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写作指导学写读后感写作目标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2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3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写作指导一、提炼感点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产生的感触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此时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提炼感点的角度,一般有:作品主题、重要情节、人物精神品质、闪光的语言、写作特色。写读后感不用面面俱到,只需要选取自己感受最深刻、最有把握驾驭的一点展开写作即可。下面给出一些示例:片段一在西游记中,令我印
2、象最深刻的是与三调芭蕉扇相关的章节。这些章节讲的是,师徒四人来到高温难耐的火焰山,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也饱受干旱折磨。熄灭火焰山火焰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借用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将其扇灭。虽然孙悟空因红孩儿之事和铁扇公主有了嫌隙,但他还是自告奋勇地去借扇。中间历经多次挫折和磨难,孙悟空没有放弃,最后凭借他的努力和机巧终于借到了芭蕉扇,清除了取经路上的障碍,缓解了当地居民的干旱压力。故事也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失败,我们只有像孙悟空一样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才能取得成功。点评本片段从西游记的重要情节“三调芭蕉扇”出发,简要概括了孙悟空借芭蕉扇的前因后果,并思考了这一情节中孙悟空展现出的精神品质,最后联系生活,
3、表达了要向孙悟空学习的感想。片段二“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好几次写到太阳,赋予太阳以生命的永恒之义。日升日落,自然地更替着,夕阳西落之时也是旭日东升之时,生命的生生不息得到最完美的诠释。生命是延续的,是永恒的。而史铁生把对残疾与伤痛的忍受投入到永无止息的生命之中,去不停地探寻与超越自我。点评本片段从我与地坛中一句颇有哲理的语句写起,对史铁生笔下的太阳意象做出解读,结合史铁生坎坷但不屈的命运,深刻阐释了自己对“生命的永恒”的体会。二、拟定标题阅读材料确定后,要根据阅读的材料和
4、感悟来拟题。题目可以直接写“读后感”“读有感”“有感于”等。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以采用正副标题配合使用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或观点凝练成正标题,把“读有感”等作为副标题。如“记忆中的人生百味读朝花夕拾有感”“走遍千山万水便是无人之境读徐霞客游记有感”。三、把握步骤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是“感”的基础,写“感”不能离开原文内容。因此,可以把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引述到文中。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要注意的是:“感”是文章主体,原文内容的引用不宜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2议分析材料,提炼“
5、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紧承上文所“引”的内容,做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做挖掘,对寓意深刻的材料更要做一番分析,然后“亮”出自己的“感”点。选择感受的角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选择你能发掘出且有深度的角度来写;(2)要有新意,尽可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打开思路,展开联想。可以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既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社会现实,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联系实际时,要具体、恰当、有针对性。多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多选
6、择新近的新人新事,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地回扣“读”的内容。写作实践一、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思路点拨】即便是学过的课文,写读后感也不能一味求快。首先必须读通、读透原文,从中寻找感触最深的部分,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精读,边读边感悟,不断加深体会,然后把这些深刻的感悟和体会写下来。注意课文内容的概述与感点之间的连接要自然,不要引述完事例之后,不加分析就直接阐述观点。同时,因为你的读者老师和同学们对课
7、文都非常熟悉,也要注意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范文写法点拨桃花源记读后感试问:有谁不向往一个无忧无虑、自在安宁的世外桃源?外面环境恶化,这里山清水秀;外面的生活单调无聊,这里的日子悠闲自在;外面的人们追名逐利,这里的居民与世无争;外面的世界保持着冷漠飞速运转,而这里温暖惬意,处处充满平凡生活的烟火气。世外桃源固然美好,但并不真实。不仅太守、刘子骥难觅桃源踪影,后世人们对桃源的探寻和无限向往也只能托寄在篇章文字中,无法如愿以偿。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桃源的持续憧憬,这种憧憬是照进现实的一束光,慰藉着与生活搏斗的人们。桃花源永不存在。它让我们看清现实,拍拍身上的灰尘,说“日子还要过”。但桃
8、花源一直在。它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永久地占有一席之地;它让我们的心灵在饱受尘世喧嚣的烦扰之后,仍然向往着那个最干净安宁的去处。以反问开篇,引发读者的共鸣。运用排比及对比的手法,凸显出桃花源的美好。承上启下,由描绘世外桃源的美好转入思考桃花源存在与否。这也是作者的“感”点所在。“桃花源永不存在”指的是在现实社会中桃花源无迹可寻。“但桃花源一直在”指的是桃花源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心灵净土上。看似矛盾,实则饱含哲理。【名师点评】1欲抑先扬,感受深刻。作者先用反问、排比、对比等手法极力赞颂桃花源的美好,然后笔锋一转,去探讨如此美好的桃花源存在与否的问题,“感”点生发自然。2联系现实,发人深省。千百年来,无数
9、人因为向往而寻觅着桃花源,“桃花源永不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桃花源一直在”,因为人们心中永远不会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思路点拨】不同类型的名著,触动读者的地方各有不同。比如,阅读西游记,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可能更吸引人;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毛主席、周恩来等领袖人物的精神风貌可能更打动人因此,写作之前应该好好地想一想,所选择的名著中哪一点最感人,你读后对哪一点体会最深刻。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摆事实把感受写下来。注意引述原文要少而精,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含义较深
10、刻的来写。范文写法点拨父爱的重量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帮我称量出了沉沉的父爱。最初,我是把这本书当闲书读的。“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我笑着读这段话给爸爸听,并加了自己的评论,“这傅雷也太肉麻了吧,不就是出国上学么”话没说完我就撞上了爸爸愠怒而失望的表情我忽然意识到:每个远行的孩子留给父亲的不只是背影,还有一颗玻璃般易碎的心。看到傅雷给傅聪寄去各种书画作品,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驮着我出去玩儿,路上我随口说了一句:“哎呀,这车座好不舒服。”说完也没放在心上。可第二天父亲居然给自行车后座套了个海绵垫子,坐在上面软软的,暖暖的。傅聪的每
11、次演出都有录音,邮寄回国后,傅雷就一遍一遍听,然后再给予精细分析并客观赞赏,且总要在后面提到对儿子的希望,为儿子指明方向。读着这样的文字,我想起我的错题本上总有爸爸的勾勾画画,我那些考试卷也一直是爸爸案头的“重要文件”。我终于懂得,每个父亲的肩膀都是孩子的瞭望台,让孩子得以“高高在上”地看世界。“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金庸曾评价说这些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这些话对我来说很陌生,可带给我的感觉却很熟悉。现在爸爸和我聊天的内容越来越宽泛了,聊学习经验,聊对社会事物的看法,以及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曾经我觉
12、得他唠唠叨叨挺烦人,但读完傅雷家书,我突然理解爸爸了。他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我分享人生经验,让我少走弯路。感谢经典,让我在别人的故事中,读懂了自己的父亲,称量出那份沉甸甸的爱。主标题凝练概括了作者的读后所感。“我”读傅雷家书的初体验当闲书读、觉得傅雷肉麻。此刻的“我”还不理解父亲、不懂父爱。由傅雷的爱子举动,“我”开始意识到父亲在默默地关心“我”。先引述原文情节,点明兴感之由。然后写傅雷对儿子的支持和期望让“我”联想到父亲对“我”学习的关注和用心,“我”终于懂得了父爱。今昔对比,突出了阅读傅雷家书给“我”带来的成长“我”理解了父亲对“我”那看似琐碎寻常,实则沉甸甸的爱。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名
13、师点评】1恰当引用,感情真挚。作者对傅雷家书原文的引用不多,却都非常巧妙。每次引述原文,都是因为它引发了作者对父亲相似举动的联想。傅雷的爱子举动与作者父亲的爱子举动相比照,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共鸣。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文章以作者对父爱的理解为线索来写阅读傅雷家书的收获,首尾呼应,照应标题,凸显了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语言平实质朴,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言简意赅,让读者感到亲近自然。三、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思路点拨】就选材来说,如果观后感想要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和共鸣,选择的影视作品应经典且受众广泛。可以选择虽然年代久远
14、但久负盛名的经典作品,如肖申克的救赎美丽心灵等,也可以选择近两年的口碑佳作,如觉醒年代长津湖等。选定作品之后,思考全剧中让你印象最深、感受最深刻的人物或情节,然后按照“简述故事内容(引)由故事生发议论(议)联系实际谈感悟(联)归纳总结,摆明观点(结)”的思路组织行文。范文写法点拨因你们而自豪观长津湖有感“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他们!”是谁让傲慢的美国将军自愧不如并深深鞠躬?是他们在冰天雪地中,眼睛坚定地紧盯前方,任由雪一层层覆盖在身上,如同丰碑一般永远屹立的“雕塑”。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狂妄的美军越过“三八线”,企图占领整个朝鲜,进而跨过鸭
15、绿江进攻中国。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电影长津湖讲述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第七连在长津湖严酷的环境下坚守阵地,誓死抵抗,奋勇杀敌的真实故事。影片中的众多镜头深深地感染了我。其中最令我气愤的一个镜头就是志愿军为了躲避美国飞机的侦查轰炸,躺在石头林里假装死尸。美军飞行员因找不到人,于是相互打赌比谁炸的“死尸”多。于是,一枚枚炸弹从空中如魔鬼般落下。顿时,火光四溅,血肉横飞。地面上不断冲出混杂着鲜红血液的灰色烟雾,给整个世界罩上了沉重的幕布。面对美军的炮火肆虐,志愿军只能含泪看着战友变成一具具焦黑的尸体。看着看着,愤怒充斥着我的心
16、灵,泪水迷蒙了我的双眼。而最令我感动的一个镜头就是在大雪纷飞时,在冰天雪地中,志愿军蜷缩在零下40 的雪地里,一个挨着一个,一点一点地啃着只有手掌四分之一大小的、又硬又冷能把牙齿咬崩的土豆,毅然坚守阵地。而此时,对面的美军却穿着厚实的棉衣,吃着丰盛的美食,品着美味的酒,兴高采烈地过节。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我不由感慨:我们可爱的志愿军正是用坚韧无比的意志、英勇无畏的精神、为国献身的理想,才能最终赶走美帝国主义这只豺狼。你看那一滴滴有家不能回的泪水,那一次次雪野中的坚守,那一声声响起的冲锋号,那一个个与敌人殊死搏斗的身影即使装备不如美军先进,后勤不如美军优越,但那又如何?只要我们有强大的精神与信
17、念,我们就能创造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感谢先辈们,正是你们以生命为代价,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习你们的精神,用毅力、信念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领域中放光发亮,为祖国更为强大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主标题凝练概括了作者的观后所感。引用电影中美军将领的话开篇,设置悬念,同时侧面印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令人敬佩。引概述电影主要内容。引出下文的感想。“愤怒”与“泪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体现。议志愿军在饥寒交迫下坚守阵地与美军的丰衣足食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作者深深感佩于志愿军的意志,发出诚挚的感叹。议深化对志愿军的敬佩之情,同时表达对志愿军依靠强大的精神与信念,以弱胜强的自豪之情。联联系现实,表达对英雄前辈的感激。结升华“感”点,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志愿军精神,为祖国更强大而奋斗。【名师点评】1构思巧妙,思路清晰。开篇设置悬念,运用设问,为全文奠定了激昂的感情基调。按“引议联结”的思路安排层次,过渡自然。2叙议结合,真情实感。作者把握住电影中富有感染力的场面,并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将其再现,引发读者共鸣。对自己观影感受的直观记录充满真情实感,洋溢着对志愿军坚韧不拔、坚守信念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