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以孙悟空关在笼子的事例引入。2复习数量关系。二、探究新知1借助图表,进一步感知相关联的量。课件出示教材例1。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下面的问题:(1)水费与用水量之间的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2)同桌合作填表。(3)仔细观察表格,讨论:水费是怎
2、样随着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水的单价发生改变没有?(4)比较:水费与用水量的变化规律。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比例的意义。(1)课件出示教材43页试一试。 (2)把表格填写完整。(3)汇报填表的结果及依据。 (指名回答填表的结果及依据,完成表格)(4)观察表格,汇报发现。师:观察路程与时间这两个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5)小结。路程和时间两个量,时间变化,所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变化,而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一定,3.归纳正比例的概念:像上面这样的两种量,叫着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如果用x和y表示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 k(一定)。3判断
3、成正比例的量的关键。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师:成正比例的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相关联 能变化 商一定三、巩固提高1出示课件判断a每包书中册数相同,包数和总册数。b全班的学生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c房间地面面积一定,房间里的人数和每人所占的面积。d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设计意图:通过半段是否成正比例,加深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在比较中思考成正比例的量的显著特征: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再辅以大量的判断题检验学习效果。)2.讨论:圆的面积于半径是否成正比例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你还有哪些疑问?相关联 能变化 商一定 X:y=k(一定)五、布置作业 教材46页第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