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首诗以精练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和战胜的种种艰难险阻,赞美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岭”就是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越城岭的土名就叫“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诗歌七律长征老山界老山界陆定一学习目标1、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2、品析文中的精彩语句和细腻描写,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3、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
2、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老山界为五岭之越城岭山脉的中段分支,在广西北部,南北坡长 21 公里,东西宽约6 公里,山地面积达 126 平方公里,其主峰是猫儿山,海拔 2141.5米,是五岭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这里山势连绵,峰峦重叠,悬崖峭壁高耸入云,触目惊心。遍山林深叶茂,河谷幽深,人迹罕至。只有悬崖绝壁间的羊肠小径可走。小径如同一条细长的带子,忽而伸向山顶,忽而坠入峡谷。“瞬间有四季,几步不同天”,是人们对老山界的形象描述。结合课文和资料,说说老山界是一座怎样的山。【补充资料】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
3、,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高大陡峭、崎岖险峻、气候恶劣、人迹罕至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作者简介字词学习惊惶(hun)欺侮(w)呜咽(y)澎湃(pi)矗立(ch)骨碌(lu)蜷曲(qun)冷颤(zhn)点缀(zhu)咀嚼(ju)军阀(f)酣然(hn)词语解释惊惶:惊慌,害怕慌张。惶,恐慌。呜咽:
4、低声哭泣或形容凄切的水声或琴声。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入睡。酣然:喝酒畅快的样子。矗立:高耸地立着。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景致:风景。攀谈:闲谈的意思。1、从体裁上说,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请找出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间:从第一天的下午到次日的下午。地点:长征路上老山界的山脚下和老山界的整个山路中。人物:红军某部的干部和战士。起因: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经过:红军战士历经艰险翻山。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文章所叙之事: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老山界。一 叙“老山界之事2 2、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段):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第二部
5、分(232段):叙述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三部分(33段):指出老山界在长征中的地位,翻越老山界的意义。一 叙“老山界之事3 3、根据文章内容,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根据文章内容,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时间时间地点地点人物人物所所发生发生的事情的事情第第一一天天“下午才动身下午才动身”:下午:下午“天色晚了天色晚了”:傍晚:傍晚“天黑了才到山脚天黑了才到山脚”:天黑:天黑“满天都是星光满天都是星光”:夜里:夜里“半夜里半夜里”:半夜:半夜第第二二天天“黎明的时候黎明的时候”:黎明以后:黎明以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下午:下午一 叙“老山界之事时间时间地点地点
6、人物人物所所发生发生的事情的事情第第一一天天“下午才动身下午才动身”:下:下午午“天色晚了天色晚了”:傍晚:傍晚“天黑了才到山脚天黑了才到山脚”:天黑天黑“又等了一点多钟又等了一点多钟”:夜里夜里“半夜里半夜里”:半夜:半夜第第二二天天“黎明的时候黎明的时候”:黎:黎明以后明以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多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钟”:下午:下午 山沟山沟 红军红军 沿着山沟向沿着山沟向上走上走 路旁瑶民家路旁瑶民家 宣传部工作同志宣传部工作同志与瑶民攀谈与瑶民攀谈 山脚往上山脚往上 红军红军 打火把打火把登山登山 山腰山腰 红军红军 露宿露宿 山腰山腰“我我”冻醒冻醒 上山路上上山路上 红军红军吃饭,吃饭,
7、贴标语,贴标语,继续继续爬山爬山 山顶和下山路上山顶和下山路上“我我”、很、很多战士多战士 到达山顶,稍休息到达山顶,稍休息后下山;煮粥吃后下山;煮粥吃4 4、依据表格内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展开叙述的?、依据表格内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展开叙述的?按照按照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和和地点转移地点转移顺序展开叙述的。顺序展开叙述的。5 5、为什么文章一开头要写、为什么文章一开头要写“三十里高的瑶山三十里高的瑶山”?说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也为下文红军的不怕困难作了铺垫。一 叙“老山界之事“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有多难走?“难走”表现在什么地方?战士们又是如何面对
8、的?二 赞“老山界之人难处困难情况(课文语句)战士的态度红军精神行动难“走不动、等了好久”、“队伍笨重,伤员、行李辎重”。(难以行军,队伍笨重)“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打趣逗笑、奋勇登山)生活难“路只有一尺来宽不就骨碌下去了吗”“寒气逼人浑身打着颤”。(路窄石硬,寒气逼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酣然入梦、观赏夜景)“肚子很饿,气力不够”。(粮食奇缺,肚子饥饿)“鼓着勇气前进”。(鼓着勇气,忍饥爬山)处境难“机关枪声很密”。(伤病员多,敌人追击。)讥笑敌人飞机的无能。
9、(毫不畏惧、嘲笑敌机)表现了表现了红军战红军战士士不怕不怕艰难险艰难险阻的阻的革革命英雄命英雄主义主义和和革命乐革命乐观主义观主义精神精神山路难“三十里高”、“九十度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悬崖峭壁,山高路险)“非行军不可”、“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军令如山,不畏艰险)文章主旨 本文真实、生动地讲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 品老山界之文1、研读第3-10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躲”
10、写出了什么?(2)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为什么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哪些词语在文中反映了她思想感情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一句中,“生怕”“显眼”写出了什么?(1)“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躲”写出了什么?写出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2)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为什么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哪些词语在文中反
11、映了她思想感情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到瑶民家这一过程,表现了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情谊,说明红军是一支为人民谋福利、民拥军、军爱民、纪律严明的部队,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思想。(3)“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一句中,“生怕”“显眼”写出了什么?“生怕”是“很怕”的意思,表达了红军深切爱护群众利益的心情。“显眼”是“突出,醒目”的意思,说明了红军考虑周到用这两个词,充分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三 品老山界之文2、研读“满天都是星光就在脚底下”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对火
12、把的描写表现了老山界的什么特点?(2)“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作者在写景中穿插对话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1)文中对火把的描写表现了老山界的什么特点?火把成“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跟星光连接”,突出了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突出了山的陡峭。作者通过对火把的描写,渲染了老山界山势高、陡、险的特点。三 品老山界之文(2)“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奇观”本来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这里指人、夜色、高山组成
13、的雄奇美丽的罕见景象,这一句用赞美的口吻,流露出作者对火把与星光交相辉映的场面的欣赏,表达了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反映了红军在艰难征程中昂扬奋发的精神境界。(3)作者在写景中穿插对话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语言生动、幽默、风趣,表现红军战士身临绝壁仍旧很乐观的精神风貌。3、研读“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这部分哪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2)“横着心”和“酣然入梦”是否矛盾?为什么?(3)这部分前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4)“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14、”,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5)“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是否矛盾?(6)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三 品老山界之文(1)这部分哪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逼”“刺”“卷”“蜷”,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全身因寒冷而发抖、哆嗦的形象,表现了寒气刺骨的情景。(2)“横着心”和“酣然入梦”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横着心”是因为四周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战士们为了明天能够继续前进,服从命令就地休息,表现了红军不畏困难的坚强气概,又说明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酣然入梦”表现了红军太疲劳,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
15、坦然的乐观精神。(3)这部分前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运用了比喻手法,把“星星”比作“宝石”,生动形象写出了星星的明亮、闪烁和星空的灿烂美丽;把“山峰”比喻成“巨人”,写出了山的高大和气势;把“山谷”比喻成“井”,点明了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作用:既形象地写出了自然景物之美,突出了山的高大和险峻,流露出作者不无欣赏的审美情趣,展现出作者的革命乐观精神,又暗示出红军的艰难处境。尽管如此,直立、高耸的老山界仍阻挡不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也改变不了他们长征必胜“宝石”般的信念。(4)“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16、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这几句声响的描写尤其精彩,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各种不可捉摸、难以言状的声响写得活灵活现,把听觉效果转化为一幅视觉画面(通感),既写出了夜半深山的静谧、红军夜宿的艰苦,又透露出夜里勃勃生机,洋溢着乐观主义的情趣。一是用比喻描摹出不同的声音。用“春蚕在咀嚼桑叶”比喻声音嘈杂,用“野马奔驰”比喻声音的猛和急,用“山泉呜咽”比喻声音小和时断时续,用“波涛澎湃”比喻声音的宏大,把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表现了红军战士乐观的情怀。二是用一个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声音的变化。比喻声音轻小的时候,用“春蚕咀嚼桑叶”(
17、用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比喻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被冻醒次数之多);“山泉在呜咽”(用拟人化手法喻山泉时断时续,又暗指山势崎岖);比喻声音大时,用“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写半夜山风之大,又喻寒风刺骨),“波涛在澎湃”(形容林木被风刮动的声音)。采用以动(声)写静的手法,突出了夜晚寂静的特点。三是用“远近、洪大细切”两组反义词,以四个比喻物,显示出声响的起伏变幻,春蚕、野马、山泉、波涛四种形象,想象也十分新奇。总之,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机,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5)“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是否矛盾?不矛盾。在深山里,在极
18、静的时候,在半醒半睡之中,确实使人有这种感觉。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睡觉呼吸声、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等,混杂一起,变化万端,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此外,该段还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把山路不适合睡觉和战士们酣然入睡作对比,把战士们夜宿的艰难和壮丽的景色作对比,通过对比突出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怀。(6)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
19、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形象的刻画。4、“机关枪身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你的理解。“叹息”一词,拟人化地讽刺了围追红军的反动军队,既表现了敌人飞机对红军战士的无奈,又用反问的手法想象出敌军士兵无可奈何、厌恶内战的情绪,表明国民党的这种反动行径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三 品老山界之文5、文章第31节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此时的景物特点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
20、种前景光明的意境。三 品老山界之文艺术特点 1、主笔与陪笔。课文题为“老山界”,写的基本内容是翻越老山界的前前后后,这是文章的主笔所在;而山脚访瑶民、山顶嘲敌机等片段则是陪笔。作者用主笔写红军克服翻越老山界的困难,用陪笔写了红军是在向群众宣传红军革命思想并同敌军作战中前进的,这就使文章主次分明而又融为一体,表现了长征中的红军是一支英雄的队伍。2、设悬与照应。文中记叙的有些事情起初不甚明了,后来才逐渐清晰,按时间顺序写,先设悬念,后面解释,产生了扣人心弦的效果。如沿着山沟向上走的时候,不知道前面的人为什么走不动,使人疑惑不解,猜想老山界这座山一定非同一般,特别难爬,读到后面证实了这座山是特别的陡峭。又如,前面只写决定要爬老山界,又说非夜里行军不可,又要队伍第二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只知其“急”,却不知急的缘由,处处都是悬念,直到将近山顶,听到枪声,说在队伍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交火,可见敌军追击之紧,回过来再读,就加深了理解,红军部队就是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翻越老山界的,越发令人惊心动魄。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十六字令三首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毛泽东拓展延伸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