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租院与中国现代雕塑授课类型:高中美术鉴赏课课时结构: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以社会背景为脉络介绍和欣赏自1949年以来的中国现、当代雕塑代表作品。通过欣赏中国现代雕塑作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初步了解到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社会背景与相应雕塑作品艺术特点的联系,以及不同阶段作品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优秀雕塑作品对美化环境、唤醒人的审美艺术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美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1949年至今的中国雕塑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欣赏、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具有代表性艺
2、术作品及其成就。了解现、当代雕塑在中国发展的趋势。2、难点:中国现、当代雕塑的艺术特点。中国现、当代雕塑涉及的“架上雕塑、城市雕塑、环境雕塑”的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20世纪中国现、当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2、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观察、语言描述、交流、用美术语言分析评价的能力。方法与过程目标:本课运用了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使用。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并针对本课内容特点,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基本如下: 生: 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互 动师: 情景创设引导观察启发点拨汇总归纳情感态度、价
3、值观目标:1、通过欣赏中国现代雕塑作品等教学活动,体会中国现代雕塑对反映社会现实的层面深刻意义与美化环境、改变城市景观的重要作用,探索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及其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教学设计:教师 互动 学生情境初设初步感知创设情境,制造悬念,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新课: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简易的“民意测验”。首先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之后设问:在学校里,每个星期的星期一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并唱国歌。有多少同学可以用洪亮的声音来唱出国歌呢?(请同学们举手示意、了解人数即可)再请没有举手的同学们谈谈这样做的理由。教师从中引出新课的教
4、学任务。 通过情境的初设,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引入到新课的学习环境中去。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其中。 引导观察分组作品,重点分析,引导学生观察作品:收租院共分为七组群像,在七组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观察、有侧重的进行分析。乐中体验 1、在分析作品过程中,引入人体解剖学知识。通过对艺用解剖学的讲解,使学生快乐的体验到雕塑作品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体讨论探究2、把学生分为4组,对教师的所设问题进行讨论、探究,讨论结果由各组选出学生代表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所设问题:在作品中,这些真人大小的泥塑群像所处的环境,是真实的呢,还是为这一大型泥塑作品专门定做的假的场景? 启发点拨设问启发,适量点拨,使学生从更深
5、一层理解作品:1、 总结学生代表阐述的观点,并指出户外雕塑作品的一大特点借景,指出其“借景”重要性。2、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收租院。3、结合现、当代雕塑在中国发展的趋势,阐明收租院把西方的写实表现手法与我国民间传统泥塑所采用的材料和塑造方法相结合,在中国的雕塑史上是一次重要的尝试,为以后作品的创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4、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架上雕塑作品与大体量的作品。5、同样结合社会背景,讲述公共空间艺术的环境雕塑已成为现今中国社会雕塑艺术的主流形式。6、通过欣赏等教学活动,学习中国现、当代雕塑涉及的“架上雕塑、城市雕塑、环境雕塑”的概念及从功能上来划分雕塑作品。知识扩展 组织学生进
6、行创作活动“由于学校校园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现在要制作六座小型的环境雕塑作品。考虑到同学们在学校中主人翁的地位,所以要在同学们中间来征集雕塑作品的草图与创作理念。”请同学们都拿起手中的画笔。勾勒一下为我们的校园中的增添色彩的环境雕塑作品的草图,一幅或多幅均可。并附上100-200字的创作说明。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小结:归纳总结中国的现代雕塑伴随着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一路坎坷的走到了现在。它见证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与国力的不断强大,为我们所生存的单调的几何空间增添了许许多多的色彩,但回过头来,由于现今社会中环境雕塑的总量在无限的扩大,同学们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真的是现在所有存在于我们周围的雕塑作品都像我们书本中介绍的那样都是真正的艺术品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结束这堂课的学习。学无止境,大家可以就此问题来走进我们的生活中,通过课上学习的与大家平时积累的知识来调查、记录并写一写有关这方面的评论性的文章。1、通过欣赏中国现代雕塑作品等教学活动,体会中国现代雕塑对反映社会现实的层面深刻意义与美化环境、改变城市景观的重要作用,探索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及其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情感升华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