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2 乡下人家【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感受乡村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感受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思维能力: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通过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方法。审美创造:揣摩优美的语句,想象画面,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前解析】 关注画面感:很强的画面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瓜藤攀架图、花开三季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这些独立的图画组合在一起,层次丰富清新,构成了一幅完整、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景画。以文字描绘图画,给予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
2、关注语言: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三个特点:其一,作者爱用短句描绘所见所感,节奏明快,适合朗读;其二,作者善用对比、衬托,让画面丰富鲜活;其三,作者善于赋予物以人的情态和动作,使句子形象生动。关注情感:细腻的描述中,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呼之欲出,同时契合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以想象画面为途径,直抵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构、冠”等 10 个会认字,正确书写“构、饰”等 15个会写字,会写“屋檐、构成”等 14个词语。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教学重点】能抓住关
3、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地主要内容。3.体会乡下人家屋前屋后的美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件3)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乡下独特的风景。那么乡下的风景跟城市风景是不是大有不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陈醉云的乡下人家,去领略乡村风景。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1)自读课文
4、,要求:先读读课后生字,然后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出示课件4)(2)教师引导:听范读,圈画本课生字新词。2.学认字课件出示我会认的生字,教师问:没有加拼音的谁会读?教师追问:那加上拼音呢?指名读,再齐读。(出示课件5)3. 词语解释教师问: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呢?(出示课件6)预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1)先在文中圈出“时令”,读词语所在的句子,根据句子想想“依着时令”的意思。依着时令:花朵根据季节特点,有顺序地开放。(出示课件7)(2)借助画面(妇女们在河边拿着棒子洗衣服的图片),了解“捣衣”的意思。(出示课件8)(3)同样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5、理解“向晚”的意思。(出示课件9)(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学习字词,解决字词障碍,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4)识字游戏:苹果熟了。(出示课件10)三、整体感知,了解顺序教师引导:这篇课文,为我们勾勒出了乡下人家的美丽景色和幸福生活,处处都是一幅画。现在请同学大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请找出关键词句。预设:通过关键词句(屋前、门前的场地上、屋后、屋前屋后、屋后淌有一条小河、门前、屋前)空间顺序教师追问:课文仅仅是用了空间顺序来描写吗?季节上有没有变化呢?你能找到关键词句吗?预设:(夏天的傍晚、秋天到了)季节顺序。教师小结:这篇文章是通过空间顺序和季节
6、顺序交叉描写。(出示课件11)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教师问:课文写了乡下人家的不少景物,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出示课件12)2.交流方法(一)感受屋前景方法一:(1)教师问:你所找的景物描写的是哪里的景呢?(屋前)描写了屋前的什么景物呢?(瓜架)(出示课件13)(2) 教师小结方法一:位置+主要景物(3) 教师引导:这幅画的名字我们可以叫做屋前瓜架图板书:屋前瓜架图方法二:(1)教师问:这句话写了瓜藤在干什么?请你用圈圈一圈。 (2)教师小结方法二:抓景物特征(瓜藤攀架图)(出示课件14)教师小结:方法运用(请你用上“位置+主要景物”和“抓景物特征”这两
7、种方法为后文的几个画面取好听的名字吧!也可以用你自己总结的方法!)(出示课件15)(二)感受门前景(1)教师引导:请你运用这节课上学到的方法,来给门前景取个名字吧。(2)预设:学生回答:我运用了第二种方法“抓景物特征”花、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3)教师和学生共同取名字:花开三季图。板书:花开三季图(出示课件16)(三)屋前屋后景(1)第二自然段过渡:乡下风景美如画,这么美的画面,请你也用上相同的方法。和老师共同去看看屋前屋后景吧。教师提出要求:用圈圈画出课文第二自然段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呢?交流汇报:绿竹成荫图 雨后春笋图 (出示课件17)板书:绿竹成荫图 雨后春笋图
8、(2) 第三自然段教师引导: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又描写了什么动物?请你找一找,圈画出来。预设:母鸡,雄鸡,一群小鸡。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把这些鸡统一称为“群鸡”教师问:群鸡在干什么呢?你能找到来圈一圈吗?学生回答:觅食教师引导:用上你所学到的方法,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吧!预设:群鸡觅食图(出示课件18)板书:群鸡觅食图过渡:乡下人家美如画,那儿有成群的鸡,还有一群快乐的小鸭子呢!咱们一起取看一看吧。(3) 第四自然段教师问:一群鸭子他们在水中干什么呢?请你圈画出来。预设:游戏水中。教师引导:请用上你这节所学到的方法,也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吧。预设:群鸭戏水图(出示课件19)板书:群鸭戏水图过渡:乡下人家一幅
9、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如痴如坠,夏天傍晚的乡下人家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4) 第五自然段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乡下人家他们是怎么吃晚饭的呢?请你找到关键语句圈画出来。这样的一副画面,我们可以把它取个好听的名字摆桌吃饭图(出示课件20)板书:摆桌吃饭图过渡:寒来暑往。夏去秋来,秋天到了,乡下人家入夜后又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第六自然段吧。(5) 第六自然段教师问:乡下人家在入秋后又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吗?你能圈画出来吗?预设:月明、夜里、进入梦乡教师追问:这幅画卷,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可以是什么呢?用上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试试吧。预设:月夜入梦图
10、(出示课件21) 板书:月夜入梦图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4.引导学生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内容。(出示课件22)5.聚焦中心句,把握课文结构。(1)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用笔画下来。结合学生交流,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2)教师引导:课文是分总结构,结尾这一句是关键语句,总结了全文。(出示课件23)五、指导写字1. 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说说写字要点。(出示课件24)强调“饰”的右半边短撇要盖住横,“序”的第三笔撇、第五笔点,“谐”白字短撇不能丢。重点指导“
11、蹲、率”。“蹲”,“”第五笔短横在横中线上侧。“尊”第三横从“”上侧起笔,略宽;第四笔在竖中线上,框内短横靠近横中线;“寸”长横在“”下起笔,点画在竖中线右侧。(出示课件25)“率”,“亠”居中,首笔点在竖中线上。“幺”在竖中线左右;末两笔的横段与点都在横中线,“幺”两边的四点左右对应,向中间聚拢。“十”横要长,竖在竖中线。(出示课件26)2.学生练写。教师指导。六、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7、28)【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2.品读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提高审美能力
12、。3.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件29) 教师导入新课: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互动课堂(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找出作者描写了哪几幅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图。(出示课件30)学生朗读汇报,预设生:作者描写了乡下人家屋前的不同风光,瓜藤攀架图为我们展现了可爱的瓜架、花开三季图为我们展现了顺着时令盛开的花丛、雨后春笋图为我们展现了茂盛的竹林,春笋、鸡鸭觅食图为我们呈现了
13、神气的大公鸡,负责的母鸡和水中游戏的鸭群、还有与美景为好友,温馨的摆桌吃饭图、伴着纺织娘的歌声的月夜入梦图。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各图景的独特、迷人之处。(1)教师引导:这样的图景都有哪些独特迷人之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同学们先看到瓜藤攀架图,认真读一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31)学生自读汇报,预设生:我发现这一段中出现了许多动词。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很棒!由此可见,你读的很认真。请同学们把表示动作的词圈起来。读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处景物描写为什么要用这么多表示动作的词呢?(出示课件32)教师点名答。预设生:这是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这样写可以让景物更加生动。
14、教师点评并补充:非常正确,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用几个动词写出了瓜藤生长的过程,静中有动,把景物写活,写出了生气和活力。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手法:请同学们再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认为瓜架比石狮子、旗杆“可爱”多了呢?(出示课件33)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见过石狮子吗?石狮子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34)教师点名答。预设生:因为石狮子是灰色的,瓜架的色彩丰富,石狮子是冰冷的,没有生气的,而瓜架是生机勃勃的。教师引导:为什么作者要提到冰冷无生气的石狮子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预设生:这是一种对比手法,写石狮子的单调可以凸显出瓜架的可爱,同时也表达
15、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师总结:作者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瓜藤攀架图,字里行间透着作者对乡村的喜爱之情。板书:瓜藤攀架图可爱(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渗透作者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体会本文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文中描写的图景的独特迷人之处。)(2)教师引导:原来简单的瓜架竟有如此迷人之处,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看下一幅图景。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花开三季图”,一边读一边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出示课件35) 学生提问。预设生:文中说“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么时令,什么顺序?教师解答:非常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补
16、充课外知识。(出示课件36、37)最先盛开的是芍药,它的花期是3-5月。凤仙花紧随其后,盛开在了6-8月。大丽菊花接力,盛开于8-10月。期间,鸡冠花也在7-10月盛开。 教师引导:除了对课文内容的提问,你还能从哪方面提出问题呢?(出示课件38)预设生:我从写法提问,作者为什么用“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种方式来形容呢?教师点评并解答:你一定是个勤学好问的好孩子,朴素和华丽是反义词,作者这样的表达看似矛盾,实则表达得十分恰当。(出示课件39)朴素指的是屋前的花不必精心打理自由生长,而华丽则指花儿盛开时,屋前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板书:花开三季图美丽(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复习巩固学生
17、上册所学的提问策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3)教师引导:有的人家种瓜,有的人家种花,还有的人家种竹,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绿竹成荫图。想一想,乡下人家种的竹子有什么特点呢?读的时候注意找出描写竹子特点的关键词句。(出示课件40)预设生:从“几十枝竹”和“一片浓浓的绿荫”两个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乡下人家种的竹子有很多很茂盛的特点。教师点评:你找的非常准确!在这样茂盛的竹林,倘若下过几场春雨,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41)预设生:会有许多春笋,从“许多”和“成群”两个词可以看出春笋的数量很多。教师引导:作者是怎么形容春笋的呢?请同学们划一划,并想一想
18、这是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预设生:“探出头来”,这是拟人手法,这样写使画面更加生动。板书:雨后春笋图生机(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教学,锻炼学生找关键词的能力。)(4)教师引导:赏完静景,我们再把目光放到动景上。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42)说一说,第一句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预设生:一般我们都会说“养鸡”,不会把“鸡”放在前面。教师引导品味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出示课件43)教师:请同学们齐读A句和B句,说一说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呢?学生齐读。预设生:B句更好,把“鸡”放在句子前面更加突出鸡的重要性。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鸡群的关键词。(出示课件44)教
19、师:这一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母鸡和雄鸡的神态,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呢?(出示课件45)预设生:母鸡率领着一群小鸡,雄鸡大踏步的走来走去。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引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一来读一读这两段对比,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段的描写,为什么呢?(出示课件46)学生朗读汇报。预设生:我更喜欢第二段,因为“率领”和“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两个词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教师:作者把鸡当作人来写,寥寥几句却把母鸡的认真负责、大公鸡的神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引导学生品味鸡鸭觅食图(出示课件47):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笔下的鸭群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读
20、一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水中鸭群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预设生1:我认为鸭群是跟人很亲近的,我是从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看出来的。因为捣衣的时候会发出很大的声响,但它们却从不吃惊。预设生2:我认为鸭群是自由自在的,我从“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进水中去觅食。”看出来的。教师总结:是呀!这一幅鸡鸭觅食图向我们展现着他们自然和谐的乡下生活,乡下的鸡鸭们都如此自由自在,更别说是乡下的人们了!板书:鸡鸭觅食图自由(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直观感受作者在写作手法上的妙处。)(5)教师引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乡
21、下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读一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乡下人家吃饭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48)预设生:我们吃饭的时候都在屋子里吃,而乡下人家却是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天高地阔”:“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呢?预设生:天高地阔是指天空高远,大地辽阔,是用来形容空间大的词语。教师引导:文中作者为什么说“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再往后读一读,在后文中找找答案,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出示课件49)学生交流汇报。预设生:因为乡下人家在门前吃饭,空间很大,而且好友广泛。天边的晚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所以作者会说“天高地阔”地吃起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
22、感情: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头顶着一片红霞,天边不时飞过几只归鸟,微风轻拂,你们在如此宽广的空间中吃着饭,与亲友们谈天说地,与自然美景作伴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预设生:我感到十分愉悦。教师:这样一幅摆桌吃饭图向我们展现了令人心情愉悦的乡下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此温馨的画面,令人向往。板书:摆桌吃饭图温馨(6)教师引导:傍晚的乡村已是这样温馨,那么乡村的夜晚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到第6自然段。(出示课件50)教师问:谁能快速找到这一段中出现的写作手法?学生举手,教师点名答。预设生:写了月明人静和唱起歌来,是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唱歌”的是纺织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点评
23、:非常正确!纺织娘是一种动物,可它却为人们唱起曲儿,伴人们入眠,真是自然和谐的乡下生活啊!教师科普“纺织娘”:同学们,你们见过纺织娘吗?(出示课件5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在这样一个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的歌声体现的是乡村的安静还是吵闹呢?为什么?谁能来说说你的看法?(出示课件52)学生举手,教室点名回答。预设生:我认为体现的是乡村的安静。如果乡村不安静的话就听不见纺织娘的歌声了。教师追问:作者想要表现乡村的安静,却描写了纺织娘的歌声,这是一种什么手法?预设生:以动衬静。教师总结:作者以动衬静,更使我们体会到了乡村夜晚的安静。板书:月夜入梦图和谐3.教师引导学生说对乡下人家
24、的印象。教师问:看完乡下人家的美丽画面后,除了“独特”与“迷人”外,你对乡下人家有什么其他印象呢?(出示课件53)预设生1:生机勃勃。预设生2:自由自在。预设生3:自然和谐。教师总结:通过这些乡下人家的美丽画面,我们看到了无拘无束、多姿多彩、充满生机、自然和谐的乡下人家。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画面。教师:乡下人家的每一个画面都让我们陶醉了,也让作者陶醉了,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请同学们带着感情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出示课件54)学生齐读。板书:独特、迷人教师问:什么是独特?什么是迷人?这两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呢?预设生:独特的意思是与众不同,迷人的意思是令人陶醉。教师再问: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什
25、么样的感情呢?预设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三、总结升华,整体把握 1.结构梳理。(出示课件5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描写了哪些画面,体现出了乡下人家什么样的美。2.主题概括。(出示课件5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描写顺序,所展现的景象以及思想感情,并按要求填空。四、拓展延伸,陶冶情操出示我国不同地区的乡村风貌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的乡村风光图。(出示课件57)教师:说一说,看完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预设生: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乡村的风景真是太美了!教师: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乡村的风景如诗如画,愿社会主义新农村越来越美!(设计意图
26、:通过图片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乡村风光,并表达对祖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祝愿,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58、59)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60)(1)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到积累本上。教师:乡下人家语言优美,所描写的景物生动形象,跃然纸上。请同学们把你认为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到积累本上。(2)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教师:看完了乡下人家所描绘的乡村风景图,令人心驰神往。同学们,你们眼中的乡村景致是什么样的呢?请你用一段话写下来。教师提示:如果觉得无从下手,老师教你们几个小妙招!可以写你眼中的小河、田野、山
27、坡像陈醉云先生一样把物当作人来写,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写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你的感受,可以是心旷神怡、怡然自得、悠闲自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乡下人家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本文以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和谐、自然的乡村生活,勾起读者对乡村的向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语言特色、比较阅读、表现手法等方面感受乡村风景的独特、迷人。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
28、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齐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为主,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课堂延伸激发表达等,为学生创设积极的说话氛围,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了解乡村风景的独特、迷人,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自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每一小节,每一画面的概括,让学生掌握文章脉络,把握本文的谋篇布局。在升华情感的同时,激起学生表达、抒发情感的欲望。由文中的乡下风景延伸到我们眼中的乡村景致,在教学中渗透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本文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指导学生将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后练笔。第 14 页 共 14 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