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过程与方法:经历概念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转化思想”、“整体思想”;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通过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难点: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在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若想知道两个班级数学成绩如何,那么必须收集哪些数
2、据才能得出结论呢?(二)讲授新课 1、打篮球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请问同学们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有哪些? 2、小组分工:第一组计算“八一双鹿队”的平均身高;第二组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身高;第三组计算“八一双鹿队”的平均年龄;第四组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 3、小组展示算法与结果。在此,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逐个相加法;二是加、乘法结合的简便算法;三是利用基准量来简便运算。在小组计算后,教师请同学们对上述的三种算法发表看法。师生归纳得出求平均数的简便算法。 4、总结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5、例题讲解:出示题目让学生讨论后解答。 6、总结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三)课堂练习:1、上学期
3、期末考试后,某同学数学科的期考成绩为86分,但他平时数学测试的成绩为90分,期中数学考试成绩为80分。请问他一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多少?如果期末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计算,那么该同学期末总评数学成绩是多少? 2、已知:2,3,x,y的平均数是6,求x,y的平均数。(四)课堂小结:平均数具有怎样的意义?如何计算平均数?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兴趣高。尤其在分组计算平均身高和年龄时,学生们是争先恐后,很快就能算出来,并且会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还能把不同意见发表出来,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活跃,在这种前提下,简便算法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教学设计也努力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充分注意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课内外结合等等。但有的学生基础并不好,对数学没兴趣,上课时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被动地学习,收效一定不高。有的学生没有带计算器,在课堂上的计算时间增加了,教学用时出现了不应有的浪费。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讲解上,定义讲解怕基础差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接受。新课改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在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可如果课堂学习我们只顾少数基础好的同学,那就与新课改理念相背了。所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