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第二册 跨考点综合 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时空定位 1 归纳主要线索 2 理解综合问题 内容索引 3 押题热考视角 1 归纳主要线索 线索 1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程 时期 知识定位 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1949 1956年底 ) 1.国民经济恢复 奠基 1949 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 一五 ” 计划 建设 (1)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成果:初步 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 确立 (1)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956 1976年 ) 1.中共八大 成功探索 (1)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2.“ 左 ” 倾泛滥 严重失误 (1)表现: 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 :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 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 “ 左 ” 倾冒
3、进,夸大了人的 主观能动性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9561976年 ) (3)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 八字 ” 方针 调整恢复 1960年冬提出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的八字方针, 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 4.“ 文化大革命 ” 严重破坏 (1)实质: “ 左 ” 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改革开放的起步 (1978年至 20世纪 90年代初 )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 文化大革命 ” 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
4、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 面貌 改革开放的起步 (1978年至 20世纪 90年代初 ) (2)国有企业改革 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从 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 14个沿海 港口城市 改革开放的起步 (1978年至 20世纪 90年代初 ) 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 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的深化 (20世纪90年代至今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过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