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模复习实验题解题逻辑与规律总结【归纳】一、1V1/注意点:1因果关系(1例1、例2、例3)2确定层次:人往高处走特殊情况(1)无数据(2例1)无关(2例2)(2)非正比/反比关系(2例3、4、5)数据不足(2例6、7、8、9、10、11)二、整体1(1)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当的比值/乘积相同时,A相同;(2)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和表三,的比值/乘积越大,A越大。2(1)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当B相同时,的比值/乘积是一个定值;(2)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和表三,当B越大时,的比值/乘积越大。3推出公式或等式三、拓展1判断某一结论是否正确一般是错误的,从控制变量上考虑,或举出反例。2引入
2、新的自变量,要求设计表格或选取器材只改变新自变量,其它自变量不变【练习】1因果关系例1已知B是自变量,有如下两组数据,则正确的表述有()A23B45AA越大,B越大BB越大,A越大CA随着B的增大而增大BB随着A的增大而增大例2已知B是自变量,且A=2B,则正确的表述有()AA与B成正比BB与A成正比例3(1)r一定时,_与_成正比。(填p或h)(2)U一定时,_与_成反比。(填I或R)(3)V一定时,_与_成正比。(填m或r) (4)探究物质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结论:同一物体, _与_成正比。(填“吸收的热量”或“升高的温度”)(5)探究物体温度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结论:同一物体,_与
3、_成正比。(填“吸收的热量”或“升高的温度”)2确定层次例1观察图片,可得出结论_。例2B是自变量,则可得出结论_。B23456A44444例3与平方成正比A14916B1234AA与B有关BA随着B的增大而增大CA与B成正比例4等差数列A22242628B2468AA与B有关BA随着B的增大而增大CA与B成正比例5角度表一: m1=0.2千克表二: m2=0.4千克序号v0(米/秒)L(米)序号v0(米/秒)L(米)1810.05668820.22632820.226391630.450031630.4500101640.800042330.4156112340.739055330.3600
4、125351.000065340.6400136851.035276840.6626148351.1547AL与有关BL随着的增大而增大CL与成正比例6分析比较1、2或3、4或5、6,可得出的结论是()序号ABC序号ABC序号ABC1111342159312224826182AA与C有关BA随着C的增大而增大CA与C成正比例7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可得出的结论是()序号ABC序号ABC序号ABC111144217931222582818233361239273AA与C有关BA随着C的增大而增大CA与C成正比例8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与8,可得出的结论是()序号
5、ABC序号ABC序号ABC11114421793122258281823336123AA与C有关BA随着C的增大而增大CA与C成正比例9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10,可得出的结论是()序号ABC序号ABC序号ABC11114421793122258281823336123927310364AA与C有关BA随着C的增大而增大CA与C成正比例10分析比较1、2、3,可得出的结论是()序号AC111222333AA与C有关BA随着C的增大而增大CA与C成正比例11分析比较1、2、3、4、5、6、7与8,可得出的结论是()序号12345678A12342468B12341234C1
6、2AA与C有关BA随着C的增大而增大CA与C成正比【真题】1为了研究液体从容器侧壁水平喷出的距离s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将侧壁开有A、B、C三个小孔的甲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中先后注满盐水、水,将液体水平喷出的距离s、小孔在液体中的深度h和距水平面的高度H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图中所标s、h、H以C点为例)接着他们换用侧壁开有小孔的乙、丙容器重复上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三、表四中表一(盐水;甲容器)表二(水;甲容器)表三(水;乙容器)表四(水;丙容器)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实验序号1、4或2、5或3、6的数据可以得出:当h和H相同时,液体水平喷出的距离相同,与液体密
7、度无关分析比较表二和表三中实验序号4、7或5、8或6、9的数据可以得出:当小孔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小孔距水平面的高度越大,液体水平喷出的距离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8、10或9、12或1、11的数据可以得出:当小孔距水平面的高度相同时,小孔在液体中的深度越大,液体水平喷出的距离越大2小张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使用斜面能省力但费距离于是他猜想利用斜面做功和不用斜面直接对物体做功可能相等为了验证猜想,他用木块作为研究物体,在相同材质、不同倾角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先用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G,并竖直向上使木块匀速上升一段高度h;再将木块放在斜面底端,沿斜面用测力计将木块匀速拉到相同高度h读出
8、每次实验的拉力F的大小,量出木块上升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L,并把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表一(斜面A)实验序号重力G(牛)拉力F(牛)木块上升距离h (米)斜面的长度L(米)直接提起木块做功WG(焦)拉力通过斜面做功WF(焦)12.51.50.31.20.751.82530.20.81.02.437.54.50.20.81.53.6表二(斜面B)实验序号重力G(牛)拉力F(牛)木块上升距离h (米)斜面的长度L(米)直接提起木块做功WG(焦)拉力通过斜面做功WF(焦)42.520.30.60.751.25540.20.41.01.667.560.20.41.52.4表三(斜面C)实
9、验序号重力G(牛)拉力F(牛)木块上升距离h (米)斜面的长度L(米)直接提起木块做功WG(焦)拉力通过斜面做功WF(焦)72.52.250.30.420.750.95854.50.20.281.01.2697.56.750.20.281.51.89(1)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斜面对物体做功大于不用斜面直接对物体做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最后两列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WG和W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沿相同材质、相同倾角的斜面拉物体,拉力所做的功与直接提起重物所做的功的比值相同(b)分析表一和表二和
10、表三中WG和W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沿相同材质、不同倾角的斜面拉物体,拉力做的功与直接提起重物所做的功的比值不同,斜面倾角越大,WF与WG比值越小(3)小张同学为寻找更普遍性的实验结论,应该选择不同的物体,不同材质的斜面,不同倾角的斜面继续进行实验3某小组同学探究运动球体所受空气的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若干重力、横截面积不同的光滑小球放在水平面上,利用吹风机控制风速向小球吹风,当小球静止时,观察并记录轻质弹簧被小球压缩的距离,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实验序号重力(牛)风速(米/秒)横截面积(米2)弹簧被压缩距离(厘米)1110.122210.
11、123310.12表二实验序号重力(牛)风速(米/秒)横截面积(米2)弹簧被压缩距离(厘米)4110.125110.246110.36如图是吹风机向左吹风时,小球相当于在风中向右(选填“左”或“右”)运动实验中,他们是通过弹簧被压缩距离来反映小球所受阻力大小分析比较表一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当运动小球的横截面积和速度均相同时,小球所受空气阻力与小球重力无关分析比较表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当运动小球的速度相同时,小球的横截面积越大,小球所受空气阻力也越大完成上述实验后,该小组同学猜想:运动球体所受空气阻力还可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为了利用现有器材验证这一猜想,请你在
12、表三中填写实验前应该预设的数据,以体现实验方案表三实验序号重力(牛)风速(米/秒)横截面积(米2)弹簧被压缩距离(厘米)7110.18120.19130.14某小组同学研究用水平拉力F匀速拉动物体时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不同的物块分别放置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表一 木块在木板上运动表二 木块在橡胶板上运动表三 钢块在木板上运动表四 铸铁放在纸板上根据该小组的实验设计,可以判断他们是在研究用水平拉力F匀速拉动物体时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物体材料、水平面材料的关系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的
13、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物体材料相同时,拉力与物体(物块)的质量成正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同一物体(物块),接触面的材料不同,拉力的大小不同另一小组同学也进行了实验,拿出其中的一组实验数据(如表四)和表三进行比较小徐认为:用水平拉力F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的质量相同,拉力大小也相同,与其他因素无关小佳认为:用水平拉力F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的质量相同,拉力大小不一定相同你认为小徐(选填“小徐”或“小佳”)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物体和水平面材料都在变,不能得出拉力与质量无关的
14、结论5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台秤示数的变化,如图所示,他们将体积10分米3的圆柱体A浸入液体中,逐步改变其浸入液体的体积,读出相应的台秤示数F,将V浸和F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V浸的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V浸及F的变化量V浸和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已知12)表一(液体密度为1) 表二(液体密度为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或712中F与V浸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台秤示数随圆柱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或712中F与液体密度的关
15、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不铜种液体的过程中,圆柱体浸入液体体积相同时,台秤示数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或712中F与V浸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F与V浸成正比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和V浸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F与V浸的比值是一个定值(b)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和V浸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不同液体的过程中,液体密度大,F与V浸的比值大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他
16、们在如图所示的两只完全相同的白色小瓶内分别装入50克的水和50克的煤油,实验时,将两只小瓶都放在太阳下暴晒,并利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升高的温度,用计时器测量加热的时间,并将实验数据整理、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设两只小瓶晒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表一:50克水表二:50克煤油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6或4、7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6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及相
17、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的比值是一个定值(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不同7小红和小华在游戏中注意到:小球能静止在水平面上,但不能静止在斜面上,若对小球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就能使小球静止在斜面上,为了探究这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的大小”,小红和小华用两个重力不同的光滑小球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按图进行实验,每一次实验时,它们改变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并保持拉力的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它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 小球重为3N表二 小球重为5N(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
18、3或4、5和6的拉力、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重力一定的小球静止在斜面时,随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增加而增大(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和5的拉力、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当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一定时,小球的重力越大,使小球静止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越大(3)小华发现:当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一定时,使小球静止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与重力的比值是相等的为了验证这一发现,他们添加了一些器材继续试验它们设计了表三以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完成表三中小球的重力处的填空表三=30实验序号小球的重力拉力F/N拉力与重力的比值731.5859108(2014奉贤区二模)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各实验
19、小组同学选用恰当的器材,分别用如图的实验方法测量了一些数据,并通过计算记录在表格中实验序号液体的密度(g/cm3)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cm3)浮力(N)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N)11200.20.19621400.40.39231600.60.58841.5200.30.29451.5400.60.58861.5600.90.882(1)分析实验序号1、2、3或4、5、6中前三列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2)分析实验序号1、4或2、5或3、6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甲小组同学分析了表中最后两列数据及相关条件认为这些实验数据能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4)乙小组同学发现最后两列数据不相等,于是他们把表格中浮力一列的数据分别改成“0.196;0.392;0.588;0.294;0.588;0.882”,然后也得出了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你认为乙小组的做法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实验总是有误差的,要尊重实验数据,未经实验不得随意修改实验数据 12 / 12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