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轮 主题复习主题七主题七 从人口迁移看中国与世界的变迁从人口迁移看中国与世界的变迁人口迁移与文化交融人口迁移与文化交融01主题导读主题导读03重要概念重要概念04学习线索学习线索05主题训练主题训练02热点话题热点话题主题导读主题导读人口迁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常态。人口迁移必然伴随着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交融。研究历史上的人口迁移,能帮助我们从一个更长的时间与更广的空间去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世界的变迁。热点话题热点话题(一)进城务工人员。(二)欧洲难民问题。(三)全球化下的人口流动。(四)疫情、逆全球化下的人口流动受阻。(五)种族歧视,美国黑人被警察跪压事件。重要概念重要概念1.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区域: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2.工业化工业化: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主要特征是大量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农村人口转入城市。3.城市化城市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迅速发展,人口从农村聚集到城市,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工业化和城市化首先在英国,继而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相继铺开,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现象。4.重大事件重大事件:中华文明多元
3、一体,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北方人口南迁、江南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改革开放;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三角贸易、工业革命、世界大战、全球化等。学习线索学习线索人口迁移概述人口迁移概述1.概述概述:(1)古代游牧民族的大迁徙对欧亚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与转型产生重大的影响。(2)近代欧洲人的移民扩张改变了美洲与大洋洲的人口结构,造成了非洲人口的严重损失,驱动亚洲劳工的大量迁移,人口迁移带来了这些地区的文化重构,新的族群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3)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全球化,战争、灾难和经济因素等也造成规模日渐增长的难民群体,现代移民社会面临着文化认同的新课题。总趋势为数量不断增加、范
4、围不断扩大。中国古代人口迁移中国古代人口迁移1.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轨迹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轨迹(1)内地内地边疆边疆: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2)少数民族内迁少数民族内迁: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东汉以后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3)北人南迁北人南迁: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江南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在南宋最后完成。(4)华人外流华人外流:中国海外。到海外谋生、居住,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5)外
5、族内流外族内流:外国中国。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丝绸之路;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2.原因原因:天灾;战乱;政策;谋生;人口压力;文明吸引力。3.意义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和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发南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4.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及其经验教训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及其经验教训(1)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
6、素。人类社会迄今已存在三代生产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中,人类所获得的是第一代生产力,其基本特征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了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整个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基本上属于这种第一代的生产力。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家施行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2)古代社会,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发展社会经
7、济的先决条件和社会繁荣昌盛的象征。在历代封建王朝的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般与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同步。如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时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3)人口的过度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后果,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跨地域转移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跨地域转移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三角贸易”:欧洲、非洲:欧洲、非洲美洲美洲美洲印第安人锐减美洲印第安人锐减: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传播疾病与大量屠杀,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非洲
8、黑人被贩卖到美洲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以补充种植园劳动力。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白人移民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增加。使美洲白人数量增加。影响影响:对欧洲: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对美洲:补充了劳动力,改变美洲人口结构,出现新的族群;形成独特的美洲文化;种族歧视。对非洲:损失大量劳动力,严重阻碍了非洲的发展。2.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大洋洲大洋洲澳大利亚最初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场所;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对大洋洲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土著遭屠杀,人口锐减,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人迁往澳大利亚与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当地主要居民。3.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等:中国列强对
9、中国的侵略等:中国美洲、大洋洲美洲、大洋洲背景背景: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限,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以补充廉价劳动力。开发美洲开发美洲: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为生活所迫、或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华工是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和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的主要劳动力。开发大洋洲开发大洋洲:华工在种植园与矿山辛勤劳动,促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发。下南洋。赴金山赴金山:清朝中后期,洋人骗取大量廉价劳动力赴美国旧金山。4.国内流动国内流动美国美国:独立战争后,东部西部,促进美国西部开发;南北战争:大量黑人从南方北方,为资本主义提供自由劳动力。英国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农村城市,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入新兴的工业城
10、市,加快城市化步伐。中国中国:因战乱、自然灾害等迁移,如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学者等迁往西南地区。现代的现代的“移民移民”和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市;内地沿海地区;落后地区发达地区。以经济因素为主,以主动流动的方式为主,以分散、个体流动为主。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主要输入地。作用: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承担了城市工业、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弊端:城市人口、
11、管理等造成压力。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新的移民潮,因求学、就业等原因移民国外,也有华侨回流、“海归人士”、外国人因工作等原因来华。2.经济全球化:全球流动经济全球化:全球流动。背景背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国际化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跨国公司的推动。劳工迁移(传统制造业);精英迁移(贸易、金融、高新科技等行业)。3.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移民社会存在本土居民与外来人口的文化认同问题,既有融合趋势,也经历冲突与调和的过程。有利于文化间的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社会。小结小结主题训练主题训练人口迁移,影响深远。某校进行项目式学习,分别从四个层面进行合作探究:探究一:人口迁移之路径探
12、究一:人口迁移之路径材料一:如图所示。材料一:如图所示。(1)根据材料一的示意图,概括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空间特点:总体由北向南迁移。第一次是少数民族从边疆向黄河空间特点:总体由北向南迁移。第一次是少数民族从边疆向黄河流域迁移;后两次都是从北方向南方迁移。流域迁移;后两次都是从北方向南方迁移。材料二:材料二:如图所示。(2)观察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边疆地区、东北等工业城市迁移;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边疆地区、东北等工业城市迁移;改革开放后,主要由内地向沿海地区迁移。后,主要由内地向沿海地区迁移。材料三:材料三:如表所示。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
13、编制阶段阶段阶段一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二阶段三阶段三时间时间15001850年年18501945年年19452000年年主要移出地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非洲欧洲、亚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数量数量至至1850年,黑奴约为年,黑奴约为1 500万,为白人移民的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年欧洲移出4 800万,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年迁移人口为325万,万,1974年为年为947.5万,万,1985
14、1990年年增长率为年年增长率为2.59%(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止;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材料四:材料四: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有7个,曼彻斯特已达35万人。18世纪,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到1841年下降为20%,初步
15、实现了城市化。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等欧洲国家已形成了庞大的城市贫民群体,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阶层。余伟民主编历史(上海版)(4)根据材料四,指出1819世纪上半叶英国人口流动的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趋势:从英国农村到城市。原因:工业革命。趋势:从英国农村到城市。原因:工业革命。探究二:人口迁移之因素探究二:人口迁移之因素材料五:材料五: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
16、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五,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原因。原因:北方战乱;北方地区寒冷。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原因:北方战乱;北方地区寒冷。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肥沃。材料六材料六: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
17、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举世公认。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背景背景: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东南沿海人口压力。材料七材料七:19 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
18、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商品生产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7)根据材料七归纳19世纪中期引起欧洲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对政治自由和人身安全的要求、欧洲军事和技术上的主要因素:对政治自由和人身安全的要求、欧洲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工业的增长刺激。优势、工业的
19、增长刺激。材料八材料八:随着欧洲移民的流入,1780年至1790年人口增长了41%,到1860年,美国人口增加到3 144万人。18611914年,又有外国移民2 710万人移入。李仲生人口经济学(8)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20世纪初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欧洲移民;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移民;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宅地法宅地法的颁布;南北战争的颁布;南北战争北方获胜,工业获得发展;政局稳定。北方获胜,工业获得发展;政局稳定。探究三:人口迁移之影响探究三:人口迁移之影响材料九材料九:五胡内迁指匈奴、鲜卑、羯、氐、羌等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民族界限日益模糊
20、。摘编自中国史纲要材料十材料十: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编自宋史食货志渭南文集(9)结合材料九和材料十,从民族关系和经济格局角度阐述人口迁移的影响。民族关系角度:人口迁移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的交融。民族关系角度:人口迁移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的交融。经济格局角度:人口迁移促进了南宋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重经济格局角度:人口迁移促进了南宋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心南移的完成。材料十一材料十一:据统计,同盟会成立前,兴中会300多会员中,华侨占219人。据1912年广东财政司报告,1911年11月9日至1912年5月底,华侨支持广东光复和革命政权的捐
21、款、借款达175.8万元。1938年10月10日南洋各地80多个筹赈会及其1 000多个分会在“南侨总会”领导下,为祖国抗战筹赈捐款,派遣侨胞回国参战,组织华侨回国慰劳团,以及在组织侨胞保卫侨居地的斗争中贡献甚大。摘编华侨史(第五卷)(10)根据材料十一,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主要贡献。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支持中国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11)综合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人口流迁和变化受国内(如战乱、饥荒、生存环境等)和国际大人口流迁和变化受国内
22、(如战乱、饥荒、生存环境等)和国际大环境(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世界大战、经济全环境(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世界大战、经济全球化等)的影响;人口流迁和变化呈现主动和被动方式;人口迁球化等)的影响;人口流迁和变化呈现主动和被动方式;人口迁移推动了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相互交流,推动世界的交移推动了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相互交流,推动世界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流合作与发展。探究四:人口迁移之思考探究四:人口迁移之思考材料十二材料十二: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人口迁移呈现出相对开放的态势。这阶段的人口迁移体现了国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变化的过渡性,迁移规模增
23、加,受到行政体制和市场规律的双重影响。中国人口、经济状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区域人口迁移流动调整的新格局,并由此对城乡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城市病”、农村“空巢”现象及迁移人口贫困化、权益保护与社会融入等城乡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毛奕琳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12)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略。答案:略。可从以下思路展开:可从以下思路展开:答题格式:观点答题格式:观点+论述(用史实论证其原因和影响)论述(用史实论证其原因和影响)+小结(回小结(回应观点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应观点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分析材
24、料,提炼观点:其一,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人口迁移呈现分析材料,提炼观点:其一,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人口迁移呈现出相对开放的态势;其二,中国人口、经济状况的巨大变化,引出相对开放的态势;其二,中国人口、经济状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区域人口迁移流动调整的新格局;其三,区域人口迁移流动发了区域人口迁移流动调整的新格局;其三,区域人口迁移流动新格局对城乡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格局对城乡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选择角度,加以论述:其一,就人口迁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来看,改革选择角度,加以论述:其一,就人口迁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来看,改革导致上述情况的产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量剩余劳动力
25、产生;城市导致上述情况的产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量剩余劳动力产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城市经济活力增强对劳动力的需要和吸引。其二,就人口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城市经济活力增强对劳动力的需要和吸引。其二,就人口经济巨变引发区域人口迁移流动的调整来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口流动呈现经济巨变引发区域人口迁移流动的调整来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口流动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表现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显著增长的趋势。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表现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参与城参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与内陆省份劳动力大量流向沿海省份,形成一股民工潮。随着经济市的建设和发
26、展与内陆省份劳动力大量流向沿海省份,形成一股民工潮。随着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对教育程度和技术能力的要求提高,必然会引起区域人口迁移流动面临转型升级,对教育程度和技术能力的要求提高,必然会引起区域人口迁移流动的主体和规模发生新变化。其三,就区域人口迁移流动新格局对城乡社会发展产生的主体和规模发生新变化。其三,就区域人口迁移流动新格局对城乡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来看,贫困地区人民对大城市的盲目崇拜和向往导致人口过度集中,引发的影响来看,贫困地区人民对大城市的盲目崇拜和向往导致人口过度集中,引发“大城市病大城市病”;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农村出现;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农村出现“空巢空巢”现象;城市的接纳度现象;城市的接纳度也使得迁移人口贫困化、权益保护与社会融入等城乡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也使得迁移人口贫困化、权益保护与社会融入等城乡社会问题日益突出。(13)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来到中国工作、生活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国在未来可能面临着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坚持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增强主体文化的认同感。坚持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增强主体文化的认同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