陈,既有助于表现兰芝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又流露出这首诗的创作者对兰芝的由衷同情与赞美。后面写太守家迎亲的队伍:“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百,郁郁登
20、郡门。”此处的铺陈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也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3)善用比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一席话和上文的“誓天不相负”,和下文的“二情同依依”一致而连贯,可以说是临别的誓言。这话出自兰芝的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但在事情急转直下的时候,由于误会,仲卿重提兰芝的誓言,却把它改成:“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的作用。2.本诗通过朴素而生动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了众多人物的不同身份和性格,请你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三日断五匹,
21、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一个“故”字,既画出了焦母故意挑剔的凶恶,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语气委婉而率真,性格柔顺却刚强。“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有礼有节,举止得体。“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表现了对爱情的坚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不仅表达了他和兰芝笃深的感情,也委婉地表示了若遣此妇,不复再娶的态度。“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焦母的蛮横无礼、一意孤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闻声如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刘兄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之态跃然纸上。课堂小结孔雀东南飞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孔雀起兴被遣誓别逼婚殉情化鸟兰芝请归仲卿求情焦母拒绝话别、相约来日离前严妆辞婆婆、小姑夫妻盟誓兰芝拒婚阿兄逼婚诀别赴死定下悲哀基调戒后人揭露封建礼教歌颂坚贞爱情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