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忆老师回忆老师徐芝纶教授徐芝纶教授 5050年教学的回顾与体会年教学的回顾与体会 怎样提高课堂讲授的质量怎样提高课堂讲授的质量怎样提高课堂讲授的质量 徐芝纶 为了提高课堂讲授的质量,必须掌握课程内容,了解学生的情况,适当安排教材,认真准备讲稿,做好默讲试讲,注意表达方式,及时检查改进,不断努力提高。现在针对上述八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体会。一、掌握课程内容 要讲好一门课程,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内容下功夫钻研,不但要做到深刻理解,而且要做到全面掌握。这样才能适当选择教材和妥善安排教材。所谓深刻理解,就是要把课程内容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彻底搞懂,不能有一点含糊,准备回答学生们可能提出的一边串的“为什么
2、”这是基本的要求。所谓全面掌握,就是要能从全部内容中抽出重点,理出系统,用一根线贯穿起来。这个要求虽然是高了一些,但也要努力争取做到。要知道,即使教师自己明确了重点,理出了系统,再去讲课,同学们听了以后,还可能感到“重点不突出”,“系统不清楚”。如果教师自己就是重点不明,系统不清,同学们所听到的将只是无主次、无头绪的一堆零碎知识。这是因为,把教师的知识转变为学生的知识,要经过“讲”和“听”的过程,要打一定的折扣。道理虽很简单,但有些教师同志们未能切身体会,因而不够重视。为讲课而钻研一门学科的内容,绝不能以教学大纲或一本教科书的内容为限,不能要讲多少就只学多少,不能懂得几分就讲到几分。一定要“多
3、走一步,深入三分”,有一定的储备力量。不然,将来会感到无法启发同学,答疑的时候会感到词穷才尽,无法应付。其次,对这门学科过去发展的过程、目前发展的情况、将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它在各个发展的阶段怎样和生产实际相联系,也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讲课的时候才不致内容枯燥、范围狭窄,使同学们感到“干巴巴的”、“只有骨头没有肉”。如果自己曾经在这一学科方面结合生产做过一些科研工作,就更能使讲课讲得生动,使同学们感到有说服力。在钻研教学内容时,要广泛阅读各家各派不同的学说和不同的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肯定自己的看法。虽然将来在讲课时一般并不讲授所有不同的学说和方法,但可能有一些同学们阅读参考书,
4、提出这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做到有备无患。如果教学大纲中规定全都要讲授,那么教师就更必须有肯定的见解,在讲课时明确指出,否则同学们将更加不知所从了。二、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在准备为某一班级讲授某一门课程之前,必须去了解这个班级里学生们学习的情况,尽可能地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作为将来安排教材、决定教学进度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一部分依据。搜集的资料,包括这些学生们的基础、学风、惯用的学习方法,以及其中是否有特殊优异和特别困难的同学,等等。更重要的是与这一门课程密切相关的课程,特别是这一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学习的情况怎样,更应当深入了解。要了解学生们在先修课程里学过什么内容,理解的程度怎样,对某些重要概念是怎样
5、理解的,用什么名词,惯用怎样的方法来处理问题等等。这样,在将来备课的时候,才能使讲授的内容与先修课程的内容多多地联系,充分利用学生们已有的知识为自己的讲课服务。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得学生们易于接受所讲的内容,还能使他们对先修课程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但不能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为自己的讲课服务,而且会在讲课中与先修课发生矛盾,使学生们迷惑不解。为了搜集上述资料,可以向系里去了解,可以向先修课程的教师或教研室去了解,也可以向本班的同学或班干部去了解。但是,这样得来的资料不免是间接的、粗糙的、片面的。要得到比较直接的、精细的、全面的资料,最好是把同学们在先修课程中所记的笔记和作业借来几份
6、,仔细翻阅。这样,不但可以得到所需的资料,还可以从中吸取其他教师的讲课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间,还应当通过交谈、答疑、辅导、批改作业、举行测验等等的环节,不断加深对同学们的了解。三、适当安排教材 这里所谓安排教材,是指分量的多寡和次序的先后这两方面说的。教材的多寡,首先是决定于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同一门课程,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这都反映在教学大纲里面。凡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必须纳入教材之内。凡是教学大纲不要求的内容,一般都不要塞进教材。切忌贪多求全,更忌以多取胜。内容太多,不免会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赶进度,抢时间,早上课,迟下课(拖堂),分秒必争,弄得师生两方面都非常紧张。一种结果是讲授内容
7、过于浓缩,讲解过于简略,同学们对主要内容反而不能理解或不能深刻理解,自然也得不到好的效果。过去有同志讲过:“我出于好心,想让同学们多学一点,想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讲出来,结果是意见一大堆,好心没以有好报。”这是值得吸取的教训。如果只讲授教学大纲规定必讲的内容还嫌时间太紧,可以考虑利用讲课以外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们学到这些知识。例如,有些数学推导,如果教课书上已经写得很清楚,同时也不包含重要的物理概念,那就不必在黑板上再写一遍,而让同学们用自学的时间去阅读教科书。有些例题,如果并不是用来说明重要理论的,可以移到习题课里去讲。对某些结构或机器的描述,与其在课堂上费时费力还讲不清楚,倒不如让同学们在课后看
8、一看模型或实物,既省时间又省力,效果可能更好些。教学内容次序先后的安排,主要是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要由简入繁,由易到难,要注意分散难点,分散新概念。不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不为学生学习方便来打算,而片面强调学科的系统性,或是勉强适应生产过程的先后,都是错误的。为了使学生对于学科的系统性和生产过程有所了解,可以在课程结束,学生已掌握了课程内容以后再进行介绍。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很熟悉,或是教学经验较少,还不能对全部教材融会贯通、自己理成更好的系统,那么,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一本教科书中的次序来安排教材,不要作很大的变动,因为教科书一般是由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们编写的,他们都曾经深入考虑过这方面
9、的问题。但这是暂时的措施,应当争取以后做到对教材融会贯通,自成更好的体系。四、认真准备讲稿 讲稿应当包括全部要讲的内容,但不必象演讲稿那样写出全部的字句,准备在讲课时照本宣读。一般说来,初讲课或者讲新课时,讲稿应当详细些,以免临时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讲过几次,比较熟练以后,可以简略些,以免讲课时过于呆板。整块的内容,特别是其中内在的联系比较紧缩的,不会临时遗漏,可以简略一些,承上接下、联系其他章节、联系其他课程内容的,要详细一些。在着手编写一章的讲稿时,应当分析一下这一章有哪些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讲清这些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要善于应用对比
10、的手法和类比的方法。对重点部分要考虑得周到些,要写得详细些,要从正面、反面、侧面等多方面去说明,要在不同的地方反复强调,要从它在理论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在应用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把重点“烘托”出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到确实是重点而予以重视。对难点应分析它是概念上的难,还是数学上的难;是复杂造成的难,还是冗繁造成的难,应有区别地去处理。对于概念抽象造成的难点,应努力使之具体化,尽量采用感性较强的例子去说明。对于数学上的难点,则要把有关的数学知识先讲清楚。是复杂造成的难,就要把难点分解为几个简单部分,逐个去解决。是繁造成的,则应把段落分清,层次分清,前后的联系讲清楚。讲课时板书的布置和次序,要在讲稿中
11、准备好。那些词句公式要写或不必写,哪些图要画或不必画,以及公式的排列,图线的次序,投影的角度,各部分的相互位置,都要事先安排好。否则临时布置,安排不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还可能忙中有错。在每次两节课的终了,准备一两小段可讲可不讲的内容,用来调调剂时间,免得下课时无法告一段落。讲稿写好以后,在备课期间当然会要一再修改。但千万不可在临上课之前还做较大的更改,免得忙中有错。即使临时想到的安排办法比原来的办法好得多,如果变动较大,那也宁可还是照原稿讲授,等到下次讲到这个内容时再行更改。五、做好默讲试讲 默讲和试讲,是近期备课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总是值得的。所谓默讲,就是在写好讲稿以后,
12、把它拿在手里,假想自己面对学生,按照将来正式讲课的速度,一字一句、丝毫不苟地,不出声的讲课。默讲的时候,虽然实际上是自己讲给自己听,但要同时把自己当做听讲的同学,听听自己讲得怎么样。如果感到什么地方讲得不顺,就要修改讲稿。如果发现时间太多或太少,就要修改原定的讲课份量,或者调整讲授的内容。初讲课时,每节课的内容至少要默讲三遍以上,一遍两遍是不够的。如果条件许可,应当争取试讲。简单的试讲,是在空教室里,请一位同志或班里的一位中等同学,代替全班同学来听讲,和演员们预演一样。这就不但可以发现词句是否恰当,速度是否适宜,还可以发现口语是否清楚,音量是否合适。如果听讲的是同学,还可以当场知道讲课的效果。
13、目前由教研室或教学小组来组织进行的试讲,由较多的同志听讲,听过以后,大家讨论,提出意见,当然更好。但这将花费较多同志的时间,不可能常常举行。六、注意表达方式 讲课时要态度自然,不宜过于拘束,但更要注意保持严肃,不可表现轻飘,以免使同学们分散注意力,易于疲倦。眼睛要多多正视同学们,不宜以过多的时间面向黑板,更不可常常看窗外、看地板、看天花板。要轮流正视左右前后的同学,使他们感到你是在向他们讲心里话。写了板书以后要及时让开,使所有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不可随写随擦,要让同学们来得及看,来得及记。讲话的声调要有轻重缓急,要有节奏感,要能鼓动学生们动脑筋积极思维。在适当的地方,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让
14、学生考虑,在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以后再讲。在讲课中,还应注意适当留些问题给学生课后去思考,启发学生深入钻研。在下定义、下结论时,要把声调加重些,把速度放慢些,要斩钉截铁,毫不含糊,还应有适当的重复,但重复时不可改动字句,以免同学们不知怎样记才好。如果口头语太多,要注意改正,如果不会讲普通话,要坚决学会。讲话要准确、精炼,要讲究逻辑,不要拖泥带水,更不可语病丛生。例如,两句话之间如果并没有因果关系,就不要随便用个“因此”把它们联接起来。不要只举了一个很特殊的例子,马上就接着来个“由此可见”,讲出一般性的结论来,这种不恰当的语句,不但仿碍同学们对讲课内容的正确理解,而且不利于他们在思维逻辑和辨证观点
15、方面的锻炼。应当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课。不要用同学们不熟悉的、比较艰深的数学语言或哲学语言。如果非用不可,必须简单地解释一下,免得同学们在思想上起疙瘩,妨碍听讲的效果。讲课时,要随时注意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如果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找出原因,设法补救。例如同学们交头接耳,手指黑板,就表示黑板上写错了字,要立即改正;学生们目光呆滞,记笔记的速度放慢了,就表示他们有些疲乏,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时就要调整声调,讲一两句警语,甚至讲一两句笑话,使他们恢复注意力。学生们愁眉苦脸,就表示教师所讲的内容难以理解,这时应当减慢讲授的速度,适当地重复讲解或补充说明。七、及时检查改进 每次下课以后,都应当把讲
16、课的内容和方式仔细地回忆一下,检查一下,看看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是失败的。对于成功的方面,应当作为经验,肯定下来。对于失败的方面,应当分析原因,定出改进的办法。默讲试讲时,虽然也可以检查改进,但究竟不是正式对学生宣讲,有些毛病不会发现,不如正式讲课以后可以全面地深入地检查一番。对于失败的方面,当然也可以暂时记下来,等待下一次备课时再他细研究如何改进,但总不如在刚下课之后,记忆犹新,立即定出改进的办法。课程结束以后,要再做一次总的检查。这个检查,主要是针对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寡和次序的安排进行的,同平时的课后检查一样,最好是在检查以后立即定出改进的办法,不要推迟到下一次备课再来考虑。课后征
17、求学生的意见,征求听课同志们的意见,都可以从中发现自己讲课中的缺点和问题。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自我检查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虽然一般说来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自己如果能够深入地、客观地、全面地检查,是可以做到比旁观者更加清楚的。同学们所提的意见,往往只限于表面现象。只要讲课者的讲授能力达到一般的水平,让同学们基本上听懂了,记下笔记,做出作业,他们也就提不出什么意见了。至于听课的同志们,有的人并没有在这门课程的讲授上多下过功夫,他们所习惯的讲课方式也不一定适合你的情况。因此,在一些大的方面,明显的方面,他们是可以提出很宝贵的意见的,但是,对一些比较隐微而不明显的缺点和问题,是不容易发现
18、的,这只有靠自己吹毛求疵挑剔出来。一般说来,在初讲课时,主要是靠别人提意见;在讲过几次以后,主要是靠自己的检查。坏习惯总是很容易养成而难以改正的,讲课方面的坏习惯也是这样。因此,在初讲课时,必须十分注意讲课的方式与方法,多多向别人学习,多多请别人指点,努力改进。如果有些缺点,有些毛病,及早改正是比较容易的,等到习惯成自然,就难以改正了。我在初讲课的几年中间,由于自己没有注意,那时也没有请人批评、征求意见的风气,因而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讲话过分夸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重复一句话,板书凌乱,在黑板上作过多的数学推导,等等。这些缺点,在自己发现以后,都经过很长的时间才慢慢地改正过来,有的毛病到现
19、在还没有改好,这个教训值得介绍。八、不断努力提高 课堂讲授质量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过去人们常说“学无止境”,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应当说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大纲,同学们没有意见,那就把要求降得太低了。即使同学们不但没有意见,而且公认你讲得很好了,讲课质量还是可以大大提高的。首先,掌握课程内容,就是没有止境的。深入了还可以再深入,宽广了还可以再宽广,近几十年来,科学发展得很快。要对一门学科的内容做到深刻理解,全面掌握,并不是可以轻易做到的。何况现在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是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于我们课堂讲授质量的要求
20、也就越来越高。同时我们也可以预见,学生的程度也将是越来越高。因此教材的内容必须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更新。这些方面,同学们是不会提出好多意见的。再说,改进教学方法,也是没有止境的。例如,讲课这个教学环节应当怎样和其他环节相配合?哪些内容必须在课堂上讲授,哪些内容易于使同学们自学?怎样讲授,才能使同学们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掌握基本内容,腾出精力和时间去进行自学?在讲课中应当怎样深入浅出,对不同程度的同学因材施教,使得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深入钻研,发挥他们的才能,程度较差些的也能掌握基本内容,为他们日后的自学打下基础?这些问题,将永远摆在我们面前,有待我们不断地钻研,逐步去解决。作为讲课的教师,我们应当树
21、立这样一个观点:每讲一节课,都应该让同学们有一节课的收获。一节课讲得成功,将使听这节课的同学们在向科学进军的道路上前进一步,也就是自己对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了一份贡献(那怕是极其微薄的一份)。一节课没有讲好,对全班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同学来说,便浪费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小时。如果在这一节课中间,自己向同学们灌输了任何错误的内容、观点和方法,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我们怎能对任何一节课掉以轻心呢!目前,我们开展教学法的研究,条件是很好的。有党组织和教研室的领导,有同志们的帮助,有同学们提意见,还有集体备课、组织试讲、检查性听课等等的措施。在这样的条件下,任何一个教师,只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愿意努力钻研,虚心
22、听取意见,决心改正缺点,总可以使自己的讲课质量不断地提高,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多的贡献。50年教学的回顾与体会徐芝纶教授教书育人报告1987年1月(根据徐先生录音整理)同志们:前些日子,校党委的统战部以及九三学社的同志们要我跟大家谈一谈关于教书育人的体会。对于这一任务我起先是不敢接受的,虽然教书教了50年,也想努力把书教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要让我讲怎样育人,这使我感到有困难。因为我并没有学习过教育学,没有专门研究过怎样育人,也没有把育人常常放在脑子里。回想过去我对同学们只是一般地辅导答疑,与同学们接触不多,我没有到宿舍对同学们答疑,也没有请同学们到家里来谈谈话,对于他们的一些思想状况
23、、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没有进行深入了解。现在要我讲怎样育人,我觉得很困难、很困难。这是我最初的想法。后来进行了仔细的思考,才感到当初的想法不完全对头,比较肤浅,比较片面。现在我这样看,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断、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说育人,总的讲就是要培养学生和青年同志,使他们茁壮成长,成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我国的四化建设贡献力量。我们的教书是进行智育的一个主要方面,也就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我们过去在体育和美育方面也不是完全没有做工作。例如,我们常常向同学们讲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这不就是进行德育吗?我们也曾经要求同学们作业要整齐,不要潦草,不要写错字、别字
24、,这也是教同学们进行文字美的教育。我们也曾经与研究生讲,你们做报告汇报的时候,要注意逻辑,不要讲空话、废话,这是要教育他们语言美。说明我们在美育方面也不是没有做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言一行,我们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同志,都时时刻刻给同学们起着示范作用、作出榜样、以身作则。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无言的教育。这方面的影响有时可能比我们教书的影响还要更大一些。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把我过去50年间的工作进行一番回顾,检查,分析一下,过去哪些地方做得是对的,符合教书育人的宗旨,哪些地方做得不够,甚至有错误的,对育人起了相反的作用。这样回顾以后,把我回顾的结果向同志们作一个汇报。因此我选择的题目是“50年教学
25、的回顾与体会”。下面对我的教学工作分十点汇报。大致按时间的先后排列。一、立志教书的过程 我在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选择教书作为我的终身职业,是怎样下这个决心的,给同志们汇报一下。我19301934年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读书。那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老百姓很多是吃不饱、穿不暖,很多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更大的灾难是日本帝国主义已经侵占了我们的东三省,并窥伺我们的华北几省。那时的情况正象我们的国歌里所讲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当时的一些青年自然会想到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拯救我们的祖国。有人想,我们的祖国为什么这样穷困、受人欺负,主要是科学不发达、工业落后,所以要救国,
26、主要是科学救国;也有人认为科学救国还不行,教育是基础,我们的国家那么穷困,主要是人民的文化不高,所以要救国首先要教育救国。当时我就相信了教育救国,这就是我立志教书的第一个理由。其次当时我比较喜欢学校的环境,有平等的气氛,不管是校长、院长、系主任还是一般的教师,都比较平等,没有上级、下级的关系。没有看到过校长、系主任对教师进行训斥的。反过来却看到过有一个教授对系主任拍桌子。另一方面,在学校教书可以不必求人,不必自我吹嘘,教好了,自有公论,学生欢迎你,学校也重用你。在旧社会这就是所谓“凭本事吃饭”。再一方面是受到父亲临终前讲话的影响。我父亲过去也是学土木工程的,他是日本留学回来以后,稍微教了几年书
27、,也做了几年实际工作,但后来大概是看见许多人做官有出息,就走了做官的道路,也做了几年不大不小的官。到后来官也做不成了,自己的业务也荒疏了,再想回去教书、做点工作就不行了,因此后来他始终是非常潦倒、很不愉快,40岁就去世了。临终时他对我这样说:“你现在很用功,也还不笨,书念得还不错,但是你要记住,你不是做官的材料,你要吸取我的教训,老老实实地做一些实际工作,最好是在学校里工作。认认真真地教书,清清白白地做人。太太平平地过一辈子也就算了,千万不要走我的老路。”这也是我立志教书的一个原因。那时我在大学34年级之间,所以那时我就差不多打定了主意,要干一辈子教学工作。还有就是蔡方荫老师给我的鼓励。蔡先生
28、是结构力学专家,是我的老师,那时是代理清华土木系系主任。原主任施嘉炀先生出国考察去了,他代理主任。因为我已经立志教书,而且最想在清华教,因此我就到他那儿探听口气,看看有无可能留我当助教。我把我的想法以及父亲的遗言都告诉他,他挺高兴。他说:“你父亲说得很对,你不是做官的材料,我也不是。我做的是代理系主任,施先生回来我就不干了。清华土木系每年可留一、二个助教。只要留一个,我就留你,施先生也会同意的”。这样我就当了助教。经过一个很短时期的辅导答疑,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有了一定的信心。但这个时间较短,不久以后我就进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在美国留学的阶段。我是清华毕业后靠“中美庚款”留学的。“庚款”就是庚子
29、赔款。清末庚子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满清政府接受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有一项就是赔银四亿五千万两,分期偿清,以关税收入作保证。到了30年代时,好象是美国带头,把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供给中国留学生作为在美国留学的费用,这就叫中美庚款公费。后来英国、法国跟着做,也有所谓的“中英庚款”、“中法庚款”等。这也是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留下这样一些痕迹。二、留美读书的阶段 我在留美期间,精神是上相当痛苦的。19351937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当时日本人实际是已经占领了华北,而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府,节节退让。我们中国留学生与外国同学们只好谈学习上的问题,决不愿谈一些国家大事,因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
30、家,受到日本这样小国节节进攻,我们节节退让。虽然那些同学们并没有讲很难听的话刺激我们,但只要稍微带一点,我们就受不了,精神上是相当痛苦的。因此只好埋头读书,什么社会活动都不参加。所幸的是我们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受到教授们的重视,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是经过公开考试出去的,基础都很好,加上到那里什么也不干就是埋头读书,所以在那里公费留学的同学们几乎门门功课都是A。个别同学有时一门功课考了B,就很难过,我们其他同学还去安慰他。我用一年时间完成了硕士学位的学习,得了工程硕士学位。答辩以后,有两位教授找我,劝我留在那里继续攻读博士,我告诉他们说,我们的公费只有两年,现在只剩下一年,再念博士学位是不行的。
31、他们说那有什么关系,你留下来,第三年我们保证给你最高的奖学金,或者当一名研究助教,一边搞博士论文、一边做一点研究工作,不也行吗?当时我已决定从麻省理工学院转到哈佛大学,因为哈佛大学去了一位有名的教授叫威士加德,是当时美国弹性力学的两个权威之一。听说他有独特的一套。因此同时有好几位学土木、水利、建筑这方面的人转到哈佛大学。当时我就对麻省理工大学的那两位教授讲,一年以后再说吧。一年以后我在哈佛大学念完了第二个硕士学位(工程科学硕士学位)。答辩以后,麻省理工学院那两位教授叫人把我找去,恳切挽留。当时摆在面前的就是两条路,如果留下来,当然学习、工作的环境比较好,将来有这两位教授的赏识,也不难上升。但另
32、一方面当时我们国家是什么样的情况呢?那是1937年的暑假前,西安事变过去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全面抗战的形势已经形成,我们国家有了一线希望,我们应该马上回国,也就是所谓“共赴国难”。当然战争的环境是比较动荡艰苦,这是肯定的。但是想到我们国家培养我们大学毕业,供给我们出国留学。留学公费表面上是美国供给,实际上是我们老百姓的血汗。国家到了这样困难的关头,我们在外面舒舒服服地读书、工作,不顾祖国,怎么说得过去呢?一批人就回来了。后来大家走了这样三条不同的路:一个是当年就回国,所谓“共赴国难”。也有一部分稍微观察一下,推迟回国。这里我要提到我的老同学钱学森,他和我是中学同学。我到清华读土木系,他在上海交
33、大读机械系,考“中美庚款”时,我考的是水利发电工程,他考的是航空工程。后来我们同船出国,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后,住在同一个房间。当我告诉他一年后决定回国时,他说:“你早些回国我是赞成的,我想迟一点回国。你搞水利工程也好、搞土木工程也好,你都有得搞。不管你教书或是搞工程都可以。我这个航空工程就难说了。中国到现在根本不能制造飞机,近期也不会制造飞机,我回去干什么呢?我想等几年,等到中国的确能造飞机了以后再说。”后来他实现他的诺言,在解放初期就回来了。再一部分人就是现在所说的“美籍华人”、“华裔学者”,在那儿定居,入美国籍,这是第三条路。我在1937年6月底离开美国,在船上就听到“七七”事变。所谓“七七
34、”事变,就是芦沟桥开始全面抗战打响了第一枪。我们在七月初经过日本时,看到日本街上贴着许多标语,上面写着“对支那宣战”、“惩罚支那”、“惩罚抗日分子”等等。他们的口气是日本老百姓向天皇请愿,要对“支那”宣战,其实那个标语底下印的是“大日本军部”的字样,哪里是什么老百姓要对中国宣战呢?回国以后,我就进了教学的第三阶段。三、初当教师,苦战三年 我正式当教师是1937年在浙江大学开始的,所谓苦战三年,“苦”并不是光指苦心教书、刻苦备课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条件、教书条件实在很艰苦。浙大是“三年六迁”在三年时间里学校搬了六次。我在浙大名义上一共六年,但只在杭州上课一个半月。以后日本兵为了围攻上海,
35、抄近迂回,在金山卫登陆。杭州紧急,飞机场、火车站都被轰炸,因此就搬离杭州。二、三、四年级搬到建德,一年级住不下,搬到天目山山里,算为二迁。后来再迁至江西吉安,又迁到泰知,又迁到广西宜山同,最后迁到贵州遵义。每次搬家,都有日本兵在后面追,还有飞机轰炸。交通工具没有,有时坐一段小木船,有时候坐一段敞蓬卡车,有时候坐一段火车,也是敞蓬货车。到了一处,就在庙宇里或者在一些地主的祠堂里上课,或者搭一些草棚子上课。同学们的教科书根本买不到,全靠教师在黑板上写。晚上没有电灯,在油灯底下备课。更麻烦的是躲警报,有时候一天两次,上午躲了下午又要躲,有时候要在防空洞里备课。有些教师实在吃不消,有的跑到西南后方去,
36、个别的回到沦陷区、回到老家去。教师的任务只好由不走的人来分担。当时我还不到30岁,算是年青力壮的,没有人我就顶上去。在浙大的六年期间,我教过十几门课程,教过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学、高等结构、弹性力学、结构设计、桥梁设计、土壤力学、基础工程、水力学、水利发电工程、水工设计、坝工设计等。同学们比我们更苦,那时大多数同学与家里已经失去了联系,没有经济来源,学校里也不可能供给那么多同学。条件非常艰苦,同学们没有床,到一处就相办法搞稻草,铺了稻草在地下睡觉。吃是糙米饭,八人一桌,只有一碗素菜。两个人睡一床棉被的情况是很普通的,破衣、破鞋、破帽子那就不用说了。我为什么在这里讲陈年往事,这是为了使青年同
37、志们了解过去,珍惜现在,着眼将来。希望同志们理解,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真是来之不易的,千万不可以身在福中不知福。四、一度脱离教学,但很快又回到教学岗位 我在浙大教了六年书,感到自己没有一点工程实践经验,就是教书,讲设计也上纸上谈兵,是教师的一个缺陷。当时工厂内迁,能源不足,为了开发水电,成立水利勘测总队,我就离开浙大,到重庆水利勘测总队,主持设计方面的工作。根据测的资料进行设计,当然是初步设计。以后呢,也就是勘测。然后设计,搞出一卷卷图纸归档,根本没有按设计施工的希望。我还参加过三峡枢纽的初步设计,那时美国有一个恳务局的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中国请他来设计三峡枢纽,他非常高兴,他说他
38、有幸做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设计。各处调一些人去和他一起搞,我也被调过去。最后也搞了几十张图纸。宜昌紧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总之在那儿一年多,结果就是搞了一些图纸。我相信科学救国、工程救国,但图纸总不能救国。所以干了一年多,我又回到教学岗位上了。那时就到重庆中大土木系,又回到“教育救国”老路上去了。去了以后很愉快,好象回了老家,又与许多同学们常见面了。在中大两年多。抗日战争胜利后转到上海交大,一直到全国解放。五、受陈老总的鼓励,开始写自己的 教科书 那是1950年底或1951年初,陈老总召集了一个会,二三十个人,还有几位出版社的同志参加。他讲的一些话我还记得很清楚。他说,上海解放已经一年多了,我
39、们在教育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1)收回了所有的教会大学。(2)完全免除学生的学费、宿杂费,比较贫苦的同学还给他们助学金。(3)组织教师们学一点马列主义,学一点辩证唯物论。目前有一项工作我们不能做。希望你们能出力来做。他接着说,我们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院校,还在用外文教科书,用洋书。个别的上课还用外国话,这种情况一定要改变。这个情况如不改变,我们就是保持着半殖民地的教育,算不得社会主义学校。同志们是否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写出自己的书籍,能够做到中国人讲课、中国人听课、采用中国的教材。这些我们是干不来的,你们可以干。这一点对我的鼓励很大。把半殖民地教育推翻,办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教育,是
40、一个历史性的事业,我们应当贡献力量。特别是我,既然决定教书,当然很愿意尽力写出自己的教科书,写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书。在写教材时,我尽力为读者设想,希望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如果不行的话,至少也要使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教师能够感到合用,学生学习比较方便,为此我逐段、逐句、逐字地推敲,细心读书、读报、读论文,取其所长。从1951-1960年,编出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共三部五册。六、学习俄文,翻译俄文教材,还教过俄文 在上海解放前,我就听说哈尔滨工大的教师学习俄语,学习苏联,教学工作很先进。我觉得应向他们学习,因此就与土木系教授杨钦同志一起开始自学俄文。后来交大给教师专门开设俄语课,我开始正式学
41、习俄文。加上听电台的广播,自己尽量查字典,阅读俄文方面的力学教科书,进而进行一些翻译。曾与季文美同志合译理论力学三册,后来与吴永贞同志翻译了两本弹性力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了不少困难,当时我已38岁,记忆力差,过去学英文是从小学就学起,学德文是在高中学一点,大学一、二年级学一点。到了38岁学俄文,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背单词实在是困难。因此我很体会许多中年同志学英文的困难,但是我想只要有决心,好好利用零碎的时间,还是能够学好的。我自己学了以后,还帮助同志们学习,并且开了两次课,最初是在上海交大水利系办公室帮助水利系的几位同志学习。1952年到华水以后也还给全体教师们讲过一次俄语课,又给三年级学生
42、开了科技俄语课,当时我认为更多的人学习苏联、进行教改,作用就大了。七、承担行政工作,仍不离教学第一线 我在1954年担任教务长,1956年改成教学副院长。最初我认为自己不是做官的料不愿承担。52年华水成立,领导上做我的思想工作,要我当教务长。因为我当过几年系主任,多少有点经验,不少同志们也劝我接受这个任务,但我总是怕把事情搞坏,反而把自己的业务荒疏了,不符合我终身教书的志愿。最后有人说,你在交大时,国民党叫你当系主任,你就当了,现在共产党叫你当教务长,你反而不干了,这说得过去吗?他的话虽然是半开玩笑,但我却不能不考虑考虑,因此到54年就干了教务长。干了以后,我想既然干了就得努力干好,总不能干得
43、太不象样,但同时我也不愿意离开教学第一线,编教材的工作也不想丢开,到1959年底后还每年招收研究生一至二名。时间上当然发生矛盾,那怎么办呢?那只好早起晚睡,利用假期的时间来备课,这是远期备课。近期备课呢?就是在星期天把本星期要讲的课备好。所幸的是,当时的工作比较好做,因为教师的精神状态真好,大家都愿出力把学校搞好。不管是开新课,组织新的教研组等都没有很大的困难。大家都想到党的需要,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总想把工作做好。近来有的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与我谈话,问我对于当系主任的看法,我提出三点:(1)应当试一试,看看自己搞行政是不是所长,能否适应。(2)不要完全脱离教学第一线,尽可能两边顾。(3)
44、实在干不下去,就辞掉,领导上也会谅解。八、“文革”后期参加工程实践,写出两本书 文革”是中国人民的一场灾难,但对于我来说,也还有坏事变成好事的一个方面。在“文革”后期,我参加了工程实践,真刀真枪地进行了工程设计与计算。另一方面,有机会与中青年同志们多多接触,我们在工地上同住、同吃、同劳动、同工作,增加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消除隔核。先是在六合参加滁河水利工程,当时大家对于闸门提出几种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最后决定采用扁壳闸门。我经过摸索,提出了合理的计算方案,进行了一些计算。后来回校写出了“双曲扁壳闸门的设计与计算”这样一本书,供其他单位采用,当时曾起了不小的作用。72年又到长沙
45、设计院,对湖南风滩的大坝进行有限元计算,主要是计算温度应力。在这之前,六合回来以后,最早看到有两本英文书,谈了有限元,但讲得比较简单,但我觉得很有兴趣。后来在长沙试用有限元计算大坝温度应力,首次在我国的水利工程上应用有限元法,并在回校以后写了有限元一书,这是国内有系统地讲述有限元的第一本书,当时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九、“四人帮”倒台后10年来的工作 从1977年一次教材会议说起。从77年开始各个教材编审委员会恢复活动,我当时担任力学教材编审委员会的副主任。蒋南翔部长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教师队伍的问题时说,“文革十年耽误了一代人,青年教师们的成长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青黄不接,年老的同志还不能马上就脱
46、离教学第一线”。并且点了三个人的名(其中有我一个),然后说:“你们几位都是近七十岁的人了,目前还在教学第一线上工作,很好。看你们几位身体都还不错,能不能再教十年八年书呢?能不能再写三、五本教材呢?”。我当即表了态,我要再教十年、再写五本。后来我的诺言还是实现了。78-80年,写了弹性力学上、下册,获得“1977-1981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获奖的书有七十几部,其中教材只有两部,一部是弹性力学上、下册,另一部是集体编写的关于地理方面的教科书。接着又写出了弹性力学简明教程一书。去年又把铁木辛柯新版的翻译书稿完成了,现正在排印。上个月又完成了一本叫弹性力学中的差分法的书,已把稿子寄出。教书十年
47、,也差不多了,除了讲课以外,78年开始恢复带硕士研究生。82年首先在我校带博士生,第一个博士生已答辨通过。十、近期计划 打算做两件事。一是修订弹性力学上、下册,一两年内出第三版。二是写英文的弹性力学书。一两年前,出版局的领导同志们说,中国的科技图书与教材出版的不少了,有的水平很高,但都是中文写的,国外一点都不知道。有人生动地说,在英国图书馆里陈列中文的书籍很多,但人家不懂中文,看的人很少。英文的书籍里,日本写得很多。台湾出的也有一、二书架,而我们中国写的只有两本小册子。因此,出版局要各个出版社组织力量写些外文的书籍,对外发行。第二个原因是东南亚的国家有的用英语进行教学,他们自己写教本条件不够,
48、过去买英国、美国的教科书,现在越来越贵,实在买不起,请中国出版英文教本,可以比较便宜地卖给他们。另外也可以创些外汇。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的第一本就是英文弹性力学。我自己也认为中国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三十几年来做了不少工作,写了许多书,但国外都不知道。中国是应该有一批人来写英文书籍,对外宣传,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科技教育並不落后,各国有各国的长处,我国的教材也不见得就不如别国。半年多前出版社与我联系,我感到承担这项工作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三十几年来一直没有用英文写文章,但感到这项工作还是应该做好。系里的同志也鼓励我去做,所以也就接受了。此外还想争取每年教一点课,带研究生也保持不断线。目前我的身体还不错,
49、学校给我安排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很好,我想在教学第一线上再干10年,凑成60年一个花甲,我想想我是行的。经过一番回顾以后,有下面这样几点体会:(一)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动力。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虽然是比较平坦的,但也有过一些困难、受到过一些挫折。另一方面我也有时干劲不足,有时也患得患失,顾虑这件事是否值得做,那件事是否做的成。但只要想到祖国的需要,也就打起精神再干下去了。过去有人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是有感情的,所谓“儿不嫌母丑”,这就是说母亲不管怎么丑,儿女还是贴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好的,但我不同意这个“丑”字,我们国家山河这样雄伟、风景这样秀丽、江山如此多娇,这怎
50、能说丑呢?我们的母亲与世界上最美丽的母亲相比都毫不逊色。我改了一个字,成为“儿不嫌母穷”。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与有钱的母亲相比确实穷。但我们该想几个问题,(1)为什么穷,怎么穷的?这是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帝王的统治,多少年的闭关自守,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榨。(2)是不是真穷?表面上看起来是穷,但我们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我们的母亲不是真穷,有不少金银财宝在地下拿不出来,我们做儿女的就吃不好,穿不好。(3)我们做儿女的应当怎么办,只有学好本领,给母亲争气,开发资源,建设“四化”,使她富起来。而且我们清楚地看到,自从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执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她也已经逐步富起来,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