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小班幼儿区角材料的投放区角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使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同时,这种活动还可作为集体教学的准备和延伸的场所,使集体教学中没有掌握的知识技能,在活动区中得以弥补,帮助每个孩子走向最近发展区。由此可见,区角活动无疑是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独特的魅力。那么,如何投放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区角活动材料呢?一、投放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游戏材料,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无意注意是占主要地位的。所以,材料是否有趣、色彩形象是否
2、鲜艳、夸张对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操作有很大影响。教师发现:所提供的材料如能足够吸引幼儿的目光,又能让幼儿做做玩玩,他们就会百玩不厌。比如:探索区“小老鼠的魔戒”中,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及可爱的小老鼠造型,吸引幼儿探索吸铁石的秘密。随着游戏的熟练度递增和能力的提高,幼儿不但没有选择放弃这个区域,还充分利用已有材料,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交流,自发想出很多新的游戏方法。如:倒着游戏或根据颜色、根据路线的不同来进行游戏等。二、投放具有暗示和可变功能的游戏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区角材料的提供上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尝试尽可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预设幼儿的游戏发展规律,准备活动材料时应有一定的暗示
3、性和可变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孩子游戏时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从本班总体水平和实际情况来准备有暗示性的活动材料比如:小班初期时大部分幼儿对图形或颜色感知只停留在一维维度分类。探索区域“送图形宝宝回家”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却隐含着辨别图形和颜色二维维度分类。此时材料是一种暗示,可随着时间及幼儿能力的发展,逐渐深入。 又如:探索区“小木匠”中。当教师发现班中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够手眼协调的将螺帽和螺丝按二维维度配对后,便开始在原有材料上,添加新材料:一些可以用来组装成桌子、椅子的硬板纸。通过简单的组装,幼儿能够尝试探索利用螺帽和螺丝来制作小桌子,小凳子的模型。在材料上变化一点,为幼儿的兴趣注入新的动
4、力,使幼儿立刻与新材料互动起来。、依照个体幼儿发展差异充分挖掘已有活动材料的可变性每个幼儿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不能统一地划分为好、中、差三种。比如:探索区“邮递员”中有一个数字栅栏。苗苗已经玩了好几天,可是她的游戏水平并没有提高。她能够很快的根据颜色的不同进行排列,也能够根据数字的不同进行排列。然而当这两种排列都进行了一边之后,她就显的无所事事了。于是有一天,我对她说:“能不能尝试新玩法:一,根据红蓝的顺序进行排列。二,根据1,2的规则进行排列。”教师的提问挖掘了材料的可变玩法,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在这里,教师充分利用材料的可变性促使了个别幼儿从发展的“功能水平”进入到“最适宜水平”。 三、
5、 投放体现层次性的游戏材料,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区角活动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比如:生活区“自助餐”中。教师首先考虑提供各种不同材质制作而成得可以“吃”的食物:有皱纸做的面条、有橡皮泥做的水饺、有用厚板纸做的蔬菜、有天然的蚕豆等。软软的材质层次较低,容易被幼儿夹起、硬而光滑的材料层次教高,对幼儿来说则有些难度。于是,幼儿在做“夹“这个动作的难度会由材料的层次性变化而变化,能力发展上便有递进性。游戏中,教师发现一些大年龄的幼儿非常热衷使
6、用筷子进行游戏,并且十分得心应手。而班中一些小年龄的幼儿却屡次失败,为了获得游戏的成功感,他们常常用手去抓。经过思考,教师在区域中放置了少许调羹,便于这部分幼儿的使用和操作。由此可见,教师必须从通过观察、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四、投放表现形式特别且多样的游戏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觉在区域空间的布置上,教师可创设一种自然活泼,类似幼儿“居家生活”的自由、宽松、安全的活动场景。尽可能将区域拉大,做到区域尽可能大且内容、材料丰富。比如:结合春季季节和主题活动教师投放了“粉色的房子”、“萤火虫飞”“彩色门帘”、“五彩像框”等各种不同活动
7、形式的游戏内容。 1、充分利用原始材料在材料准备中,教师发现一些看似简单的原始材料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很有益。 如:春天的广玉兰,幼儿就能用它拼出许多不同作品,不起眼的豆子,幼儿可以夹豆,可以数豆子比赛等。 2、提供多样的真实物品教师可与幼儿共同收集生活中使用的真实物品,例如碗、盆子、锅子、蔬菜、豆腐干、幼儿穿过的衣服、裤子、鞋子、袜子、使用过的洗发水、沐浴露瓶子、发卡等等。除以上四点外,教师觉得小班幼儿区角游戏材料投放中还应注意:1、游戏初期,基于幼儿之间的模仿性。教师投放的材料种类不宜过多,而相同的材料数量要充足。材料最好可供幼儿多次使用。2、材料摆放上要便于幼儿取放,并可拍摄照片进行暗示。可有效帮助幼儿将材料和照片一一对应进行整理。 从实践中得出,教师应该精心为幼儿创设适合的区角环境,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同时也需要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通过材料调控幼儿的操作行为,以达到教育目的。使幼儿真正、充分体验到区域活动的乐趣,并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