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26 讲 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一、邓小平理论 1.背景 (1)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 (2)1978 年底,邓小平发表讲话,冲破 “ 两个凡是 ” 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1978 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过程 阶段 时间 内容 明确提出 1982 年中共十二大 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系统概括 1987 年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 走向成熟 1992 年南方谈话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 “ 三个有利于 ” 的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 形成体系 1992
2、年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终形成 1997 年中共 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3 地位: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伟大旗帜。 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1.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2.地位: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特别提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 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解
3、放思想、实事求是。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3?“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共同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 两弹一星 ”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面临核威胁。 (2)成就 1964 年,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改革开放后,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 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 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一号 ” 的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 航天时代 。 2.载人航天技术 (1)决策
4、: 1992 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成就: 2003 年 10 月, “ 神舟五号 ” 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果: 1973 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南优 2 号 。 (2)意义: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不仅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 饿问题。 4.计算机技术 1983 年研制成功 “ 银河 号 ” 巨型计算机,此后不断进步,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5.生物技术 (1)1965 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 人工合成蛋
5、白质 的时代。 (2)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为提高国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 特别提醒 “ 两弹一星 ” 研制的目的 ?1?“ 两弹一星 ” 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 “ 两弹 ” 不是指原子弹、氢弹。 ?2?“ 两弹一星 ” 研制的直接目的是打破美、苏的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因而其根本目的是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四、 “ 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2.提出: 1956 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容:艺术问题上 “ 百花齐放 ” ,学术问题上 “
6、百家争鸣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4.特点:基本性的和长期性的方针。 5.贯彻实施 (1)初见成效 原因:受 “ 双百 ” 方针的鼓舞,艺术家创作热情高涨。 表现:优秀作品有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 青春之歌 等。 (2)经历挫折 原因: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 “ 文化 大革命 ” 的到来。 表现:学术问题被当成 政治问题 ;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作者多被划为 “ 右派 ” 或“ 反动学术权威 ” 。 危害: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3)文艺的春天 原因: “ 文化大革命 ” 结束后,清算极 “
7、 左 ” 路线;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 “ 双百 ” 方针。 表现: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辨析比较 “ 百花齐放 ” 与 “ 百家争鸣 ” “ 百花齐放 ” 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 百家争鸣 ” 是指学术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五、现代中 国教育的发展 1.开基创业 (1)制定方针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建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 人民教育 事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2)成就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 国民教育 体系。 培养了
8、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遭遇挫折 (1)表现 “ 文化大革命 ” 开始后,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966 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危害:严重破 坏了中国的教育事业,造成了人才的缺乏和断层,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3.复兴发展 (1)教育改革 “ 文化大革命 ” 结束后,在教育战线上全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实行 “ 科教兴国 ” 发展战略。 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提出 “ 三个面向 ” 的指导方针,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 世纪 90
9、 年代,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 “211 工程 ” 计划。 (2)教育投资:在实行国家拨款的同时,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启动 “ 希望工程 ” 。 (3)边远和落后地区教育: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 育发展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轻巧识记 “ 一、二、三、四 ” 归纳现代中国的教育 一个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二种制度:全日制与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 四项决策:恢复高考、 “ 三个面向 ” 、义务教育、 “ 科教兴国 ” 。 考点一 现代中国科技、教育的发展 1.“ 两弹一星 ” 的历史影响 (1)打破了美
10、、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 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调整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国外因素:国际局势的推动与苏联教育模式的吸引。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政治因素:巩固政权、发展教育的需要。 经济因素:国民经济体制与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思想因素:思想纯化提供的便利。 自身因素:革除高校自身弊端的内在要求。 (
11、2)积极影响 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要求,提升国 民综合素质。 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基本格局,优化了教育结构。 扩大了高校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功能的转变。 改善高等教育的地理分布,促进教育平衡发展。 (3)消极影响 削弱了综合大学的影响力,人文社会学科被边缘化。 专业设置过细,学术生命萎缩。 过度重视意识形态导致指导思想偏颇。 准备不足、工作过粗、速度过快,有 “ 左 ” 倾倾向。 1.论从史出 (1)实施 “ 两弹一星 ” 的目的与意义 史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 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
12、我们要反击。 毛泽东 结论 史料一表明中国研制 “ 两弹一星 ” 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 史料二 如果 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结论 史料二说明 “ 两弹一星 ” 的成功显示了中国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从时代变迁看语文教材内容的变化 史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8 年浙江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统计表。 类别或 者内容 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 本土文学 农业、工业 传统教育 篇数 15 13 9 4 【 精品教育资源
13、文库 】 2004 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 “ 走近经济 ” 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 ?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 92 篇,占所有课文的 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结论 史料表明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语文教材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马列原著和政论为主到突出经济;由偏重本地和工农业建设的文章到所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2.史由证来 分析史料,论证 1952 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的缺失之处。 史料 1952 年 6 月至 9 月,中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了服务于集权体制的 “ 苏联模式 ” 高等教育体系。 1952 年的院系调整虽然能缓解当时的技术人才短缺,解决了中国高等教育中工科过于薄弱的痼疾,但其缺失不容轻忽。当时,中国政府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实况缺乏了解,将苏联的教育经验作泛政治化理解,甚至与 “ 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 ” 混同起来,进而全面否定欧美国家以及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有益的学术传统,摒弃了本科的通识教育,办学主体也从过去的多元化改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