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作用二、了解国际贸易变化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分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了解国际金融变化的主要变现,分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四、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教学重难点一、本课重点: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本课难点:国际经贸体系与国际金融的具体内容教学过程设计一、世界经济的发展1、资本主义国家(1)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发了一战注: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仅作了解)A、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技术日益复杂,投资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更加集中B、内容(仅作了解):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工业与金融业高度融合;采取兼并或联合方式C、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影响: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不利于经济长期建康发展,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发了一战(2)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美国柯立芝繁荣仅作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爆发注资
3、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导致产能过剩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德意日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并发动了二战注:罗斯福新政(仅作了解)A、时间:19331939年B、内容整顿金融业(银行暂时休业整顿、美元贬值);改革农业政策(减耕减产、实行补贴)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调节劳资关系、蓝鹰运动);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特点:国家干预经济(立法与行政)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关注民生,注重社会福利D、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E、影响:缓解了经济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
4、节相结合A、背景/原因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的推动战后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B、 主要内容国内:加强国家政府经济干预(适度的通货膨胀增加就业社会福利干预生产)国际:成立国际组织经济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C、历史影响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70、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困境”(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各国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高兴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5、人工智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核工业、生物技术从事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中间阶层/中产阶级人数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福利国家/社会:通过财富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局限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并且波及范围更大注战后主要经济危机:1973年石油经济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 社会主义国家(1) 苏联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8至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政权、余粮收集制、单纯行
6、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列宁新经济政策:粮食税、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内容:工业上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上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特点:单一公有制,排斥市场调节;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国家指令性计划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追求高速度影响:使苏联在短时间内从小农国家变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不是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的深层次原因战后
7、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改革陷入困境)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改革为突破口、扩大企业自主权、打开了苏联改革闸门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军事实力增强、后期改革停滞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成效甚微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分裂为多个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注苏联解体原因:斯大林体制弊端、民族矛盾尖锐、西方和平演、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波、匈、捷、罗、保、东德、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战后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南斯
8、拉夫改革(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波兰、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民主德国经济居东欧首位)但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1989年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内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农业: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工商业: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主导;银元之战;米棉之战过渡时期(19531956年)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初步实现工业化);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
9、期(19561966年)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行的经济建设方针)曲折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十年文革时期经济陷入严重混乱与倒退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企改革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内地改革开放新时期(1992至今)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贸;2010年GDP世界第二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1) 背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10、原先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2) 目标: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国有经济与经济计划加速工业化进程(3) 成就(仅作了解)20世纪60至70年代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以色列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海湾产油国经济起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基本实现了工业化;2022年印度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注:截止2022年世界GDP前20中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韩国、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伊朗、沙特阿拉伯(4)挑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殖民侵略遗留下的边界和民族矛盾造成地区冲突与政局动荡(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发展中
11、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政策失误、人口快速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4、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源)(2)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扫清障碍)(3)跨国公司迅猛发展(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前身为关贸总协定)(5)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5、补充知识:资本主义国家模式、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对比表(仅作了解)项目资本主义国家模式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制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工业化道路先轻后重(英国)优先发
12、展重工业轻重协调发展房地产?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农业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适度的政府宏观调整高度集中、自上而下国家指令性计划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1、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期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1) 原因:战争与经济危机的爆发(2) 表现: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3) 影响: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世界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2、 1947至1995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 建立:1947年在美国主导下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部在瑞士日内瓦(2) 宗旨;国际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减少壁垒、取消歧视待遇)(3) 性质:是一个政府
13、间缔结的临时性的关于关贸的国际多边协定,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补充,依然以美国为主导(仅作了解)(4) 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3、1995年至今的世界贸易组织(WTO)(1) 建立: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在瑞士日内瓦(2)宗旨:建立更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互惠、非歧视性、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准入)(3)意义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成员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国际贸易最新变化:贸易形式更多样、交易手段更便
14、利(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布雷顿森林体系(1)形成背景二战使世界金融秩序混乱,战后各国渴望建立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国经济实力大增,其余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英镑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2)正式形成: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议(3)主要内容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双挂钩一固定A、 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B、 固定各会员国与美元汇率建立以美国为中心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15、(WB)时间1945年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外汇管制提供短期贷款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初期贷款对象为西欧国家,后为发展中国家规定总部均设在华盛顿;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加权投票制(4)影响:美元霸主地位得以确立,标志着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5)走向瓦解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美元与石油挂钩,建立石油美元体系注:瓦解原因(仅作了解)A、 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又爆发石油危机,经济陷入滞胀困境;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B、 西欧、日本的经济崛起,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分化,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C、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存在致命缺
16、陷特里芬难题2、现代国际金融新发展(1) 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2) 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证券与保险),不同金融机构业务界限被打破(3) 电子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日益普及(自动取款机、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联网、手机电脑)(4)现代国际金融也具有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是全球性金融危机(5)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2009年中国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板书设计一
17、、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一、世界经济的发展1、资本主义国家(1)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2)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3)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宏观调控、福利国家、高兴技术产业)2、社会主义国家(1)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战后苏联三次改革(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改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东欧剧变(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4、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1、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期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2、1947至1995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1995年至今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2、现代国际金融新发展课后反思一、还是没有更好的突出重点,存在面面俱到问题;导致本节课整体上时间还是相对紧张二、在调动学生和引导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一步深入发掘三、文献史料一方面数量较少,另一方面质量较低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