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高考模拟“工匠精神”范文 3 篇及素材汇编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 35 年里亲手加工过 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 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 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 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 丝一毫误差。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 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 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 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一丁点瑕疵
2、。 这些人身上,都体现出了可贵的“工匠精神”。对于“工匠精神”, 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真的是希望 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 工匠精神不谋而合。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 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 检验。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的“匠”,早已从 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
3、名词。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 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 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 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 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 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 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 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
4、地改变着世界:不 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 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 “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 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 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 此。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 有发
5、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 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 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 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 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 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 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 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
6、格、国家形象的荣 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我们需要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工匠精神 时代飞速发展,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慢”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工业时代。中国式制造业大国,而现在很多企业都 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理念,从而能忽略了“工匠精神”。正是因 为现在“工匠精神”的缺乏,放眼周遭,浮躁之风滋生蔓延,所以我们我们 才需要工匠精神才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需要它让我们追求完美工匠精神,需要它让我们追求完美。荣宝斋的王玉良大师一生追求完 美,他所做的夜宴图木板复刻至今无人再做第二份,因为他所做的 太精妙,难度太大。他用 1667 块木板才
7、做成,先打板打印,不合适的 再修改,如此反复,一年半才做成,其坚守细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令人叹 服。正因这样的工匠精神,才让我们获得如此艺术精品。相信有了这样 追求完美的精神,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也就不复存在了。 工匠精神,需要它来让我们解放心灵,摒弃浮躁之气工匠精神,需要它来让我们解放心灵,摒弃浮躁之气。著名拼布艺术 家金媛善认为,工匠精神需要坚守,情怀和修行。她精心端坐,几百个 小时做出世人精绝的百花争艳,在外国展览上备受称赞。她肯静心 做事,如同修行一般地做布艺术,反观我们的制造业,恨不得一个小时 做出成百上千的次品,让国人对“中国制造”失去信心,假如有金大师 一般的不顾浮躁,只专心做自己的产
8、品,“中国制造”一定会大放异彩。 工匠精神,需要它来拉回国人“向外看”的目光工匠精神,需要它来拉回国人“向外看”的目光。逯耀东先生说: “我 们生活在一个以米饭为主食的国家,我们有一只有内涵的碗吗?我们每 天点灯生活,我们有一盏有感觉的灯吗?是啊,如今文明推动文明太快, 来不及体会传统文化之美,做不出有中国人情怀的东西,即使有也是少 数,所以我们要从今天开始抛下浮躁做产品,慢一点也不是坏事,将中 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发扬起来,融入产品,拉回国人总“向 外看”的目光,让中国制造有朝一日成为人人争先购买的产品。 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
9、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 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 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但是,我想说:别让速成毁了匠心。但是,我想说: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 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 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 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
10、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 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 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 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 敬、语文月刊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 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 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 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 专注的追求,精益
11、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 熔融焊接工,35 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 箭“心脏”的人,0.08 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 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 为一名焊工,40 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 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 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 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
12、技术。 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 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 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 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 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 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 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 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 有所立。 “工匠精神”作文素材汇
13、编 一、名言一、名言 1.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2.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 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3. 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 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4.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 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 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 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5. 如果你希望改变现状、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成为被需要、 被尊重、众望所归的成功者,就从当下的事情做起,成为一个充满
14、魅力 的工匠。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内外丰盛的人生! 6. “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执着,更需要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 7.良工不示人以璞后汉书马援传 8.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事例二、事例 1.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1693 1776) : 哈里森费时 40 余年, 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 其中以 1759 年完工的 “哈 氏 4 号”最为突出,航行了 64 天,只慢了 5 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 差(2 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2. 截止 2012 年,寿命超过 200 年的企业,日本有 3146 家,为全球
15、 最多,德国有 837 家,荷兰有 222 家,法国有 196 家。为什么这些长寿 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3.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 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 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 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 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 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4.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
16、 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 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 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 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 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5.庄子中记载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6. 稻盛和夫被认为是最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有一个很经典自 述,他说,“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等同于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 泣声。如果找到了不合格产品,就是听到了产品的 哭泣声,我就 会想,这孩子什么地方疼痛才哭泣呢?它哪里受伤了呢?当你把一 个个产品完全当做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细
17、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 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7. 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先人们为后人留下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规和“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堂训。同 仁堂的历代传人至今遵古不泥古,继承不失宗,使同仁堂生产的各种中 成药素以“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8. 20 世纪初,德国的泰来洋行承建了甘肃兰州的一座桥梁,1909 年 竣工,按照当时的合同规定,该桥自完工之日起保证坚固 80 年。这座桥 梁屹立至今,在 1949 年解放兰州的战役中,经历了枪林弹雨,桥面木板 被烧, 斑驳的桥梁上留下了深深的弹痕, 但桥身安稳如初。 到了
18、 1989 年, 在距桥梁建成 80 年之际,德国专家专程对该桥进行了检查,并提出加固 建议,严谨的德国人同时不忘申明合同到期。如今,这座桥梁仍然在照 常使用。 三、释义:三、释义: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 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 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 99%提高到 99。99%,其利虽微, 却长久造福于世。 曾几何时, 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 木匠、 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 活
19、图景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 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 过时。 四、工匠精神的内涵四、工匠精神的内涵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 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 99%提高到 99.99%。 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 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 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 程,都在不断完善。 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20、其他 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五、现实意义五、现实意义“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 值。值。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 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 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 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 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 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 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中国很多企
21、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 但最终可以 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 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日本式管理。 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 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第一 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 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 把它从 60%提高到 99%,又从 99%提高到 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 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农业生产:工匠精神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一种产物,它是一种
22、精致化生 产的要求,它对农业生产同样适用。从农业生产来讲,实际上就是从源 头保证食品安全,从种植开始,原料、化肥、土地等要保证安全,还有 就是它的品质和质量,这里也需要工匠精神。6 工匠精神企业发展: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琢磨 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工匠精神的核心是 企业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如果说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 那么一个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主体的企业,就是民族振兴的动力源 泉,是国家财富增加的源泉所在。 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 在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企业家通过从产品创新 到技术
23、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从创新中寻找新的 商业机会,在获得创新红利之后,继续投入、促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有了敬业精神,企业家才会有将全身 心投入到企业中的不竭动力,才能够把创新当作自己的使命,才能使产 品、企业拥有竞争力。第三,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在经济处于低 谷时, 其他人也许选择退出, 唯有企业家不会退出。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 乏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 在。 六、来源:“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在中国,工匠古已有之。六、来源:“工匠精神”
24、并非舶来。在中国,工匠古已有之。 现存成书年代(战国初期)最早的手工艺专著考工记,将社会 组成概略分为六种: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与妇功,所谓“国 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已经将卓越的能工巧匠视作具有“济世”之能的 “圣人”。他们能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 水”。所谓“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 之作也。” 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对中国传统工匠给予这样 的描述:“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 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在长久以来中国传统内圣外王、 修身齐家平天下主流价值之外,对能工
25、者、善工者的勇敢歌颂,对工匠 精神的至高认同。 清代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匚部注解中说:匠,以木工之称,引 申为百工之称也。又曰:百工皆称工。 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被中国的工匠们视作毕 生的追求。除了庖丁,庄子塑造了大批匠人巧者的形象。达生 篇里的承蜩者,“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粘蝉若拾;梓庆“削木为鐻, 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道法自然,合于天道。工匠的最高境界便如是。 七、中国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七、中国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1.1. 工匠精神存一颗工匠般的心去做事,去生活工匠精神存一颗工匠般的心去做事,去生活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却没有偶然性! 截止到 2012
26、年,寿命超过 200 年的企业,日本有 3146 家,为全球最 多,德国有 837 家,荷兰有 222 家,法国有 196 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 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 我们反复研究了这些长寿企业,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髓工匠 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 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 思。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 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具有这种工匠精神。 2.2.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 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
27、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 心雕琢、他们用心来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与理念。在工 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 孜追求,除此之外,别无所求。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 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全球、成为传承百年的经典典范。 工匠精神并不是瑞士的专利,在日本的企业之中,日本式管理有一个 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 其实就是“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 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 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
28、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 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入殓师就是殡仪馆 里的葬仪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 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 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 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 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3.3. 工匠之术工匠之术用的方法,创造价值用的方法,创造价值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秀的 工匠、瑞
29、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 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不仅专业、而且专注。在这个“商人精神” 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 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 存,一旦外部环境突然变得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企业的核心因 素是人,而企业脱离了这种困境的最佳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 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不断享受着产 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与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 新品-圈钱”不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着自 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
30、终以一种符 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于消费者的手中与口头之中。 工匠用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而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 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 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 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有声,无一不和音 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 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 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
31、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 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 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 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顶级品质造就了顶级品牌。 4.4. 工匠之行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 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 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荆棘。这种工匠精神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 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天方夜谭
32、,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 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大国工匠作文素材大国工匠作文素材 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 靠着传承和钻 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 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 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在一个 3000 平方米大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 造首席钳工胡双钱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 这像一个隐喻:在我们这个人口超过 13 亿人的偌大国度里,胡双钱 和他的钳工
33、同行们,显得寡言少语,也几乎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甚至, 直到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在介绍 胡双钱们时,仍有一些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大国工匠讲述了 8 个工匠“8 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 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截至 5 月 7 日,相关话题的 微博阅读量超过 3560 万次。人们发现,包括胡双钱在内的工匠们,之所 以走入镜头,并非他们有多么高的学历、收入,而是他们能够数十年如 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 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
34、济新 闻部副制片人、大国工匠节目制片人岳群说,这样的工匠精神,在 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所言:“当看见 哈雷戴维森工厂的装配工自豪地对儿子说,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 就有我的签名的时候,我想,我们的中国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 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 制造业,以及这些国家里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 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 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 签。 那么,中国呢?“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
35、有这种工匠 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岳群说。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 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 一分子。 2006 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 C919 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 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 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 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 给了胡双钱。 岳群至今记得,在节目中,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之大,令人难 以想象:“一个零件要 100 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
36、出来的,所以成本 相当高。因为是有 36 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 0.24 毫米。” 0.24 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 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 铣钻床。 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 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 再一次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也买不来的工匠满足感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也买不来的工匠满足感 寻找拍摄对象的过程,也是这支制作团队的一次发现工匠精神之 旅。 一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主任、大国工匠节 目负责人姜秋镝就笃信如今的社会依然有工匠精神的存在,“我国数千 年历
37、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 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也得以延 续和传承,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挖掘出来”。 此前,大国工匠在岳群心中,更多的是一个拥有高超技能的群体, 但拍摄完成之后,她却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的心态,或者说他们对 于工匠精神的认识与诠释让我佩服。” 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给她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今年 53 岁的高凤林, 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211 厂发 动机车间班组长,30 多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 “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 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
38、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 水疱。 岳群记得,在这 30 多年中,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 诱人条件给高凤林,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 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还有一个细节是,高凤林每天晚上离开厂房时,都要回眸看看, 岳群说,“这有安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欣赏,高凤林觉得他们手 上诞生的作品就像金娃娃,每一个都是他精心雕琢出来的。” 尽管高凤林是一名工匠,但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 品一样,这样的讲述无不令岳群和她的同事动容。 当然,制作团队也没有忘记从事传统工艺的工匠们。 纯银丝巾果盘北京 APEC 期间,我国送给各国元首的国礼
39、,让世 人都被中国古老的錾刻工艺惊艳。这就是錾刻师孟剑锋的作品。 细心观察,果盘有粗糙感,丝巾却有光感,做出这样的效果并不容 易,孟剑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为了用银丝做出 支撑果盘的四个中国结,孟剑锋需要反复将银丝加热并迅速编织,银丝 快速冷却变硬不可弯曲,需要无数次尝试才能成功。 “其他人可能会选择机械造出中国结底托再黏合上去, 而他却无法容 忍伴随机械制造而来的细小砂眼,也不愿违背纯手工的诺言。即使右手 被烫出大泡,起了厚厚的茧也丝毫没有动摇孟剑锋精益求精、不断超越 与追求极致的决心。”岳群告诉记者。 整个制作过程中,诸如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岳群说,这也许就是 孟剑锋们的
40、工匠精神所在。 “中国社会需要工匠精神”“中国社会需要工匠精神” 当然,也会有人问,在新科技革命、工业 4.0 来袭的时代,我们还 需要这些工匠和所谓的工匠精神吗? 整个节目制作下来,姜秋镝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不可否认,标准化、 机械化大生产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制造业,但是在某些极精密和复杂的 领域,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比如 LNG 船上的“缝制”钢板任务,就 不可能使用机械进行批量操作,只能依赖技术人员精细的焊接,并且不 能出现一个漏点。 更为重要的是,姜秋镝援引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的话说:“我 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 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
41、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 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比如手机、冰箱甚至 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 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 匠的缺失。 缺失的还有工匠精神。 回忆起制作这个节目的最初灵感,姜秋镝说,是源自与中关村创业 者们的一次对话她告诉记者,在那场交谈中,创业者们感叹现代社 会大多数人“太过浮躁”,“并希望找到更多静下心来踏实做事的人才, 谈话中,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对晶体管收音机十分痴迷的老人,为了获得 极致的音质,他潜心钻研,不断尝试手工制作晶体管收音机” 这位老人身上体现的,不就是正在创新创业的年轻人
42、所向往的“不 浮躁”吗?于是,姜秋镝的团队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工匠能够代表中国 水准、能够完美诠释工匠精神的内涵。 今天,这部带着他们思考的大国工匠面世,也让中国人重新认 识了那“8 双劳动的手”。 “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 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中国制造业有很厉害的一批人,但他们不是多 数人。我们期待有一天,我们也能在制造洗衣机或手机的领域,找到这 样的大工匠。”岳群说。(实习生张慧敏记者 邱晨辉) “大国工匠”用双手托起“中国梦”“大国工匠”用双手托起“中国梦”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五.一”期间,隆重推出大国工匠专题 报道。 大国工匠选取了高风林、孟剑锋、
43、顾秋亮、胡双钱、张冬伟、 周东红、宁允展、管延安等 8 名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 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在平凡的岗位 上雕琢自己心中的中国梦。 这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大国工匠们,以默默无闻、 波澜不惊的“技术小奉献”和特有的“匠心”,书写着劳动者的品质, 用他们的丰功伟绩践行着劳动者的精神。 作为一名劳动者,我们在为他们震惊,为他们叹服,为他们激动, 为他们点赞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一丝不苟的 态度,精益求精的作风、爱岗敬业的品德和争创一流的勇气。 在播出的 8 名大国工匠之中,他们既没有过硬的学历,也没有超人 的天赋,但
44、他们用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将职业技能 追求发挥到极致和完美。哪怕再小的细节,他们都会全心专注,全力以 赴;就是是再苦再累,付出再多,他们也没有任何怨言。他们善于从细微 处入手,用“螺丝钉”精神,努力在技工、技能上寻发展、求突破。他 们正是以这种执着、坚守、奉献和精益求精的品质,铸就了中国的“工 匠精神”。 中国曾是一个“工匠大国”,我们的祖先们曾用他们精湛的技艺震 撼过世界,用他们聪明才智为世人留下了很多叹为观止的瑰宝。今天, 新一代中国工匠们又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智慧,再 一次释放出了惊天动地、感动世人的奇迹效应和技能效应,让中华民族 流传了几千年的技能得到继
45、承和发扬。 匠心铸梦。只要有“匠心”精神,就能在技工技能上寻求新发展、 寻求突破;只要有“匠心”精神就能去锻造和擦亮“中国制造”;只要有 “匠心”精神就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詹纯新:唤起“工匠精神” 建设“制造强国” 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成为 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000157)董事长詹 纯新日前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 变,就必须发扬“工匠精神”。 数据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制造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科技竞争实力与发达国家 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的现
46、状更是被业界所诟病。 在詹纯新看来,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 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 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他诠释说,从细节上看,中国高精尖制造能力缺失明显,许多产品 体系只是解决了有无生产能力的问题,产品功能、质量、可靠性、工艺 水平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一个事实是,攻克制造业质量难题,日本 用了十年时间,韩国用了二十年时间,而中国,到目前质量仍是制造业 的“痛”。 詹纯新表示,“工匠精神”的缺失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重 要原因。良好的工匠是对每件产品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 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
47、新,拥抱变革,在擅长 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 他说,唤起工匠精神,需要加强培训、管理、激励及岗位流动机制。 要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播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 让制造行业甚至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 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工匠精神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 家强盛的重要力量,但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和工人对工匠精神认识有缺 失,急功近利,缺乏对细节的追求和把控,相对追求数量、速度和效率, 产品不够扎实,不够耐用。 詹纯新称,目前由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发起的“工业 4.0 革命”席 卷全球,如果中国制造业在这场革命中不能守住现有优势,做出创新成 果,就很可能失去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
48、,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严重影 响。 书法中的“拙”与“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傅山提出“宁拙 毋巧”,主张书写要从“正”入,正极奇生,达到变化;“宁拙毋巧”更 重要的还是指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风格。书法 审美意义上的“拙”,是“大巧”,唯有“大巧”,才可“若拙”。 “拙”乃不事雕饰的朴拙、质朴; “巧”则是苦心经营的工巧、精巧。 作为两种不同的品格、风貌,各有其审美价值,本无所谓优劣,也不是 截然相对,甚至可以优势互补。 唐代李华在二字诀中就说:“大抵字不可拙,不可巧;不可今, 不可古,华质相半可也。”到宋代,黄庭坚主张:“凡书要拙多于巧。” 而明代董其昌则坚持: “书
49、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 自清代傅山“宁拙毋巧”的提出,尚“拙”的倾向不仅成为时代的主流, 而且发展到了巅峰。这种书道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取向的变化,以 及对“巧”、“拙”认识的不断加深。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巧与拙的内 涵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倾向,进而成为一个时代的书风。晋代尚 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明代尚态,清代尚朴 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 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 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 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截止 2012 年, 寿命超过 200 年的企业, 日本有 3146 家, 为全球最多, 德国有 837 家,荷兰有 222 家,法国有 196 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 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 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