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思考高三历史组 杨丹通过对新课程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困难很多,阻力很大,压力很重,这是推进高中新课程所面临的现状。不过,面对高中新课程,更多的感受到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既然选择了它,就应义无返顾,勇往直前。新课程、新教材需要新转变,尤其是需要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转变。高中历史新课标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与原来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新课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以新课标为灵魂而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
2、四个版本,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虽都是围绕历史新课标进行编写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但就某一具体的专题来说,内容的编排顺序以及内容的讲解程度则不完全一致。如: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这一专题的第一课内容,新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四个版本的教材对这一内容的编写不尽相同。人教版教材主要以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为线索,重点介绍了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人民版教材则从“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西周分封制、西周的宗法制和礼乐秩序,这四个方面进行编写,补充了新课标未做要求的西周的礼乐秩序;岳麓版教材以“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为标题,介
3、绍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演变,重点介绍了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再以“抗日战争”内容为例,新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人民版教材从“侵华日军的罪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四个方面进行讲解。人教版教材则从“全民族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胜利”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其实,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教师都要研究新课标,发挥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善于跳出教材看教材,多研究新教材与新课标共性的东西,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钻研教材
4、,进行课堂教学。还以人民版“抗日战争”为例,讲授这一内容时,我就注意与新课标衔接,对“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内容作了适当精简,重点讲解“侵华日军的罪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为例,新教材共分3个模块,25个单元,其中必修I为政治史,共9个专题,必修II为经济史,共8个单元,必修III为文化史,共8个单元,选修课教材还包括6个专题。这种编排,既强调了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包容性,又兼顾了历史知识的选择性和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同时,新教材是在初中历史教材基础上编写的,它不再是一种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初中历史基础上的升华,但现在,很多地
5、区的初中阶段,历史学科被当作是副科,中考是开卷考试,考试的结果也只折算成很少的分值记入中考总分,学生的初中历史基础总体上很薄弱,不能适应高中新教材的内容。对待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初中到高中知识的转换和衔接,以人民版“辛亥革命”为例,这一课主要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三个方面进行编写,教师处理这一内容时,可以从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这一初中学生已学过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回答有关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做好知识的衔接,调整教学思路。新教材内容多,理论分析要求比较高,正常讲授,课时显得不足,教师处理新教材,要
6、善于大胆取舍,能不讲的坚决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把教学重心放在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分析上。以人民版“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这一课内容非常丰富,讲授具体内容时,对五四运动的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解放战争的经过等内容大可大胆舍弃,少讲或不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则重点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线索、发展历程以及胜利的意义和经验。新教材的实施,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多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新课程下,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以人民版“抗日战争”为例,在讲到日本侵华的原因时,教师可以
7、引用“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日本为什么首先侵略中国东北?”、“日本为什么敢侵略中国?”、“日本为什么于1937年全面侵华?”这四个问题,层层推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日本侵华原因的理解。与此同时,合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教学,也应是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重要转变之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增强历史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感性的认识历史。如:在讲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一内容时,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可以让学生感性地认识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概况。然而,对于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的讲解,仍可采用传统的历史讲授法,如:在讲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一内容,如果
8、缺乏教师深入浅出地的讲解,会大大增加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实践证明,实施新课程,不应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彻底否定,而应是一种发展和超越。毕竟,再高明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只是历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再新颖的教学方式,都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历史新课程下,教师既要用好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又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教师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新型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方法,但对学生的探究学习应把握好3个问题:其一,探究的
9、主题是否合适。应找一些有探究价值的主题,不能围绕一些并无探究价值的主题,让学生去探究,最终只会是不了了之,不能形成任何成果。如:可以组织学生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课堂交流、小组讨论、展示图片、展示课件、教师总结几个步骤,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信息,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征。其二,探究的形式是否合理。大多的探究,可以讨论、辩论的形式为主,也可采用历史短剧的形式。高中阶段,可以以讨论的形式为主,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探究学习。如:在讲授“辛亥革命”时,可组织学生围绕“你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一命题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辛亥革命的成
10、功之处和失败之处,而学生讨论的过程,就是不断加深对辛亥革命地位认识的过程。其三,探究的尺度如何把握。探究的问题,要适可而止,否则,一些问题,学生会越探究越糊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切忌:整节课的大多数时间,大多是学生的讨论,并充斥着多种活动,令人眼花缭乱,教师讲解的机会很少,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表面上看,这样的历史课堂轰轰烈烈,但事实上,这样的探究学习只是做了无用功,是名副其实的“无效探究”。学生的历史探究学习,是基于对相关历史知识比较熟悉的前提之下的,离开了教师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都很模糊,又谈何探究呢?如:在讲授“古罗马人的法律”这一内容时,可组织学生探究“模拟古罗马法庭”,但是,如果教师事先不向学生讲解古罗马民法各项制度的沿革及实质,学生根本是没法探究的。新课程也提倡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稍不甚就容易异化成“以学生为中心”,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接二连三的提问,纷繁复杂的活动这些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这也背离了新课程的初衷。因而,在中学历史新课程的课堂上,学生“学”历史的主体地位的确定,应该是以教师“教”历史的主导地位为前提的。3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