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周星期( ) 总计第( )课时 单元主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名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课时第(4 )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中,寻找最佳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撑握优化策略的思维和方法。3.学生初步掌握笔算方法,掌握笔算竖式乘法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算理。学习重难点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方法。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中
2、积的对位问题。课前准备课件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1412=168(元) 1 41 2 2 81 41 6 8答:一共要付168元。教师导学思路(任务驱动、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自学、互学、群学)情境创设一、 谈话导入 提出问题1、星期天王老师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2、每套书有14本,你能提出哪些数淡问题?如果买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算式怎么列?买10套呢?算式怎么列?你会算这些算式吗?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3、如果买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自学互学1.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2.列出算式:1412= (个
3、)。任务驱动实践探究二、操作思考 交流发表任务一:探究算法估算:1、估一估,1412大约是多少?学生先解决,再反馈。精算:1.准确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你能算出来吗? 2、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每出现一种方法,应该让学生讲明算理与方法,并让下面的不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借助图进行分析)当学生说完算式后,师问:为什么要这样算?让学生说出这三道算式的意思。(把12套书分成10套和2套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套书一共多少本,再求出2套书一共多少本,然后把这两部分的书加起来就是王老师一共买的书。)师:除了用口算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师:哦,你把其中的一个因数进行拆分,变成了连乘,算式表示
4、什么意思呢?谁看明白了?师:如果是2313,能将其中的一个因数进行这样的拆分吗?看来变成连乘不一定都能适用。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1412,一种是将12拆分成34,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另一种是将12拆成10+2,分别与14相乘,还有哪种方法呢?学生自由讨论。师:谁看明白了?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同学吗?(生生提问解答)主要问题:28是怎么来的?140又是怎么来的?168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师:(手指着口算的部分)观察一下,有没有发现什么?这个算的过程也就是什么呀?口算的过程也不是我们笔算的过程。(原来口算和笔算是相通的,只不过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5、0是否可以省略?省略后14是否需要往后移?为什么4必须写在十位?14实际上是表示多少?师板书完整算法。师:我们现在一起来算一算。师边写边问: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注意什么?最后算什么?1 41 22 8 142的积,表示2套书多少本1 4 1410的积,表示10套书多少本1 6 86、师:同学们现在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不是有些经验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计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师生相互补充,共同小结。并指出第二次乘得积的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用写,但积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三、分层训练 达成目标。1书P46“做一做”。2.改错题。 1 5 4 21 1 2
6、 1 1 5 8 41 5 4 2 3 0 5 0 4( ) ( )3、 1211 2311 3611规律如:1211的积的方法是:两头拉开,中间相加。由此可见笔算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计算的规律呢?自学互学群学生1:把14估成10,12估成10,1010=100。生2:14估成10,1012=120。少估了4个12。生3:12估成10,1410=140。少估了2个14。自学互学(1) 学们独立算一算,写在练习本上。(2)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生:12分成10和2,1410=140,142=28,140+28=168。生:12拆成43,144=56,563=168。生: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1) 在老师引导下,独立说算法,(2) 同桌互相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3) 个别汇报每步含义。生独立完成,个别展示纠错,集体订正。反思提炼五、回顾反思,自我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我的收获是,我从xxx同学那学到了我想提醒同学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