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馒头发霉了课程标准: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知识与技能 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 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会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在科学实验中能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1、 利用显微镜、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认识霉。2、 认识霉的功与过。3、 探究霉的生长条件。4、 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办法及依据。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探究能力:教学材料 馒头、放大镜、显微镜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2、互动性质学生/ 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一、通过图片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3讨论:关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引出讨论的话题。探索和调查二、学生观察霉的样子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霉。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有一点务必请大家注意:观察完毕,记住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载玻片和双手。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
3、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三、指导学生阅读资料1谈话: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此,你了解些什么呢?2学生交流对霉的已有认识。3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的资料霉的功与过。4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霉的其他资料,让学生明白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类有贡献也有危害。四、探究霉的生长条件1大胆进行假设。(1)提问: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个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2)各小组汇报猜想结果。2设计实验方案。(1)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先请各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
4、。(2)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要求把设计意图写下来。(3)小组派代表利用实物投影仪汇报交流。(4)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初步设计如下实验表格:假设的条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改变的条件不变的条件3小组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实验,避免实验雷同。4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课外进行对比实验。利用显微镜、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认识霉。认识霉的功与过探究霉的生长条件。回顾和解释一、汇报探究霉的生长条件的结果1各小组简要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2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食物或其他物品在温暖和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二、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一些方法1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食物或物品会发霉?2启发谈话:发霉给我们人类带来许多不便,我们可以怎样防止食物或物品发霉呢?3看教材第10页上的四幅图,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三、拓展延伸1课外实验:学生继续研究霉产生的其他条件。2进一步探究防止食物或物品发霉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霉的认识。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办法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