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奏响幼儿数学之音作者:范 霞 单位:十堰市郧县幼儿园 主题词:体验生活中的数字,学具操作的有趣,数学游戏的好玩,区角活动中探索数学的欲望。 论文摘要: 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操作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操作活动学习数学,大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发展了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观察力、判断推理等能力。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数学,感知乐趣。发展了幼儿思维心灵性和敏捷性,激发了幼儿探究数学的欲望。 2012年10月9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
2、展指南中指出数学认知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体会许多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生活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幼儿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对数、排列顺序、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数字游戏,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并试图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总是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各种活动。兴趣作为一种幼儿对事物的意向性态度,和幼儿的快乐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兴趣的发展能导致幼儿产生愉快的
3、情绪体验,而幼儿在活动中愉快的情绪体验又能强化幼儿对事物和活动过程的兴趣。那么,如何奏响孩子数学这根弦,弹出天籁之音,让孩子感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呢? 一、在生活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有用。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反映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抽象关系。幼儿数学知识的习得和其它的认知活动成果一样,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对外在刺激的直接反应或是来自于自己的经验,而是幼儿自己在活动中主动建构和“重新发明”的过程。也就是说,幼儿并不是通过成人的口头教育和解释来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如何在生活中让幼儿体验数学的有用呢? 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
4、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如:让幼儿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自己穿的鞋子的码号与爸爸、妈妈鞋子的码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每辆车上的牌号都不同?自己家的门牌号与别人家的门牌号一样吗?家里的时钟为什么会嘀嗒嘀嗒地走个不停呢?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如知道今天是星期四,能推断明天是星期五、后天就是星期天,可以在家玩玩具啦。知道“五一”过完,下个月就该过“六一”啦。 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有用。如:在拍球、跳绳、跳远或投沙包时,可通过数数、测量的方法确定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引导幼儿观察我们跟爸爸、妈妈逛完超市后,买了很多商品,需要在出口
5、处结账,看看爸爸、妈妈要付多少钱?购少量的物品时,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参与计算和付款的过程。让幼儿感觉到数的重要性。从而使幼儿乐于参加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游戏活动。 二、学具操作法探索学用数学的有趣。 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在亲自动手操作、摆弄学具的过程中探索、获得数学经验、逻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心理学家皮亚来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借助学具让幼儿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幼儿借助于操作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改变了以往那种“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幼儿的很多经验正是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如果仅给幼儿以语言讲解而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将抽象的数字符号强加给孩子,那么幼儿并不能很好的掌握数学概念。操作活动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主、独立、愉快地体验某一数学概念的属性,探索数学运算的规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大班幼儿在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加减运算”、“自编加减法应用题”等等。可以通过学具设计:黑、红硬纸片、纽扣、珠子通过动手操作表达算式的意义,孩子学习起来才生动有趣,乐于参加数学活动。还可以通过“数字与事物”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