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 3.9.2 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年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镇四风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词中之龙”之称。与苏之称。与苏轼合称轼合称“苏辛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济南二安”。辛弃疾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
2、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
3、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忠敏”。辛弃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其词艺术风格多样
4、,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怀古诗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
5、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前往瞻仰或
6、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怀古诗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一是要品赏韵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一是要品赏韵味。味。所谓所谓“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理解诗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读诗主,就是理解诗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读诗主张张“以意逆志以意逆志”,即用读者的,即用读者的“意意”,根据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根据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要表
7、达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志志”。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怀古诗写作特点方虚谷云: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1)结构:临古地)结构
8、:临古地思古人思古人忆其事忆其事抒己志。抒己志。(2)内容:国家)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昔盛今衰,古人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3)手法:)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语言:含蓄蕴藉。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
9、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怀古诗艺术特征1.怀古怀古“点点”的相对统一。的相对统一。既然是怀古诗,诗人的抒怀的情感必须有一个触发点,也就是说,怀古诗中一般都会出现一处(件)让诗既然是怀古诗,诗人的抒怀的情感必须有一个触发点,也就是说,怀古诗中一般都会出现一处(件)让诗人产生联想的人产生联想的“点点”。这些这些“点点”既可以是某处遗迹,也可以是遗迹旁的景或物,还可以是由遗迹联想起的历史事件,还可以是既可以是某处遗迹,也可以是遗迹旁的景或物,还可以是由遗迹联想起的历史事件,还可以是某个
10、历史人物。某个历史人物。2.怀古形式的相对统一。怀古形式的相对统一。从怀古形式的角度看,一般怀古诗都会选择从怀古形式的角度看,一般怀古诗都会选择“物是人非物是人非”或或“物的盛衰变迁物的盛衰变迁”这两种对比的模式。这两种对比的模式。从物是人非的角度看,诗人往往选取的是遗迹旁的景或物,将穿越时空依然存在的景或物和诗人当世已然从物是人非的角度看,诗人往往选取的是遗迹旁的景或物,将穿越时空依然存在的景或物和诗人当世已然不存或残存的遗迹进行对比,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关照,抒发出时空更替的兴亡之感。不存或残存的遗迹进行对比,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关照,抒发出时空更替的兴亡之感。从物的盛衰变迁的角度看,诗人往往将着
11、眼点关注在遗迹本身,由遗迹现实的衰败联想到遗迹当年的繁盛,从物的盛衰变迁的角度看,诗人往往将着眼点关注在遗迹本身,由遗迹现实的衰败联想到遗迹当年的繁盛,两相对比,进而抒发时空沧桑之感。两相对比,进而抒发时空沧桑之感。3.蕴涵的情感趋向的相对统一。蕴涵的情感趋向的相对统一。诗歌的终极目的都是抒发情感,怀古诗在抒发情感的趋向性上也表现了相对的统一,一般可分为三类。一诗歌的终极目的都是抒发情感,怀古诗在抒发情感的趋向性上也表现了相对的统一,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寄托个人境遇。二是借古讽今,忧国伤时。三是感慨人世无常。是寄托个人境遇。二是借古讽今,忧国伤时。三是感慨人世无常。怀古诗常见典故1.投笔:后汉
12、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就指弃文从武。2.长城:南史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后来就用“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指守边的将领。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
13、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代指边境之敌,用“破破(斩斩)楼兰楼兰”指建功立业。指建功立业。4.折腰:宋书折腰: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而弃官归隐。隐。“折腰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
14、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而蒙冤受屈。怀古诗常见典故6.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五柳”就成了隐
15、者的代称。就成了隐者的代称。7.东篱:陶渊明饮酒: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后来多用“东篱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8.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劳歌”后来成为送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别歌的代称。9.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
16、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围城”、“阳关阳关”。10.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杜牧泊秦淮)11.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杨柳枝”,有时也作,有时也作“折杨柳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
17、人为多。如: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12.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李益从军北征)豪放派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豪放”、“婉约婉约”之说最早见于诗余图谱:之说最早见于诗
18、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之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可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诗品浅解)。
19、可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拔,不受羁束。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他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如念奴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他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如念奴娇娇赤壁怀古等,颇引人注意。赤壁怀古等,颇引人注意。解题1.永遇乐,词牌名。永遇乐,词牌名。2.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3.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
20、从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岁到60岁一直岁一直过着过着“隐居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执掌大权的韩侂(to)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
21、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字词解释仲谋:孙权的字,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仲谋:孙权的字,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风流:指英雄遗风,英雄伟业带来的影响。风流:指英雄遗风,英雄伟业带来的影响。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金戈铁马:指精锐的军队。金戈铁马:指精锐的军队。气吞万里:豪气能吞吐万里江山,言容气概非凡气吞万里:豪气能吞吐万里江山
22、,言容气概非凡 元嘉:刘裕之子刘义隆的年号,指刘义隆。元嘉:刘裕之子刘义隆的年号,指刘义隆。狼居胥:山名,在内蒙境内。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封山而还。狼居胥:山名,在内蒙境内。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封山而还。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高度鉴赏这首词怀古抚今,以词论政,是其特色。词作于词人镇江知这首词怀古抚今,以词论政,是其特色。词作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时诗人府任上,时诗人66岁。宋宁宗嘉泰四年岁。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年),执政的韩侂胄,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
23、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不同意韩侂胄草率北伐的主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不同意韩侂胄草率北伐的主张,韩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几乎是给韩的一封张,韩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几乎是给韩的一封“谏书谏书”。词借词借“怀古怀古”赞颂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和刘义隆兵败故事,赞颂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和刘义隆兵败故事,批评南宋当政者草率北伐急于事功,表达自己积极抗金,恢复中批评南宋当政者草率北伐急于事功,表达自己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热切愿望。原热切愿望。上阙整体把握即景言事。用孙权、刘裕建功立业史实,表明作者抗金救
24、国即景言事。用孙权、刘裕建功立业史实,表明作者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开篇远眺大好河山,借景抒情,缅怀曾在京口建都的雄图大略。开篇远眺大好河山,借景抒情,缅怀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赤壁一战,孙权以少敌多,败曹操军队。辛弃疾先以的孙权。赤壁一战,孙权以少敌多,败曹操军队。辛弃疾先以“英雄英雄”一词颂扬,转而以为,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一词颂扬,转而以为,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找寻。暗示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忧国之心已见。找寻。暗示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忧国之心已见。再写曾起事于京口的另一个英雄南朝刘裕,他出身寒微,仍能以英再写曾起事于京口的另一个英雄南朝刘裕,他出身寒微,仍能以英雄气概北伐中原
25、,气吞胡虏,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雄气概北伐中原,气吞胡虏,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功业的煊赫,都因一个洛阳、长安。功业的煊赫,都因一个“无处寻觅无处寻觅”,而成了流风余韵。,而成了流风余韵。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辛弃疾歌颂刘裕实是讽谏当权者应采纳正确的北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辛弃疾歌颂刘裕实是讽谏当权者应采纳正确的北伐战略。伐战略。显示了作者对光复大业的深谋远虑。既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热切愿显示了作者对光复大业的深谋远虑。既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抒发了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抒发了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用
26、人才不用人才的愤懑。的愤懑。下阙整体把握鉴史述怀。刻意用刘氏父子功业相反的故事,以事说理,切鉴史述怀。刻意用刘氏父子功业相反的故事,以事说理,切中要害。词人展开的是一幅令人沮丧的历史图景:宋文帝刘义隆中要害。词人展开的是一幅令人沮丧的历史图景: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之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轻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是刘裕之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轻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都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都城震恐。词人回溯历史,意在告诫权要。城震恐。词人回溯历史,意在告诫权要。次年韩侂胄伐金败绩,果为辛弃疾不幸而言中。次
27、年韩侂胄伐金败绩,果为辛弃疾不幸而言中。下阙整体把握词人追忆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战火过后的惨象,用心很深:词人追忆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战火过后的惨象,用心很深:有眼见朝廷不思进取,致时日迁延的无奈;更有岁月催人老,壮有眼见朝廷不思进取,致时日迁延的无奈;更有岁月催人老,壮志难酬的痛苦。志难酬的痛苦。“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细节描写,使人的细节描写,使人警醒。身为志在恢复的词人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警醒。身为志在恢复的词人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既久,民众会安于异族风俗,忘记自己是宋朝臣民,后果不堪陷既久,民众会安于异族风俗,忘记自己是宋朝臣民,后果
28、不堪设想。从中也见南宋朝廷昏聩无能。篇末以廉颇自比,感叹良将设想。从中也见南宋朝廷昏聩无能。篇末以廉颇自比,感叹良将被弃置不用,一腔忠愤溢于言表。被弃置不用,一腔忠愤溢于言表。问题思考1.永遇乐中永遇乐中“一片神鸦社鼓一片神鸦社鼓”的情景,让词人陷入怎样的思考?的情景,让词人陷入怎样的思考?从从1162年辛弃疾渡江归南宋,到年辛弃疾渡江归南宋,到1205年镇守镇江,弹指年镇守镇江,弹指43年。面对年。面对“神鸦社鼓神鸦社鼓”,词人陷入沉思。将眼前的苟安与过去的战乱对比,词人深,词人陷入沉思。将眼前的苟安与过去的战乱对比,词人深感不安,颇为悲愤。感不安,颇为悲愤。43年前,词人南归过扬州途中,所
29、见都是金兵劫掠年前,词人南归过扬州途中,所见都是金兵劫掠后的废墟。后的废墟。43年过去了,眼前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祭社的鼓声,年过去了,眼前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祭社的鼓声,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似已不再指望恢复。更让词人悲愤不已的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似已不再指望恢复。更让词人悲愤不已的是,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罔顾中原沦陷,或草率用兵,或不思进取。是,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罔顾中原沦陷,或草率用兵,或不思进取。问题思考2.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根据这几个典故,我们可以把这首词分为几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根据这几个典故,我们可以把这首词分为几个部分个部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
30、、廉颇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1)“千古江山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孙权孙权(2)“斜阳草树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刘裕(3)“元嘉草草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4)“四十三年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佛狸祠(5)“凭谁问凭谁问尚能饭否尚能饭否”廉颇廉颇手法:用典典故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典故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在在怀古咏史诗中,不少篇章在吟咏主要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中,不少篇章在吟咏主要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典故。一些典故。用典或用
31、典或仰慕古人,或,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或借古讽今等,等,使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使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用典的分类用典有用典有用事和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而寻意于言外。用典的作用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 性;性;
32、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文章就显得古朴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文章就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而文采斐然;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收到言简意丰、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耐人寻味的效果。问题思考3.在上阕作者用了孙权和刘裕的典故。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在上阕作者用了孙权和刘裕的典故。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步。4.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词人对
33、他们充满什么感情。并说说词人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觅觅”“英雄英雄”“”“风流风流”“”“金戈铁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气吞万里如虎”等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叹英雄难觅,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问题思考5.作者用这两个典故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用这两个典故的目的是什么?追忆两位就在京口起步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激发起词追忆两位就在京口起步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激发起词人的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爱国豪情,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人的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爱国豪情,同样是帝王
34、,而南宋王朝呢?因此,用此二人典,又讽刺了宋王室昏聩不堪,屈辱求和的呢?因此,用此二人典,又讽刺了宋王室昏聩不堪,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无耻行径。6.刘义隆的典故用意何在?刘义隆的典故用意何在?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金作战思想。问题思考7.佛狸祠的典故用意何在?佛狸祠的典故用意何在?作者借佛狸祠下的一幅画面,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作者借佛狸祠下的一幅画面,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
35、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8.廉颇的典故用意何在?廉颇的典故用意何在?词人以廉颇自况,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词人以廉颇自况,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抒发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抒发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斥,壮志难酬的悲愤。诗歌主题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孙、刘功业的赞扬、向往,对南宋统治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孙、刘功业的赞扬、向往,对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和不思收复中原的讽刺、不满,表现了作者词人报效者草率用兵和不思收复中原的讽刺、不满,表
36、现了作者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国家的强烈愿望。对比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巾翠袖,揾英雄泪!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
37、词时,人生处境和情感有什么异同?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作者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作者35岁时。其时词人从北方率众岁时。其时词人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南来已有12年。尽管朝廷不给他带兵抗金的机会,他仍胸怀报国年。尽管朝廷不给他带兵抗金的机会,他仍胸怀报国壮志,其志愈烈,而孤愤愈甚。壮志,其志愈烈,而孤愤愈甚。水龙吟更多地表达了词人不甘就此退隐,无所建功立业水龙吟更多地表达了词人不甘就此退隐,无所建功立业的情怀。而这种渴望有人理解的心理,正是词人雄心壮志还没有的情怀。而这种渴望有人理解的心理,正是词人雄心壮志还没有彻底沉沦的表现。彻底沉沦的表现。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其时词人以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其时词人以66
38、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京口是三国时吴国所置军事的重镇,又是南安抚使,镇守京口。京口是三国时吴国所置军事的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起兵的地方。当词人登上北固亭时,很自然地朝宋武帝刘裕北伐起兵的地方。当词人登上北固亭时,很自然地联想起在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他赞美孙权、刘裕的英联想起在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他赞美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批评南朝宋文帝草率北伐,以及隆兴元年南宋张浚同样雄业绩,批评南朝宋文帝草率北伐,以及隆兴元年南宋张浚同样北伐而败的往事。北伐而败的往事。词作重在贬斥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卑劣行径。词作重在贬斥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
39、图恢复卑劣行径。字里行间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情绪,可谓满腔忠愤,几近绝望绝望!字里行间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情绪,可谓满腔忠愤,几近绝望绝望!2.同是写登临,词人运用了怎样不同的方法?(1)水龙吟:借景抒情)水龙吟:借景抒情江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景象广阔江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景象广阔而淡远的画面而淡远的画面(2)永遇乐:借古讽今)永遇乐:借古讽今作者登高远眺,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不禁缅怀历史上作者登高远眺,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不禁缅怀历史上两位在京口起步而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作者慨两位在京口起步而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作者慨叹
40、乱世英雄难觅,表达自己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两叹乱世英雄难觅,表达自己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两位古代帝王建功立业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位古代帝王建功立业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水龙吟 永遇乐 登临地点建康(南京)赏心亭京口(镇江)北固亭登临时间1174年秋,时年34岁1205年,时年66岁登临背景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南渡12年之久,其间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宰相虞允文的九议都未受到采纳,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镇江知府任上,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积极作北伐准备,可其正确意见不能被韩采纳,并被降官,北伐愿望又一次落空了。水龙吟
41、水龙吟 永遇乐永遇乐 所所用用典典故故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求田问舍、怕见刘备的许汜;桓温的流年之痛。三国时,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并击败北方曹操的军队;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京口起事,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政权;刘裕之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以北伐建功立业但因草率而致兵败;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封山大礼而还;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刘义隆到京口瓜步山并在山上建立行宫;战国时,赵国良将廉颇虽老思用。主主要要内内容容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并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和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以及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感情感情基调基调高亢昂扬,悲愤激切。感慨深沉,慷慨悲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