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虐童反思近几周,先后发生了携程亲子园、北京三色等多起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事件,如推搡、灌芥沫、喷辣椒水、扎针等惨不忍睹的行为!这些事件不但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也将中国幼儿教育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家长对这类事件咬牙切齿,还有的是哭着看完视频的,甚至推测是不是所有入园的幼儿都曾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心头肉,近来虐童事件频频爆出,严重刺痛了公众的神经。以往说起保护儿童权益,常会联想到偏远地区,监管末梢难以延伸到那里。但是,从上海携程亲子园到北京金色摇篮幼儿园亦庄园,再到如今的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园区这些国际大都市的幼儿园,何以出现如此
2、一幕?当然,我们相信此类事件只属极端的个案,但是却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刻,也必须深刻反思,从源头上寻求解决问题之道。频频发生幼儿被虐事件的原因除了部分教师本身素质太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幼儿教育公共资源的过于紧缺。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缺口较大,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孩子入园需求,因此借助民办幼儿园确保适龄幼儿成功入园势在必行。但是,试问负责审批这些幼儿园办学资质的相关主管部门,你们审批后是否发挥了监督管理的作用?是否经常深入园区查看相关软硬件设施设备?是否将民办幼儿园教师纳入常规培训?是否把民办幼儿教师的工作状态纳入日常监督之中?所以首先应该反思监管层面的问题。回顾以往的虐童事件,会发现大多发生在民办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它们的门槛很低,既能在教委注册,也能在工商局注册,存在多头管理。而且,相关部门的监管能力已严重滞后于现实,往往几个公务员要管上百家民办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如何能保证到位?是时候对学前教育的监管进行全面升级,跟上现实步伐了。一方面,要捋顺关系,明确权责;另一方面,要增加专门人手,创新治理手段,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当前要做好“幼有所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关部门、资本方、教师和家长各尽其职,形成对幼儿园的无缝监管,尽一切努力守护好我们的孩子。