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课时2教学目标1. 经历读复式条形统计图、交流、讨论等认识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2. 认识特殊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用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较大的数据。3. 体会用特殊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丰富实践经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难点:画图表示不再整理的数据。教学过程: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一、创设情境教师谈话,由学生“天天长大”开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某个方面的变化来说明自己在长大。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刚上学时和现在的身高。二、探究体验(一)1教师谈话并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提出“这是
2、一个什么统计图,表示的什么数据? 有什么特点”的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从0到100中间断开线的实际意义,明白100以上每1格表示2厘米。2 提出“再观察统计图,看看从中能得到哪些数据信息”的问题,给学生充分读图、思考的时间。3 交流学生获得的数据信息,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同时,完成教材中间题(1)(3)。4 讨论教材问题(4)。请几个同学发言。不对个子高矮进行评价,只进行数的比较。5 教师提出问题(5),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2练一练第2题,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附页中的统计图表示出来,教师让学生自己确定每一格表示几
3、名学生。3讨论问题(3)。(1)教师用其他指导性的语言提出问题(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大胆预测一下。(2)交流学生预测的方法和结果。给学生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2练一练第2题,教师谈话提出“课下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并写出数学小日记?”的要求。(师:课下,请学生从报刊杂志中收集一些数据,把它们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并把你的成果和感受写成数学日记,和同学共同交流。)学生说,教师进行及时评价对话。如:生1:我的个子长高了。师:个子长高了,说明自己长大了。生2:我会洗衣服了。师:以前不舍干的活,现在全做了,也能说明自己长大了。生3:我以前穿的衣
4、服,现在不能穿了。师:以前的衣服小了,也是说明自己长高了。谁还记得自己6岁时有多高吗? 9岁时呢?学生回答:这是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西苑小学612岁学生的平均身高,单位是厘米。这是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分别表示每个年龄男同学、女同学的平均身高。红色代表男生的平均身1蓝色代表女生的平均身高。第一个大格是0到100,以上的每个大格表示10,每个大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2厘米。第一个大格中间有一条弯的线条,说明这有没画出来的格,表示100,从第二个大格开始,每个格表示10学生可能会分别说出每个年龄段平均的身高。如:6岁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24厘米。6岁女生的平均身高是122厘米。7岁男生的平均
5、身高是128厘米。在10岁和11岁的时候男生的平均身高与女生的一样高。10岁时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11岁时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是149厘米。在6岁、8岁和12岁时男生的平均身高超过了女生。在7岁和9岁时女生的平均身高比男生高10岁、11岁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一样,12岁的男生比女生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可进行个别指导。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指导学生。用2005年两种电话数分别减去2001年两种电话数,求出5年增加的数据,再和2005年的数据相加。求出每两年之间移动电话增加的数,找出发展的快慢趋势,再逐年递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可进行个别指导。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发言。多找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图,从中发现隐藏的信息,然后再进行交流。让几名同学回答,不对某名学生高矮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大胆预测一下。板书设计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1、 分析图表2、 交流图表信息3、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