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街道关于第一代农民工返乡“退养”情况的调研报告当前中国发展阶段,城市很难为所有进城农民工提供在城市体面安居的稳定就业与可靠收入。因为务工收入比较低,进城农民工有强烈的获取现金的愿望,表现出来就是很少有农民工愿意交“三险一金”,他们自己也交不起“三险一金”。XX街道针对第一代农民工返乡“退养”面临的情况作出调研如下:一、“退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一)年龄大了,缺少就业机会,在城市没有安身之所,返乡成为绝大多数大龄务工者的的选择。年轻时血气方刚,是一定要到外面世界碰运气的。年龄大了,困了倦了,在城市里没有安身且缺乏相应的养老保障,无法承担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应该落叶归根的时候,他们希望有一个稳定
2、安宁的环境,他们开始思乡。返回家乡自然而然成为选项。(二)土地的保障功能弱化,农民工返乡收入减少。我国士地制度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社会保障,在养老保障体系中曾发挥者重要作用,近年来,土地的保障功能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原因主要有:第一,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增收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虽然粮食产量也有所提高,但在粮食价格受国际影响而持续偏低的情況下,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第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衣户的挤压。随着国家对土地集约化经营的鼓励与支持,各地加大土地流转进度,甚至有些地区强制进行土地集约化生产。新型经营主休通过对土地的集约化而
3、获得大量的农业用地,排挤原本的小农户农业生产,导致大量的农民失去士地,失去了原本的农业经营收入,而且,土地流转费用较低,不足以满足返乡农民卫的日常开销,更不能保证返乡农民工的养老所需。(三)保障待遇偏低。首先,农民工作为农村流向城市的临时劳动力,具有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的特点,且经常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流转,大部分农民工没有正式的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当农民工退休后,获得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在城市务工时参加的基本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二是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累计缴费达到15年。因为农民
4、工养老保险缴纳的起始时间难以确定,同时大多数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补缴养老保险的可能性低,导致农民工返乡后,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其次,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碎片化特点,目前各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当地不同参保群体的需要,采取了降低费率,单独制定小制度等办法,由此来覆盖本地区不同的社会群体,从而造成了各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相互独立。同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在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也出现了相互割据的“碎片化”状态,农民工从农村流转到城市,一般是由经济欠发达的乡村流向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两地养老保险制度会存在差异,从而使农民工返乡之后,不能享受城市的养老保险待遇。农民工的身份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呈游
5、离状态,城市与乡村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无法真正享受。(四)养老意识落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当前生活状况。一般的农民工家庭既要赡养老人,又要供给子女上学以及成家立业。由于农村的信息滞后,经济水平也相对落后,就业机会少,当面对高额学费、子女结婚彩礼费和买房子买车等问题时,又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只能到城市中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的背井离乡导致身心压力大、心理上缺乏社会认同感,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高龄农民工仍然会进行高强度劳动而不注重养老。由于农村地区思想观念保守,大部分农民工坚持“养儿防老”,认为血缘亲情关系比经济利益关系更有保障,而不愿相信其他的养老方式。例如,依靠养老保险、入住
6、养老机构等。但随着经济发展,“养儿”的成本相对之前大幅增加,农民工自身的意识没有发生转变,大部分民工普遍认为把打工获得的经济收入缴纳养老保险而不留给子女,是不称职父母的行为,并没有将注意力转向社会养老,减轻家庭养老负担。(五)养老设施不全。农民工大部分是在青壮年时期外出打工,待高龄之后返乡养老。在城市中仍然有近一半的农民工在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出现各种毛病,城市中看病成本高,导致农民工对工作带来的伤病隐患一般不会过分在意。当农民工返乡之后,更加需要社会提供完善的医疗设施服务。由于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相对落后,导致医疗养老设施不健全。从乡村当前
7、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基层医院、卫生室、药店、老年活动中心、养老机构的建设,基层职业医生数量等都存在不足,无法满足老人的养老生活需要。(六)返乡“退养”精神慰藉匮乏。农民工大部分是青壮年时期外出打工,高龄之后又返乡养老,由于长期在城市中生活,返乡后对农村生活环境尤其是精神文化环境有诸多不适之处。虽然作为城市中临时的务工人员,但是城市的繁华及各种信息的快速传播都使得农民工在精神文化方面有较强的需求。在农村中,老年人大部分以晒太阳、打麻将、串门儿聊天等为休闲方式,这无法满足返乡养老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大部分子女到外地上学或打工,使返乡农民工又成了新的一批“空巢老人”,缺乏心理慰藉,不利于老人的
8、心理健康,对养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二、建议(一)完善养老制度。政府应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养老保险制度,让全社会重视农民工的养老。针对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大、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的状况,政府应通过与企业沟通合作,将参加工作的农民工信息收集起来建立农民工信息库,实行建档立卡,一人一卡,农民工即使流转到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工作,也可以通过录入农民工信息库来更新参保、续保信息,方便退休返乡后农民工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的福利。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使工人必须要有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减免用人单位的相关税费来调动企业为农民工的参保、续保的积极性,多渠道解决农民工的参保续保问题。(二)积
9、极转变养老思想。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思想保守,仍然坚持“养儿防老”的养老观念。基层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加强宣传教育,改变返乡民工固有的“传统养老”思想意识,使返乡农民工及正在从事工作的农民工,尤其是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工群体,都能让其充分了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各级政府可以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培训的方式,使农村地区形成以村为单位的养老互助集体。农民工自身也要转变思想意识,不能将“养儿防老”作为养老的唯一选择。(三)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与喧嚣的城市相比,安静的农村更加适宜养老,因此建立农村养老产业既可以缓解返乡农民工养老问题,又可以带动农村地区就业和经济发展。对此,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农村地区
10、的公共产品的供应,建立基层医院,引导并补贴医生下乡;组织农村文化活动,加强休闲、健身器材的管理,确保各项设施都能在农村地区配套齐全。政府鼓励商业养老机构进入农村地区,在乡村地区发展商业养老服务产业,可以让返乡高龄农民工采取居家养老、养老院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而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养老。(四)全面振兴乡村经济。农村与城市相比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农村存在许多城市中已经发展比较充分的空白领域,可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在这些领域深耕经济。农村中的自然条件要优于城市,因农村地租成本、人力成本等较低,在农村进行经济活动有较大的盈利空间,同时可以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使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创业或就业,可以减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总之,农民工群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代农民工逐步高龄化,加之乡土情怀以及其他方面原因,开始“返乡养老”。农民工的“返乡养老”问题已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門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农民工的返乡养老问题。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