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政学试题课程代码:0006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反映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构状态的曲线是(B)1-53A拉弗曲线B.洛伦茨曲线C绝对平均曲线D.需求曲线2公平的基本含义或核心含义是(A)1-52A结果公平B.起点公平C规则公平D.过程公平3英国学者皮考克和卫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论认为,政府为应对战争、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公共突发事件,会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而公众也会在危机时期接受政府提高了的税率,即
2、公众对赋税的承受能力增加了,这是由于出现了(D)2-67A马太效应B.引致效应C储蓄效应D.替代效应4根据经济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C)2-62A生产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安全支出C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D.基础设施支出和社会事业支出5依据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结构正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的特点,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宜采取(A)3-96A部分基金制B.完全基金制C现收现付制D.公积金制6行政管理支出规模(D)3-83A与政府职能范围成反比B.与行政人员数量和报酬的多少成反比C与政府效率成正比D.与行政人员数量和报酬的多少成正比7下列财政收入中,国家凭借资本所有权取得的收入
3、是(B)4-106A税收收入B.国有资产收益C规费收入D.债务收入8财政收入从总体上看,主要来源于(A)4-105A剩余产品价值B.职工工资C生产资料D.债务收入9只允许将当期固定资产折旧从增值额中予以扣除的增值税称为(C)6-137A生产型增值税B.流通型增值税C收入型增值税D.消费型增值税10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A)5-123A课税对象B.税率C纳税人D.课税基础11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收入中的3500元为免征额,某中国公民的应税所得额是5000元,税率为3,那么他的应纳税额应为(A)5-125A45元B.105元C150元D.255元12在税收支出形式中,
4、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的方式,属于(D)6-152A延期纳税B.税收豁免C纳税扣除D.税收抵免13国际上常用的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主要是国债负担率,它反映一国经济总规模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债负担率用公式表示为(D)7-172A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B.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C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D.当年国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14国债利率的高低与(B)7-176A金融市场利率负相关B.银行利率正相关C政府信用正相关D.社会资金供给量的大小正相关15按照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划分,可以将政府预算分为
5、(C)8-189A投入预算和产出预算B.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C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D.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16负责办理政府预算资金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业务的专门机构是(A)8-199A国家金库B.财政部门C税务部门D.商业银行17转移支付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适合于特定的支出目的,这种类型的转移支付称之为(C)9-218A政府转移支付B.分类转移支付C有条件转移支付D.无条件转移支付18我国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税种是(B)9-216A个人所得税B.关税C房产税D.增值税19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采用的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手段是(D)10-229A财政盈余B.缩小公债规模C增收减支D.减收增支2
6、0下列财政政策工具中,不具有自动稳定功能的是(C)10-230-231A累进所得税B.社会保险税C公债D.失业救济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1公共物品具有的特征包括(ACE)1-49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B.竞争性C非竞争性D.排他性E非排他性22下列商品中税负难以转嫁的有(BCE)5-129A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B.供给弹性较小的商品C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D.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E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的商品23下列政府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
7、BCE)3-91A教育支出B.社会保障支出C财政贴息D.公共卫生支出E财政补贴支出24下列有关国债的表述正确的有(ACDE)7-教材上无标准答案A国债是公债的主要组成部分B.国债的债务人是地方政府C国债以国家信用为担保D.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为理想的方法E国债与私债具有债务的共同特征偿还性25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理解正确的有(ABDE)10-229A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之一B.制订和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就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过程C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职能D.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般目的是消除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E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经常配合使用三、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
8、,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6经济稳定,即静态的稳定,就意味着经济停滞增长。1-58判断:错误(2分)理由:经济稳定并不是不要经济增长,包含有经济增长的内容,稳定和增长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稳定,是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即动态稳定,而不是静态稳定。因此,经济稳定包含有经济增长的内容,是指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2分)27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4-112判断:正确(2分)理由: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一般而言,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多,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
9、大。(2分)28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分离的。5-122判断:正确(2分)理由: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同时也就是负税人;有时是分离的,如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只起了交纳税款的作用,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2分)29实施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后,就意味着要使地方拥有足以自我平衡的税收收入。9-218判断:错误(2分)理由:实施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后,并不意味着要使地方拥有足以自我平衡的税收收入,划归地方支配的税收仅仅是地方相对稳定的一部分财政收入,其收支差额要通过中央政府的财政补助或转移支付予以弥补。(2分)
10、30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在数量上的绝对平衡。10-226判断:错误(2分)理由: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在数量上的大题相等。因为在现实中,由于政府的财政收支是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综合产物,不太可能出现收支数量上绝对平衡的情况。(2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1简述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重点。3-90-91答:(1)农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等;(2分)(2)农业科研与推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2分)(3)发展农村教育,创造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人才条件;(1分)(4)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要增加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沙漠农业发展和防护林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
11、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1分)32简述现代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5-130答:(1)税收公平原则。是指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要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平等对待所有纳税人,收入多者多纳税,收入少者少纳税(纵向公平),(1分)具有相同或接近纳税收入的人缴纳相同或接近数额的税额(横向公平)。(1分)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一般有两个: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1分)(2)税收效率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运行的社会效益,有利于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益。(2分)税收效率原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税收的行政效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与税收的经济效率(尽可能减少对资源配置的
12、扭曲)。(1分)33对政府预算收支指标预测的基本方法有哪些?8-193-194答:(1)基数法。也称基数增减发,是财政部门测算预算收支时常用的办法之一。它是以报告年度预算收支的执行数或预计执行数为基础,分析影响计划年度预算收支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预测这些因素对预算收支的影响程度,从而测算出计划年度预算收支数额的一种方法。(2)系数法。是利用两项不同性质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数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系数),根据其中一项已知数值,求得另一项指标数值的方法。(3)比例法。是利用局部占全部的比例关系,根据其中一项已知数值,计算另一项数值的一种方法。(4)定额法。是利用预算定额和有关经济、事业指标,测算
13、预算收支的方法。(5)综合法。是综合运用系数法和基数法测算预算收支的一种方法。(6)零基预算法。是以零为基数来预测预算收支指标。采用这种方法测算预算收支指标发,编制计划年度的预算及收支的安排与以前年度已经形成的收支不挂钩。(7)标准收支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额的计算当中。注:以上每点1分,答对六点以上给满分。34简述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9-215-216答:(1)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支出。2、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
14、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费用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所需支出。(2分)(2)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2分)(3)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为了保持当时地方既得利益格局,建立中央财政在收入增量中逐步增长机制,达到中央财力稳定增长的目标,中央将净上划中央收入返还地方。(2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5试运用“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和
15、“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解释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2-66-67答:一、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1、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社会公共需要的规模也随乏增长,财政支出必然以比生产增长更快的速度增长。(2分)2、瓦格纳将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的扩张,在市场中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这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与法律设施。所谓经济因素,是指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由于需求的收入弹性上升,用于城市交通、住房、教育、文化、卫生、福利等方面的支出,也要快于GDP的增长。(2分)二、“梯度渐进增长”理论1、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前提下的:政府
16、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交税,因此,当政府在决定预算支出规模时,就必须密切关注公民对于赋税的承受力的反应。公民所能容忍的税收水平,就是政府支出的约束条件。2、该理论认为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可以分为内在因素(指正常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在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财政支出的增长就会与CDP的增长呈线性关系)和外在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而且认为外在因素是财政支出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3分)因为为应对突发事件政府需急剧增加支出,就会提高税率。这时,公众也会在危机时期接受政府提高了的税率,就出现了“替代效应”,即新的较高的税收水平取代了较低的税收水平,公共支出取代了
17、私人支出,该效应使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梯度增长态势。(2分)三、“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可把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划分为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成熟阶段。(1分)1、在早期阶段,推动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大量增加,投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以为私人资本的投入改善投资环境。(1分)2、在中期阶段,一方面,政府投资仍然会继续增加,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公众对社会消费支出的需求增加了,要求政府在教育、卫生、安全、社会福利方面增加支出。因此,在中期阶段,公共支出不仅不会下降,反而进一步增加。(1分)3、在成熟阶段,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更
18、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为此,政府需要相应地提高在教育、卫生、福利和环保等方面的公共支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保障国民经济福利水平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成熟阶段,公共支出仍呈增长态势。(1分)36某国的经济处于这样的一种初始状态:存在严重的失业和高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同时还具有轻度的通货膨胀。请问该国政府应采用何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形式来恢复经济平衡?为什么?10-240答:很明显,某国的经济处于一个内外同时失衡的经济初始状态。这一失衡状态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做调整,可以恢复到平衡状态。(5分)因为:(1)以紧缩性货币政策加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使之在短期内吸引外国资本流入,足以大大削减国际收支赤字,改善国际收支状态;(2分)(2)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服务于促进充分就业目标,具体而言,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和形成财政赤字,促使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增加生产、扩大就业;(2分)(3)以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的总需求削减,抵消掉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的总需求扩张,于是总需求仍保持不变,不会造成新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原先存在的轻度通货膨胀将继续得到维持,并未恶化。(2分)在这三个环节中,环节(1)保证了宏观经济外部平衡的恢复;环节(2)、(3)保证了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恢复。(2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