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教学设计高庙小学 王静莲教学内容:教材4647页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放大、缩小现象的过程,通过摆三角形等认识图形放大或缩小。2、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摆放大或缩小的图形。3、对生活中的放大或缩小现象有好奇心,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摆放大或缩小的图形。教学难点: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活动中,感受放大与缩小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放大镜,小棒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放大镜)谁能说说它的作用?(指生说)会玩不,在小组里玩一玩。汇报你看的是什么?有什么变化?用个准确地词描述是“放大”板书 看这是
2、什么?我要给一个同学拍照,你们来看看,看到什么? 有什么变化?用个准确地词描述是“缩小”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放大与缩小。二、 探究新知1.出示学习卡(1)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2)学生汇报预学内容:生活中有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2.揭示放大和缩小的概念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很小,需要把它放大才能看清;而有些物体却很大,需要把它缩小才能很好地表示出来。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师要适时表扬孩子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师生共举,课件出示相关现象。不管是放大的物体还是缩小的物体和原来的物体相比,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 大小变了,形状没变)教学例一:摆三角形,初步感知放大与缩小。1.
3、提要求刚才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现在让我们合作用小棒进一步研究放大与缩小。好现在就请同学拿出同样长的3根、6根、9根小棒分别摆三个等边三角形。要求:不仅要正确,而且要美观,它的每条边都是直直的,可借助你的直尺。2.学生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小组到实物投影上摆。3.全班交流摆的图形。4.学生评价。5.老师也摆了三个等边三角形,我们一块来看一看。请你们仔细观察摆成的三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6.让学生观察和两个三角形,说一说两个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关系?放大 有第二个三角形的每条边长都是第一个三角形的2倍,用新学的放大来说一说,谁放大了?放大了多少倍?师适时板书。得出:第一个图形的边
4、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得到第二个图形。互相说说。第一个图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3倍后得到第三个图形。(13倍=3)那第二个图形放大到原来的32倍后得到第三个图形。(232倍=3)缩小 教师提出:从右往左看图形在怎样变化?你能说说第三个图形怎样得到第一个图形?用新学的缩小来说说(缩小3倍)(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第一个图形的边长1是怎么算出来的?(31/3=1)可适时板书算式。第三个图形怎么得到第二个图形?(缩小到原来的1/2)(21/2=1)第三个图形缩小到原来的2/3得到第二个图形。(32/3=2)还可发现大小变了,形状不变。怎么保证形状不变?因为它们的边长都是同时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形状
5、不变。从而我们得出:要想保证图形的形状不变,图形的每条边长必须同时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4、拓展思维:你们摆的好说的也棒,现在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更富有挑战的题,想不想试一试。小组合作摆喜欢的图形,图形的左边摆一个原图形,右边摆一个放大或缩小的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二教学例21,教师呈现例题把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第二个图把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2学生读题,师:在将图形放大之前,你应该做什么准备?(尺子、数出原图中长和宽各是多少格)2.学生小组合作按要求画出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3.小组汇报交流学生画的方法和结果,展示学习成果三、应用提高1、现在我们就用我们
6、所学的知识来帮助老师解决我所遇到的问题。师:看,这是同学的照片放大后挂在房间里,摄影师分别给出了三种处理方案;(课件出示)请你帮助老师选择一下,哪种处理方法效果最佳,并说出理由。强调长边、宽边。1为什么不选方案一和方案二?为什么形状变了?你们说的真好,老师听你们的,就选择方案三,我替同学谢谢你们。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我还想再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2.做练习: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四、小结:学生谈收获板书设计: 放 大 与 缩 小 大小改变 形状不变 放大与缩小说课稿高庙小学 王静莲一、说教材教材地位和作用放大和缩小,是冀教版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它所编排的位置决定了它的作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
7、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放大和缩小”是图形的各部分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形象的显示出比例的基本内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摆放大或缩小的图形。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放大、缩小现象的过程,通过摆三角形等认识图形放大或缩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生活中的放大或缩小现象有好奇心,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摆放大或缩小的图形。教学难点: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活动中,感受放大与缩小的含义。能用完整的话表述图形的边长之间放大和缩小的关系。二、说教法、学法学情分析1、学生已认识了
8、比的意义以及相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具有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本知识。 2、学生具有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的感性认识,认为图形由小到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但与数学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求每条对应边按相等的比来变化有很大的差距。说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力求体现新课标理念,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主探索空间,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凸显内容的生活化,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体现了学习过程的活动化,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说教法由于学生已学习比的意义和熟练求出比值,因此以
9、练习为主线,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为主题引领本节课的内容,讲解穿插在练习之中,运用启发式讲讲练练、讲练结合、以练带讲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我采取了如下的教法:1、情境引入 2、直观演示 3、合作交流 4、讲练结合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大镜,小棒、照相机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中的导入是我们熟知的教学环节,但现在的课堂导入不同于过去的复习导入,过去的复习导入主要是从数学知识系统上考虑如何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现在的课堂导入还要承担全方位调适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任务。本节课由学生感兴趣的放大镜入手,通过玩一玩,让学生亲身感受放大的过程,然后又用照相机拍照让学生又感受到缩小的过程,从而引出
10、课题放大与缩小。二、新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的认识,所以我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经历认识放大、缩小现象的过程。然后老师进行补充,目的通过这些现象发现放大与缩小的含义,也就是大小改变,形状不变。但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不能清楚的用数学语言描绘变化的关系。所以用小棒来进一步研究放大与缩小。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引领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构,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能准确的运用语言表达图形变化前后的关系,所以通过摆三角形让学生认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准确语言表达,而且整节课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复训练,
11、以促进学生用语言进行思维变化。通过摆小棒来发现放大和缩小的含义,突破教学目标。然后拓展思维:小组合作摆喜欢的图形,图形的左边摆一个原图形,右边摆一个放大或缩小的图形(教师巡视指导)接着进行教学例2的内容1,教师呈现例题学生读题,师:在将图形放大之前,你应该做什么准备?(尺子、数出原图中长和宽各是多少格)2.学生小组合作按要求画出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3.小组汇报交流学生画的方法和结果,展示学习成果三、练习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同学们帮老师选照片,通过帮助老师选照片,巩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老师考大家又引出了两道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按要求画图,不管是小组学习还是自己独
12、立完成,关键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画得,为什么要这么画,既考察了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教学反思高庙小学 王静莲上完这节课,感觉本节课内容虽不是很复杂。但从教学过程来看,有些地方还是值得思考的,我觉得本节课中较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几点;一、导入恰当 教学中的导入是我们熟知的教学环节,但现在的课堂导入不同于过去的复习导入,过去的复习导入主要是从数学知识系统上考虑如何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现在的课堂导入还要承担全方位调适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任务。本节课几分钟的导入,由放大镜和给学生照相引出了能放大与缩小,再到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入手,暗示了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与数学中的放大与缩小
13、的不同,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引领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构,最后以“数学中的放大与缩小有什么规律呢?为学生留下悬念,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二、关注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的认识,但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不能清楚的用数学语言描绘变化的关系。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能准确的运用语言表达图形变化前后的关系,所以整节课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复训练,以促进学生用语言进行思维变化。三、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节课一共安排了学生三处合作交流,第一次是学生自己按老师的要求摆出等边三角形,三个图形之间有
14、什么关系呢?让同座间交流。第二次是在练习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动手摆一摆,结束后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放大与缩小的。第三次是老师出示三幅图片后,让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最有效。我觉得我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是真真实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融合,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分享成功的喜悦。四、注重体现数学的价值数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价值,科学价值,能力价值,人文价值。本节课中
15、无论是开始引课时所举的放大与缩小的例子还是课后让学生欣赏的深圳世界之窗的知识,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有广泛的应用,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无时不在。同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暴露了许多不足 一、没有抓住课堂中的生成进行教学。 例:在探讨摆出的三角形的关系时,学生语言上遇到了困难,教师要适时引导:第一图形和第二图形什么关系?第一图形和第三图形什么关系?这样降低了学生复述的难度。二、课堂总结流于形式以“说一说今天学会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结束时,很少有学生较完整的说,大部分学生说得较片面。其实,这样的总结没有实效性,如果能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提高,可能效果会更好些。我的语言组织能力还应加强,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也不够多样,对课堂上的一些生成资源也捕捉的不是很到位,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希望老师们针对我这节课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今后改进。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