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271KB ,
文档编号:5290020      下载积分:3.88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290020.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

1、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材简析】本课是环境与我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开展探究活动。首先利用班级记录表收集学生关于地球环境的原有认识和想法。接着通过资料学习、观看视频等方法收集有关地球环境的数据,并通过画图等形式建构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概念。最后,利用探讨“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这一核心活动,内化学生在前面学习中建构的概念,指向核心素养。【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球环境并不陌生,不管是在书籍阅读中,还是学校、社区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都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对比较零散,不成系统。特别是探讨设计宇宙空间站这一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严密性是一大挑

2、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科普视频,知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知道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科学思维交流中梳理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通过比较评价宇宙空间站建设方案的水平。探究实践依据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建造方案,能让宇航员生活工作。态度责任在制作地球说明书和设计宇宙空间站建造方案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地球的神奇和生存环境的珍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环境的独特性,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和丰富的资源。难点探讨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建造方案。【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

3、录表、地球四大圈微课视频。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猜谜激趣(地球)日夜奔波不停,春夏秋冬出勤,载五十亿客人,日走八万里程。2.学生猜谜3.知识分享:关于地球或者其他宇宙星体你都知识什么?4.讲述:是的,宇宙中的星体非常多,但像地球这样特别的星体却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宇宙的奇迹”。揭示课题“宇宙的奇迹”。设计意图让学生站在宇宙背景上来看地球,充分展现出学生对生命存在条件的的原认知。二、探索:梳理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预设22分钟)材料准备:地球四大圈资料、地球说明书、纸学习活动一:制作一张地球说明书1.核心问题:我们居住的地

4、球为人类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要的条件呢?(1)小组活动:小组交流并用关键词记录。(2)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记录的内容。2任务驱动:制作一张地球说明书要求:1)根据资料画一画地球,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2)小组形成一份简易的图文说明(1)学生小组活动完成任务。学生自主观看“地球四大圈”四个视频资料或文字资料,收集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记录。(条件允许每组一个平板电脑,方便观看视频;没有条件生自主阅读“地球四大圈”的文字资料)(2)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学生从“说明书”中地球特点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及说明书表现方式这两个方面进行互评。(3)小结:从同学们的说明书中,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大气圈为我们人类

5、提供了氧气,水圏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土壤,保障人类能种植各种粮食和蔬菜,还提供了各种矿产资源,推动社会发展。生物圈提供了重要生物资源和食物。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制作说明书这一学习任务,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特点,并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建立联系。学习活动二:设计宇宙空间站1.核心问题:如果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1)全班自由交流。2. 任务驱动:设计制作一个宇宙空间站的草图要求:1)为空间站取一个名字。2)有简单的空间构图,结构合理。3)各设备要有简要的功能文字说明。4)小组合作完成,画图有困难可以向其他组成员或老师求助。评价标准:1)科学性

6、,能提供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氧气、淡水、食物、温度等)2)舒适性,生活方便。3)其他认为重要的。(1)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做好相关准备(2)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第二个挑战需要一定的课外知识支持和时间支持,因此也可以留一部分在课外完成。本环节主要有两个驱动任务,两个任务层层推进,第一个任务是起到梳理知识概念的作用。第二个任务是核心任务,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设计宇宙空间站,这个是指向素养的活动。三、研讨:交流宇宙空间站设计原理(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地球说明书、宇宙空间站设计图(1)小组交流展示:介绍展示各小组空间站的设计方案,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2)互评:学生按

7、评价标准进行评价。(3)小结:根据人类生存的需求,同学们设计出的的宇宙空间站,理论上都是符合,但如果真正实施起来,还有太多难题需要攻破,希望同学们继续研究下去,能设计出来个真正的宇宙空间站。设计意图通过研讨中的评价,让学生与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相关核念在相互解释和质疑中得以内化。四、拓展:了解丰富的海洋资源(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 学生观看海洋资源视频资料。2. 提问: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呢?3.小结: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它的形成,特别是它能孕育生命是一件概率非常非常小的事。本单元我们将深入研究,养育我们的神奇地球。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明白地球能孕育生命是一件非常

8、奇妙的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共同形成,在学生心中播种珍家地球家园的意识。【疑难解答】1.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记录表)怎么记录比较好? 这张表格主要可以展示学生对地球的认知。不同学生因为知识面的差异,认知上也会不同。建议小组交流,在交流中进行同伴间的初学,形成共识可以用便利贴记录和整理,记录时建议用用关键词,不必记录得很详细。把学生的记录贴在KT板上这样也便于后期整理和再运用。2.学生在评价宇宙空间站设计方案时要注意什么?宇宙空间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设计的空间站如果精密。因此评价时关键是要抓住学生设计的原理和想法,在评价时引领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9、教学后记】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教材简析】在前一课地球宇宙的奇迹中,学生已经认识到生命所需的基本条件以及地球为生命存在提供的独特环境和资源,本课将围绕着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展开,包括种类、表现、危害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本课在单元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和统整作用,引发学生对水资源、垃圾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分析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等常见的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探讨,指向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三块内容,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体验和了

10、解,但并不全面和深入,尤其是对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危害等问题缺少更为直观和深刻地理解,因此需要教师重点引导探讨这两块内容。同时,五年级学生对环保意识处于启蒙阶段,具有很高的可塑性,但又会受周围亲朋好友的点滴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起因和危害,做到知其然,而不是为了环境教育而教育。【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资料阅读和交流研讨,知道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和影响。科学思维用分类和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和影响。探究实践能用阅读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态度责任在分析环境问题的过程中,能正视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能认识到人类活动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1、【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和影响。难点用分类和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和影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提问导入(预设3分钟)1.回顾上节课地球家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珍贵而独特的生存环境。2.提问:你知道地球家园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预设:有酸雨、雾霾、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全球变暖、能源短缺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巩固旧知,联系生活经验,及时聚焦到本课新问题中。二、对环境问题的搜集和分析(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1.提问:这些环境问题会有怎样的表现

12、和产生怎样的影响?请举例描述。学生回答后,阅读资料(见附录)进行补充。2.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并分析一个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或全球变暖)的表现及其影响,完成作业本第38页“活动记录”的气泡图,全班展示和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阅读资料和交流研讨的方式,知道地球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同时借助气泡图的方式帮助分类和分析其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影响。三、对环境问题的思考(预设15分钟)学生针对以下两个问题,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展开小组研讨,最后全班交流:问题1:这些环境问题有什么联系?(预设:互相影响,形成连锁反应;威胁着生物的生活与生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问

13、题2:如果你作为某市市长,面对这些环境问题,应该优先解决哪类环境问题?(预设:优先治理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优先解决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都非常重要,应当共同关注和治理。)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再进行小组研讨,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讨论和集体论证的效率和质量。四、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预设2分钟)课后继续通过调查、搜索、实践等方式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如加入小河长护河活动、进行学校或小区垃圾量和垃圾分类的调查、参观低碳博物馆等。设计意图将环境问题的认识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尝试亲身实践调查环境问题的现状,提出建议。

14、【疑难解答】1.当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相关名词时,如何做到高效的科普认识或资料阅读?多准备几份附录资料,尽量做到一到两位学生一份,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如果从节约纸张的角度考虑,也可以每组一份,并将每份按小组人数的需求裁剪,进行轮流阅读;如果有智慧技术支持的学校,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资料派送。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寻找更多的环境问题照片、视频或事例,以更直观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认识。2.学生在作业本第38页第2题和第39页第4题的错误率较高,如何讲解和解决?两个题目的正确选项指向的知识内容相同从环保角度看,推行公共自行车交通和研制太阳能汽车,都是为了减少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尾气污染,如

15、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气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学生对这方面的概念缺乏,需要教师在环境问题的资料补充或课堂讲授时,除了文字或语言外,再给予生动形象的补充,如尾气排放的照片和讲解视频等。【教学后记】3.珍惜水资源【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家庭用水调查,有依据地讨论“我们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第二部分是学生了解正在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以及交流我们能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本课是对第2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中水资源这一具体问题的探讨分析,紧紧围绕“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可为什么许多地方还是水资源紧缺?”和“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

16、?”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学习。本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资料的阅读与分析了解我们正在面临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以及我们正在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以此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并能用实际行动珍惜水资源。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大致了解我们正在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也知道虽然地球水资源丰富,但我们依然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生活中,学生经常接受节约用水教育,比如拧紧水龙头等,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严重缺水的亲身经历,他们不清楚地球上为什么会淡水资源紧缺,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认识也不全面。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淡水资源珍贵时,教师需要准备丰富的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

17、与分析,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利用资料分析水资源短缺问题,知道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认识到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科学思维能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基于已有资料分析我国的水资源问题。探究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家庭用水量调查等方法,了解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节水措施。态度责任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关注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树立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查阅资料获取有关水资源的信息,通过分析与综合,明确我国水资源状况。难点感受水资源的珍贵,树立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每

18、组水资源相关资料、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发矛盾(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海洋、湖泊、河流、干旱、缺水等图片1.回顾旧知:教师播放海洋、湖泊、河流等图片;学生回忆所学:地球是一颗水星球,约71%面积被水覆盖着,有着丰富的水。2.激发矛盾:教师播放干旱、人们缺水的照片,出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3.引发思考:地球的水如此丰富,为什么许多地方还会水资源紧缺?为什么我们如此担忧水资源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我国却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快速聚焦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如此担忧水资源问题。二、资料分析,探索担忧水资源的原因(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水

19、资源相关资料、记录表11.教师提供充足的资料,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为什么我们如此担忧水资源问题?”,并把获取的证据梳理在记录表中。2.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资料,探索“为什么我们如此担忧水资源问题?”3.交流研讨:学生基于搜集到的证据,集体交流 “为什么我们如此担忧水资源问题?”;请1-2个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反驳。教师把学生的观点记录在黑板上。4.引发思考: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我国总的淡水资源量并不算少,排在世界第四位。你是怎么解释的?学生谈一谈人口对人均水资源量的影响。5.根据板书小结:由于地球上多数的淡水资源无法或难以利用,因此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而我国人均

20、水资源占有量从世界上来看更少,且分布很不均匀,导致水资源更显紧张,再加上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的问题更值得担忧。设计意图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料,学生围绕“我们为何如此担忧水资源问题”,展开资料的分析与综合,有依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三、头脑风暴,研讨水资源的保护(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记录表21.提出问题:面对水资源紧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站在社会和个人层面,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头脑风暴规则:(1)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2)轮流表达观点,不重复,把小组的观点记录在表格里。(3)没有更多观点时,领取卡片,继续交流。卡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种植业对水的需求不断

21、增加,面对这一矛盾,你认为该怎么解决呢?2.请1-2个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反驳。 教师把学生列举的个人节水措施记录在“节水公约”上,贴在教室里。3.教师基于学生的交流情况,总结目前正在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1)水污染防治(教师可以通过文字或视频进行补充介绍)(2)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水措施(3)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教师通过视频或文字介绍滴灌技术)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学生从多个角度讨论节水措施,达成共识,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水意识。四、拓展延伸,节水实践(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教师提供制作视频,学生回家设计制作一个盆栽植物的简易滴灌装置。2.采取节水措施,连续统计家庭半年的

22、每月用水量情况,看看节水效果。设计意图通过简易滴灌装置的制作和采取节水措施后的家庭用水量统计,在生活中落实节水意识。【疑难解答】1.学生在分析“我们为何如此担忧水资源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哪些水资源的资料呢?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很少,我国人口多、水资源分布不均,农业、工业、生活等用水量大,再加上水污染严重等。教师在提供资料时,就可以从这些因素去准备,帮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我国为什么会出现水资源紧缺的问题。2.学生不会家庭生活用水量的调查,怎么办?家庭生活用水量的调查有多种方法,学生可自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查。一种方法是读取家庭水

23、表上的读数,如何读取数据教师需要提前进行指导;另一种方法是家长协助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等平台根据户号进行查询。【教学后记】4.解决垃圾问题【教材简析】经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面临复杂而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人类造成的。本节课让学生关注垃圾问题,关注地球上的另一种资源。认识到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合理的垃圾处理方法可以解决垃圾问题,并意识到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班级讨论、统计家庭生活垃圾等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意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之大。第二部分是交流研讨垃圾分类的意义和

24、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并提供了堆肥箱的制作方法。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调查统计,让学生认识到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垃圾会危害环境,垃圾处理不当又会引发新的环境问题,从垃圾问题的严峻性,认识到每位公民都应想办法减少垃圾的产生。意识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方法可以解决垃圾问题,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垃圾分类中,进行全社会环保行动。【学情分析】垃圾处理问题是学生熟悉的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和丢弃垃圾,学生可能会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垃圾都有哪些类别”、“垃圾问题有多严重”等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全国各地都在倡议并执行垃圾分类,但学生对于处理大

25、量的垃圾是相当有难度的,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实际意义等问题的理解是不深刻的。可以从垃圾问题的严峻性进一步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了解垃圾和解决垃圾问题的活动,知道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了解常见的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理解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对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探究实践在解决垃圾问题活动中,能够调查统计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的质量和种类。态度责任在解决垃圾问题的过程中,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并初步养成垃圾分类等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

26、点能用比较的方法,对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难点通过解决垃圾问题的活动,了解常见的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理解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班级记录表。学生1.每组提供若干写有垃圾名称的小卡片、1卷双面胶;2.每组提供印有4种垃圾桶的1张海报纸。【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生活中垃圾的图片1.出示大量的各种垃圾图片。提问:垃圾有哪些危害?班级进行头脑风暴。2.小结垃圾的危害。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述:垃圾会污染水源,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会污染陆地,影响陆生生物的生存;会污染空气,影响动物呼吸;会

27、污染土壤,庄稼成为有毒食物那么,怎么解决垃圾问题呢?设计意图以大量的垃圾图片引入,唤醒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头脑风暴,了解垃圾问题的危害之大;抛出“怎么解决垃圾问题”的主题。二、尝试解决垃圾问题(预设20分钟)活动1:垃圾问题调查(预设6分钟)材料准备:“垃圾问题调查”的班级记录表1.垃圾问题调查交流。提问:根据大家的了解,什么地方会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到哪里去了?(教师一边用课件呈关键问题,一边将“垃圾问题调查”的班级记录表贴在墙上。接着,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记录关键词。)(预设:家里、学校等生活场所都会产生垃圾;对于垃圾的数量能说出“几袋”;垃圾丢到垃圾房。)

28、2.统计家庭生活垃圾。提问:如果一个家庭一天产生生活垃圾约为3千克,对于全班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质量进行估算,全年级、全校、全市呢?(预设:全班的垃圾质量能进行统计,全年级、全校统计时感受到数量变多,全市统计时,统计有难度。)3.出示“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的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资料。提问:了解到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受。4.小结:垃圾不仅危害大,而且数量非常多。活动2:垃圾分类(预设14分钟)材料准备:4种垃圾桶的海报纸、卡片、双面胶1.明确要求:1)根据班级记录表,将各种生活垃圾的名称写在卡片上;2)试着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标准,对这些生活

29、垃圾进行分类;3)将小组的分类结果在班级展示,无法确定的垃圾名称单独列出;2.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教师巡视指导,并引导学生将卡片用双面胶贴在小组海报纸的相应垃圾桶中,完成后全班展示。3.展示过程中,学习别的小组的研究成果,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记,准备交流汇报。设计意图从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和去向,了解到垃圾数量多,解决垃圾问题的复杂性和迫切性;模拟垃圾分类,体会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意义。三、探讨解决垃圾问题(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各组海报纸1.确定垃圾分类的结果。教师引导:读懂各小组的分类信息;对有疑问的垃圾进行商榷,明确各种垃圾的分类结果。2.垃圾分类的意义。提问:如果

30、不分类会怎样,进行垃圾分类,能给生活带来什么好处?(预设: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3.其他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提问:还有哪些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预设:少买非必要衣物、减少食物浪费。)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习、对比别的小组的研究成果,能对有不同的分类进行质疑、讨论;除了垃圾分类,引导学生提出更多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四、做一个堆肥箱(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呈现制作堆肥箱的方法。2.思考:解决垃圾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教师引导课后尝试制作堆肥箱、践行垃圾分类等。设计意图从课内走向课外,参

31、与实践,践行环保。【疑难解答】1.垃圾分类放进垃圾房后,它们去哪儿了?可以借助视频或者图片对学生进行讲解。不同的垃圾会用专门的运输车运去相应的不同垃圾处理点,可回收物可以由再生资源公司对其进行处理,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有害垃圾虽然量少,但危害大,所以需要专门的部分回收,对其进行专门的安全处理;厨余垃圾则由专门的机器将其加工成产品,比如肥料等;剩下的其他垃圾,对其进行专业的填埋或焚烧等处理。不同的垃圾,不同的处理,有助于实现真正需要处理的垃圾减量化、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避免污染环境。2.“垃圾分类”和“解决垃圾问题”的关系是什么?垃圾分类是该课的重难点之一,但并非唯一的教学内容。该课的主题

32、是“解决垃圾问题”,而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常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种方法。【教学后记】5.合理利用能源【教材简析】本课教材分为三个部分,聚焦、探索和研讨。聚焦板块通过资料出示直接聚焦能源问题。探索板块安排了 四个活动,分别是:第一,班级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第二,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第三,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包括节约每一度电和开发利用新能源,第四,交流小学生为节约能源可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科书的研讨部分是对探索版块第四个活动的交流和汇报,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说一说,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是让学生用本课所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本课的重点是引导

33、学生通过资料和模拟实验,知道有些能源是有限的,理解能源的使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了解人类正通过各种方法包括科学技术手段来缓解能源问题,意识到小学生自己也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产生关注能源问题的兴趣,养成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习惯。【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珍贵而独特的生存条件,同时也面临着复杂、严重的环境问题。此外,学生也了解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两大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和垃圾问题,本节课进一步认识能源利用问题。相较于水资源短缺和垃圾问题,学生对能源利用问题会更陌生,甚至不清楚何为能源。但其实能源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依赖于能源的使用,同时能源的使用会带来环境问题。学

34、生对此没有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还没能意识到自身有责任通过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助力缓解能源问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资料阅读和模拟实验,知道有些能源是有限的,理解能源的使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了解人类正通过各种方法包括科学技术手段来缓解能源问题。科学思维使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理解化石能源的使用引发温室效应。探究实践在温室效应模拟实验中,观察、记录、比较、分析模拟实验的现象。在小组讨论中,说出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态度责任在资料阅读和模拟实验现象的分析中,认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能源使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开始关注能源问题,养成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能源使用与环境之间的问题,

35、意识到小学生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为节约能源和合理使用能源贡献自己的力量。难点观察、记录、比较、分析温室效应模拟实验的现象,理解化石能源的使用引发温室效应。【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学生1.每组提供温度计两支、密封塑料袋;2.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聚焦能源(预设:5分钟)1.出示一则停电通知,提问:这会对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小结:现代生活处处需要用电,停电会让生活非常不便。2.提问:我们每天使用的电能来自哪里?(预设:水电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风电、核电和火电。)出示圆饼图2017我国的电能来源小结:电能来自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及核能的转化。这些能源可以转化为电

36、能供我们生活使用。3.出示科学概念:能源,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和能源有密切关系。电能、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都是能源。其中,电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中的能量能够为我们的房间调节冷暖或带来光明,也能驱动车辆、烹调食物、转动机器。(出示相关图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实际生活中停电带来的影响,意识到生活依赖于能源的使用,然后通过资料了解电能来源,认识能源与生活密切相关。二、模拟实验,探索温室效应(预设:25分钟)1.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预设:我们生活需要能源。)随后出示两张图片(能源开采和电厂

37、废气排放)2.小结:地球上的石油储量是有限的,将在几十年后枯竭;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是由煤燃烧发电取得的,煤燃烧发电要消耗淡水,排放污染物.意味着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且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会带来环境污染。3.资料: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视频:化石燃料使用引发的温室效应。)4.提问: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真的会让全球变暖,引起温室效应吗?视频介绍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取1个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两支型号相同的温

38、度计;将其中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好口袋;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置在阳光下;按下表的时间间隔观察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同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温馨提示:两支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等高的位置,让阳光直射两支温度计的液泡部分。思考:透明塑料袋模拟了什么?预期两支温度计的温度如何变化?5.小组合作,模拟温室效应实验。学生观察、比较塑料袋内外温度升高情况并记录。6.发现:塑料袋内的空气温度上升得比塑料袋外的快。据此分析:温室气体像塑料袋那样,既能让阳光的热量进入温室内,又能阻止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导致气温升高,持续的温室效应会使全球变暖。思考:燃烧这些化石燃料的同时也排放了污染大

39、气的气体,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全球变暖,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呢?设计意图通过资料,让学生意识到有些能源是有限的,能源的使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然后引导学生使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理解化石能源的使用会引发温室效应。三、小组研讨合理利用能源的方法(预设:10分钟)1.提问:怎样解决这些能源问题呢?资料阅读(1):关于节约用电。然后计算一个季节(3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度电。资源阅读(2):节能灯泡与普通灯泡的耗能对比。资料阅读(3):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视频补充:关于海洋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小结:节约能源、利用新技术、开发新能源。2.提问: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做什么呢?请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为标准,

40、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小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的点滴行动一定能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设计意图教师补充图文资料,引导学生交流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说一说小学生为节能减排可以做到的力所能及的小事。【疑难解答】1.学生对能源问题没有亲身感受和体验,依靠教师讲授,课堂气氛太沉闷怎么办?首先,对小学生来说,要避免对能源问题的空谈,尽量创设生活情境,比如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家里停电、停煤气时的情况来认识能源与生活密切相关。其次,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资料以不同的形式(图形、文字、视频等)呈

41、现给学生,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要多用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减少枯燥讲授。2.学生在模拟温室效应实验时,对比实验现象不明显,怎么办?首先,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受天气影响非常大,教师应尽量挑选晴天进行实验;其次,即使高温晴天,5分钟的温度变化也可能差异不大,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研讨中畅所欲言,不要纠结在结论上,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和假设不甚相符的情况下,该怎么办?要鼓励那些对模拟实验材料和过程提出质疑并主张改进实验的想法,比如实验时间过短,塑料袋不够厚等等。鼓励孩子课后继续开展研究或者调查资料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温室效应的。【教学后记】6.让资源再生【教材简析】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核心问题,地

42、球上的很多资源是有限的。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我们面临着较多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珍惜水资源、解决垃圾问题、合理利用能源等。本课是从资源再生角度进行环境问题的探讨。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再生标志,学生可以认识到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有些是不可再生的。教科书中的探索板块,主要让学生带着“制作一张再生纸”这个任务开展思考研究,学生经历了解古代造纸的知识、仿设造纸方法、开展造纸实践、反思交流的过程知道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教科书的研讨活动是对探索板块的交流与反思。教师应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纸的再生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再回收利用有利于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并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查

43、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的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情况。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模拟制作再生纸的过程,激发学生资源再生的好奇心。在比较原生纸和再生纸的制作流程中理解资源再生对环境的重大意义,初步形成节约资源的意识。【学情分析】不少学生在平时的观察中,已经知道了有些资源可以回收利用,有些资源不可回收利用。此外,学生也知道资源回收利用是为了更环保,但是他们对于回收之后,如何让资源再生,以及再生资源相对原生资源在制造方面有什么不同等方面了解的并不多。【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制作再生纸,知道有些资源可以再生利用,有些资源不可以再生利用,认识到资源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科学思维通过比

44、较原生纸和再生纸的制作流程,合理评价资源再生对环境的意义。探究实践通过仿设造纸流程,能模拟制作一张再生纸。态度责任通过再生纸制作激发资源再生的好奇心,初步形成资源节约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模拟再生纸的制作。难点通过对比原生纸和再生纸的制作流程,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再生纸对环境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多种再生纸样品、以再生纸为原理的商品(如纸板箱等)学生每组提供废报纸、纸巾、水、水杯、搅拌棒、干毛巾、课堂作业本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图片,问: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资源,比如纸张、塑料等,你观察过这些物品上面的标志吗?

45、它们表示了什么?讲述:是的,在我们生活中有些资源是可再生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纸,就是一种可再生资源。2.(出示再生纸样品)讲述:这些纸都是再生纸,它们都是纸的再利用产物。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回收的废纸制造再生纸呢?揭示课题:让资源再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回收问题,以再生纸如何制作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研究资源再生问题的兴趣。二、制作一张再生纸(预设22分钟)小组准备:报纸、水、杯子、搅拌棒、干毛巾等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回收的废报纸制作一张再生纸呢?同学们,你们认为可以怎么做?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总:看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经历这样的过程:了解造纸工艺仿设制作流程实践开展造纸反思总结。1.了解造纸工

46、艺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法造纸大概需要经历5个主要流程:浸泡打浆抄纸压纸晒纸。2.仿设制作流程提问: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充满智慧。同学们,古代的造纸工艺对我们制作再生纸有什么启发吗?教师引导:我们可以仿造古人造纸的流程,设计制作报纸再生纸的流程: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追问:在明白了再生纸制作流程后,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些什么?3.制作再生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开展再生纸制作。4.反思交流(1)师:同学们,你的再生纸制作好了吗?评一评你们的再生纸获得几颗星?我们的得分大小小于5cm*5cm小于10cm*10cm大(等)于10cm*10cm均匀度厚薄不一、有孔隙厚薄较均匀,有少量孔隙厚薄均匀、基本无空隙(2)我们制作的再生纸跟原生纸相比,有什么不同吗?(没有制作成功的小组需要教师下发事先自制的再生纸,学生观察,试着与原生纸比较、试着书写,感受再生纸的特点)设计意图以制作一张再生纸为任务驱动,引导孩子经历再生纸制作的四个过程,在实践中反思。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三、资源再生的意义(预设14分钟)材料准备:课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