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方案学科数学课题:线段教时:1教时修改者: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2、能用尺度量线段。3、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制定依据:1) 内容分析:线段是沪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章几何小实践中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并度量线段,本节课和前面度量部分紧紧挂钩,同时引出线段的长度计算内容。整节课围绕线段的特点、什么是线段、度量线段三个重点进行展开。在观察、思考和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知识、理解知识。2) 学生实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关于线的知识,通过从家到学校的不同路线对比,寻找最短路线,很容易引入线段这个概念,因此这部分内容对
2、学生来说理解不难。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度量的知识,但都是对具体物体的度量,但是,本节内容的量一量,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抽象的线段的度量,这里可能会有一些难度,可能出现学生测量不准、测量方法有误的情况。需要老师反复演示,和学生对比答案,让学生逐渐掌握准确度量线段的方法。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有向开放二、确定主题三、互动生成四、重组推进五、拓展延伸六、小结1、出示三条不同的路线,学生观察。师:小朋友,你们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走呢?师: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从家到学校,也有几条路线。师:你看到了什么? 2、找到最近的路线,引出线段的特点。师:从小丁丁家到学
3、校有3条路,他会走哪一条呢?为什么?师:你怎么看出它是最近的呢?师:除了用眼睛看,还有其它方法,今天我们就能证明我们这个猜想。 1、初步直观上认识线段师:首先老师把第二条路画下来了,仔细观察,说说这图形是什么样子的。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再给出另外几条类似的图形。2、线段的特点师:这种有两个端点直的线我们叫做线段。(补充板书,出示课题线段)师: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曲线变线段的演示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线段的特征,现在老师手中有一根弯曲的绳子,如何变魔术,把它变成线段 师:你是怎么做的?(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小结:把绳子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我们捏住的绳子的两头就是线段的端点。1、
4、生活中的线段师:拉直的绳子是线段,那生活中还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呢?(1)老师引导: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再用手去摸一摸边的两端,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2)你还能在身边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吗?总结:直尺、课本、桌子、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3)你认为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两者缺一不可。2、小练习:判断哪些图形是线段?分别出示:1、2、3、4(每题都反馈,并给出思考的时间)师:你们答案都是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其他不是线段?师小结: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线和两
5、个端点缺一不可1、 猜长短师:你们真聪明,认识了线段,来看这两条是不是线段呢(多媒体出示一条横的线段,一条竖的线段)?那你们猜一猜哪一条长?师:到底哪条长?你们有办法知道吗?2、量一量师:请小朋友自己来量一量,练习纸第一题。老师在PPT上演示,学生自批老师提问:度量时要注意什么?最后还要记得把长度写在线段的上方。3、巩固练习(1)完成书上56页第2题:量线段。(2)评讲校对(多种形式反馈:投影演示学生的答案,一起找错误校对,要充分挖掘错误资源)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单独回答单独回答观察并作答。生:第二条,因为它最近。生:我是用眼睛直接观察得出的。同桌交流并个别回答。同桌交流、个别回答。小组交流
6、,全班交流学生演示。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学生重述对线段特点的认识。手势出答案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独立尝试量线段。学生个别回答(1、左端对齐0刻度线。2、尺要和所量物体重合。3、右端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学生自主探究,动手量一量完成练习纸上练习 。学生集体反馈结果。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路线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引出小丁丁到学校有3条路,再顺利引出“线段”的概念。通过直观的观察得出中间的路线最近,为下面更准确的验证埋下伏笔。这里同时给出了几条线段,让学生对比并归纳出一般的特点,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加深对线段特点的认识。通过动态的演示,扩大对线段的概念认识。从书本扩展到生活中,认识到身边处处都有线段。再次总结PPT出示了4条线,其中第2条符合线段的特点。其它三条各违背了其中一个特点,学生通过四条线对比判断,把线段的两个特点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对比观察得出两条线段长短似乎相同,学生产生了分歧,对长短判断不一。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度量的方法,会填写_cm_mm(在横线上填数字)。但还没有独立写过完整的长度,这里又补充了长度的写法,增加了新的知识。板书线段特点:1、 有两个端点。2、 直直的线量一量:1、 左端对齐“0”刻度线。2、 把尺摆平。3、 看右端,写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