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154 ,大小:308.59KB ,
文档编号:5326683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326683.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学习委员)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组织行为学(完整版PPT).pptx)为本站会员(学习委员)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组织行为学(完整版PPT).pptx

1、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把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了解组芬堪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熟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 问卷法的优缺点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习方法国内外学者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不同的界定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和行为的规律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二)组织行为

2、学的学科性质考察范围:选择1.跨学科性组织行为学的跨学科性具体表现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同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七人类学等其他各门社会科学密切相连,它必须以这些邻近学科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2.系统性组织行为学不是孤立地研究一个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而是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个体的人作为一个系统,并将其放在群体这个较大的系统中来研究,个体就是群体的子系统,而很多的群体又构成一个组织。3.权变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4.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并非一门简单的理论学科,研究者也并非为研究而研究。5.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组织行为学符合社会科学的一

3、般特征。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一)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二)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三)组织行为研究(四)领导行为研究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考察范围:简答,选择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一)心理学(二)社会学(三)社会心理学(四)人类学(五)政治学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考察范围:人物和著作名称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一)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产生191 1 年,泰勒(Frederick W.Taylor)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美国的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rk Gilbreth)及其妻也在集中力量通过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即通过动

4、作一时间分析来确定科学定额。在研究中,莉莲吉尔布雷斯还发现,由于管理人员不关心工人而引起的不满情绪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她认为不能单纯通过工作的专业化、方法的标准化和操作的程序化来提高效率,还应该注意研究工人的心理。(二)工业管理学(二)工业管理学 闵斯特伯格(Munsterberg)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1912 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三)工业社会心理学 20世纪20 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G.E Mayo)主持“霍桑试验”,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使建立在群体理论之上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真正起步。使学术界对工

5、作中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相互关系、组织机的社会性等因素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有了足够的重视。(四)管理心理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H.JLeavitt)于1958 年出版了经过系统研究的著作管理心理学。之所以这样命名该书,就是想引导读者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引导、管理织一大批人去完成特定的任务。因为勾当时以群体特别是以小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工业i会心理学,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群体动力理论、需要理论、社会量理论等心理学理论先后出现并运用于企业管理,人们也日益认识到在工业生产活动中管理实际上占据着核心地位,应当将“管理”凸显出来。(五)组织心理学20世纪60

6、年代初,莱维特在其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又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这个名词,进一步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扩大到组织心理的研究,如探讨组织结构、组织内外环境;心理的影响等,目的是要承担比个体差异测定更广泛的组织问题研究(六)组织行为学产生 随着这一学科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研究的演变,其研究和实验的机构也发生了化。自20世纪60 年代起,它从各大学的心理学系转入管理学院、系,及其教师队伍中又吸收了设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从这批人中产生的研究开始命名为“组织行为学”。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一)第一阶段:

7、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劳资关系日益尖锐的前提下形成的古典管理理论又被称为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20世纪20、30 年代,一方面,劳资关系紧张;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周期性危机加剧,使得人们越来越注意到以前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片面性。例如,泰勒设计白资激励制度在满足员工“经济需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却忽视了员工是社会员,他们“心理上的需要”也必须得到满足。于是,众多学者都认为再依

8、靠传统的古典学管理理论难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随着环境因素对管理工作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20世纪70 年代,组织行为学发展出一个新的流派权变学派,又称情境学派。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境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 年代以来,日本汽车和电子消费品等像潮水般涌人国际市场。在战后短短的3

9、0 年,日本发展成为仅次子美国的经济大国,由此引起了美国朝野上下的普遍震惊。此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这种严峻的态势下开始审视日本,反省自身。在对美日两国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入、管理理论的发展,组织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才逐步得到升华,它改变了传统管理对人的认识,从忽视人的作用变为重视人的作用。因此+现代管理也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人”为中心;由原来的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由原来“监督”管理,发展到“动机激发”管理;由原来的“独裁式”管理,发展到“参与式“管理。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

10、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 有一种观点认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归纳综合。第二步:演绎推论。第三步:检验。美国的管理学教授西拉季(Szilagyi)和华莱士(Wallace)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丈细分为以下六个步骤:第一步:弄清要研究的问题。第二步:查阅与某种行为问题有关的理论和信息资料。第三步:形成假设。假设第四步:选择正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开展研究工作。第六步:解释研究结论。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1、分类:可把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两类。优缺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求。观察法适用于

11、那些工作内容主要由身体活动来完成的工作,如装配工人的工作、保安人员的工作等。缺点:花费的时间多;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量化,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行为之间的精确关系;有些被观察者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监视或威胁,在心理上对观察人员产生反感,同时也可能造成操作动作变形。观察法不适用于脑力劳动比重比较高的工作,以及处理紧急情况的间歇性工作,如律师、教师、急救站的护士、经理等人的工作。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二)调查法1、访谈法又称面谈法,是指运用口头沟通方式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面谈可以非标准化,亦可以非标准化。访谈法的优点:(1)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比较

12、具的了解;(2)运用面广,能够简单且迅速地收集多方面的资料;(3)易了解到短期直接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4)有助于与员工的沟通。访谈法的缺点:(1)访谈者要有专门的技巧,需要受过专门的训练;(2)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成本较高;(3)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2、问卷法 问卷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问卷是把所要了解的问题和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的问卷形式,调查时只需调查对象从已出的答案中选择某种答案。开放式问卷是只提出问题,不给出可选答案的问卷形式。问卷法的优点:(1)调查范围广;(2)调查样本量大,适用

13、于需要对很多人员进行查的情况;(3)调查的资料可以量化,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问卷法的缺点:(1)设计理想的调查问卷要花费较多时间,人力、物力、费用成叫高,问卷设计若不科学,有可能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2)问卷在使用前需进行测试,解被调查者是否了解问卷中的问题,为避免误解,还经常簡要工作人员亲自解释和词明,会影响工作效率;(3)填写问卷一般单独进行,缺少交流和沟通,因此,被调查者能不能积极配合,从而影响调查的质量。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三)个案分析法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得出研究结论的

14、方法称为个案分析法。(四)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有实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之分。(五)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方法。(六)情景模拟法根据被试者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研究人员设计一套与岗位实际情景相似的测试场景,将被试者放置于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观察被试者的才能、行为,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对所观察的行为进行评定,即为情景模拟法。1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答:(1)跨学科性。(2)系统性。(3)权变性。(4)实用性。(5)科学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

15、括哪些?答:(1)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内容包要包括个体行为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2)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沟通、团队建设、群体冲突及管理等。(3)组织行为研究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文化、组织学习等 放问题。(4)领导行为研究主要研究领导者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解释领导活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以发挥领导者带领组织成员高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作用。领导行为研究包括领导理论、激励理论与实务两大部分。3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答:综合各家观点,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 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

16、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2)第二阶段:20世纪30 年代至20世纪60 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3)第三阶段:20世纪60 年代至20世纪70 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4)第四阶段:20世纪70 年代至今,综合前三个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4简述常用的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答: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要将依据经验和逻辑思辨的方法以及类似自然科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起 来,才能产生高水平的

17、研究成果。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分析法。(4)实验法。(5)心理测验法。(6)情景模拟法。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和内容,了解关于个体行为的不同解释,了解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X理论和Y理论 个体行为规律 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 心理过程第一节 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一)“经济人”的基本含义“经济人”也叫“唯利人”或“实利人”。这种假设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流行于19世纪末到 20纪2

18、0 年代)。“经济人”的观点把人看做是“经济人”,认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经济报酬。2X理论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Mc Gregor)在他的著作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X理论和Y理论。X理论的基本观,有以下几点:第一,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第二,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挥和领导;第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迫使他们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第四,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所以只有金钱和

19、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第五,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以上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进而成为管理者。(二)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 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 3 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泰勒制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泰勒所提倡的“时间一动作”分析以及制定各作规程、工时定额、计件工资制、差额工资制等,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对工人的思想感情漠不关心,反对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使得这种管理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三)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二、“社会人”假设(一)“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

20、社会人”假设产生于20世纪30 年代至50 年代,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方面的利益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方面只是起到次要作用,人们最重视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群形成的良好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这一假设建立的基础。梅奥在长达9 年的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的基本观点。1人是“社会人”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二)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 第一,管理人员不应该只是关注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还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第二,管理人员在注重指挥、监督和控制等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员工之间

21、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整体感,激起员工对组织的奉献精神,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第三,在实行奖励措施时,应主张实行集体奖励制度而不是主张实行个人奖励制度。第四,管理人员的职位要进行轮换,不应该只局限于计划制订、组织工序、产品检验等,而应在员工和上级之间起到联络人的作用,负责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一方面要倾听员工的意见,了解员工的情感和需求;另一方面,要将上级的命令和意图精准地向下传达,并监督和贯彻执行。第五,主张“参与管理”的管理方式。参与管理就是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或下级参与到企业政策的有关讨论当中。(三)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三、“自我实现人”假

22、设(一)“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自我实现人”也叫“自动人”。这种人性假设产生于20世纪50 年代,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来的。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假设 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人”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2Y理论 第一,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第二,外部的控制及惩罚带来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因 第三,一般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

23、任。逃避 第四,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创造性力量。第五,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主动完成组织工作的意向,使得组织绩效更加富有成果。(二)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 1 管理重点的变化 2 激励方式的转变 3 管理制度的变化 4 管理职能的改变四、“复杂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是20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提出来的。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于1965 年出版了组织心学,对人性进行了相应的归类,提出了“复杂人”假设:第一,每个人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工作动机是复杂多变的,难以进行统一、的概述。人 第二,人在组织中的

24、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和动机 第三,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当中,同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动机模式。第四,一个人能否感到心满意足,是否愿意为组织出力,取决于他本身的亏的动机构造模式、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工作的性质、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动机的强弱及与同事之间的相处状态等。第五,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相应做出不同的反应。(二)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 10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 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 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三)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第二节 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一)华

25、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约翰华生(J.1L Watson)于1913 年出版了代表作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到1928 年他的观点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行为主义思想体系。1 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2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3行为源于后天学习 4刺激影响行为 S-R(刺激一反应)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 年代达到顶峰,其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但刺激一反应公式并不能解释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即选择性和适应性。(二)对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的评价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片 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26、 新华生主义又被称为新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华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入了中间变量而诞生的一系列学术流派的总称。(一)托尔曼的理论 1 目的性的行为主义 2 固有决定因素(二)赫尔的理论 赫尔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有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发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三)斯金纳的理论 斯金纳综合、优化前人的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其他学习领域,因此他成为新华生主义具代表性的人物。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该理沦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卢因的观点(一)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公式 B=f(P,E)B是个体行为,

27、P是个体的内部驱动力、内部特征,E是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即群体中的个体行为取决于个体现存需要的紧张程度和情景力场的相互作用关系。(二)群体动力的内涵及理论启发 1群体动力的內涵 卢因的“场”理论最初用于研究个体行为。提出了“群体动力”这一概念。2理论启发群体动力理论启发人们要学会从内因的角度去考察、研究群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从群体成员 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群体氛围中去把握群体行为的变化过程。(四)个体行为规律 人的行为受到思想和心理的共同支配,思想和心理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的行为有自身的规律和特征。1行为的概念 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

28、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2行为的基本特征(1)目的性。人的行为本身就有一定的目标取向,没有目标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2)自主性。人的行为是自觉自主的,不是被动和盲目的。(3)社会性。人都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并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人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社会。(4)连续性。人的行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5)持久性。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高层次的需要又会产生。(6)可塑性。人的思想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的精神状态也不是恒定不变的。(二)人的行为模式 人的行为尽管是错综复杂的,但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便于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各种模式。1 S-R模式 2 S-O-R模式 3B=f(P,E

29、)模式(三)个体行为规律 1环境决定人行为的外部因素是环境,环境是事物发展的外在驱动力。(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2需要 需要是人的客观要求在主观上的一种反映;或者是人对于某种目标的需求或欲望。3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驱动力。4行为 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形成的,但是人的某种行为很少由 单一动机支配,往往会受蓟多种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动机混合驱动。5目标 目标是人的行为的最终目的。(四)个体行为分析第三节 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一)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它是通过

30、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科维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1认知阶段。(1)认知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感觉和知觉两种心理活动。(2)认知发展阶段。对事物做出进一步的认知时,其就会利用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这一过程。思维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2知识阶段。知识阶段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二)情感过程 个体行为是个体通过情感过程对客观事物在感性上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带有评价性质的主观体验;同时还会通过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各种带有特殊色彩的外部形式展现出来。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就是个体情感表现的基本形式。个。个体情感在个体行为活动中主要表现在

31、三个方面:面部表情、声调、动作表现。面部表情主要是目光和眼神;声调指说话的语调、声音强弱及语速的变化等;动作表现通常是个体的身体动作。(三)意志过程 1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2意志活动的特点(1)意志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意志活动是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3)意志活动是由一系列的随意活动实现的。3意志的表现(1)坚毅性。(2)果断性。(3)自制性。个性心理(一)个性心理的含义 个性心理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独有的并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的整体特性。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

32、的基础之上,经过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理素质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是个性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后天实践是个性心理的社会属性,正是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实践的不同,才导致不同的个体个性心理各不相同。(二)个性心理的构成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特殊结合。课后思考题 1亚当斯密对管理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简述梅奥“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以及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3简述“复杂人”

33、假设的基本含义。4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有哪些?5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简述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1.(p44)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是 ()A,“社会人”假设 B“复杂人”假设 CX理论和Y理论 D“自我实现人”假设 2.(p45)“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AX理论 BY理论 C马斯洛人性假设理论 D.泰勒制 3.(P48)美国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是 A“复杂人”假设 B“经济人”假设 C社会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4.(P51)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华生 C赫尔D.沙因 5.(p52)卢因的“场”

34、理论最初用于研究 A群体行为 B群体心理 C个体心理 D个体行为 6.(p53)人的行为与一般动物的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一般动物的行为()A是自觉自主的 B是在有机体的自然需要的支配下产生的活动 C带有一定目的性 D具有可塑性 7.(p57)个体行为是个体通过()对客观事物在感性上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带有评价性质的主观体验。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过程 8.(p58)人的全部社会活动都是 ()A.感知活动 B意志活动 C情感活动 D认识活动多项选择题 P45.赫尔提出的内驱力包括()A.原始性内驱力 B.般内驱力 C特殊内驱力D.固有内驱力 E继发性内驱力 以下关于个体行为规

35、律中各项因素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环境是决定人行为的外部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外在驱动力 B需要是产生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C动机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驱动力 D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形成的 E目标是人的行为的最终目的 P56)人的心理总的来讲可以分为()A特殊心理过程 B直接心理过程 C心理过程 D间接心理过程 E个性心理特征 P56)心理过程包括()A行为过程 B认识过程 C劳动过程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个体情感在个体行为活动中主要表现为 ()A分析比较 B面部表情 C声调 D:回忆认知 E动作表现 P59)人的个性心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个性倾向性 B个性

36、心理特征 c个性目的性 D个性随意性 E个性行为特征三、名词解释题“经济人经济人”:也叫“唯利人”或“实利人”。这种假设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49)简述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答:“复杂人”假设和权变理论及其管理措施以人与人之间及环境之间存在差异这一 9点为出发点,重点强调针对不同的情况和不 不同的人应灵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这对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课后练习题的解答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相关概念、特征、关系,掌握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知觉、气质、性格、情绪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与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掌握组织承诺的基本内容

37、,理解个体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等内容。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的积极性和需要相联系,是由人的动机推动形成的。所以要预测人的行为,就要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了解,以引人的行为并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得行为的最终结果朝着组织目标方向发展。一、行为科学家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划分为两种:目标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目标行为。二、需要与动机(一)需要的特点 1指向性2多样性3,层次性 4潜在性5可变性6社会制约性(二)动机 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

38、动因。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因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三、动机与行为(一)动机的三种机能动机具有原始性、内隐性及实践活动性的特征,因此其具有以下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2)选择机能:动机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着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二)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一般来说,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关系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第二,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第三,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第四,合理

39、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第五,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总之,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关于生活的基本信念。(一)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二)价值观的属性 价值观的属性包括内容属性和强度属性。(三)价值观的形成(四)价值观的作用 第一,价值观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第二,价值观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第三,价值观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

40、群体或组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及行为进行理化,以解决内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第四,价值观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二、态度(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意向成分,这三者合称为态度的ABC模型。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分为两类:一类是情境性的情绪,是情感过程在外部表现中可以测量的部分,带有冲动性并且容易变化;另一类是比较稳定的情感,由对事物比较深入的认识所引起。(二)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1)调整功能: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并把这种态度作为今后行为的基础

41、。(2)自我保护功能:能使得个体在受到挫折时更好地保护自己。(3)价值表现功能:个体能够借用其所持有的态度来表现自己所推崇的价值观。(4)知识功能:在个体所能知觉到的外部世界中寻求一种稳定、一致的或者可预测的行为倾向。(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1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 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3态度影响忍耐力 4态度影响相容性 对态度进行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量表法,这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测量方法,二是自由反应法。三、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二)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1挑战性的工作 2公平的报酬 3

42、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一、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1知觉的内涵 所谓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整合与解释的过程。但是这种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2知觉的种类。根据人脑对事物特性的认识,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3,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 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社会知觉的特征(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2)知觉过程的双向

43、作用性。(3)信息加工过程的特殊性。知觉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及反应。三、影响知觉的因素分析(一)主观因素 1兴趣和爱好 2需要和动机 3知识和经验 4个性特征(二)知觉对象的特征(1)接近律:在时间、空间上接近对象,有被知觉为同类的倾向。(2)相似律:具有相似性的对象往往容易被知觉为一组。(3)闭锁律:人们能够把分散但是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觉对象的反映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4)连续律: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联系的对象往往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这些规则使得知觉更为简便和有效,被称为知觉组织的“简明性规则”。(三)知觉环境(1)物理环境:(2)社会环境四、知觉偏差重点考察 名

44、词解释(一)首因效应(二)近因效应(三)晕轮效应(四)投射效应(五)心理定势(六)对比效应(七)刻板效应五、归因理论与倾向(二)归因理论 1 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海德(FHeider)是归因研究的创始人。1958 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2凯利的三要素理论 凯利(Kelley)进一步补充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他认为,当我们观察个体的行为时,总会试图判断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1)特殊性。(2)共同性,(3)一贯性。3 罗特的控制源理论 罗特(J.Rotter)认为,人们对于积极或消极事件原因的预料是不同的:(1)内控者。内(2)外控

45、者。(3)控制源的影响。4 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韦纳(B Weiner)从成功与失败这两个角度对归因问题进行研究。在他看来,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与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原因,他将这四种主要因划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及可控性三大维度。第四节 个性与行为(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个体拥有的,并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坐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存在于个体的生理素质基础之上,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形成和发展。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部分:一是个性倾向性,也就是心理过程的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等;二是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心理过程的特征,有气质、

46、能力和性格等。(二)个性的特征 1差异性 2倾向性3稳定性4整体性5。社会性 二、气质与行为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动态特征,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脾气”“秉性”类似。气质较多地受到个体生物组织的制约和影响,是天赋心理特征的表现,与人的其他心理特征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气质是一个人自然特征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一)气质的定义 1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 2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二)气质的类型 古希腊的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在大约公元前 5世纪时观察到人有不同的气质,他认为人体内部有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及黏液四种体液,由于这四种体液在不同人身体上的分布比例有所不同,所以形成了人不同的气质类型

47、。后人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1.胆汁质2多血质3黏液质4抑郁质三、能力与行为 能力指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主观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作为个性心理重要的特征,是影响人们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二)能力的分类 通常将能力分为两种: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也称为智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等,是人们完成一切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指在特殊活动领域发生作用的能力,如节奏感、色彩鉴别能力等。(三)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1自然素质 自然素质是个体天生的某些解剖生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大脑的吉构形态及生理特点。自自然素质是个体

48、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2社会实践 能力的大小主要是由实践的广度、深度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的。劳动实践对于人各种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个性因素 众多学者认为,个体能力的发展是和坚强的信念相联系的。四、性格与行为 性格是个性中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在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人区别其他人的集中体现。(一)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在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二)性格的分类 1依据心理活动的优势性划分的性格类型(1)理智型。(2)情绪型。(3)意志型 2依据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划分的性格类型(1)外倾型:(2)内倾型:大多数人的性格处于中

49、间类型,既有外倾部分也有内倾部分。3依据个体独立性划分的性格类型 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4五种性格特征是美国学者巴里(M.R.Barrie)和芒特(M.K.Mount)于1991 年种性格特征是外向与内向、情绪适应性、易相处性、谨慎程度、接受新经验佥的开放度,简称Big Five。(三)性格的培养(三)性格的培养 性格的培养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建立正确的个性倾向系统 2培养坚强的意志 3,形成自我教育能力五、情绪与行为 情绪指的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二)情绪的特征 1情绪的非自发性 2情绪的短暂性 3情绪是一种主观意识体验 4情绪会产生生理唤醒(三)情绪的维

50、度 划分为:情绪的种类、情绪的强度、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1情绪种类多样化 2情绪强度存在差异 3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四)工作中的情绪管理 1情绪劳动 2情绪智力(五)情绪在组织行为中的应用第五节 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一)组织承诺的内涵 组织承诺也叫“组织认同感”“组织归属感”,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高组织承诺的员工对组织有非常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高组织承诺意味着员工认可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极力维持其在组织中的成员资格,愿意为之付出高水平的工作努力。(二)组织承诺的三因素 1感情承诺 2持续承诺 3规范承诺(三)建立组织承诺 1建立高情感承诺。培养员工更高的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