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图、求平均数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3、感受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难点:一是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如图表示简单数据;二是借助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的特点,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三、教学准备: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出示教材上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读图,说一说从统计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和交流,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有关求“平均
2、数”的问题或直接求出了平均数,教师要因势利导直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在一次“保护环境”活动中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数量如下。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表姓名李强张红云马波王晓娟李云萍数量(枚)1119161816收集废旧电池数量还可以用下面的统计图表示。1918191817161514131211109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图161611876345210李强 张红云 马波 王晓娟 李云萍2、读上面统计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张红云收集了19枚,是最多的。议一议:上面两种表述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用统计表表示数据,简单、明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直观、形象。3求平均数:算一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提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让学生用上节课求平均数方法计算。4、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吗?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教材上呈现了三种算法。对于“移多补少”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先求一共收集了多少枚,再除以总人数(11+19+16+18+16)5=805=16(枚)议一议:收集最多的比平均数多几枚,收集最少的比平均数少几枚?5、达标测评:课后练一练第一题。六、布置作业:练一练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